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题研修 ||文研青年专题研修之曹禺篇

shadow同学 文研青年 2022-12-22

考研福利 || 文研青年专题研习&讨论计划,冲刺群成员专属福利,文研青年2017年暑期专题研修已经开始,目前进行的是现当代文学。本文系专题研修之曹禺专题,感谢文研青年冲刺群成员shadow同学搜集整理并授权发布(内容有删改)。因系讨论稿,难免有所疏漏,敬请谅解。

客服QQ/wechat↓

2275828991欢迎咨询

真题链接

1、 从曹禺的《日出》和《雷雨》中任选一个人物形象加以分析(2004 北大 论述)

2、 通过曹禺和老舍谈话剧是一门语言艺术。(2008 北大 论述)

3、 试述曹禺《雷雨》创作的得失。(2016 武大 简答)

4、 三、以曹禺的《北京人》和老舍的《茶馆》为例,谈谈老舍和曹禺的剧作艺术。(2003北大 论述)

5、 曹禺的剧作充满着浓郁的诗情,结合具体作品论述诗意在剧中的功能(2005 北大 论述)

6、 分析曹禺的《雷雨》、《日出》、《北京人》其中一部话剧的结构。(2006 北大 论述)

7、 比较田汉与曹禺的戏剧。(2009 北大 论述)

8、 曹禺戏剧的诗化倾向。(2011 北师大 简答)

9、 试比较巴金《家》与曹禺话剧《家》之不同。(2005 北师大 论述)

真题点拨
关于曹禺的主要考点集中在他的四篇代表作《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和改编剧《家》,除了剧作品自身的风格特色、人物形象等可以单独出题,这几篇经典剧作还横向相互比较出曹禺自身的创作倾向和特点的变化,纵向与其他作家进行比较,其中现当代另一位个性鲜明的伟大剧作家老舍是比较的重点,在复习时可以有意识将这二者联系起来比较记忆。除此之外,曹禺剧作体现的西方文化的影响也值得注意。

一 逐个击破

《雷雨》

(1) 主要人物

▲周朴园是《雷雨》的中心人物。是一位既有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又有封建专制思想的新兴资本家形象。他的性格特征,主要是通过他与侍萍、蘩漪两位女性形象以及他与鲁大海等人物的关系表现出来的。他性格冷酷、自私、虚伪。重视自己家庭的秩序和自己在家庭中君一切的地位,专横独断,唯我独尊。周朴园的形象意义在于: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制度有着一种可怕的力量,在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成长的资产阶级,同封建阶级有着深刻的经济上和思想上的血肉联系。周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具有顽固腐朽的封建性。

▲蘩漪是一位新旧结合的人物。她聪明、美丽、热情,有追求自由和爱情的强烈愿望,有“蛮性” 的原始力量,又是封建家庭中的受害者。蘩漪是一个具有“雷雨”性格、“最使人怜悯的女人”。她身上交织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蘩漪的悲剧有较深刻的意义,这个复杂性格人物的反抗,既有反对封建压迫争取民主的进步性,也带有自身的局限性。


(2) 艺术成就

①精湛巧妙的戏剧结构——集中

②鲜明生动的人物性格

③曲折跌宕的戏剧情节

④简练精确的个性化语言


(3) 在创作中所受外来文化的影响

①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基督教文化对曹禺的人生观以及创作观念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雷雨》序幕中就有在教堂之中做弥撒的合唱场面, 充满了神秘的宗教色彩。同时,曹禺在文学创作中主张“劝恶从善”,他的前期作品大都有所体现, 如:《雷雨》展现的是人生罪恶及惩罚;《日出》展现的是灵魂的破灭与重生;原野》则展现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两种极端表现——极爱与极恨; 《北京人》展现的则是对原始野性的呐喊,等等。这些作品中人物都浸染了基督教文化与基督教意识,所以说对曹禺影响最早的外来文化便是基督教文化。


②古希腊悲剧的影响。

 《雷雨》中明显带有古希腊“命运悲剧的特征, 残忍冷酷的社会现实,人们盲目痛苦的挣扎,乱伦的情爱, 尤其是四凤在不知觉中重走了其母侍萍的路, 这冥冥之中暗示的是一种命运轮回,从而也体现出希腊悲剧对曹禺的重大影响。不仅如此,曹禺后来作品《原野》也受到了《美狄亚》的影响。


③莎士比亚、 易卜生、 奥尼尔等卓越戏剧家的影响。  


(4) 艺术特色

一、矛盾冲突在戏剧艺术中 ,矛盾冲突可谓是其核心和灵魂所在,剧作正是通过激烈的冲突,掌控着整个剧作的节奏。情节的起承合和矛盾冲突对戏剧艺术魅力的展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禺在作品中普遍采用情节上的冲突,使得矛盾激化、引人人胜、人心弦。众所周知 ,《雷雨》因为严格咯守了三一律 ,被称最像戏剧的戏剧 ,其中存在的复杂的关系为各种情节冲突埋了伏笔。曹禺通过矛盾冲突一次次推了故事的发展和情节的激化 ,这是《雷雨》中最为关键和主要的艺术特色。


《雷雨》中贯穿着两大冲突:周朴园和鲁侍萍间三十年来的情感冲突 (资产旧家庭的黑暗的情感觉纠葛 )、朴园父子和鲁大海间的利益冲突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间的级矛盾 )。其中第二个矛盾冲突体现了时代的需要和价值。大海代表着新生的工人劳动阶级 ,在当时社会是推翻封建压的主要力量。鲁大海和继父之间也有着冲突 ,作为工人阶级代表 ,他从内心里看不起鲁贵的生活方式。鲁贵以自己身为家的管家为荣 ,同时他也看不起继子是个旷工 。


二、人物典型在现代剧本中 ,故事情节的冲突都是暗含在人物性格之下推进情节的 ,具有使得矛盾激化和情节波折的重要作用 。曹笔下的人物都极具特点 ,剧作家呕心沥血地凝练出了人物的性格化 ,使之成为典型性的戏剧人物。这些典型人物的塑来源于曹禺对现实生活的社会阅历和经验 ,是典型的生活、格的集中凝练 。曹禺在对典型人物的描摹中表现冲突,同时符合现实 ,在冲突的进行中将人物的性格进行淋漓尽致的描《雷雨》中人物众多 ,有:资产阶级家周朴园、曾经的周馆的丫头鲁侍萍、两人的儿子周萍和鲁大海、周朴园后来的妻子繁漪、周朴园和繁漪的儿子周冲、侍萍后来的女儿四凤。


周朴园作为一家之主和资产家一方面 ,带有了封建家长制和产家固有的特点 ,专制、固执、狡诈、冷漠、势利等。同时,朴园年轻时对爱情有过追逐和向往 ,甚至不惜与家庭进行抗争 ,而且对鲁侍萍也有着深情和怀念 ,在之后的三十年时间里 ,将家具恢复原来的位置并牢记鲁侍萍的习惯 。这些都表明了周朴园不是一个简单的绝对化的人物 ,在他的内心深处还是充满了温情。有人评论说这说明周朴园是一个伪善的人 ,但这些细节并不是谁强迫为之 ,既然周朴园能坚持多年的习惯去怀念鲁侍萍 ,凸显了周朴园性格里的温情。对周朴园的阐述多义更体现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无穷的魅力。


三、深层内涵宿命论是《雷雨》的潜在主题 ,在《雷雨》中体现了浓重的宿命观念。《雷雨》体现了一切人间悲剧的“宿命”般的轮回 ,在现实生活中 ,有许多像繁漪那样的嫉妒 、贪爱与仇恨 ,像周萍那样的犹豫与懦弱 ,像鲁大海那样的冲动与仇视 ,像鲁贵那样的自私与狠琐的人存在。人性的弱点正是一切悲剧的制造者 ,由这些具有如此多弱点的人纠缠在一起,就会酿成人生悲剧 ,继而陷人这一泥潭不能自拔 ,只能如此轮回受苦 ,这就是所谓的 “宿命” 。


但时应该看到 ,在 《 雷雨》的命运悲剧 中 ,人物在命运面前不是消极的、宿命的 ,而是积极的、主动的 ,富有反抗精神的 ,《 雷雨 》不仅表现人的生存困境 ,也写出了人在困境中的挣扎和反抗。在贯穿全剧的矛盾中 ,鲁大海和周朴园的矛盾最为典型 ,成为代表时代和社会的选择价值 。鲁侍萍的儿子鲁大海其实是多年前被抛弃的周朴园的儿子 ,但由于成长经历的不同 ,鲁大海成为了矿工 ,并成长为工人阶级的代表 。鲁大海在不知道 自己身世的情况下 ,在周家的矿上谋生做工 。由于同伴的因公死去和对资产家周朴园的不满 ,他代表工人阶级到周家进行上 门谈判。鲁大海和周朴 园爆发了一场新旧势力的抗 争 ,当面揭穿并斥责了周朴 园作为资产家丑恶的一面 。后来虽然知道了 自己的身世 ,鲁大海 仍然坚持 自己 的信念 ,坚持 自己 的人生 目标。鲁大海虽然没有文化 ,可是却有着拯救命运、决不妥协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日出》

(1)内容:《日出》对于“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的揭露,主要是通过“不足”与“有余”两个社会阶层的对比来实现的。


(2)与《日出》比较:《雷雨》是“回溯式” 结构,纵向描写,写的是封建专制对人的压抑造成的家庭悲剧,而《日出》是“横断面”的戏剧结构,写的金钱社会对人的毒化造成的社会悲剧。


(3)人物:《日出》剧本人物众多,但全剧十五个人物中却没有一个可以统帅全剧矛盾的主角。陈白露虽是全剧的主人公,但她只是一个贯串人物。作为一个处于舞台中心的贯穿人物,她的悲剧形象展示了剧本的灵魂。一方面,她清醒,有正义感,仍保留着对生活的一丝热情;另一方面,她沉沦、堕落,无力摆脱资产阶级腐朽的享乐生活和对金钱的依赖。


《北京人》

三幕剧《北京人》创作于1941年。该剧以曾家的经济衰落为串联全剧矛盾冲突的线索与戏剧冲突发生的具体背景,展开家庭善良与丑恶、新生与腐朽、光明与黑暗的冲突。并透过这些冲突,深入封建家庭这一躯体深处,着力反映出封建主义精神统治对人的吞噬,人们在这种精神统治下对人生的追求,以及这种精神通知的破产。


▲人物形象:

曾思懿:全局中心人物,本剧人物关系的交叉点。她阴毒狡黠,虚伪多疑,工于心计,掌管着曾家的命脉,力图维系这个即将崩塌的封建大家庭,是一个完全的旧式人物。

曾文清:一个“生命的空壳”,深受封建文化残害的典型。

愫方:具有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哀静而坚韧,温厚而慧德,能吃苦,能耐劳。是曾家里唯一一个“利他主义者”,她的所有行为都是在为别人着想。愫方背负了中国传统女性的诸多负面色彩,她最后的出走是对这种负面形象的推翻和抗争。


《家》

既忠实于原著的精神又有独特的创造性。以觉新、瑞珏、梅小姐三个人物的关系作为剧本的主要线索。以扣人心弦的沉挚的控诉见长。 剧本着力塑造了觉新的形象以及瑞珏、梅、鸣凤这些优美的女性形象。抒情风格情思凄婉、缠绵悱恻,又潜动着一脉春温。


巴金《家》与曹禺话剧《家》之不同

一、巴金的《家》以觉慧反抗封建旧家庭并在斗争中成长的过程为主要线索,把以觉慧为代表的民主革命力量同以高老太爷为首的反动封建势力之间的矛盾冲突作为主要冲突,同时也展开了一幅封建旧家庭生活的广阔画面。 曹禺根据戏剧的特点,在小说纷繁的头绪中选择了觉新、瑞珏、梅小姐三人的关系为剧本的情节主线,重点描写了觉新等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从而控诉了封建婚姻制度和封建礼教。与此同时,剧作还紧紧围绕主线重新使用了小说中的其它线索,如觉慧的反抗、觉民的抗婚、鸣凤的不幸、高克定兄弟的荒唐行径、封建家庭的内部矛盾等,从而对封建家庭的罪恶进行较全面的揭露。这种改编的切入角度和独特构思,既符合曹禺擅长表现爱情悲剧并由此控诉旧制度的创作个性,又忠实地体现原著的精神,保证了改编的成功。


二、剧本着力塑造了觉新、瑞珏、梅等人物形象,特别是瑞珏、梅这两个女性形象,是曹禺在原著基础上的新创造。这两个女性形象,瑞珏温婉,梅芬哀凄,然而又都真挚执着,焕发着青春和诗意的光彩。这使得剧作《家》成为继《北京人》之后的一部缠绵的抒情剧作,而又有别于充满着悲怆激昂精神的小说《家》。 此外,剧作《家》还比原作更为突出地描写了反面人物冯乐山的形象。他不只是杀害鸣凤、婉儿的刽子手,也不只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而是作为旧势力的主要代表出场的。剧本加强了他与觉慧的冲突,并且赋予这种冲突以更为明显的社会意义,从而更深刻地揭示了婚姻悲剧的社会根源,更有力地控诉了吃人的封建社会。

曹禺悲剧的艺术风格

(1)擅长于从中国宗法制血缘家族的角度透视其中的人性的善恶。

(2)注重舞台艺术氛围的渲染;——具有神秘恐怖的气氛。

(3)注重情节结构的设计和戏剧冲突的藕合;

(4)人物形象的性格化,被称为“性格戏剧”。这些形象中最为复杂的是周朴园和繁漪。

(5)注重戏剧语言的个性化、行动性、暗示性和诗意化;

(6)体式的多样性。

问题拓展

曹禺戏剧的诗意化特征与原因

( 一 ) 内容的诗意化。曹禺先生对现实生活有着独到 的见解,但是在他的作品中从来不写生活白露常挂在嘴边的有一段话:“太阳出来了,黑暗留在后面,但是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这句话 也体现着《日出》中那个美丽而值得深思的爱情故事的背后 色彩,这当然不是曹禺先生最想要表达的背后含义,但是能 够看做是《日出》这部作品中非常具有特点的诗意化代表。 这句话鲜明地体现了陈白露的诗意情感,太阳和黑暗本来是 不同的名词,却在内容里出现在了一起,表现出了人生不仅 有黑暗更有黎明,更有光芒和希中的琐事,而是通 过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来表现戏剧的动人之处。在曹禺的《日 出》中,陈望。在这部作品问世不久后, 很多作家和文艺界人士都夸赞是“一首美妙的戏剧诗”。


( 二 ) 意境的诗意化。在戏剧作品中,同样存在着作家的情感与景象两个方面,这也就使得戏剧作品与诗歌作品有了异曲同工之处。曹禺先生的作品通过景、物、事相交融, 使他的作品有了非常诗意化的意境。那么曹禺先生究竟是如 何营造出这样诗意化的意境呢?从曹禺先生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他总是巧妙地运用一些象征手法来表现作品的主旨,如《日出》中的红色太阳、《原野》里的的原始森林,《北京人》里猿人,等等,这些象征承载了丰富深刻的诗意内涵。


( 三 ) 情节的诗意化。曹禺先生的作品总是把自己要表达的感情藏在细小的角落里,随着作品的进展,全部洒落来,给观众巨大的震撼。并且,在曹禺先生的作品里,一般都会有非常精彩、非常诗意的情节,让观众大呼过瘾。以《雷雨》为例,这部作品从内到外都充满了吸引观众的线索情节,让人欲罢不能。整个作品从过去开始描述,以过去的事情引出或者说带动现在的事情的发展,并且里面充满着人情矛盾,以男主人公周朴园为中轴,细腻的展现出了当时的人情世故,非常的令人震撼。

《雷雨》与基督教文化

《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通过塑造人物、安排情节和构建场景等显示出了基督教文化中的一些重要观念与意识,在此提出,以供大家思考。(小提示:可以从“原罪意识”、“忏悔意识”、“复活意识”这几个方面来观察)

文研青年简介

“文以会友,研途相伴。”文研青年(微信ID:ddxsmax)为中文专业硕博研究生自发组织和独立运营的微信公众平台,旨在聚集对文学研究和文学考研有独到思考和见解的青年研究者和中文考研人。文研青年通过学术沙龙、经验交流会、读书会和考研指导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平台凝聚力,如今已经成为硕博研究生活跃的线下交流平台和中文考研人信赖的咨询平台。

总策划:Colin

排版:刘西

内容:shadow

审核:元贞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1. 专题研修 ||文研青年专题研修之巴金篇

  2. 专题研修 ||文研青年专题研修之郭沫若专题

  3. 专题研讨 || 文研青年深度解析范本之鲁迅专辑

  4. 专题研修 ||文研青年专题研修之茅盾篇

  5. 文研青年 ||专题研习之马尔克斯篇

  6. 专题研修 || “魏晋风骨”小专题

  7. 专题研修 ||《诗经》专题

  8. 考研福利 || 文研青年专题研习&讨论计划,冲刺群成员专属福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