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类历史上历时最长的研究带给我们的育儿启示,请你一定要看!

小舒、梦婷 夏天的陈小舒 2023-10-13


尽管成功的定义千差万别,但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成功”,无论是学业上的,家庭上的,事业上的,还是实现自我价值,健康、快乐、幸福地生活。


△勇敢逐梦🏀,但无缘重返NBA的林书豪是成功的;不爱社交不太会系鞋带的北大学神韦东奕是成功的;终生献身科研,做“禾下乘凉梦”的袁老也是成功的。


然而1000个人心中,就有1000条不同的“成功经验”,有人说勤能补拙,勤奋最重要;有人说学会独立思考,你就成功了一大半;也有人说去做你热爱的事情吧,要敢想敢拼……成功学的鸡汤,太多太多。


作为父母,我想知道有没有一些通用的、靠谱的“成功修炼法则”,能让我们帮助孩子迈出👣成功之路的第一步?


还真有!!!


75年前,英国的研究人员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做了一系列长期随访研究,被称为“英国出生队列研究”


这个研究整整持续了5代人,是世界上历时最长、最细致的跟踪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孩子从出生起获得的教育、后来的职业发展,生理和心理健康,家庭情况等等。


有超过7万对父母,从孩子出生开始便接受调查,科学家每隔几年会重访所有这些人,并收集纪录下更多的信息。除了问卷,科学家们还建立了个巨大的标本数据库,存有头发、指甲、 婴儿的牙齿以及DNA等等。 他们甚至收集了9000个胎盘, 这些胎盘现在都还保存着!


科学家们收集到的数据,获得了很多成功,发表了超过6000篇论文和书籍。但是其中有一项发现,揭露了如何从父母及社会的角度,帮助孩子获得“成功”,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 



先说结论,科学家们的最直接的建议是:让孩子选个家道殷实的好人家投胎😂。


虽然是玩笑话,但贫困确实会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会让你的人生从一开始就是hard模式,要想获得成功,很难。贫困不仅和糟糕的学习表现相关,还和很多疾病,如成年后的超重、高血压、老年后的记忆衰退,短寿等有关。



但研究人员同时发现,并非所有穷人家的孩子都拥有“惨淡的人生”,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未来影响很大。


拥有“负责的、关心自己的父母”的娃,往往会对未来更有野心, 并更可能从贫困的生活中逃离出来。良好的养育方式会把贫富差距巨大的孩子之间的“教育差距”缩小一半左右。


这个研究发现,父母的行为模式真的真的很重要,尤其是在孩子出生的前几年时间里。


具体来说,父母这样做会有助于孩子未来的发展:



它们都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道理,但却具有真正强大的影响力。


对于这些做法,我想根据我看到的另外一些研究结果,做一些补充说明。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高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听到的词汇数量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即所谓的“三千万词汇差异”。


这其实是基于一个早在1990年代的研究,由心理学家贝蒂·哈特(Betty Hart)和托德·里斯利(Todd Risley)提出来的。这个研究对现在早教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从那之后,我们开始非常重视孩子的语言曝光度,很多国家的政府都积极鼓励父母与孩子交谈。


但是,过去我们往往过于强调数量“三千万词汇”,却忽视了交流的质量。最新研究对该结论提出了进一步说明——孩子听到的词汇“质量”要比“数量”更重要。



一项由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合作的研究,发现了家庭语言环境与儿童认知发展、识字、语言学习以及语言能力提高之间的联系。该研究发现,成人对孩子说的词汇量与孩子的大脑发育或口语表达能力没有太大关联。而与之密切相关的是儿童与成人之间“轮流对话”的次数。


研究人员指出,“轮流对话”非常关键——我们不仅要对孩子说话,更重要的是,和他们交谈。你说话之后,要给孩子反应的时间,多等一等,等他们消化你的信息,再给你反馈。我还看到一个研究数据说,成人在问完问题的平均等待时间是0.7秒到1.4秒,而孩子们通常需要10秒钟来消化和处理问题。



所以不要一直叨叨叨,一直说,如果孩子没有理解到你的话,那就跟白噪音无异。


那是不是要等到孩子长大一些,才开始亲子对话呢?


也不是,从婴儿期开始,我们就可以经常和孩子进行‘对话’,虽然新手父母可能会觉得和小宝宝“对话”看上去有点傻(尤其是在公共场所,我一开始就会不好意思😅)。和小宝宝“对话”就是你说话后,等待宝宝对你“咿咿呀呀”,冲你笑,朝你挥手。


来看一个完美的婴语交流模板,太可爱了:



我们可以这样做


 和小朋友交谈,我们可以重复或者拓展他们的语句,比如孩子说“鱼”,妈妈说,“对~好多小鱼在游啊游。”


 和大一点的孩子对话时,我们可以提问“是谁啊?”,“在做什么呢?”“这是什么?”“他们在哪呀?”“你觉得该怎么办呢?”等问题。


比如,朋友告诉我,每当她儿子想要让她买一个她不想买,或者“可买可不买”的东西时,她便会请他说出至少三个买的理由。


 还可以经常跟孩子提出一些假设性问题,引导孩子思考。比如:


☆ 如果这个假期,你可以去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你最想去哪里?为什么?


☆ 如果妈妈有三天时间不用工作,你希望我们一起做些什么?


☆ 如果你有世界上最多的财富,你想用它们来做些什么?


☆ 如果你可以重新过一遍今天,你想要改变今天发生过的什么事?


☆ 如果你可以选择成为世界上任何一种动物,你想要成为什么?



这点应该不用多讲了。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Edward Tronick在1987年做了一个实验,观察小婴儿对妈妈从亲密互动模式,转变到“静止脸”模式时有什么反应。


结果发现,当妈妈不再逗宝宝玩,甚至对宝宝的举动不做出任何反应,变成了无比冷漠的“静止脸”时,在短短几分钟内,宝宝就会情绪崩溃地大哭。


△妈妈变得面无表情,不再对宝宝有所回应时,宝宝很快就意识到了妈妈的冷漠


△她对着妈妈笑、像往常一样指、拍手想引起注意,企图唤起和妈妈的交流


△最后失控大哭


父母如果长期对孩子不耐烦和冷漠,孩子可能会和你,以及你的期望走得越来越远。


养育一个人格健全的孩子比修复一个破碎的成年人容易多了。




这并不是说我们要给孩子不断施压,而是可以合理利用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孩子表达你对ta未来的期望,给孩子树立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别人的期待会影响一个人的表现的现象;往往受到的期待越高,表现越好。


加州大学、洛杉矶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全美选对出生于2001年的6600名孩子进行了跟踪调研,在那些考上大学的孩子中,他们当中96%的人被父母期望“要上大学”;而在那些成绩最差的孩子中,这一比率仅为57%。结合其他调查和分析,研究者认为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对孩子的成就有着巨大的影响。


那些期望孩子能考上大学的父母总会想法设法的让孩子实现这一目标,这无关他们的收入高低或者财产的多寡。


△前段时间冲上热搜的一封信,是一位爸爸给即将中考的女儿写的,字里行间带着父母的期待,也带着满满的爱意


这些研究都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示: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不过这种期盼一定在建立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之上的,期盼与暗示只能是孩子内驱力的补充,它起到的效果更像是“锦上添花”,或是“画龙点睛”。





大家可能对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PISA)有所耳闻,测试对世界各国的15岁学生进行了能力评估,在2018年的测试结果中,中国学生在所有类别中(数学、科学和阅读)均表现最佳。


我们深知早期数学和识字技能对学龄前孩子的重要性,它们不仅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且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早期识字和数学技能对孩子的未来也有深远的影响。


△水果大不同的游戏


加州大学一项涉及近17000名儿童的研究发现,有三项能力可以预测孩子未来的学业成功:早期阅读、早期数学和注意力技能,其中早期数学技能的预测能力最强。


另一项研究表明(Dugdale & Clark,2008),识字能力差不仅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学业成绩,还会对成年后的工作选择、经济和健康状况造成影响,减少未来的生活机会。


数学启蒙从孩子两岁左右就可以开始了,然而这里说的启蒙不是“课堂教学”,而是生活中的游戏,“体验式”的学习。


很多生活中不起眼的游戏,其实都是数学启蒙(同时启蒙一切),比如玩石头、跳格子:让孩子用他们的感官和动作去感受万事万物的属性,看、摸、咬、听,慢慢渗透、理解。



关于识字,在孩子上学前,我们能够为他们打下的重要基础,实际上并不是具体会认多少字,会算多少算术,而是给予他们丰富地对事物的理解和大量的生活经验。这些理解和经验,便是通过每天的玩耍,以及我们的不断和孩子对话来实现的。


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基于游戏的学习体验能够帮助孩子发展符号、口语和文字能力,这也正是阅读所需要的重要技能。


 相关阅读:


● 报啥早教班,出门玩石头吧!

● 三个生活中的小游戏,让我明白了刷题和玩中学的区别

●“过早”识字, 收获很小,失去太多



这可能是我们最容易做到的一点了。经常带孩子出门和旅游,不仅是给孩子创造美好的回忆,开拓眼界,还可能帮助孩子获得成功。


原因是,经常外出和旅行的孩子可能拥有更高的独立性、自尊心和适应性。和不常出门的孩子相比,他们性格更外向,更善于表达自我。



一项针对1500名美国老师的调查发现,74% 的教育工作者认为,旅行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绝大多数教师 (56%) 还认为旅行的积极影响会延展到学业和职业方面。


还记得那个2岁半坐摩托车去北极看极光、去亚马逊钓食人鱼、8岁登顶哈巴雪山的孩子辛巴吗?他们家的育儿理念很特别,不买车不买房,培养环游世界的“世界公民”。


△辛巴在北极洗“桑拿浴”


在旅行的路上,辛巴学会了英语和西班牙语,和同龄人交朋友;可能是小小年纪经历了太多磨砺,他的口头禅居然是“我不会放弃的”!性格爽朗又坚毅。这些都是旅游带给辛巴的宝贵财富,也是重要的,书本里学不来的人生技能。




最近很偶然看到一篇2018年的研究报告,该研究对31个国家的超过十六万人进行了调查,发现被调查者在童年时期,家里能接触到的书越多,他们成年后在三大领域的专业度越高:文学、数学和科技领域。


多少书算多呢?在那个研究里,80本是平均水平,随着职业的“专业度”提高,书本的数量上升到350本。



而在英国的一个对超过5代人的长期随访研究也发现,孩子在10岁前,单纯为获得快乐而读书,更容易在学校里取得好成绩——不仅是语文(英语)方面,还包括数学成绩也更好,并且这种“为快乐读书”带来的成绩优势,将持续孩子的整个求学生涯。


妞妞和酒酒从出生开始,我便开始为他们读书——其实是响应政府号召,生完宝宝后,政府给了很多学习材料,其中包括一大包绘本和儿歌CD,鼓励大家从出生开始,给宝宝唱歌、读书。


孩子们上幼儿园后,幼儿园每周都会有一天会去图书馆借书,让他们带回家来读。



到了妞妞上学前班后,阅读成为了唯一的家庭作业,一年级后多了阅读讨论和记录的要求。


每个周末,我们都会去图书馆借阅大约10本书左右(两个娃有不同水平的书)。此外,国内的团队还会给我一箱一箱寄书来,挑选我们可能开团的绘本,我和妞妞都特别享受阅读的乐趣。


和你的孩子一起读书吧!




这是很有趣的一点。基于10000名“英国出生队列研究”的儿童数据,伦敦大学学院的学者发现,作息不规律、睡觉时间不固定、晚睡的孩子可能出现更多的行为问题,然而当他们切换到正常睡觉时间时,许多孩子会表现出明显的行为改善。


对于长时间睡眠时间不规律的孩子,因为自然身体节奏的中断,会出现一种类似“时差”的身体状态,更可能行为不端,比如不吃早餐,不爱看书,看电视的时间更长、多动、有情绪问题。



但这不是不可逆转的,三到五岁睡眠不规律的孩子,在睡眠时间转变得更规律时,在七岁前就能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得更好。


看到这儿,也别压力过大😂,研究还指出,三岁的孩子拥有最不规律的睡觉时间,有五分之一的孩子在不同的时间点睡觉。但到七岁时,一半以上的儿童的作息都会变得规律,会在晚上7点半~8点半之间上床睡觉。“睡渣”变“天使”大概率只是时间问题。



经过很多实践、挫折,当然也经历过很多哄睡成功,我的体会是,你只能哄睡一个能哄睡的孩子。


睡眠模式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建立,宝宝出生后通常需要好几个月才能形成既定的昼夜作息。而且每个孩子的特点各不相同,每个宝宝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睡眠习惯和睡眠规律,除了一些特定的技巧,“天使”宝宝的养成还有赖于妈妈的长期观察。




看完“成功修炼法则”,我的感受是,养育一个“成功”的孩子可能比我们想象得更简单,虽然并不容易。


作为父母,我们无法改变孩子的出生,但倾听、陪伴、陪ta快乐地读书……这些是我们能切实做到的生活“小事”。


营造一个充实、美好、快乐的童年,可能会帮助孩子获得未来的成功,这就是它带给我们最好的消息吧❤。



参考文献:


1. Helen Pearson: Lessons from the longest study on human development | TED Talk


2. https://www.inc.com/jeff-haden/want-to-raise-successful-kids-largest-child-development-study-in-history-reveals-7-secrets.html


3.https://phys.org/news/2011-04-early-math-skills-academic-success.html


相关阅读  




培养自信的孩子,

这是最有效的方式!


天才小学生的爹妈,都做对了什么?


孩子哭着说自己“学不会”时,

这三种鼓励方式有毒



如果喜欢,请转发分享:)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到其他公众号,

请在评论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关注“夏天的陈小舒”,

回复以下关键字,就可以看到对应的推送啦


回复【怀孕】备孕知识、孕期疼痛、孕期营养、孕期美容 等;

回复【哺乳】开奶、母乳不足怎么办、母乳成分、哺乳期用药 等;

回复【奶粉】配方奶知识及奶瓶喂养;

回复【乳腺炎】涨奶、母乳过多怎么办以及如何挤奶喂养;

回复【湿疹】了解婴儿湿疹;

回复【生病】关于感冒、打鼾、发烧、咳嗽、便秘等幼儿常见病;

回复【睡觉】婴儿睡眠知识综述、新生儿睡眠安全等;

回复【头型】如何塑造宝宝的漂亮头型;

回复【食谱】辅食食材与食谱目录;

回复【儿歌】儿歌精选与推荐;

回复【绘本】 绘本推荐、书单、亲子共读等;

回复【双语】 双语、英语学习;

回复【刷牙】 儿童牙刷的选择,刷牙方法,牙膏用量等;

回复【语言】 语言学习、语言发育迟缓;

回复【蒙特梭利】 蒙特梭利游戏;

回复【生长曲线】 正确解读生长曲线,判断孩子的发育状况;

回复【不吃饭】 孩子不吃饭怎么办;

回复【辅食】 了解关于孩子辅食添加的一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