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耗尽,80后等不到退休就花光了 ... 未来10年缺口达10万亿 ! 何解 ?
近期研究下了老龄化趋势,
话不多说直接上图看数据 ,
中国的养老压力和养老金缺口处于顶部,
8090后养老不靠自己能靠谁?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WEF的一项分析报告,全球8个主要经济体2015年养老金储蓄缺口已经超过70万亿美元。而此前的社科院也有文章:“ 80后等不到退休养老金就会花光... 名副其实的“未富先老”。
预计到2050年,中国的退休人员将达到 6亿+,
人类史上第一次如此庞大的人口老龄化、老龄少子化、届时养老金缺口将会急剧扩大。
世界经济论坛表示:“ 养老金赤字正以每24小时28亿美元的速度增长,到2050年,赤字将高达400万亿美元,相当于目前全球经济规模的5倍左右。这项分析所包含的全球8个主要经济体依次为: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日本、印度、中国、英国和美国。”
人口老龄化带来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养老金缺口不断增大。与社会保障计划最初建立起来的环境相比,当前的工作和退休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上图中的国家,其中75%是由财政拨款的国家养老金和政府的雇员计划造成的。随着经济水平的越来越高,人均寿命持续增长,然而新生儿越来越少的前提下。养老金的压力会与日俱增,那么那个时代的80后90后00后呢?
面对8090后而言 养老离我们并不远,
最大的80后已经40岁 最小的80后已经30岁,
30年后 80后靠什么养老?
仔细一算,到2050年时,第一批80后就要退休了,而全世界老年人口将达到22亿,中国退休人员将达到5.5亿(还要看这期间的政策是否变动),几乎占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如今比起生不生问题,80后其实更操心自己如何养老。
而且内卷的职场下,80后人群普遍亚健康,慢性病增多,80后的健康状况堪忧。不健康的生活状态,不规律的生活作息,各种慢性病裹挟而来,医疗支出占比也很大。
人社部的新闻:全国范围要施行统一统筹的新闻。
全国各地常见的老年旅行团
认清现实:问题的迫切严峻
人口老龄化将是未来我国的一个常态,
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
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
“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医疗的发展,人均寿命以每十年增加3岁的速度增长,而老年人的寿命也越来越长。这也是未来的常态化趋势,这两年也推出了延迟退休,这意味着在没有储蓄金保证的情况下,各类因素的堆叠终究会产生 “养老金定时炸弹”,而到2050年缺口可能会膨胀近好几倍。”
预计在“十四五”时期,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人,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20%,中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2030年“八普”时60岁以上人口比例将超过25%,2040年“九普”时60岁以上人口比例将超过30%,2050年“十普”时60岁以上人口比例将超过35%+,每5个人中就有2个是老年人!
2019-2050年,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结余在勉强维持几年的正数后,将开始加速跳水,赤字规模越来越大。
具体来看,2019年当期结余为1062.9亿元,并将短暂增长到2022年, 然后从2023年开始下降,到2028年当期结余会首次出现负数, 达到负 -1181.3亿元, 最终到2050年,当期结余可能达到负-11.28万亿元。
结论是:
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延迟退休,
这些政策只是暂时的,
年轻劳动力也在老去减少,
而要面对日渐增加庞大的老去群体:
这个问题就像气候变化一样,这种养老金储蓄缺口的早期迹象可能会暂时被堵住,但随着时间推移,一旦在中后期处理不当,或将出现压倒性的影响。
📌 2022-2050 少子化越来越加剧(上图)
新生儿从2019年开始断崖式下跌,到2035年,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后继劳动力也是个问题。近30年来,中国老年人口抚养比已由不足9%增长至20%,随着社会发展,这个比例未来会更高,也就是说现在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约 17-22名老年人。
这是2021年全国各省市老龄化率情况:
可以看出,我国大多数省份已经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部分省份离超老龄化社会只有一步之遥。
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不只是东北,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川渝同样在列。人均寿命提高是普遍因素,而少子化、人口流动则是决定因素。
📌 养老金缺口不断扩大
目前中国的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基金,占GDP的比重无法满足未来人口老龄化的情况下对养老的需求,无法起到对基本养老保险形成有效充足的补充。
2050年“十普”时60岁以上人口比例将超过35%,每5个人中就有2个是老年人!据《中国养老金第三支柱研究报告》预测,未来5—10年将产生8万亿—10万亿元的养老金缺口,而且会随着时间推移进一步扩大。
现在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的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与政府补贴结合的筹资模式,但由于社会统筹账户收不抵支的问题,个人账户处于长期空转的状态。
虽然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近些年来的结余还在不断地滚动累加,但这是依赖于财政补贴的,仅看征缴收入的话,养老金面临着巨大缺口,因此目前中国的养老金体系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补贴所支撑。
与此同时,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在加速恶化的同时,社会经济压力和各种因素引起生育率极速下降。人口后备能量不足也是个非常大的问题。
📌 养老需求与能力不匹配
中国“未富先老”,没有在养老上做好金钱准备,
单凭养老金无力支付市场化的养老服务。
“ 从结构上看,一边是公办养老院“一床难求”,另一边民办养老院“一人难求”。就全国而言,近4万养老院、800多万张床位,只有200多万老人入住,意味着全国养老机构平均入住率只有25%,3/4的床位处于空置状态;
就北京而言,近20%的养老机构入住率不到20%,有50%的养老机构入住率不到50%,真正“一床难求”、入住率100%的养老机构只有49家,只占10%。”那么其他中级城市和小城市呢?
阻挡在面前的墙是支付能力,养老机构的收费标准远远超过大多数老人的经济承受能力,毕竟2020年全国离退休人员的月均养老金在3350元左右。
1 :以北京市为例,如果老人能够自理,大概需要5000元/月的费用,才能排队入住一个普通公办养老院;如果后期出现失能,费用将上涨至1万元。按照这个标准,北京市占70%月总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老人不具备进入养老机构的可能。
2: 房企系、保险系的养老机构费用更为高昂,要实现“养老院自由”,攒够200万元再说。以泰康养老为例,老人入住有两种方式:缴纳140万—300万元不等的押金,或者购买保险且累计保费超过200万元。在获得“门票”资格后,还需要根据户型缴纳金额不等的房间费(万元以上)以及物业保洁在内的月费等。
📌 养老供给与“深度需求”脱节
即便如愿住进了养老院,也并非完全如想象中那么美好,甚至有些触目惊心。在中国巨大的养老需求、低水平的支付能力的结构性困境之下,部分养老院被视作一个收容场所,仅仅是维持着老人们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而已。
全国现有200多万老人住在近4万个养老院内,护理员仅有20多万人,持证人员仅数万人。平均算下来,一个护理员要照护近10位老人,而且每天面对着“又累又脏的”的工作,以及社会意义上的歧视。
为了防范安全风险,保证照护的效率,约束自由就成为养老院中通行的保护手段。从老人迈进养老院大门那刻起,他们就失去了很大一部分自由,也许还有尊严。身体机能的衰减生活空间一点点缩小,最终被禁锢一个小空间内。
另一方面,养老院也是一个残酷的“江湖”,人性在这里暴露无遗,处于职业“鄙视链”底端的护工决定了老人将得到什么样的服务。
图表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以上:
这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面临如此庞大的人口老龄化、老龄少子化、老年空巢化和空巢失能化的挑战。
各种相应的问题也会在未来10-20年内爆发出来。
对此,我们能否成功提出政策破局? 下次再谈。
大家有什么补充的,可以留言。
喜欢的话,请在右下角点一下“在看”,谢谢!
还可以添加小编:travel_sunny086 进交流群。
------------------------------------------------
近期推荐阅读:
>> 原创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