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庆新海诚:你的名字叫百年半岛风云

2016-11-30 欧阳桦 渝中最重庆



新海诚画笔下的日本,

是将最熟悉普通的街头或者四季景致,

投入一个人,或者几代人的感情。

而在重庆,也有一位画家,

用一支钢笔,

找回了重庆百年前的模样。




晨曦暮光中的码头、货船鸣响着汽笛。在白象街靠近四方街的路边,一栋圆弧门花格窗的建筑打开了大门。


这间叫“江全泰号”的丝绸铺子率先把绫罗绸缎抖落出来;此时,大清邮局的门也悄然打开,制服笔挺的邮差骑上泛着银色金属的自行车飞扬而去;药材公会渐渐喧嚷起来,36行帮的大佬们依次走进这药业圣地。


“啪”的一声,卜凤居的电灯亮了,身处其间的西南首富在暗暗运筹帷幄;随即,临江门也热闹起来,各色百货、银楼、钱庄,渐次鸣锣打鼓地加入了这场合奏........


这便是百年前独属于渝中半岛的热闹与繁华。



九道门



九道门建筑群

重庆城始建于蜀汉时期,明朝的重庆指挥使戴鼎在旧城的基础上砌筑石城,修建了17道城门,从而奠定了古重庆城的范围。重庆气候炎热,房屋密集,极易失火。故将靠江的9个水门开着,将离江较远的8个旱门封闭,以喻以水克火。加之9开8闭,也暗合九宫八卦之象。故重庆城也有“开九门、闭八门、九八一十七道门”的叫法。




下半城全景

随着十七城门相继消陨,民谚中所传唱的各项功能、标志建筑也退出历史舞台。东水门与七星岗的通远门是重庆仅存的两座古城门,现存的城门以及城墙是明洪武四年所建,门上城楼已不复存在。如今的下半城是一片山水民居的景象。



白象街



白象街客栈

作为民国时期的古老建筑,门中央的红星可以看出它有些年头了,西欧风格的建筑充满复古韵味,四下围绕的摊贩散发浓浓的生活气息。



卜凤居

这里是西南首富李耀庭的故居。说起李耀庭,那是一位弃军从商的风云人物,半岛人民的骄傲。这座承载了李耀庭最辉煌人生经历的老建筑,曾是卢作孚、汪云松、黄锡滋、黄云阶、古耕虞、曾子唯、胡子昂、虞洽卿、汤子敬、邓华谊,吴蕴初等众多著名民族实业家的汇聚场所。白象街不愧为世界罕见的龙龟奇脉风水吉地,人杰地灵,见证了重庆八百年风云聚变。




大来洋行

大来洋行旧址位于白象街142号,是一座四层砖木结构建筑,拱形门窗,倒锥式的巴洛克风格窗台是建筑最大的亮点,给建筑增色不少。每层之间都有明显的腰线分割,窗间隐约可见壁柱装饰。



药材公会

曾几何时,能在这里走上一遭的必定都是这个行业中呼风唤雨的人物,这栋洋楼中的每一个决定都足以脉动全市药材商人的心跳,它目睹了那段风雨摇曳时代中的“本草演义”。




白象街街口的望龙门缆车

初期的两辆缆车车厢,每天上下运客约7000人次全长178米,上下高差46.9,缆车一排坐5个人。从旧照片里的重庆地形可以看出,缆车连接了望龙门码头和望龙门车站,为人们的出现带来了多大的便利。青苔、老树、围墙构成了如今的望龙门缆车车道。



道门口



道门口街景

“道”意指“道署衙门”,道门口街,也就是“道署衙门外的大街”。 遥想当年,达官贵人们,三教九流,诸色人等,曾经在此处匆匆走过。


现在只见一条小巷子曾经的门垛,一堵残壁尚在这里兀自站立。街上依旧人来车往,却并无人留意这堵旧墙,曾经的“道门口”!




道门口原华懋公司


公司旧址与住宅楼相连,形成一道独特的景观。



临江门



临江门江景

守望着临江门前的石阶同样依然如故,熙攘人潮已经换了两三代。回想五六十年前,人们从水路逆江而上,便是沿着嘉陵江边的层层石阶,投奔重庆依山而居,临江门作为山城的地标之一,具有难以捉摸的重庆精神。




临江门象鼻嘴

旧时的象鼻嘴重屋累居,如今,横空的滨江路见证山城的时代发展。



大溪沟附近



一号桥及若瑟堂塔楼

若瑟堂在中共建政后被蚕食得占地面积很小,前后左右都被高高的居民楼捂得严严实实的,不拆了周围的居民楼,若瑟堂难以有扩展的空间,周围既无花园,也没有一寸多余的土地。




七星岗协和里小巷

重庆小巷的最大特色就是依山而建,或顺山势而起伏,或如云梯向上攀,或随房屋弯来拐去,几乎找不到一条笔直平坦的。道路两旁木屋错落,或茶馆、或酒楼。




南纪门中兴路口

南纪门这一片有许多老街,厚慈街、善果巷、十八梯。老城门昔日的辉煌业已褪色,只留下这片老街,用沉默诉说着厚重的历史。现在,他是山城历史的载体,也是滋养的源泉吗?




鲁祖庙老街


 据老人们讲,抗日战争时期,日军飞机轰炸重庆,近在迟尺的解放碑,较场口一带被经常炸得面目全非,而鲁祖庙附近的商铺住家却是安然无恙。莫非鲁班先师真的有灵?为重建民生路小学,鲁祖庙被拆除。现在这条街上,只留有它的名声在城市空响。




储奇门老药材客栈中庭

清代至民国时期,储奇门是重庆山货药材集中地,药材行帮非常多,故有储奇门,药材行,医治百病的谚语。储奇门的药材传统,从这家客栈可见一斑。当时的市场的药材铺是摊位制,没有店面的厚墙阻隔,谁家短了一味药,一声吆喝四面八方的摊子都能及时支援。现已搬至菜园坝。




人和湾旱桥式码头

在太平、储奇二门之间是人和门,城内有人和湾,城外为人和湾街,两街隔一城垣。人和湾外为人和码头,规模甚大,卷洞上大书船“人和码头”四字。人和门原有石板路向南转东,至人和码头。




画家档案

欧阳桦

1984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为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中国建筑学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重庆分会会员,长期致力于城市建筑历史及山地园林景观研究,发表了若干建筑历史和绘画艺术方面的论文,出版了《建筑绘画》、《西南民族民间建筑》《学舍百年》《重庆近代城市建筑》等专著,其中《重庆近代城市建筑》被市新闻出版局列为重庆市重点出版项目,并荣获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阅读

首席地标 | 探访民生路:从繁华到落寞,只相隔一条街的距离

半岛旅行丨十座必须知道的重庆码头

半岛视点 | 上清寺九园包子:陪都时期最奢侈的小吃

两江笔谈|李海洲:一个人的半岛志

半岛往事 | 这里,就是蒋介石曾经热爱过的“森系小清新”

半岛看点 | 老城老街老建筑:我们的母城,母城的记忆,记忆里的往事和乡愁

母城地理 | 深藏在大溪沟的五大地标,是渝中半岛依旧活着的传奇

半岛视点 | 两路口24小时美食记:来看看最重庆的一日三餐

母城地理丨半岛的山水里,没有爱过一家书店的人生是不完美的

文艺站台 | 慌张咖啡馆 : 在角落里等你,等你的生活慢慢来

两江笔谈 | 杨矿:白象街前世今生的温暖

半岛看点 | 你知道全球最大的来福士在哪里吗?

半岛往事|抗战时期使领馆风云:那时候的渝中半岛,就是世界的中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