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轻微地震,郯庐断裂带上1668 大地震前的异象
点击关注设为星标
9月4号,河北唐山昨天发生了轻微地震,6月底安徽、山东、海南等地鱼类的反常行为(点击),山东一些地方地表出现了地面裂缝,很多住户家里墙壁也出现了裂缝(这里就不放图了),有人认为是早前采矿造成的。根据历史上大地震的记录看,这些不寻常的现象放在一起看,是不是和著名的 " 郯庐断裂带" 活动有关联呢?还是其他原因导致的。
在 " 郯庐断裂带" 历史上,曾于1668年7月发生过8.0级的强震和6.0级的余震。那次大地震放的能量约是1976年唐山7.8级地震的11倍。也是世界上为数不的8.5级以上特大地震之一。而1668大地震前的1664年,就发生过很多不寻常的迹象并且有史料的详细记载。而发生这些现象的区域,山东、安徽、江苏等地也恰恰正好处于这条巨大的断裂带上。大名鼎鼎的郯庐断裂带什么来头?
历史上发生过4次8级左右的强震
科学家对郯城 - 庐山断裂带上的,临沂- 宿迁段内的考察研究发现,郯城 - 庐山断裂带这条断裂带上,在近 1.2 万年内至少发生了4次8级的大地震,平均周期大概3000年左右发生一次强震。最长为5500年,平均周期为3000年。最近的一次大地震为 :公元1668年7月25日晚,山东郯城- 临沂- 临沐交界发生了8。5级的大地震,地震世界导致了地表破裂长度达到150km 。
1668年强震发生前4年1664年
一些列不寻常的现象迹象
虽说很多地方发生自然灾害的时候,会出现一些不寻常的迹象现象,但是也不是绝对会出现迹象。这其中有一些还被人记录下来了,久而久之跟大数据一样形成了一个生物反应数据库。史料记载:1664年出现了极度干旱的自然灾害,一些地方还出现了水位升降的变化,并且出现了极其恐怖的大风雷暴现象,井中的水位上涨等等。郯城地震前4年的时间即,1664年秋冬:发生了极度的干旱热浪滚滚,当时旱情波及到5个省份,并且一些地方还发生了水位升降,那么水位的升降也会导致地表的塌陷形成。
“ 在震中区西部广大地域,包括山东的西部,河南,河北,江苏和安徽等省的部分省出现大面积干旱。次年旱情持续发展,遍及整个山东省,并漫延到河南,河北,安徽和江苏筝省。
1664年,山东除胶东半岛麦只收到全部的十分之二,其它各地夏,秋绝产,正是 “千里赤地”草木皆枯”。还有的县出现“极端饥荒的” 的情景。震前的干旱范围之大.早期之长,灾情的严重是前所罕见的,可谓“特大干旱”。大旱后三年即1668年发生了8.5级郯城大地震。 对1668年的大地震各类文献和史料中均有记载:在康熙《郯城县志》、《沂州志》、《莒州志》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沂水县县“倒房数千间”,章丘县“龙山山崩”,一时楼房树木皆前俯后仰,以顶至底者连二、三次,遂一颤既倾。城楼垛口、官舍民房并村落寺观一时俱倒塌如平地。,有声如奔雷,又如兵车铁马之音”,“降雨、倾刻震”,刹时间“城楼垛口、监仓衙库、官舍民房并村落寺观一时俱倒如平地、城内四乡边地裂缝,或宽不可越或深不可视”,“裂处皆翻土扬砂,涌流黄水、周围百里无一存屋”。 可见那次地震的强度和造成的破坏。
《郯城县志》当时任过县令的冯可参,
对于地震写诗记录:
“更苦罐雨洪不停休,满陌秋田涨流”。客舍偶闻莒县,二十七露雨不止,平地水深三尺,天千淹没”,江苏涟水:“城内大水行舟天雨五十日,地震之后又雨五十日,六月霉雨连绵,平地波涛风涨,田禾淹没,在地泥涤。十七夜二更、天雨耒停,地震复出,六月十七日戌时大雨,天色阴惨,有声如吼。“
地下水位的升降变化:地下水位的升降,随着地壳的变化也会发生变化,也是一种地震宏观前兆异常。在山东省《福山县志》中有记载:“康熙七年正月初九日日生四耳,六月斗余村西井水上涌,有声如雷,十七日亥刻地震,声如雷”。福山远离大震震中,震前却出现井水上涨,并伴有如雷般声响。
来自自然的信号:
明清时期民间就流传过一篇《震兆六端》其中就有记载:
1、井水本湛静无波,倏忽浑如墨汁,泥渣上浮,势必地震。2、池沼之水,风吹成毂,行藻交萦,无端泡沫上腾,若沸煎茶,使必地震。3、海面遇风,波浪高涌,奔腾萍溷,此为常情;若风日晴和,台飓不作,海水忽然浇起,汹涌异常,使必地震。4、夜半晦黑,天忽开朗,光明照耀,无异日中,使必地震。5、天晴日暖,碧空清净,忽见黑云如缕,蜿如长蛇,横亘空际,久而不散,使必地震。6、时值盛夏,酷热蒸腾,挥汗如雨,蓦觉清凉如受冰雪,冷气袭人,肌为之粟,使必地震。”
1920年,中国最大的地震发生在宁夏海原县,震级为8.5级。亦为世界上最大地震之一,据目击者报告,地震发生前,附近的狼群四处乱跑,狗叫声异常,麻雀四处乱飞。而在1966年,中国北方河北省兴台县发生6.8级大地震之前,震中附近一个村庄的所有狗都出现了狂吠和奔跑的行为,很多狗离开了狗舍从而幸免于难。
📌 郯庐断裂带的印记 ,自然的威力:郯庐断裂带上的田地中间间隔整整齐齐像刀切开的断裂。
1668大地震,我国约500余种县志、方志,碑文、诗文等对这次地震作了详尽的记载,其中有破坏的记载达150余县,堪称是我国历史上史料记载最为详实丰富的特大地震。
郯庐断裂带形成于三叠纪末期(2亿年前),最初发现时北起山东郯城,南至安徽庐江。
郯庐断裂是1957年由原地质矿产部航空物探大队通过航空磁测异常发现并命名的。该该断裂带是一个巨型的平移走滑体系,从我国南海的北部湾西岸到俄罗斯的萨哈林湾,估算郯庐断裂带长度可达5000余km,推测郯庐断裂带南段的中朝和扬子准地台分界区域平移量为450~480km,位移量向北逐渐增大,鲁西到辽北隆起区域最大位移可达740 km,郯庐深断裂两盘最大位移在400~600km之间。渤海湾盆地以南存在晚白垩沉积,以北主要是新生代沉积。早前中科院矿产研究资源就曾这条线上的资源做过勘探,蕴藏着近况如何、金刚石、石油等资源。20世纪中期以来,可科学家分别在不同区段对郯庐断裂带进行了仔细研究,从南往北依次为郯城-庐江深断裂、皖苏鲁断裂、开源—营口—潍坊深断裂和依兰—伊通深断裂等。
整个地球本就是沧海桑田的轮回变迁,只不过人类在每个周期中不一定都会碰到大型灾难。像郯城-庐山断裂带临沂-宿迁一线8级左右的大地震周期最短为1600年,最长为5500年,平均周期为3000年。
因此:而郯庐断裂带,最近一次8级左右的大地震发生于1668年,距今356年,虽然说按照断裂带上的活动时间周期来看,不会发生大的强震,但是还是需要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