查看原文
其他

经典导读 || 你知道中文考研中国当代文学这么多教材如何侧重复习吗?

孙老师 文研青年 2022-12-22

文研

青年

“文以会友,研途相伴”

#上课铃# 文研青年的教材导读课上线ing~喊你来听课啦!

客服QQ/wechat↓

2275828911欢迎咨询



中国当代文学史是文学类考研的必考范围,分值分配高,涵盖的文学作品多。从具体真题来看,考察十分灵活,或者是考察具体的一部作品,如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的先锋性特征(南开大2008);或者是考察一个作家整体特色,如结合作品论述余华长篇近作的特点(武汉大学2004);或者是考察一个流派,以余华、马原的小说为例,论述“先锋小说”的特征和艺术得失(南开大学2011);甚至是将现代文学史与当代文学史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如比较并论述鲁迅《狂人日记》与余华小说《四月三日事件》两部作品的异同(南开大学2003)。总之,当代文学部分的考察,对考生的区分度很高。


但是,考生在复习当代文学时,经常在基础性的教材问题上产生疑惑,使得复习裹足不前。当代文学部分的参考教材有哪些,什么阶段使用哪本教材,每本教材复习侧重点是什么,等等,都让考生困惑不已。问题还在于,大部分中文名校都不再指定考研教材。针对这些问题,文研青年(微信ID:ddxsmax)选取五本当代文学主流教材(洪子诚版、陈思和版、於可训版、樊星版、王庆生王友平版),分别进行介绍,侧重华中地区中文院校。试图通过五本教材的对比分析,帮助考生理清当代文学部分的复习思路。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修订版)——洪子诚(著)


以文学运动和创作思潮为主线串讲作品的文学史,以文学一体化和去一体化为主要线索。 



《中国当代文学史》1999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初次出版,2007年出修订版本。从编写体例上看,第一,以文学运动和创作思潮为主要线索来串讲文学作品,章节安排上大体遵从文体分类,传统的诗歌、散文、戏剧、小说为主要对象;第二,具体章节内容上看,基本上维持简括式评述的“文体”,材料、史实大多压缩在注释和年表当中;第三,尤其应当重视的是本书注释很多,修订版本中将章后注改为页尾注,除去史实部分补充外,大量注释是征引的当代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这既为了标明书中某些看法和措辞方式的来源或受到的启发,也为想进一步扩大对问题了解的考生提供一些线索。


从内在脉络来看,本书认为“当代文学”是“五四”以后的新文学“一体化”趋向的全面实现,到这种“一体化”解体的文学时期。据此,在评述上分为上下编,上编主要叙述特定的文学规范如何取得绝对支配地位,以及这一文学形态的基本特征。下编则揭示在变化了的历史语境中,这种规范及其支配地位的逐渐削弱、涣散,文学格局出现的分化、重组的过程。本在由这种一体化到解体化的脉络统摄 ,因此,虽然教材编写首先考虑文学性的审美尺度,但某些重要的文学现象,“生成”于当代的艺术形态、理论模式,由于曾经产生的广泛影响,或者在文学的沿革过程中留下重要痕迹,也会得到相应的关注,如“十七年”“文革文学”没有被过多压缩。总之,这是一本包含研究者独特见解和研究个性的学术专著。


《中国当代文学教程》(第二版)——陈思和主编


以文学作品精读为主线,试图在主流文学史书写外另辟民间文学与文化视角



陈思和版教材1999年出版第一版,2005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修订版本。 从编写体例来看,第一,本书是“以文学作品为主型的文学史”,文学作品在文学史中占据基础和主导的地位。编者认为学习者如果没有阅读和了解优秀文学作品,或者对其艺术内涵理解不深,难以真正学好文学史,因此力图通过对具体作品的详细解读来引导文学史概念,传递出文学史信息;第二,本教材文学史知识被压缩到最低限度,时代背景和文学背景都只有在具体创作发生关系的时候才会做简要的介绍。考生通过对作品的阅读和分析,隐约了解一些文学史背景;第三,突破四分体裁,关注不同体裁的文学创作,立体地把握文学创作的思潮和现象。如第十九章,分析作家们面对现代大众消费性的文化挑战而作的实践时,不但探讨了王朔和苏童等人的小说,也探讨了崔健的摇滚歌词创作和张艺谋的电影风格。有些部分的论述超出一般高校考题范围。


内在脉络来看,本书贯穿了主编陈思和原创的当代文学史研究的核心观念:“多层面”、“潜在写作”“民间文化形态”“民间隐形结构”“民间理想主义”“共名和无名”等,以此梳理当代文学史的复杂成分和发展流变。因此,本书虽然立足于基础性、通识性教材,但其编成既通俗浅近,又能够体现个人研究成果和研究风格,适合大专院校学生和文学爱好者阅读,也适合文学研究者阅读。


《中国当代文学概论》(第三版)——於可训(著)


以文学史知识为主的文学史读本


於可训版教材1998年6月出版第一版, 2006年修订为第三版,成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从编写体例上看,第一,教材体例安排十分整饬,除了第十章2000年以来的文学和附录港澳台文学外,前面九章分三个时间段,均按照社会文化背景、文学发展概况、各体文学创作论述。第二,各体文学创作也基本遵循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分法,小说、诗歌部分占据较多篇幅,和考研真题的考察基本平衡。第三,在具体论述中,将复杂的文学现象归纳为1、2、3点,分点进行论述,适宜答题及识记。


内在脉络来看,本教材不强调个人学术成果的统摄,而致力于“史论”的构建,由外部社会大环境,到阶段性的文学思潮,再到具体的作家、作品。因此行文中一般不罗列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复述作品的情节内容,也尽可能地减少常见资料的引用和对个别作家、作品的一般性的阐释和评价,主要集中笔力讨论一些综合性的和比较宏观的文学现象和文学问题,使教材更好地体现“史论”的特色,发挥“史论”的优势和功能。


《中国当代文学》——樊星主编


拓展平台和导学训练是武大考题的线索


樊星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2010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是武汉大学高等院校中文专业创新性学习系列教材之一。从编写体例看,第一,除去十八章报告文学和十九章台湾文学,前十七章遵循一般的文学史划分方法,按照时间顺序,讲当代文学分为十七年、文革、新时期三个阶段;第二,在每个阶段中,按照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分法论述,其中小说占据绝对重要的比例,尤其是新时期小说有六章的内容,这一方面与文学创作内容相关,另一方面也与编写人员的构成和编写分配相关;第三,本书创新点不在正文的书写,而在导学训练、研讨平台、拓展指南、参考文献四部分的补充,尤其是导学训练、研讨平台两部分,直接与武大的真题挂钩。


内在脉络看,本书是武汉大学高等院校中文专业创新性学习系列教材之一,编写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创新性学习,强化不断探索的意识,增添勇于质疑的胆略,培育大胆创新的精神。因此,本书的使用重心在导学训练、研讨平台、拓展指南、参考文献四部分,是发挥拓展、补充功能的的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第二版)——王庆生、王又平主编


以文学史知识为主的文学史读本,华师文学考研需要精读


《中国当代文学》1999年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上下两本,2011年6月出版修改后的第二版。从编写体例来说,第一,总体将当代文学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文学(1949年7月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新时期文学(20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至20世纪末)和新世纪文学(2000年至今),文学史分为上下两编书写前两个阶段,新世纪部分没有涉及;第二,在每个阶段中,遵循同样的体例,先论述社会思潮和文艺思潮,然后分文体进行作家作品的论述;在具体文体论述的时候,先介绍每个文体的总发展过程,再介绍其中的重点作家、作品;第三,在介绍作家作品时,罗列众多、内容庞杂,需考生结合真题把握重点。


从内在脉络看,在序言中说道“中国当代文学的现代化进程并非一帆风顺,其中有种种迂回曲折,甚至还出现过逆转和倒退,但是从总的发展倾向上说,中国当代文学的现代性质是伴随着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而逐渐增强的,并且它以自身的现代性推动着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现代化进程”,对于当代文学现代化进程的书写,是本文学史行文的内在脉络。


小结:

通过上述对五本教材的分析,相信考生们可以看出,这五本教材自身的编写和使用方法都有很大不同,有不同的理论切入点和侧重。文研青年对于教材的使用提出以下建议:


考生不需要也不可能把每一本教材都深入复习,因此建议选取一本作为主要教材,但是一定要将这本主要教材“吃透”,其他教材作为补充。对于报考武大的考生,文研青年建议选择於可训老师编著的《中国当代文学概论》作为复习的主要教材,樊星老师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重点关注“导学训练”和“研讨平台”两模块。如果要深化复习,可选择洪子诚版或陈思和版,各考生根据自身情况酌情选择;对于报考华师的考生,文研青年建议选择王庆生、王又平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作为复习的主要教材。如果要深化复习,可选择洪子诚版或陈思和版,各考生根据自身情况酌情加深复习。虽然复习得越深入越好,但是当代文学部分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一方面要依据考生自身的基础和复习水平,另一方面也要依据考试分数的多少合理分配,服从于整体大文学史观的构建。


作者简介

孙老师,武汉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复试成绩第一,总成绩第一,文学功底扎实,作品积累丰厚,讲课信手拈来,长期在文研青年担任中国现当代文学科目授课讲师。



文研青年简介

“文以会友,研途相伴。”文研青年(微信ID:ddxsmax)为中文专业硕博研究生自发组织和独立运营的微信公众平台,旨在聚集对文学研究和文学考研有独到思考和见解的青年研究者和中文考研人。文研青年通过学术沙龙、经验交流会、读书会和考研指导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平台凝聚力,如今已经成为硕博研究生活跃的线下交流平台和中文考研人信赖的咨询平台。



原创文章,版权归文研青年编辑部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客服2275828991。如有违反,一究到底。

总策划:Colin

排版:见素

内容:孙老师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1. 经典导读 || 中文考研经典教材导读之《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文研青年独家出品

  2. 经典导读 || 中文考研经典教材导读之《古代汉语》(王力版),文研青年独家出品

  3. 经典导读 || 中文考研经典教材导读之《比较文学教程》(赵小琪版),文研青年独家出品

  4. 经典导读 || 中文考研经典教材导读之《外国文学》(涂版),文研青年独家出品

  5. 经典导读||中文考研经典教材导读之《语言学纲要》(叶徐本),文研青年独家出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