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验速递 |长夜漫漫,以梦为伴:2019年武大文字学专业405分考研经验分享

Issue 文研青年 2022-12-22

文以会友,研途相伴 。文研青年(微信ID:ddxsmax)为中文专业硕博研究生自发组织和独立运营的微信公众平台,旨在聚集对文学研究和文学考研有独到思考和见解的青年研究者和中文考研人。文研青年通过学术沙龙、经验交流会、读书会和考研指导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平台凝聚力,如今已经成为硕博研究生活跃的线下交流平台和中文考研人信赖的咨询平台。

客服QQ/wechat↓

2275828991欢迎咨询


文以会友,研途相伴 。文研青年2019级会员Issue同学,带来了这篇武大文字学专业的考研经验分享,希望他的经历和相关的经验能够带给大家一些帮助和启发。

考研结束之后,我还是会偶尔去图书馆九楼靠窗的座位坐坐,看着对面的武大,追忆一下那段自闭的日子;也会习惯性的早起,会在每晚十一点半准时按灭寝室的灯光。考研对我而言,更像是一种与生活和解的手段,它使我告别低沉和迷茫,试着用真诚和努力来与生活对话。


规划

我基本是从5月份开始正式复习考研,自认为战线拉得也算是比较长(身边有复习三个月不到上岸北大的大佬……),所以如果没有一个很明确的规划,在这么长的复习时间中就很有可能使自己的学习或流于形式,或不知南北。因此,基本从考研一开始我就给自己定了一个大致的规划


5-7月主要是英语和专业课,5月份看完一遍专业课书目,6-7月两个月的时间把《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语言学纲要》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知识点都整理到word上,这个过程比较耗费时间,不过却给我打下了很坚实的基础,让我对书本上事无巨细各个小的知识点都关注到,在答题的时候就可以提供很多的联想点。最后到放暑假回家之前我基本完成了这个工作,整理出了大概十多万字的文档,最后没有全背完,但也差不多。


这个时候在复习专业课的同时,开始打前期英语的基础,主要就是把单词关给过了,跟的是朱伟的《恋恋有词》,每天一个单元,三个单元回头复习一次,一共30个单元,差不多一个半月就结束一轮,印象里在回家前是背了两轮的英语单词。


9月份开始认认真真进入备考的状态,在这个阶段,我一共做了三个计划:日计划、周计划和阶段计划


日计划就是每一天规划好自己要干什么,分配好各门课的时间。


我是一般从早上八点半开始到十一点,差不多一整个上午都给英语;中午到午睡前比较困,看书效率低,就拿来看一会政治的网课;两点半午睡起来开始背专业课,现汉与语言学理论交叉背;吃完晚饭后就开始看古代汉语,看到九点,然后看一个小时政治,结束一天的学习。


周计划主要是给自己的学习设立一个个小目标,每两周完成一个小目标,这样既可以督促自己的学习进度,又会使自己获得一种持续的充实感,对于消解考研过程中的迷茫和自我怀疑很有效果。


比如说我会确定十月份开始的头两周之内要刷完一遍政治的马原;要整理完20年英语真题中所有的翻译;还要背完现汉和语概中的语音这一单元,古代汉语文选要看完第三单元……给自己设立周目标的时候可以适当放宽一点,给自己一点缓冲的时间,毕竟备考不是赶进度,一定的紧张感是必须的,但是排得满满的,一旦未完成反而会徒增焦虑。


阶段计划比较宏观,这个我其实当时自己没有写出来,但要大致做到心中有数,拿专业课来说,我是九月份正式开始背书,有时候背书背烦了就会算日历,确定第一轮要在十月中下旬完成,第二轮最迟必须在十二月初结束。


总之,无论是公共课还是专业课,要进行几轮复习,每一轮复习结束的时间都必须有一个大致的时间点,这样才能够有条不紊,每一步都踏到实处,逐渐积累起对考试的信心。


思政

政治我感觉自己并不算很有心得,平时花的时间也比较少,唯一能说的应该是我每天都有看政治吧……每天都分配有时间在政治上。我政治复习挺简单的,一轮过,前期先看了一遍肖秀荣的《精讲精练》,看完一个小章就刷《一千题》对应的章节,看完一遍之后发现没什么印象,又跟着徐涛的网课再看了一边,第二次看结合网课,总算找到了一点感觉,这些都是前期打基础的阶段。


因为看了两遍《精讲精练》,所以第二遍网课刷完的时候,已经离肖八出来不远了,这一点空余时间我跟了徐涛公众号上面的“三十天背诵计划”,零零碎碎背了一些重点。真正的背诵还是在肖八出来之后,在政治这门科目上,个人感觉肖四肖八就相当于金手指了,复习的时候有说法说肖四才是重点,肖八背不完可以不背,真实性暂且不做讨论,我个人是把肖四肖八全都背了两遍。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没错,这次政治主观题大部分肖四都有,但有一个部分的主观题却是肖八上的,所以我建议,有时间还是把肖八肖四全背了会比较安心。


我政治其实还是买了挺多参考书的,肖秀荣的全家桶我全买了,但最后实际用的也只有《精讲精练》、《一千题》、肖八、肖四这四本。感觉政治参考书跟定肖老师就可以了,每个老师讲得其实差不多,拉分也不严重,在政治这个科目上比较各家实在没必要。


关于政治还有一点想说的是,感觉《一千题》中有挺多是为了一千题而加上去的题,比如一些考察特定历史事件时间的题,如果做过政治考试的真题,会发现这类考察特定历史事件时间的,纯知识背诵性的题目出的概率的不大,政治选择题更多的偏向考察考生对于某个历史事件的观点和立场,当然如果是时事,那么确实可能会问具体时间。所以做到这种纯粹考察某一历史事件的时间的题目时,如果错了也不用太沮丧,真题中不太可能这样考,毕竟考的是政治,不是历史。


英语

首先单词很重要。


建议大家对于单词要“从一而终”,就是从一开始复习就背单词到初试前一天。这个一直背的意思不是每天都抽时间专门背单词,我前期确实是这么干的,刷了一遍《恋恋有词》之后,我就没有放很多时间在单词上,每天早上的半个小时看一下,然后开始做真题,整理真题。


整理真题的过程也是一个背单词的过程,在做题时遇到不会的单词,在整理时就把它整理到笔记本上,每周留出一天来回顾一下先前整理的内容,这样就不会容易遗忘,不容易出现那种写了满满的笔记最后什么都没记下的尴尬处境。我一共做了20年的真题,每一年的试卷都认真整理,到最后第二遍再刷的时候确保自己没有单词不认识,这样等于又背了一遍大纲词汇,而且在题目中背单词,会让自己对单词的各种用法更加熟悉(这点对写作文也有帮助),更加了解真题喜欢考察的那些比较偏僻的义项,比纯粹背单词效果要好很多。


然后是分版块突破


这个没啥好说的,大家都是这么做的。我的顺序是PartA的阅读、到Part B新题型、翻译、完型、作文。


Part A的阅读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长难句,我没有看网课,全程跟着黄皮书,感觉黄皮书在分析长难句语法方面还是挺到位的,整理的方法是把看不懂/理解错/复杂且连带成分多的句子抄到纸上(用的活页纸,可以随时装卸),然后整理出其中不懂的单词;接着划分句子成分:先找主干主谓宾、然后找从句、找从句主谓宾;最后用中文翻译一遍。


这样虽然耗费的时间比较长,但一来一个长难句基本就被分解了,印象会很深刻;二来还能顺带练了翻译,有了这个基础,突破翻译版块的时候就会很轻松。虽然长难句我没看网课,但跟全程跟了网课的同学交流的时候,感觉全程把黄皮书跟完效果和全程跟网课差不多,网课上讲的书上也都有,所以个人建议书和网课选一个就可以了。


Part B新题型黄皮书讲得不太好,把十几年(05年之前没有新题型)的新题型跟着黄皮书整理了一遍之后,发现还是没有什么心得。一般来说,做了而且整理了十几年的某个题型之后,应该都会或多或少有点心得,大致明白出题者的套路,但Part B我跟黄皮书没有这种感觉,然后我就去B站搜网课,发现刘晓艳老师新题型讲得特别好,第一次听真的有一种“新题型还能这样做”的感觉。


翻译因为有整理长难句的基础,我就也是跟的黄皮书,没什么能够讲的心得。完型也是,一来分值低,二来我感觉把长难句板块完完全全吃透,把单词背熟之后。完型的难度并不大,我也就没有专门找网课,就只是刷了两遍,整理一遍。


把作文放到最后是因为我是十二月份才开始背的作文。因为怕背得太早反而容易忘记。背了十篇小作文,十篇大作文,并没有背模板,因为感觉模板一方面太偷懒,没有好结果;另一方面是套路的倾向太明显,容易被看出来,所以就只是单纯地背优秀范文,选了不同的主题来背。


到最后你会发现,虽然主题不同,但考研英语的作文很多都是互通的,一些句子改掉一个关键词完全可以用在不同的主题中,最后你写出来的作文就是杂糅了诸多优秀范文中的句子的作文,它的这一句来自范文a,另一句来自范文b,但经过了你自己的改造,就为同一个主题服务,这样的作文就完完全全成了你自己写出来的作文。


最后说一下个人英语答题的心得


先做Part B。


Part B,尤其是排序题,对答题者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很强,不仅需要我们看到句子与句子之间表面的衔接,例如关联词之间的对应,同义词的复现,还需要我们理清段落之间语意的联系,没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很难做出来。我试过老老实实地按照先完型,后Part A,在Part B的顺序,最后做到Part B的时候脑子已经乱了,一直在想前面不确定的题,而且很慌,没办法静下来。第二次模拟的时候就先做Part B,趁着刚拿到试卷,有些微的紧张但头脑还很清醒,这个时候做Part B,效果真好。


专业课

先说一下专业书目吧。


文研青年公众号上已经把武大文学院语言学的参考书目全都列了出来,详细备尽,专业课复习跟着里面的参考书目走没有问题,我想说一下教材的选择。


专业一语言学理论两本书,《语言学概论》和《语言学纲要》都要认真看,语概的优点是每个知识点之间都结合得很紧密,知识点之间的关联,章与章的衔接都能很容易的看出来,但是术语表达上专业性较强,这一点反倒不如《纲要》通俗一点,基于这样,我是先看的《纲要》,看完一个单元之后再看语概,这样子更容易理解。


专业二汉语基础,一般考察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现代汉语的教材很多,有黄廖本、胡本和邢本。由于本科的关系,我重点看的是邢福义老师主编的《现代汉语》,一方面是本科期间学过了,再重头看不会陌生,二是语概也是邢福义老师主编的,邢老师的《现代汉语》和语概之间结合的很紧密,基本上是一种递进的关系,而且表述相差都不大,知识点之间也有很多重复的,同一个知识点(比如什么是语素),背了一本书上的就不用再背第二本书上的,减轻了背诵量。


后期我还看了邵敬敏的《现代汉语通论精编》,朱德熙的《语法讲义》,邢福义老师的《词类辩难》、《汉语语法三百问》。《现代汉语通论精编》里面对于一些考察实际操作的题目,比如同义词的辨析、层次分析法等提供了一些操作性很强的建议,对于做这类题很有帮助。《语法讲义》和《汉语语法三百问》里面有很多很有意思的语言现象,武大真题里面有好多都是从这里面出的,比如连续考了好多年的“的”字(今年又考了)。


古代汉语就是跟着文研青年的建议走的,文选看王力《古代汉语》前两册,还有第三册的《史记》、《汉书》。看文选我的方法是逐字翻译,看一句就在心里翻译一句,每句话的意思落实到每个字,出现特殊的语法现象如词类活用,宾语前置等标红,记到本子上;还有一些古今词义差别很大的词,也都记到本子上;除此之外,再把一些义近的词联系成一组记下来,比如“作、起、兴”就是一组,都有“兴起”的意思。后期没时间再重头看文选就看这些重点字词。


通论的话文研青年写得很清楚,看武大沈祥源老师的《古代汉语》里面的通论。除此之外我还看了郭锡良《古代汉语》里面的通论部分,感觉郭版讲得很有逻辑性,适合背诵。通论的话重点关注文字,词汇和特殊语法,特殊句式。


再说一下真题


真题是用的文研青年的真题解析,后期还买了预测卷,质量都很高。我对于真题的做法是不急着做真题,但一定要提早看真题。在第一轮背诵之前认认真真地把历年真题都看了一遍,每一道题目考察的知识点都对应到书本相应的章节上,这样一来就会发现有好多知识点考察都是重复的,这些自然就是需要重点背诵并理解的部分。第一轮背诵结束之后开始做真题,做一遍题目,看一下答案,思考自己的大方向是否正确,对于题目所想考察的知识点归结是否正确,还有没有其他可以联想到的知识点,基本上这么一轮下来一道论述或简答也就八九不离十了。


事实上我用真题更多是以看为主,考研复习中有一些零碎的时间,我就会用来翻翻真题,琢磨老师的出题偏好,比如对于古代汉语通论的考察通常是和具体的语句结合在一起的,如考察特殊语法现象。纯背诵的考察一般放在简答或名词解释,而且古汉通论里面可以出成简答/名词解释的也就那几个知识点: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偏义复词、古今字、同源字、异体字,把这些都背下来通论不用太担心。


最后说一下手机。我全程带手机到图书馆……不过主要是为了查古汉里面的字词,顺便给自己计时,没有玩手机,如果自控力不是很强也可以不带。有时候在文选里看到对字的一个注释,如果觉得和他现行的意义(基本义)相差太大,可以查一下国学大师,没准注释的意义是这个字的本义,这样也顺带分析了字的形体,对于真题里面六书的考察也很有帮助,今年考六书有一个“题”字,正好我之前在文选里遇到的时候用手机查了,形声字,本义是“额头”,就没怎么思考就拿下了。


结语

如果真的确定了自己想考研,请一定要坚持到底,不要半途而废,没有必要过度把考研想象得很难,当然它也绝不轻松,用一种平常心去看待考研。


温柔地走进那个叫做考研的深宵,默不作声,不必与旁人比较,在一个人的荒岛上静默地等待黎明。


希望考研的学弟学妹们都能如愿上岸~


作者简介

Issue,文研青年2019级会员,本科就读于师范大学汉语言专业。报考武汉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初试总分405,政治71,英语78,专业一127,专业二129,拟录取。考研期间一直很喜欢里尔克的一句诗:“有何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

本文为文研青年考研经验专稿,文研青年还将持续更新各院校考研经验。了解更多考研、保研信息与经验,请关注文研青年。已考上的研友如有考研、保研、读研等相关故事想和学弟学妹们分享,欢迎将稿件发至2275828991@qq.com邮箱,一经录用,文研青年将会给予丰厚稿酬哦。


策划:文研青年

文案:Issue

编辑:陆 吉

审核:青 竹


点击“阅读原文”,查阅全程班简介及报名链接!


往期精彩回顾

文研青年2019级考研成果展示及回顾

文研青年2018级考研年度总结&祝福

2020年武汉大学中文类考研推荐书目

华中师范文院语言所考研参考书目推荐

二本跨考武汉大学语言学考生考研经验

武大汉语言文字学专业400分学姐经验

武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421分学姐经验

华师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学姐考研经验

武大华师中文硕士学费以及奖助政策解读

南京大学 | 中山大学四川大学 | 山东大学

苏州大学 | 华南师范大学 | 华中师大语言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