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讨汇 |文研青年会员群集中答疑问题集锦(三)

文研青年 2022-12-22


无论是风里,还是在雨里,我们都在这里守候着你~




一、复习策略类

2019/11/19


ONE

如何一个月内快速提高政治?




Colin学长答

背诵肖八,肖四的大题,每年基本都能压中一到两道马原毛概原题,送分题。思修基本送分。这样有三十分大题基本摆在面前了,剩下的需要大家单独击破。再次强调,政治,肖四、肖八,尤其是肖四大题,每个大题都要背诵;肖四选择题,记忆自己的错题,以及虽然做对了但是是自己蒙的不太懂的题。



子如学姐答

政治的考察大家不用紧张,紧跟肖秀荣,大家现阶段比较苦恼的是政治大题的背诵,但实际上,肖八和肖四,特别是肖四,在政治的大题上压的是很准的。至于选择题,大家在最后练习的时候,关键注意下选择题出的考点,把这些考点反复练习。除了肖四肖八,还有其它老师的选择题也可以做。政治这一科在最后时间的提分空间是很大的,哪怕基础不好也没有关系,不用太紧张。主要背肖四。


TWO

这个阶段要怎样复习英语?




子如学姐答

英语在这个阶段,阅读保持感觉,同时对于阅读中的单词进行查漏补缺,现在再看阅读的话,注意下阅读中一些答题技巧,出题的问法还有一些陷阱这些技巧性的问题。其它类型的题目也是这样。最后这个阶段作文要跟上了,做出几套属于自己的模板,关注下英语押题押的话题,这些内容朱伟、何凯文说得比较多。


THREE

有什么快速背诵的方法吗?


(要考大综合,除了自己专业课以外的几门来不及细细背了,而且细细背感觉性价比太低忘得也快。)



Colin学长答

关键词梳理联想记忆法。根据自己前期笔记,以及冲刺班,模拟班老师提到的“小本本”,一个个过大题。每个难题,每个要点归纳为两字词语或四字词语,就记这几个词,其他观点和要点据此联想,每天过几遍,自己对着自己进行复述,两三次基本记住80%以上,至少考场上不会脑子空白,肚子中真正有料。


FORE

最后阶段什么是最重要的?


(真题、教材、模拟题之间不知道如何权衡。比如外国文学比较注重作品,但是作品储备确实太弱的话现阶段怎么解决呢?是迅速看一下节选吗?)



子如学姐答

如果作品基础太弱,那这个阶段的确不适合再去全部都读了,必须要集中火力,每一科把重点放在一两本教材上,对照往年真题看看哪些知识点考得多,然后去记忆。


最后这个阶段,每一个科目选择最经典的一两本教材,或者自己最熟悉的教材。对于重要作品有一些经典的章节,可以去看看相关论文或者去翻下其它教材,获得关于这部作品的感性认识,同时如果涉及到,也能够有话可说;或者有的作品前面有导读,也可以看下。但如果是相对来说不重要的作品,在最后阶段可以选择性忽略。另外这个阶段还是要以真题和教材为主,掌握好基础知识,让自己在考场上能答出基本的一二三点。


二、答题技巧类

2019/11/19


ONE

不会答专业课题目怎么办?




子如学姐答

专业题题目的作答,一是基础知识的掌握,最后这个阶段肯定是要记忆的,二是答题技巧,这一点每一科都不同,文研青年最近在开课程,里面有针对每一科的讲解。一般情况下,一份试卷中,一道题目完全不了解的情况出现的可能性不太大,不会超过两道,总分值也不过20分,大家要做的是集中攻破自己能够拿到手的分数。


TWO

答案的详略组织有什么原则


(今天做了一套模拟题,三个小时,还有一道论述没时间动笔,看答案之后觉得自己写了太多论述,好像并没有必要,请问答案的详略组织有什么原则吗?)



Colin学长答

简答题,核心观点分点列出即可。论述题总分总,有概括有总结,论述要点是核心观点加举例论证。所谓详略得当,本质直观地理解何为“简答题”,何为“论述题”的字本义,就不会有这个困惑了。


THREE

简答题要结合文学作品吗?




Colin学长答

我觉得,要看菜吃饭。一个题,你觉得自己答的不饱满,就一笔带过一个例子;如果要点很饱满,则不必带例子。以及看问题本身,如果问题能答的很多,不必带例子,如果不多,就多放一个,这样做是为了让你和别人拉开差距。


FORE

如何准确输出知识储备?


(想问下学长学姐们,最近在做真题的时候,拿到一道题目觉得脑子里有很多材料,之前背过的都不断涌现出来,可是觉得很乱,找不到头绪,没有办法有条理的组织答案,但是看一眼解析就觉得原来是要这样答题呀。觉得自己的知识储备内化后很难输出,请问有什么办法解决吗?)



Colin学长答

这个问题的病根在于,自己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弱,不能够本质直观地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核心的观点,不能够运用归纳法梳理思路。不过没关系,这个能力,很多硕士生都还不完全具备,不必纠结。如果自己大脑里思路很多,那就一定做到一点,把你的思路先归纳出个一、二三、点,大概写在纸上,把思路捋直了,再下笔写。


FIVE

主观题如何做到拿高分?


(请问30分的题,答到什么程度可以拿28分呢?主观题是不是就算要点答全一般也不会给满分?(像陶渊明的艺术特色这种常规题))



Colin学长答

不会,要点全面,一般都会给到满分。区分度在论述题。我觉得老师改卷,学生字体非常重要,同一个回答,字好坏,能差距五分以内,来自参加过研究生,本科生,高考生考试阅卷人的心得。


老师的评分标准,千差万别。但是基础知识,相对客观,按照教材来改,没什么好说的。论述类,言之成理只是一方面,老师会看你的思路,你的表达,这些反应你的积累,你的知识基础。你能吃几个馒头,你肚子里几碗水,老师一看便知。所以还是强调的:回归基础、拿稳你必须拿的分数。大家到了这个阶段,上限已经基本定型,下限别落太低。


SIX

怎么处理细致又没关注的点?


(有的教材都看过了也只记得大致框架,如果出一个非常细致又没怎么关注的点就不知道怎么办?比如模拟题出的《乐府诗集》《牧神的午后》这样的题目)



Colin学长答

你记住一个规律:一年中,一个学校,一个科目出现一个你完全不知道完全无从下手的题目的概率不会超过15%,而它所占的总分值,不会超过10%。所以,担心是大可不必的。最近一个月,慢慢梳理知识,回归基础。要知道,考试中,有百分之六七十的分数,考察的还是基础知识的掌握。



子如学姐答

真题加上模拟题还有老师讲课过程中提到的知识点,其实已经比较全面了,不用过多担心,现在主要是把老师提过的知识点给掌握好,就很不错了。


SEVEN

答题时如何有效处理知识点


(自己背过一些又比较熟悉的内容,落在笔端就不知道如何处理自己脑子里背过的书上的话和自己的话、把它们有机融合起来,怎么办?)



子如学姐答

这是一个答题技巧的问题,对于一个问题,在答题时要有总分总的基本框架。然后在每一个点做答时,写上书上你记过的结论,再举例子,如果有自己的想法,可以在后面拓展,注意如果是“自己的话”,注意落实到试卷上要做到用词准确,表述流畅,“自己的话”不能口话化。最近文研青年的直播课程里也有针对性的讲解,可以看看。


三、解题思路类

2019/11/19

请问学长能不能在说一下《浮士德》忽视“小世界”的后果这道题的要点,模拟题的答案感觉没有Colin学长之前说得好,但是我没有记下来。


Colin学长答

这是全程班冲刺阶段课程我归纳总结的这道题目的简答版思路,大家参考。




对黑色幽默小说“千人一面”辗转于“千人一命”的形而上学主题该如何理解?还有他所塑造的人物对于现实追求的虚妄。这种虚妄与传统浪漫主义文学“世纪儿”的虚妄和现实主义“多余人”、还有存在主义“局外人”等等文学形象的失落感又有什么区别呢?


Colin学长答

谢谢,你的这个问题实在实在太宏大,宏大到可以去做一个博士论文,题目可以叫《人性的虚妄与道德的形而上学——十九世纪以来文学中的人性塑造问题》。恕我一个答疑时间难以勾勒出一个让你满意的开题报告,抱歉。主要意思就是告诉大家:这个阶段,考虑太深、太复杂的问题,作用不明显;回归基础,拿住该拿的分,保证考上这才是第一要务。问题研究,以后来日方长。



我想问一下,《西方正典》里,托尔斯泰的陌生性非常独特,“很狡黠地让人乍看之下并不觉得陌生”。这个怎么理解呀?我能不能这样理解,比如车站这个意向,乍一看是熟悉的,但又不同于传统的(《奥德修纪》)的那种漂泊找寻回乡的主题,安娜最后死在铁轨上,象征着精神追求的虚无,这是陌生化的处理吗?


Colin学长答

我觉得这个得结合上下文和具体语境来分析。我个人理解,这在于托尔斯泰大师卓越的艺术手法,比如心灵辩证法对人性的深度刻画,细致刻画心境变化的轨迹等等,让人看不到有意雕琢的痕迹,这恰恰是大师的高明之处:不着痕迹,无法模仿,无法超越。用哈罗德布鲁姆的话说,强有力的经典作品的经典之处在于,他对人的内在的同化力,让他永远包含你,而你永远无法包含他。这类题非常符合复试的考题!


陌生化最初在俄国形式主义那里,更多的是针对诗歌内部语言分析来说的。后来文学批评拓展了他的内涵,沿用到了文学批评中。对于安娜卧轨自杀这样一种情况,我觉得来自陌生话体验更多的,是那种“行动带来的心灵的震撼和我们对一个女子所能想象到的行动之间的错位引起的美学张力”。这个言之成理即可吧。但要理解准确概念的内涵。



想问一下,是不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不是指西方20世纪现代主义的现代性,而是中世纪以后的西方走入现代社会的“现代性”呢(比如启蒙、理性等思想)?


Colin学长答

基本是对的。不是现代主义的现代。



子如学姐答

现代性的问题,再补充一下,王德威的《被压抑的现代性》前面的绪言部分有比较详细的讲解。另外,要分清楚“现代性'和“现代化”这两个概念是不一样的。在初试中,如果你考的学校现当代文学难度不是很高,还是要先抓基础。



我想请问下《水浒传》中关于宋江个性的矛盾,有个观点认为:主观创作意图和客观素材的张力,应该怎么理解呢?和宋江的哭有关系吗?


子如学姐答

宋江的问题,陈文新老师的《中国古代文学》里讲的很多。忠义难两全,这个和它的成书有关,水浒传的本事,史书里面记载的很少,大量的故事加工来自于民间话本和戏曲,所以绿林好汉和豪侠叙事就比较多,然而作者又想把它统一起来,既想要忠又想要义,所以选择了“逼上梁山”这个叙事,但是这个叙事本身又囊括不了所有丰富的内涵。这样理解要容易点。


忠义两难是文本客观呈现出来的效果,而叙述逻辑和素材属性之间的矛盾和张力要从它的成书过程去找,也就是说形成了这种张力和矛盾的原因才是回答这道题的重点


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的确很难,这个问题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现在这个阶段,找出重点才能在短时间内应付应试考试,元贞学长的课程、公开课、经验贴在这方面讲得很多。

 

主要问题就是这些啦,我们下期再见!



文研青年简介

2019/11/19

 


文研青年为中文专业硕博研究生自发组织和独立运营的微信公众平台,旨在聚集对文学研究和文学考研有独到思考和见解的青年研究者和中文考研人。



文研青年通过学术沙龙、经验交流会、读书会和考研指导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平台凝聚力,如今已经成为硕博研究生活跃的线下交流平台和中文考研人信赖的咨询平台。


文以会友,研途相伴。文研青年已经帮助数百位同学圆梦中文重点名校。2020年,文研青年将扩大全国中文专业咨询范围,2020年会员席位也已经开始预定,欢迎大家关注。



根据文研青年现行会员制度,会员服务内容包括:


一、信息咨询与复习指导

凡文研青年会员,可通过文研青年客服,免费享受一对一考研信息咨询服务,包括择校指南、复习规划、报考建议等;并通过文研青年考研会员QQ群,免费享受考研全程知识答疑与日常交流服务。


二、专题研习与考研沙龙

文研青年每年将针对会员同学举办暑期专题研习活动,并不定期举办线下考研沙龙,邀请学长学姐与考研学子面对面交流考研经历与复习经验。所有活动均由专人指导,自愿报名参与。


三、文研青年会员公开课

文研青年每年将开设十次会员公开课,专门针对会员同学提供复习方法与专题知识的指导,所有考研会员均可免费获得听课资格。


四、文研青年产品折扣

文研青年根据考研复习全程规划与各阶段学习特点及要求,分科目、分阶段、分梯度研发了《真题解析》系列、《全真模拟题》系列资料,中文考研网络全程班(基础课+暑期课+冲刺课)课程,复试指导课程,更多产品正在研发当中。文研青年全线产品均针对会员同学提供优惠折扣。


如有任何中文考研疑问,敬请联系文研青年客服。

(客服号:2275828991)(武大中文考研交流群)

(2020年最新中文研情群)


总策划:文研青年

内  容:毅    池

审  核:青    竹


往期精彩推荐

2019 祝福 |经验合辑  |2018回顾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学习的向往
核心考点精讲&模拟测评课重磅来袭
北京师大|武大中文|武大汉硕|四川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湖南师大|陕西师大南京师大|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华师文院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苏州大学|暨南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师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