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莫失莫忘|这个世界的残酷,是一层层揭开的

净源 净源 2021-03-29


疫情期间,适合安静下来。

好读书,好做菜,好种花,好发呆……

推荐一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小说,尽量没有剧透。


不知何时形成的刻板印象,大概是从《窄门》开始的,总觉得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总是不那么好读。2017年的诺奖得主石黑一雄是个冷门,直到近期才第一次读他的作品《Never let me go》,坦率地说,我是被微信读书版本的中文译名《莫失莫忘》这几个字所吸引的,还记得红楼梦中贾宝玉衔玉而生的那块宝玉么,上面刻着八个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虽说这本小说跟红楼梦没有关系,但是在读完之后,书中的主角之一露丝,还却是是让我想起了红楼梦中的一个人物,晴雯。都有某种卑微的理想,都想要跟某种命运反抗,却根本不知道想要的、反抗的都是什么。


虽说这部小说的定义是有着科幻色彩的反乌托邦小说,书中的主人公是一群特殊的人,但哪怕是从一开始读的时候,就一直莫名有种感觉,这就是我们的人生,普通的人生。


黑尔舍姆的日子,就是我们的纯真年代,世界很小,只有眼前,未来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不知道,将会面临什么,不知道,烦恼与喜悦都只属于眼前。


后来,这个世界的残酷是一点一点慢慢被揭露到我们眼前的,就像洋葱一样一层一层被拨开,其实,对任何人而言,绝望都不会那么轻易到来,不管看起来多脆弱,人们总有种隐藏的坚韧性,即便已经到至暗,不到最后时刻,我们总是相信也许还有某处、有某个未被打开的开关。



整部书中,到处都是隐喻。


收藏东西的木箱子是个隐喻,无论你被创造出来的目的是什么,无论命运是如何被编写的,唯一对你的人生有意义的,都只是你这一生的收藏,也就是经历。


原型是隐喻,是父母,是原生家庭。”还有一些问题是围绕着我们为什么想要寻找原型。寻找自己原型的背后一个主要的观点是认为,如果找到了,你就得以窥见自己的未来。“


被封闭的世界是一个隐喻。书中的情节发展几乎始终处于被封闭的世界中,黑尔舍姆学校,农舍,以及康复中心。我们在读真正的科幻小说时,世界常常有更高的维度,高维世界是什么样的我们都不知道,但它被描绘最多的就是一种广阔,其实我很难想象。但在这本书中,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被封闭的世界,象征着被限定的命运。只有主人公凯西成年后做护理员的那十几年里,从一个康复中心到另一个康复中心的路上,她得以开着车,独自在一条条乡间小路上看风景掠过。但如果你细心,你会发现就连这些路,也是处在主流交通网之外的。凯西他们的世界,与普通人的世界,仿佛两个平行宇宙。


年轻真正最值得羡慕的是什么?是无穷无尽的可能性。人到中年开始有危机,莫过于因为可能性已经减少了。一个人的生命力,其实就是跟他对自己的人生还有多少可能性的认知。


关于“可能性”这一点,书中已经不是隐喻,而是赤裸裸的点明。“他们认为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为我们这些黑尔舍姆的学生开放,而他们却没份。”


的确,整本书描绘的世界都灰蒙蒙如同在一片雨雾当中,黑尔舍姆可以算是其中稍微清晰的一小片树林,其后还有着众多模糊成一片的灰。如果说黑尔舍姆的学生曾经差一点点就比其它地方的学生多了那么一点点可能性,可是最终,还是融入到了背景里那所有的灰雾中。


但黑尔舍姆本身是隐喻,出身,来处。他们不会反抗,因为他们被注定(或者说设定)如此,但即便当最残酷的一幕幕渐次揭开时,回顾来时,终究也是有过那么一些些的温情。


我指的是我们,所有那些跟我一起长大,现在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学生,那些护理员和捐献者,现在虽然风行雨散,却依然被我们共同的出处联结在一起。


书中还有一个很深很深的隐喻,是孩子们对待真相的态度。想一想我们自己的人生,当残酷的真相最初模模糊糊在眼前掀开一角时,你会愤怒?害怕?还是沮丧?或者反抗?


都不是的。我们只是假装什么都没看到。


但到了这里,我们就都感觉到逼近了一个我们不想进入的边界,争论就会渐渐停息”,是不是像极了我们对命运即将妥协之前的最后倔强?


这里就不得不夸赞一下作者伏脉的笔力,远在那个关于人生的真相之前,已经在小孩子之间的小矛盾中为这种残酷与黑暗埋下了伏笔,“为什么那天我会对本该是我天然盟友的莫伊拉那么充满敌意?我想当时莫伊拉是希望我跟她一起跨越某个界限,可我还没准备好。我想当时我大概已经感觉到,一旦越过这条线,等待我们的就会有更艰难、更黑暗的东西,而我不想要面对。我不想,也不想我们任何一个人去面对那些东西。



再说回晴雯与露丝。十几岁时第一次读红楼梦,第一眼不喜欢晴雯这个人,就因为她对小丫头坠儿刻薄的那个情节。这本书中的露丝也不是个讨喜的角色,虚荣,刻薄,以及背后的心机。可是或许是现在我长大了,读书的时候,对这个角色已经不能用讨厌来形容了,因为看到了那背后深藏的悲悯。当一个人,想要改变无可奈何的宿命时,终究是不忍心苛责。


在读完书一个星期之后我从youtube上找到了改编电影,电影名字就叫《Never let me go》。如果不是先读过书,可能很难将电影看完,画面是一贯阴郁的英国风景,故事的推进节奏极慢,像是东方水墨般,一幅模糊的淡影。


但是电影最后,他们去找的那个海边的夫人的家,与我在读书时候头脑中想象的画面一模一样。


虽然已经知道了全部的情节,到了Tommy向夫人展示他的动物画时,还是忍不住流泪了。那样的拘谨与急切,斗胆去要的甚至都不是免于被定义的命运,只是推迟两三年,只是要拥有一段短短的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而已。许多人的人生就是这样的啊,卑微如尘埃。


用什么证明我们的灵魂存在?创作。


We don't have gallery to confirm your souls,we have the gallery to see if you have souls at all。只有到了这里,故事才有了那么一点点隐约的属于科幻层面的思考。如果这个话题放到如今或者今后,延申下去或许就是,人工智能有灵魂吗?


只是,一边是永生的期待,一边是必死的结局。至少曾经还是有那么一些人,试图为这些被认为没有灵魂的生命证明。


这是一部科幻作品,可你最终看到的,还是自己的人生。


在书中,证明灵魂,是一个群体对另一个群体的慈悲,而回到我们自己,终其一生,我们不也曾苦苦追寻,努力挣扎,只为向自己证明,向一个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的力量证明,我们曾经来过。



再多说几句,关于石黑一雄。


一直记得十来岁时,跟北京的一个大哥哥书信往来,他鼓励我多读书,开出一份书单,至今我还记得、只记得里面有川端康成的《雪国》和《伊豆的舞女》,大哥哥当时已经是颇有些名气的儿童文学作家,在十来岁刚写作文没几年的孩子心中,如同神一般存在。那是我接触日本文学的开始。


成年后我非常喜欢日本文化中的侘寂之美,连同日式器物、和风美食等等,但不知为何,日本文学一直不算特别爱,东野圭吾算是一种出离式的消遣,村上春树,则是作为文艺青年,好像不读一读就有点不像话的心理。


说来惭愧,石黑一雄,是在2017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才知道这个名字的,当年的授奖词称他“在具有强大情感力量的小说中,揭露我们与世界连结的错觉底下的深渊。” 单单是这句话,就足够引发读完书后内心那股正在生成的旋风。


在《莫失莫忘》(也有直译作《别让我走》的)之后,我乘兴又接着读了他的《远山淡影》,也是那种从头到尾都极为冷淡的叙述,白水一般,但是读到结尾合上书后却恍恍惚惚好几天走不出来的奇妙感觉,有点像喝生普,淡淡的茶汤色,淡淡的口感,却回甘悠长,又像是处理照片时的渐隐效果,想说点什么,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看到石黑一雄接受采访时说到的一段话,就能够理解这种渐隐的风格, 他说,“我能成为作家,和我是一个来自日本的逃亡者有着密切的关系。另一个原因是,我一般通过日本人父母的双眼观察英国,这导致我在长大的过程中与周围的社会之间始终隔着一定的距离。” 这种出离感,将感觉的主人始终置于观察者的角色,不是没有情绪,但情绪的流淌是地表之下的暗河。


就《莫失莫忘》这本书而言,石黑先生也说过,“从我的世界观来看,我认为人们无论承受怎样的痛苦,无论遭遇怎样的悲惨经历无论如何不自由,都会在命运的夹缝中求生,接受命运给与的一切。人们不懈奋斗,努力在如此狭小的生存空间内寻找梦想和希望。这类人始终比那些破坏体制、实施叛乱的人更令我感兴趣。


我命由我不由天”是一种生存态度,就像去年的大火国产动画片《哪吒》,但那是一种属于英雄式的豪迈的不认命,对于更多终将平凡的人来说,更高的梦想,也许会承载更大的失落;


而如石黑所说“命运的夹缝中求生,在如此狭小的生存空间内寻找梦想”式的不认命,至少对我而言,更觉得可敬,那是普通人如你我的不认命,微,却不卑。


更多评书观影:

郭襄才没有误终身呢

读书|《今日简史》《美丽新世界》《她在红尘外》

未来简史 | 还要不要生孩子呢?我又不能将他送到第一空间

流浪地球 | 一个原著党的诚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