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是说好守望相助、共度时艰的吗?

净源 净源 2021-03-29


1.


事情大概应该从这里说起,闺蜜群里,有个姑娘在问,炖只整鸡,高压锅是应该选汤程序还是肉程序。我顺口就回了句:炖汤用整鸡,大户哦!


姑娘忍不住了:昨天小A吃个西瓜你也说大户,今天我炖只鸡你也说大户,你家到底过的什么样的日子呀?


又一姑娘在旁补刀:那天我吃包榨菜,她也说我是大户。。。


我想了想,还真是这样,最近看谁家吃好吃的都觉得稀罕,都觉得是大户。但是再低头看了看自己,发现一切都可以解释——


彼时我正在院子里,挖,野,菜。



我默默的发上来我手头的一篮子野菜图,看我没说错吧,跟我比,你们就是大户呀。


小A忍不住再发了一张照片满桌子的小肥羊肉卷,一边又扭捏着说,哎呀我都不好意思晒了。


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但又想不起来问题在哪里,晚上刷朋友圈才猛然醒悟一拍大腿,哎呦,不是说好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吗?


为什么家家户户都在晒好吃的!比平时吃的好多了!

突然觉得我家队友和孩子好像有点可怜。


话说疫情爆发,人们开始抢囤东西的时候,我是十分冷静的。


我的想法是,这不正是一次极好的机会吗,一,清理壁橱存货,二,控制饮食减肥,三,最重要的是,想想孩子们经常是如何浪费食物的,我真的真的很希望他们可以感受一下饥饿的滋味。


起初我也真是这么做的,面粉10磅大米一包,外加八盒午餐肉,已经是我的备战状态了。


当然,我家队友的安全感级别跟我不一样,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买下了申请数年都未得到批准的车库冰柜,并塞满了肉和香肠。好吧,保质期长,囤就囤吧,谁叫这是特殊时期呢?不过,既然是囤货,那就是以备不时之需,可不是为了买回来就吃掉的。


就那么过了一些粗茶淡饭的日子。



自三年前健身以来,我是已早就适应水煮盐拌了,不过,当娃们欢天喜地吃着方便面的时候,心里还是有点虚的。


直到有一天,我自己,被一种突然袭来的强烈的吃甜点欲望击中了!一时没翻出来什么好吃的,后来总算翻到一板85%的黑巧,就打开来,狠狠的吃了下去,一块,两块,然而,越吃越郁闷——这不是我想要的。


情绪突然低落起来。我好像第一次意识到食物对人的治愈力,以及一时不能满足的食欲对情绪的破坏力。


于是,刚好第二天队友要去home depot买木板,我就强迫他去隔壁whole foods买了两桶冰淇淋。一杯冰淇淋入口,再加一盘麻辣午餐肉,果然治愈了!


我能怎么办,都知道健康生活对身体好,但有时候,情绪就需要点不那么健康的东西。


从这天开始,我要改邪归正了。



2.


“全球同此凉热”,是今年出现的高频句,而我最近刚刚弄明白了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凉”主要是指凉皮。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全世界华人都在做这个,其实我也是后知后觉,自己做过第一次之后才知道这是疫情期间的标配,国内同胞早已经玩过一圈了。


此刻我刚刚第三次洗完面坐下来,细想起来,这一个月里,对于凉皮我有点执着啊,第一次没做成功,陕西凉皮变成了广东肠粉,第二次皮子是成功了,可做一半才发现家里没有黄瓜,而没有黄瓜的凉皮是没有灵魂的,今天终于去了一趟中国超市买到了小黄瓜,回家来立马开始洗面准备第三次……


这些朋友圈,坐标智利、西安、深圳、北京、西雅图等地。



对于少数先富起来的人们来说,“凉”,可能还意味着这款雪糕,然而,手不够快,战斗力也不够强的我,截至此刻还并没有吃到。有哪位先富起来的同学能给我形容一下它的滋味吗?



至于全球同此的“热”,可就多了去了,刚出炉的包子馒头面包蛋糕油条煎饼果子以及各种炒菜火锅海鲜川湘鲁粤……


当然,你也可以说全球同此的“热”,是小高姐。



在一个什么食物都能买到的年代,突然遭遇这一场疫情次生的居家令再次生的COVID-19杯家庭厨艺大赛中,食物与之前最大的不同,大概就是手作与新鲜出炉的那股热气腾腾吧。


那么,就让“环球共此凉(皮)热(馒头包子油条……)”,回归到最简单的字面意思吧。


当我们学会不再为那些鲜明的立场再多半句争论之后,我们的口舌回归到了更原始单纯的功能,在蓦然回首中发现,我们的胃,还是那个中国胃,而我的国,还是那个“吃呐”国。


不管在其它地方有多少争议,就“美食大国”这四个字而言,可以说基本没有任何争议,不会在人群中制造任何分裂吧?


多好,民以食为天,让我们就从这里找回曾一度岌岌可危的友情亲情,没有什么困扰是一顿饭解决不了的,如果不行,就两顿。


而且,天知道当我家弟弟在一堆中西面点甜点中选择葱油肉松花卷作为他的最爱时,我有多开心,连推娃学中文的压力都感觉小了不少呢!


——只要他有个中国胃,还愁他长大不懂中国文化吗?


3.


最近的朋友圈充满了热气腾腾的烟火味,刷着不仅有幸福感,也很有启发——关于明天吃什么的启发,我的春饼、雪梅娘、鸡蛋灌饼都是这么来的。


观察一下朋友圈里的幸福厨娘们,发现大约可以分三类。


一类是妥妥的实力派大厨,时常有硬菜不说,家常菜也有水准的,根本不在乎什么摆盘啊拍照啊。这一类的家人最幸福了,虽然我自己早已适应水煮盐拌,但我替我的家人实名羡慕。


还有一类是艺术家,吃什么不重要,随便摆个盘就是一幅画了。这要专业水平,我也自觉学不来。比如下面是本地画家Jas的作品



以及人在波兰的小艾的作品


第三类,就是像我这样的半吊子了,做不到一日三餐顿顿不含糊,做菜主要是为了解锁一些新技能,做不到完美出品,但摆盘与拍照绝不含糊。


其实主要是自己玩,但是哪里想到,顺便竟也给孩子上了些生活美学课。


有一次带孩子们去小河边玩,手里只有两块刚从星巴克打包的点心和两个橙子一点坚果,我对孩子们说,我们来吃下午茶吧,他们就在河滩上开始准备,最后,我们合力呈现出来的下午茶是这样的,天为帐地为席巨石成桌,树叶做碟,橙皮当碗,女儿还捡来木头做花瓶,又捡些石子儿刮些青苔做了餐桌布置……



如果说一场疫情让我们停下了一些平日里匆忙的脚步,在这放缓的日子里,少学些数学阅读或许没有那么重要,学些苦中作乐,学些享受孤独,未必不更是一生的财富。


事实上,居家令期间的我们,也并没有那么孤独,农业时代的交换延续了下来,今后生活恢复正常之后若回想起这段岁月,首先想起的,大概也会是那些朋友们送过来、在门口放下就走的惊喜,比如以下:


4.


前几天看到一个关于疫情拐点何时到来的严肃分析。


很好,我朋友圈里也已经涌现出一些为了疫情拐点早日到来做贡献的人了,越来越多的油条油饼正在闪闪发光,我想代表全世界感谢她们。




我也严肃分析了一下,在此次疫情中,为何面粉最先脱销,面食最为流行。


只有自己做面食之后才知道,揉面本身其实就是一种有着治愈力的劳动,简单的动作反复重复时,大脑思维是放空的,再加上面团的手感柔软又有弹性,不正是综合的橡皮泥、史莱姆、捏捏乐本乐吗?


面食因为需要造型,所以它成为了日常生活与创造力的完美结合。创作,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在他的著作《莫失莫忘》中对创作有这样的定义,“因为我们认为它(创作)能揭示你们的灵魂,或者更准确的说,证明你们有灵魂。”


想想吧,从圆圆的馒头、包子开始,到各种卷,再到花样拟物,一块小面团能够激发的创造性可是无穷的呀。



所以,居家的日子,被娃的网课或者娃本身折磨到灵魂出窍时,不妨用“创作”来找回失落的灵魂。


而且,面食真的是有太多种类了,发面馒头死面饼,中式花卷西式面包,高筋粉低筋粉不同做法可以呈现出那么多完全不同的口味,作为一个半辈子就爱吃白米饭的南方人,这一回我真的要说,在面食上,可以学习、进步的空间,可真是比米饭多太多了。


而不断解锁新技能本身,就是种有强大治愈力的事情啊,人的健康心境需要前进感和成就感,以证明不负光阴。既然今年年成不好,大成就难有,一项项解锁面食的小成就,也算聊可自我安慰吧?


——以此,与广大吃货、奋战在厨房一线的厨娘共勉,姐妹们辛苦了,咱们继续吧。



相关文章:

西雅图庚子春(7):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莫失莫忘|这个世界的残酷是一层层揭开的

西雅图庚子春(6):被学校追杀的网课风云


西城才女CC疫情日记:

五月复工否, 看我大华州~(2020.05.02凌晨)

疫下新闻五花八门~(2020.04.30凌晨)


西城才女西城疫情日记:

西城疫记-西雅图疫情散记0501

解读华盛顿州经济重启的四阶段计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