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诗 | 杜甫《登岳阳楼》

解读

朗诵





译  文



以前的日子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如愿终于登上岳阳楼。


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


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


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着栏杆远望泪流满面。




注  释


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
岳阳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为游览胜地。

吴楚:春秋时二国名(吴国和楚国)

:分裂,这里引申为划分。
乾坤日夜(一作“月”)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乾坤:天地,此指日月。

无一字:杳无音讯。字:这里指书信。
老病:年老多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身患肺病,风痹,右耳已聋。
有孤舟:唯有孤舟一叶飘零无定。诗人生平的最后三年里大部分时间是在船上度过的。
戎马关山北:指当时北方边关战事又起。        凭轩:倚着楼窗。
涕泗流:眼泪禁不住地流淌。涕泗:眼泪和鼻涕,偏义复指,即眼泪。




赏  析



全诗四联,首联扣住“登”字,着眼洞庭风光的特色“水”。写出了年轻有抱负时向往洞庭湖;而今年老多病时才得以一观的感叹。为下文的写景、抒情拉开了序幕。颔联极写洞庭湖水的浩瀚无际,创造了一个无限广阔、气魄宏大的境界,并暗含着对时局的担忧。腹联则借助湖上孤舟,写出了自身遭遇和处境的孤苦,寄托着诗人对不能报效国家和人民的痛苦和不平。尾联则创造了一个身在江湖,心在长安的境界,完成了一个忧国忧民感时伤世的爱国诗人和人民诗人的形象塑造。


这首诗的主要艺术成就表现为以下:第一,作品运用了变化多样的表现手法。开篇两句运用的是叙述的手法,交代的是登临岳阳楼的缘由。三四两句运用的是描绘的手法,绘制了岳阳楼的宏阔壮观图景,并且在描绘中,又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


第二,作品内容和感情两方面大跨度的跳跃。从内容方面说,开篇一联写的是诗人登楼的过程,其中蕴含了“昔”与“今”的时间跳跃过程。颔联中,诗人由上联的写自己推进到写洞庭湖,这里有一个从小到大的跨度。在写景中,又由吴、楚之地面到日、月之天空的空间跳跃。到了颈联,诗人又转回自身的描写,前后联之间有一个从大到小的跨越。到了尾联,诗人又从个人身世遭际的描写扩展到国事的描写,上下联又是一个从小到大的跨越。




作  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读诗 |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读诗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其一》

读诗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读诗 | 张养浩《山坡羊 · 潼关怀古》

读诗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读诗 | 柳永《雨霖铃 · 寒蝉凄切》

读诗 | 李清照《声声慢 · 寻寻觅觅》

读诗 | 《国风 · 魏风 · 硕鼠》

读诗|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读诗  | 杜甫《石壕吏》

读诗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读诗 | 辛弃疾《永遇乐 · 京口北固亭怀古》

解读 |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读诗 | 李贺《李凭箜篌引》

读诗 | 曹操《短歌行》


-

每一节课程都是精心挑选

每一天的努力都是

想让你过得更好


请加微信进群:996793368

温馨提示:《每日解读诗词》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你若喜欢,请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