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研青年 ||武汉大学古代文学考研导师介绍(上)

信息部 文研青年 2022-12-22

文以会友,研途相伴 。 文研青年 ( 微 信 ID:ddxsmax)为中文专业硕博研究生自发组织和独立运营的微信公众平台,旨在聚集对文学研究和文学考研有独到思考和见解的青年研究者和中文考研人。文研青年通过学术沙龙、经验交流会、读书会和考研指导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平台凝聚力,如今已经成为硕博研究生活跃的线下交流平台和中文考研人信赖的咨询平台。

QQ/wechat↓

2275828991欢迎调戏~


武汉大学古代文学学科简述

武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已有九十多年的历史,学术传统深厚,20世纪30-40年代,黄侃、闻一多、苏雪林、王葆心等前辈学者均在此执教。黄侃的《文心雕龙札记》、闻一多的《唐诗杂论》等都是久负盛名的力作;王葆心的《古文辞通义》,集文话之大成,被林琴南誉为“百年未有之作”,在海外被奉为圭臬。50-60年代,则拥有一级教授刘永济和程千帆、沈祖棻、胡国瑞等著名学者。刘永济的《屈赋通笺》、《十四朝文学史要略》、《文心雕龙校释》和《词论》、《宋元歌舞剧曲录要》等,都是相关领域的扛鼎之作。胡国瑞的《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沈祖棻的《宋词赏析》也影响深远。前辈学者为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形成了文献考订与理论诠释并重的求实求新的学术传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吴志达、唐富龄、王启兴、苏者聪、刘良明、余传鹏、李中华、熊礼汇等一批学者在珞珈山辛勤耕耘。本学科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按照先秦两汉文学、六朝隋唐五代文学、宋元文学、明清文学分段招生。


武汉大学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四大名校可谓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重镇,尤以对章黄学派的继承而知名。武汉大学古代文学现拥有长江学者两位,分别是研究唐诗的尚永亮老师和研究明清小说的陈文新老师。以下为各位老师简介:


武汉大学古代文学导师简介

先秦两汉文学导师

曹建国老师:男,1967年7月生,安徽霍邱人,200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和出土文献的教学和研究,已出版《出土文献与先秦〈诗〉学研究》等专著、教材等5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11项目等5项,曾获复旦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


曹老师主要研究的方向是《诗经》、出土文献与纬书,此外,他为硕士研究生开设的先秦文学研究课程,主讲书目是《庄子》。故考研的学子应当对《诗经》和《庄子》更加重视,从历年出题规律看,武大文学考研古代文学的先秦时期必有相关题目。


曹老师的代表性论文有:论先秦两汉时期的《诗》本事,《文学遗产》,2012年;《诗》本变迁与“孔子删诗”新论,《文史哲》,2011年;回眸百年《诗经》宗教学研究,《武汉大学学报》,2010年;赋心与《诗》心,《文学评论》,2008年 ;类与先秦《诗》学的阐释,《人文论丛》,2005年。

钟书林老师:男,1978年生,湖南浏阳人,2007年获博士学位,2015年评为武汉大学教授,翌年担任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陶渊明研究、儒家文化与文学、敦煌文化与文学等教学和研究。已出版《<后汉书>文学初探》《范晔之人格与风格》《敦煌文研究与校注》等学术专著7部,参编出版“国家十一五重大出版规划项目”《汉语大词典订补》,参编出版“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等国家级教材3部,独立编译出版古籍2部。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


钟书林老师主要研究的是敦煌学和陶渊明,其《隐士的深度:陶渊明新探》、《陶渊明研究学术档案》曾经得到袁行霈先生的肯定,而《敦煌文研究与校注》则荣获全国第四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目前来看,钟老师在考研出题时的影响暂不明显。


钟老师的代表性论文有:从子书到经书:《论语》地位的升格,《孔子研究》,2015年;《诗经》中山水描写的现代阐释,《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敦煌李陵变文的考原,《西北大学学报》,2007年;陶诗的旷代品味—从顾炎武、龚自珍的诗歌看陶渊明的忠愤,《名作欣赏》,2011年。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导师

陈顺智老师:男,湖北石首人,哲学博士。现为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7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此后师从胡国瑞教授研习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刘纲纪教授研习中国美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哲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代美学、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及中国诗学的研究。


陈老师出版有《魏晋玄学与六朝文学》、《刘长卿诗歌透视》、《魏晋南北朝诗学》、《东晋玄言诗派研究》、《唐诗》、《宋词》、《黄鹤楼集校注》、《新编全唐诗》及译著《中国文学史》、《中国诗史》等近18种,共计三百余万字。专著《刘长卿诗歌透视》获湖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类三等奖;《魏晋南北朝诗学》获中南五省人民出版社第二十三次优秀图书奖;《东晋玄言诗派研究》获湖北省第四届优秀社科成果奖著作类第三等奖;《魏晋玄学与六朝文学》被学术界认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运用文化学的批评方法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标志性的学术成果”之一。


据古代文学的硕士透露,陈老师目前已经不带硕士生。但是其《魏晋玄学与六朝文学》一书值得有志报考武汉大学古代文学魏晋文学的学子研读。陈顺智老师的代表性论文有:东晋玄言诗发展述略——东晋玄言诗研究之一,《武汉大学学报》,2001年;论刘长卿诗歌的风格,《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论《文心雕龙》之道的本质特征,《武汉大学学报》,1992年;宋玉赋的自然观及其文化内涵,《江汉论坛》,1995年;试论大历诗歌的审美特征——兼论盛中之变,《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

葛刚岩老师:男,武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唐文学与文化研究。近年来在《中华文史论丛》、《敦煌研究辑刊》、《武汉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专著《〈文子〉成书及其思想》荣获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主办的第三届“余志明《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学术成果奖”著作类三等奖。


葛老师为硕士生主讲的是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研究,主要是对《文心雕龙》进行精读,所以《文心雕龙》实在是武大考研最重要的古代典籍。


葛老师的代表性论文有:由竹简《文子》看原本《文子》的思想,《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元和诗人文学生命沉浮录——读《中唐元和诗歌传播接受史的文化学考察》,《武汉大学学报》2012年;《列子·汤问》“皇子”补说《文献》2009年。

尚永亮老师:男,1956年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现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委员,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柳宗元研究学会会长、中华诗教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屈原学会副会长,以及海内外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汉唐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等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已出版《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等个人专著、合著、译著20部,主编教材及丛书多部,发表学术论文、译文180余篇,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及在研科研项目多项。


尚老师师从著名古代文学研究专家霍松林先生,早年主要研究的是庄子、屈原、中唐贬谪诗人群体,现在主要从传播与接受的角度进行唐代文学的研究。对考研的学子来说,尚老师的《唐诗艺术讲演录》、《庄骚传播接受史综论》、《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都值得一读。


尚老师的代表性论文有:《悲秋意识初探》,《陕西师大学报》1988年;《建国以来庄子思想研究述评》,《教学与科研》1984年;《元和贬谪文学艺术特征初探》,《陕西师大学报》1990年; 《论元和五大诗人的参政意识和政治悲剧》,《人文杂志》1991年;《从接受学角度看钱钟书的韩愈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王维孟浩然隐逸之辨》,《江汉论坛》2004年;《20世纪“以文为诗”研究述论》《中州学刊》2004年;《论“以意逆志”说之内涵、价值及其对接受主体的遮蔽》,《文艺研究》2004年;《开天、元和两大诗人群交往诗创作及其变化的定量分析》,《江海学刊》2005年;《白居易百年研究述论》,《中州学刊》2006年;《数据库、计量分析与古代文学研究的现代化进程》,《文学评论》2007年;《论宋初诗人对白居易的追摹与接受》,《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


  

宋元文学导师简介

王兆鹏老师:男,汉族,1959年6月生于湖北鄂州。1982年于武汉师范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85年至1987年在湖北大学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师从曾昭岷教授学习唐宋文学。1987年赴南京师范大学师从唐圭璋先生研治词学,199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后回湖北大学任教。1992年破格晋升教授,1997年至1999年任湖北大学人文学院院长。2000年调至武汉大学任教。2016年调至中南民族大学任教。


王老师虽已调离武大,但其对武大研究生考试试题的出题风格和题型会保持相当长一段时间,因此其《唐宋词史论》依旧是武大考研必读书。《唐宋词名篇讲演录》、《词学研究方法十讲》也值得一读。


王老师的代表性论文很多,这里只选少数几篇:历史的选择─宋代词人历史地位的定量分析,《文学遗产》,1995年;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研究的思考,《文学遗产》,2006年;唐宋词的审美层次及其嬗变,《文学遗产》,1994年;从诗词的离合看唐宋词的演进,《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20世纪前半期词学研究的历程,《文学遗产》,2001年;英雄的词世界——论稼轩词的特质与新变,《河北大学学报》,1993年;论“东坡范式”——兼论唐宋词的演变,《文学遗产》,1989年。

谭新红:男,1970年生,研究生学历,在浙江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词学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武汉大学70后学术团队“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负责人。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词名篇导读》等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已出版《清词话考述》、《宋词传播方式研究》等个人专著,在《文艺研究》、《文学遗产》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2项。


谭老师师从著名词学家王兆鹏先生,在宋代文学传播方面已经有一定影响力。谭新红老师是文学院70后学术团队古代文学方向的召集人,近几年科研发展势头看好,常往来东亚、东南亚地区交流讲学,是文学院年轻博导中的佼佼者之一。目前为硕士研究生开设宋元文学研究课程,主要从《四库全书总目》入手来考订宋代文人的诗词文集。


谭老师的代表性论文有:《论清人对明词的体认与反思》,《文学遗产》2003年;《宋人词集序跋之传播刍议》,《文艺研究》2010年;《论清人词话的学术背景》《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李清照词的经典化历程》《长江学术》2006年;《周济词论的“破”与“立”》 《湖南社会科学》2001年。




文研青年考研后期古代文学书目推荐

1. 中国古代文学,陈文新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 中国文学史(四卷本),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 中国文学史辅导及习题集,万献初主编,湖北辞书出版社。

4. 明清小说名著选读,陈文新,汤克勤著,武汉大学出版社。

 

注:武汉大学文学类专业为大类统考,报考武汉大学文学类的同学不管具体报考哪个专业,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以及外国文学,这四个科目都要看。具体参考书目见推文:独家整理推荐 || 2018年武大中文各考研专业课参考书单


文研青年配套解析与课程:

1、《武汉大学文学院文学类考研真题解析与复习指南》,文研青年出品,70万字,680页,淘宝店铺:“文研青年”。

2、《文研青年武汉大学文学类基础班课程》,全程70课时,CCtalk线上课程,武汉大学文学类硕博联合录制。请先下载CCtalk软件,CCtalk群号:81880455。

3、《文研青年2018武汉大学文学类考研冲刺强化课程》,淘宝教育线上课程,暑期集训营团队录制,全程约50课时,不同于基础班,本次强化课程集中讲解各科重点难点。淘宝店铺:“文研青年”。免费试看链接请咨询文研青年客服。

冲刺课程评价

更多导师介绍,文研青年将在下期中持续推送,敬请关注。


“文以会友,研途相伴。”文研青年(微信ID:ddxsmax)为中文专业硕博研究生自发组织和独立运营的微信公众平台,旨在聚集对文学研究和文学考研有独到思考和见解的青年研究者和中文考研人。文研青年通过学术沙龙、经验交流会、读书会和考研指导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平台凝聚力,如今已经成为硕博研究生活跃的线下交流平台和中文考研人信赖的咨询平台。


1、文研考情 ||2018年武汉大学中文类专业考研考情分析与报考指南
2、典导读 || 你知道中文考研中国当代文学这么多教材如何侧重复习吗?

3、作品必读 ||文学类考研外国文学必读书目

4、题研修 ||文研青年专题研修之曹禺篇

5、题研修||“魏晋风骨”小专题

6、度经验||文学理论考研复习方法论略谈,文研青年独家专稿Vol.05. 

7、再谈文学类考研书目及复习方法问题

8、研青年考研沙龙02期||文学类专场报名通知

总策划:文研青年

排版:竹溪

内容:元贞

修改:COLIN

审核:小兵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