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评《血沃宝岛》 | 如何关心与书写台湾历史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马振衣的书房 Author 马臻
编者按
保马今日推送马臻老师的《如何关心与书写台湾历史:读<血沃宝岛:中共台湾英烈>一书》。马臻老师首先肯定了在大陆出版这本还原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在台湾英勇斗争历史真相的书籍所具有填补历史空白、接续时代断裂的重大意义,其次指出了该书尚存可待改进之处:如应在每一篇人物传记后面附录资料的编写来源,考虑台湾民众的阅读心理,侧重对历史细节的描摹和呈现以期更易打动人心,以及在人物传记篇章之外添加脉络性的宏观历史远景从而统摄全书等。最后,对于该如何真正关心台湾这一问题,最重要的是确立两岸一体的视野,而不是以“了解共情“之名加深隔阂;马臻老师建议,为了更深入地推进历史研究,恢复台湾历史的话语权,需要努力推进蓝博洲、戴国煇、陈映真、刘进庆等等统派作家、学者的书籍和成果在大陆出版,让更多大陆普通读者意识到台湾历史和思想界同样具备从中国主体内部思考台湾何去何从的维度。
【往期推荐】
★如何关心与书写台湾历史★
读《血沃宝岛:中共台湾英烈》一书
文 | 马臻
1943年8月,后来成为中共台湾英烈的季沄女士,在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毕业临别前,曾在邻座同学体游民的记念册上题字留念,她写的是鲁迅的两句诗:
血沃中原肥劲草,
寒凝大地发春华。
据蓝博洲的《台共党人的悲歌》一书记载,毕业后没有再见过季运的陆济民,在多年以后的追悼文章中感慨万千地写道:“她写的鲁迅诗句,给我印象很深,也给了我更深层次的思考。但是,万万没有想到,这两句诗恰又印证在她身上。”
众所周知,这两句诗,来源于鲁迅的《无题》。这是极为悲慨的一句:“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读来苍劲深沉,既有广阔的苍凉、沉重的绝望,又似乎孕育着不屈的意志、不绝的生机。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组织编写《血沃宝岛:中共台湾英烈》人民出版社2022年5月出版
用这样一句诗,来回顾台湾百余年来中共英烈的斗争史、牺牲史,应该是恰如其分的吧。或许是出于这样一种考虑,最近人民出版社和九州出版社出版的《血沃宝岛:中共台湾英烈》一书,就以“血沃宝岛”为名。这四个字金光闪闪、意气昂昂地闪耀在封页上,遒劲而粗犷——在我这样的读者眼中,自然会联想起鲁迅的诗句,心中吟味不尽。
读罢此书,有点粗浅的感想,随手写几句。请有识者批评。
一
这是一本久已盼望的、意义重大的书。
首先,发掘“中国台湾英烈”,凸显台湾的红色历史,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事实上,只要深入了解相关的历史脉络,将之与整个台湾近现代历史联系起来思考,就会发现,对这一广泛深远的历史脉络的发掘、书写、研究和弘扬,能够改变既有的台湾历史的固定格局,改变台湾整个现代以来的历史图景和性质。书中前言和简介提到,“台湾岛内的革命斗争是中国现代史和中共党史地重要组成部分”,“梳理这些英雄投身革命的经历,透视他们献身人民的心路,不仅能了解共产党人在宝岛那一段段革命斗争的壮烈历史,能感悟到流淌在台湾同胞血脉里的红色基因,更能体察到中国共产党与台湾同胞的血肉联系”,这当然是非常正确的。
蓝博洲《台共党人的悲歌》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
我们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提出,对台湾革命史的发掘,不仅能够填补重大的历史事实,让多年来被国民党和台独分子所扭曲的台湾历史得以恢复,让空白、断裂的历史重新得以补充和连接,而且,这种书写,必然带来台湾历史版图的巨大变动。原来的附美反共的历史版图里被删除的东西,得到大量的修复和填补,这使得关于台湾历史的书写、记忆、阐释,都要进行重大的调整。这个调整的关键,就是通过这段历史,勾连起整个台湾20世纪的反帝、反殖的历史大脉络,凸显出上世纪台湾人民的真实历史和主体精神。在这一脉络中,才能理解台湾近80年来在冷战、内战的“双战架构”之下,根深蒂固的反共乃至反中的历史,以此来批判和瓦解台湾当下的主流意识形态及其历史建构。在很多关键的历史事件上,尤其是在关于台湾日据时期历史、台湾二二八事件、台湾40年代末历史阐述、台湾当代社会性质分析上,都可以做出本质性的变动。原来国民党那一套残缺的历史叙述,台独和民进党那一套扭曲的历史叙述,以及当下各种混杂的“台派”叙述,都站不住脚了。
同时,这种书写,翻转了真正的历史正义。台湾左翼的历史自有其辉煌之处,然而反帝、反殖、反专制的左翼革命者及其历史,要么被国民党以“匪谍”之名污蔑,要么被台独或民进党如今的“转型正义”所扭曲和忽视,这一历史流脉背后所代表的台湾人民的精神高度和历史正义,曾经被湮灭了,如今被压抑了。历史的正义无法复归,就只会留下是非颠倒的历史,和空洞扭曲的所谓“台湾主体性”。重新深入研究和书写这段历史,意味着与台湾的当下现实进行对峙和辩驳,并由此召唤变革台湾现实的精神力量。
蓝博洲《幌马车之歌(增订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版
上述种种,是当下台湾的什么公民社会、学生运动、左翼批判、转型正义、民主价值、普世价值等等主流或非主流的套话、废话乃至昏话、假话,所不能囊括和掩盖的。
然而,大陆此前相关的研究、出版和宣传是比较缺乏的。在学术界,似乎也是不够重视、研究不足。虽然台湾的统派作家、学者,如陈映真、蓝博洲、曾健民,以及旅日学者戴国煇、刘进庆等做了不少工作,对历史的挖掘和思考的深度已经非常之深,但却一直没有得到学术界应有的重视。近年来大陆出版的几部台湾通史著作,对此基本没有敏感和自觉,个别新近出版的通史基本还是深受既有历史架构的笼罩,与台湾主流意识形态的历史架构区别度不大,甚至完全不提这一源远流长、绵绵不绝的中共革命历史,于是就永远找不到真正的历史书写的立场和真相,其基本格局无法真正超越各类台独和独台的历史叙述。这是殊为可叹、可悲之事。
蓝博洲《幌马车之歌》台北:时报文化1991年版
因此,这本书的出版,就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当然值得表扬和庆贺。
二
但是,翻阅此书,发现此书在“编写”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瑕疵,值得进一步思考和商榷。
台湾中共地下党员、基隆中学校长钟浩东烈士遗照
此书编写,其实是对很多原有作品的改编或缩写。正如编者指出,《血沃宝岛》乃是“编写”而成,每篇文章应该都有一个编写的来源。例如其中郭秀琮、李苍降、张志忠、钟浩东等人的传记,应该是根据台湾作家蓝博洲的相关文章编撰而成,我对比了一下,编写者花了一定的功夫进行了“改编”,但是,其叙述的材料、顺序乃至语言,仍看得出蓝博洲的作品的痕迹。
例如,书中有这样一段: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后,人民解放战争形势发生了决定性转变,国民党反动统治面临全面崩溃。在这样的形势下,岛内高校学生社团活动逐渐成为台湾报刊关注的重点,敏感的新闻记者纷纷预测岛内学生运动势将扩。1949年3月29日晚,台北各高校学生在台湾大学法学院联合举办庆祝五四青年节营火晚会,李苍降与陈炳基冒着被捕的危险,出现在晚会现场。4月1日,国民党政府代表团赴北平与中共代表团举行谈判,南京各大专院校学生举行示威游行,要求和平,停止内战,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全国各地纷纷声援南京学生运动。在中共台湾省工委领导下,台北各高校学生决定4月6日上街游行,声援南京学生运动。这天凌晨,大批国民党武装军警强行闯入台湾大学和台湾师范大学校园,逮捕了二三百名学生。鉴于陈炳基已被公开通缉,许多被捕学生与他有关联,地下党组织决定陈炳基立即撤回祖国大陆。4月10日,在李苍降的掩护下,陈炳基从基隆乘船安全撤回上海。
蓝博洲原文中有这样一段:
1949年年初,历经辽沈、淮海与平津三大战役以后,大陆上国共内战的形势有了决定性的转变;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面临着全面崩溃的局面。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台北市大专院校学生社团的活动也已渐渐成为本省报纸省闻版内的重要新闻。敏感的记者竞相预测本省学潮势将扩大。3月29日晚上,台北各校学生在台大法学院操场联合举办庆祝青年节的营火晚会。李苍降与陈炳基仍不畏被捕的危险出现在会场上。
4月1日,南京派出张治中为首的和平代表团北上与共产党议和,希望隔江而治。南京各大专院校的近万名学生齐集总统府门前,坚决反对内战,要求贯彻真正和平。然而,和谈代表团的座机刚刚降落北平机场,南京却已经弥漫起冲天的血腥气味。学生队伍游行经过的柏油路面上,到处是遗落的鞋子及湿漉漉的猩红鲜血。鲜血然后就从南京流向全国。台北的学生也决定6日上街游行声援。台灣當局於是派出大批武裝軍警在當天凌晨強行闖入師範學院與台大的男生宿舍,集體逮捕了两三百名学生。
4月8日,地下党通过李苍降向陈炳基传达指示说,党顾虑到他已经因为新民主同志会事件而被公开通缉,许多牵连“四六事件”而被捕的学生又都和他有关系,因此要他即刻撤退大陆。两天后,陈炳基于是在组织的安排下从基隆搭船,潜往上海。
只要对比阅读,就能发现,改编的痕迹是非常明显的。
蓝博洲《寻找祖国三千里》新星出版社2018年版
因此,此书编写过程中,没有在每一篇后面附录资料的编写来源,这是非常粗糙乃至错误的做法。第一,没有列出史料的基本来源,对于相关史实的考辨及其来源,就没有更强的学术可信度,也无法给读者“按图索骥”,提供进一步深入了解的资源。第二,没有列出基本来源,是对原来的采访者、创作者的不尊重,甚至可能发生版权的误解和纠纷。虽然相关人员在编写中尽量压缩了、改写了,尽量不露出原作痕迹,但很多叙述方式和语言,仍然看得出受到了原作的直接影响。因此,不列出来源,从写作、版权及道德的角度而言,都是错误的。对与之相关的部分爱国台胞,显然会构成“伤害”,也会影响该书的信誉。
蓝博洲《幌马车之歌续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版
这一点应当引起高度注意。相关人员出于大局考虑,不会说什么。但是考虑到从事台湾左翼历史的研究和书写,在台湾是非常“政治不正确”的,是一件非常寂寞、冷落的事情,甚至常常遭受排斥和污蔑。只要稍微了解一点台湾主流的文学史和文学评论中,对陈映真和蓝博洲的种种扭曲和批评,就非常清楚了。据笔者所知,像蓝博洲这样的代表性作家,为了从事相关史料的挖掘,数十年来完全是在没有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坚持自费去调查、采访、研究,其间的辛苦和崎岖,恐非一般“学者”所能想象。这一份苦心、毅力与爱国情怀,我们务必珍惜和尊重。
三
此书编写,尽量按照大陆的话语方式做了规范,但是,由于编写者并不是真正的采访和写作者,也不一定是相关历史和人物的研究者,因此,这种改写从阅读的角度而言,带来一些未必很好的效果,值得斟酌。
蓝博洲《幌马车之歌续曲》台北:INK印刻文学2016年版
例如,从阅读的方式和效果而言,似乎更加简洁、流畅了,但也变得更加“顺滑”了,相比原作,少了一些阅读时的停顿与曲折。也就是说,这种改写虽然更加“规范”、统一了,但是,少了很多的细节和历史叙述的曲折,有一种“程式化”的感觉,可能没有原来那么自然。而我们知道,阅读是需要有“新鲜感”和“创造性”的,这样才会有阅读上的冲击力,激发读者的情感和思考。
蓝博洲 《台北恋人》台北:INK印刻文学2014年版
如果这样说还不清楚的话,我们可以举一个更具体的例子。此书共收录31名英烈,在每一份人物传记之中,都有大量的议论和抒情的句子。而在每份传记的结尾,一般也有集中的总结、升华和抒情。但是,因为此书的编写出自不同人员之手,因此,如果细读所有传记的最后部分,会发现,相关的句子、词汇和表达方式,会显得有点重复和累赘了。而不同的编写人员在单独编写自己的篇章时,大概不会感受到这个问题。
我以为,书中收录的英烈自有感天动地的事迹,无须过多地用议论性语言去“升华”,基本只要自然、朴实地呈现出相关事迹和细节,就会有感动人心的力量。这种力量更能自然而然地浸润人心。
而且,我们在这一点上,一定要认真考虑,此书面对的读者是谁?大陆关于中共英烈的书籍已有很多,此书在大陆出版,是“锦上添花”,当然是好事,但是只是量的增加。但是,如果我们把此书的读者不仅设定在大陆,而是设定为两岸一体的民众,那么,考虑的方式就需要有重大的调整。此书现有的话语处理方式,可能就过于程式化,无法适应台湾民众的阅读心理,为他们所接受。我们阅读陈映真、蓝博洲等很多反映50年代白色恐怖与英烈牺牲的作品,会发现,他们尽量节制、客观、冷静,而不掺入过多的历史议论,这样,将生动的历史更为细致地展现出来,就更有冲击力,也更能为长期处于反共意识形态笼罩下的台湾民众所理解,至少是部分理解。
蓝博洲《春天:许金玉和辜金良的路》台北:台湾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此外,此书从整体编排来说,仍有粗糙之处,可供商榷改进。例如,此书缺少一篇提纲掣领的序言或总纲。事实上,台湾悲壮的中共革命史,是历史上伟大的一页,也是彰显台湾人的精神高度、祖国情怀、社会主义理想、两岸一体历史观的重要一章,台湾的相关革命历史脉络及其重要意义,是连绵在20世纪的台湾反帝、反殖的历史之中的。这需要用一篇序言进行阐述,以便一般读者了解其基本的背景、发展脉络,了解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既然这一段历史是连绵不绝的历史,那就最好能在前后做一些补缀和勾连,让读者明白这是一段源远流长、辉煌不绝的历史,是台湾当代历史的原点与内核,是当下台湾历史被扭曲的关键所在。左翼革命的被残酷肃杀,冷战、内战格局的固化与深化,连绵至今已有八十余载,直接深刻影响了接下来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各方面的基本性质,当下台湾的很多特点,都能由此得到深刻解释。
然而该书缺少这样的一个脉络性的背景交代,无法给读者提供更高远和系统的历史背景。我以为,这还是可以改进的。
蓝博洲《消失的台湾医界良心》台北:印刻出版社2005年版
此外,此书中收录的相关人员,既有出身台湾的革命志士,也有大陆赴台的革命英烈,全书共31人,大陆籍24人,台湾籍7人,这种比例似乎有点失衡。我以为,如果考虑到传播的效果,考虑到对台湾历史和台湾民众的感染力,似乎应该增加台籍英烈的比重,或者单独出版一本台籍英烈的书,呈现出台湾历史、台湾人民那广阔悠远、前赴后继的祖国情怀和革命精神,呈现出两岸人民在历史深处真正的血肉相连的感情。这样一份伟大的历史精神,是当下海峡两岸最可宝贵的历史和现实资源之一。
蓝博洲《红色客家人:一九四○、五○年代台湾客家人的社会运动》台北:晨星出版社2003年版
对人物的选择,也还可以更加精当、典型。要用典型人物来呈现历史不同的侧面、特点。书中的人物都是感天动地的英烈。但是,因为这段历史在台湾长期遭到封杀和湮灭,所以,资料的收集是非常艰难的。如书中“徐新杰”烈士,资料相对就比较单薄,似乎与全书其他人物不太相称。而事实上,蓝博洲等人已经发掘了大量的资料相对更为详实、典型的人物,如吕赫若,许强,吴思汉,徐渊琛,施部生,江德兴,谢富,黄逢开,徐庆兰,邱连球,叶盛吉,付庆华等等,此书概未收录。这也是可以改进的。
四
由这本书的编写,我特别想谈一谈,我们应该如何真正关心台湾。
作为普通读者,我在不少大陆出版的有关台湾的书籍和言论中,都感觉到一种比较深的隔膜。这种隔膜从表面上看起来,是因为没有用心去阅读、理解和思考台湾的历史、现实,因之而形成了一种隔膜。具体到学术界和知识界,就是没有真正放宽视野,去阅读和思考台湾。很多人的阅读视野和基本感觉,乃至意识形态倾向,还是停留在李敖、余光中和龙应台那里,而且是经过他们的视野所“重构”后的李敖、龙应台。
但是,往深层追究,就会发现,这种隔膜在于很多人没能真正站在社会主义祖国的立场去阅读和思考。不少人的意识形态,还是新自由主义的“普世价值”的那一套。恰恰因为如此,他们看到的往往是两岸之“异”。而只有把台湾中共英烈的历史衔接上,真正站在社会主义的立场来看台湾历史,我们才能看到台湾与大陆真正的历史之“同”,这种“同”,深刻联系着当下台湾同胞的历史认同感。只有在这一立场上,研究者才能真正不断深入台湾历史。而不是用一种外在者的心态和眼光,去观察、思考和书写台湾。才能把台湾的遭际、挫折和困境,当成自己的事,才能真正地“用心”。
戴国煇《戴国煇讲台湾》系列中信出版集团、九州出版社2021年6月版
当我们关注台湾时,必须真切地意识到,两岸是一体的,我们要有两岸一体的视野来展开我们的思考和论述。由此,才能进一步意识到,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有机构成体,台湾的苦难和挫折,也是我们自身的苦难和挫折。台湾的问题,也切切实实就是我们自身的问题,存在于我们内部。甚至就在我们个体自身的内部。这是一个方法论意义上的根本原则。我们不能为了完成工作或任务而去阅读、书写台湾。必须把台湾真正纳入自身的病痛、困境之中,用真诚的心态去阅读、去思考、去批评、去团结,才能贴心贴意,靠近台湾和台湾同胞,才能在既联合团结、又批评斗争的态势中,促进反独促统的民族伟业。
同时,为了更深入地推进历史研究,恢复台湾历史的话语权,应当努力推进蓝博洲、戴国煇、陈映真、刘进庆等等统派作家、学者的书籍和成果在大陆出版,切实地推进两岸真正的统派交流,而不仅仅是改编他们的相关研究成果。
刘进庆《刘进庆文选:我的抵抗与学问》人间出版社2015年版
说实话,去年在大陆出版戴国煇的文集,我才读到这位统派学者的作品。他的作品在海外评价很高,深刻地解读了台湾历史。然而这样杰出的学者作家,其著作却长期在大陆没有出版。反而是什么陈世昌的《台湾战后七十年》,以及龙应台的那些一味同情国民党、把黑暗全归咎于中共的书籍在大陆出版。这些书籍往往打着“客观”、“没有意识形态干扰”的幌子,其实却有着极为鲜明的意识形态倾向。如果我们推出的是这样的昏乱的历史,岂不是非常滑稽和可悲的事情吗?
回到鲁迅的那句诗。据有些解读者阐释,“血沃中原肥劲草”,是说反动军阀杀害人民的鲜血灌溉了祖国大地,先烈们壮烈牺牲的精神培育了广大人民,使他们成长为劲草般的坚强战士。“寒凝大地发春华”,是说大地虽然一片冰寒,但只要春天一到,烈士播下的种子就会怒放出复仇的春花。此种解读是否完全符合鲁迅的原意,我没有把握。
但是,用来形容《血沃宝岛》中的中共台湾英烈,没有更恰当的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