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7年6月2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世间如果有榜样,请别忘记蒋介石!

2017-05-20 牛皮明明 杂家Misc

作者:牛皮明明

网易杂家专栏作家

1.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1949年5月6日,蒋介石回到故乡浙江奉化溪口。这是他离开大陆前最后一次回到故乡。

不远处解放军的炮声隆隆可闻,儿子蒋经国急得直跺脚:“父亲,太康号前几天就到定海了。”儿子不敢说“走”这样的词,怕父亲难过。

蒋介石长叹一声:“到你祖母坟前告别吧!你把方良和孩子们都叫来!”

方良是蒋经国的妻子,俄罗斯人。

儿子、孙子都来了。

蒋介石带着一家人来到苍松环绕的母亲墓前。“噗通”就跪下了,他老泪纵横,长泪不起。又过了一会儿,大哭起来,蒋身后,也是哭声一片。

这一年,他62岁。

过了很久,蒋介石在儿子的搀扶下,告别了母亲长眠的凤凰山,钻进了汽车里。

汽车缓缓离开,蒋介石回头望着山峰烟雾弥漫、溪水淙淙长流。

蒋介石又一次潸然泪下。

蒋介石和母亲王采玉

蒋介石母亲叫王采玉,1922年6月24日去世。

蒋介石一生戎马,即使在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中,他也不忘祭奠母亲,不但母亲忌辰他记挂心中,母亲的诞辰,他也始终不忘。

1934年12月15日,那一天是母亲的诞辰日。

由于政务缠身,忙完政事之后,他乘坐飞机遇到了阴雨天,到家乡已经是深夜10点半了。

他冒着飞机坠落的危险,连夜祭拜,只为赶在母亲诞辰当天。

抗战爆发,蒋介石在庐山发表: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艰难革命成孤愤,挥剑长空涕泪横。”

从此,政事就更忙了,自然就不能亲自回故乡祭拜。

就到汉江口、赣江边,走到哪,就在哪里祭拜母亲。

即便离开大陆后,偏居台湾,一到清明,他都会记挂回乡扫墓的事。但天涯阻隔,只能带着子孙隔着窄窄的台湾海峡遥祭。

蒋介石家人合影

蒋介石是全天下的大孝子,35岁母丧之后,他就立下誓言:

“以后无论阴历、阳历,凡为母亲忌辰之日不食肉荤,不动气,不御色!”

这条誓言,他恪守了一生。

他常常在日记写:

“夜里听见子规叫声,就想起母亲起床喂蚕,可是我再也看不见了。”

“无母之子,孤独之人,哪里还有人生的乐趣呢?”

“近日特别想念母亲,中正罪孽深重,实无颜以对父母也。”

老母亲在世的时候,晚年曾一度看破人世,遁入空门,作为人子的蒋介石为了让母亲开心,就为母亲手抄6万多字的《楞严经》,只为尽孝心,祈求母亲平平安安。

许多人好奇蒋介石为什么一生不留头发。

直到蒋介石去世多年以后,宋美龄才说出来这个秘密:蒋介石有头发,只是头发稀疏,为了尽孝,索性就理了光头。

2.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和宋美龄在上海举行婚礼。这段婚姻之前,蒋介石有两个妻子。

一个是母亲给他安排的“礼物”——毛福梅。蒋介石14岁时,娶她为妻,那年毛福梅19岁。

第二任妻子陈洁如,关系不好,常常吵架。

蒋介石娶宋美龄时,全国骂声一片。

蒋介石和宋美龄结婚照

当时最有名的报纸是《大公报》,蒋介石刊登一则启事:“余深信人生若无美满婚姻,一切皆无意味。故革命当从家庭开始,今日结婚实为建筑我二人革命事业基础。”

有个叫张季鸾的文人,当即发表了一篇社论《蒋介石人生观》,骂蒋介石“兵士殉生,将帅谈爱”,公开批评当时最高领袖。

一时间街头巷议,搞得蒋大为恼火。

蒋介石派人去找张季鸾算账,一番深谈之后,蒋怒气全消,连称对方先生,并以“国士待之”。

张季鸾

胡适是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大文人。

1934年4月4日,胡适托人给蒋带信,严厉批评并要求蒋“明定自己职权,用全力做好权限内的事。”

蒋并不生气,到了台湾,胡适67岁那年,继续骂蒋,朋友们都劝胡适别太过分,胡适一笑:“我和蒋公是老朋友,顶他两句没关系!”

蒋介石打电话给胡适说:“胡先生,抽时间我们开诚布公谈一谈!”

胡适回话:“那我们中研院同事都和蒋先生谈一谈!”

结果蒋介石的汽车刚开到中研院大门口,就有电话催蒋公务紧急,只好返回。

蒋介石和胡适

20世纪40年代,民国大哲学家熊十力,一直都为教育奔走,却没有办教育的银子。蒋介石爱才,就派侍从室机要秘书徐复观,带着一百万支票去看望,徐复观是熊十力的得意学生。

结果,熊十力破口大骂:“你给我快走,蒋介石是狗子,是王八蛋,我怎么能用他的钱,你快拿走!”

徐复观只好悻悻回去,蒋介石并不生气,又两次赠巨款,资助他筹办研究所,熊十力均辞而不受。

熊十力

民国时,指名道姓骂蒋介石的读书人很多。

历史学家傅斯年去见他,还翘着二郎腿。

安徽大学校长刘文典,指着鼻子骂蒋介石是新军阀。

大学士章太炎骂蒋介石是秦桧。

1920年,思想家戴季陶有一次喝醉酒骂蒋介石“如同狗牛一样愚蠢”!

蒋介石一时激动,要与戴拼命,旋即冷静下来,检讨自己。

“哪有不被别人骂的人呢?”

后来戴季陶又把私生子蒋纬国过继给蒋介石。蒋介石视为己出,一生疼爱有加。

戴季陶

蒋介石常常在深夜反省自己,有时候甚至“中夜自检过失,反复不能成寐!”

打仗打败了也反省自己“轻浮急躁,擅自独断!”

街上看到美女,色心起了也反省自己:“吾太好色了!”

蒋介石出生在没落的盐商之家,年幼时曾东渡日本求学。

同时代人读康有为、梁启超,而蒋介石读王阳明、曾国藩,并视为终生精神食粮,甚至还说:“中日两国差距就在一个王阳明”。

他说:“天下万物都由诚心所生,都靠诚心维系,如果一念不诚,则万物皆假!”

他一生都在努力做到谦和,温润如玉,自由包容。时刻都不忘反省自己过失。

3.国家亡了还可以复兴,文化亡了就娘希匹全亡了!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抗战爆发,北京沦陷。

眼看中国没有一张安静的书桌了,蒋介石就把北京的高校迁到长沙,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12月13日南京陷落,武汉告急,眼看长沙也没有一张安静的课桌了。蒋介石发脾气:“国家亡了还可以复兴,文化亡了就娘希匹全亡了!”

蒋介石发表抗战声明

1938年4月,他号令教育部将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全部西迁到安全的昆明。

不像现在有高铁、飞机,那时候西迁是个大工程,学生和教授组成的队伍一共300人,一路步行,翻山越岭,千难万险。

为了保证安全西迁,蒋介石派黄师岳中将亲自保驾护航。

学生体弱,步行缓慢。每走一个小时,喝一次茶。

护卫官兵也丝毫不敢怠慢,好生伺候。

沿途湖南境内遇到土匪,政府出面“照会”,官兵亲自开路。

终于到了云南境内,云南省龙云主席电令沿途军政好生护卫,不得半点差池。

在云南圆通山口,黄师岳中将向北大校长蒋梦麟,正式移交西迁队伍时,300名学生毫发无损。

如此护卫,也算最高待遇了吧!

西南联大师生合影

还不够,蒋介石下达文件:“学校不能停课,老师不能减薪,教育不能耽搁!”

钱钟书在小说《围城》中记过这段历史,方鸿渐等一干人马去三榈大学任教,从上海乘轮船出发坐的是头等舱,教授们在整个抗战时期就没缺过钱。

说到底,教育是国家的根本。

国家的兴盛,全靠教育打底子。

一个国家,重要的不是经济,而是文化不能坏,风气不能坏。

风气一坏,民风就跟着也坏了!

抗战虽然非常艰难,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研究从未间断。

西南联大授课老师都为文化泰斗,文学系老师有朱自清、胡适、刘文典、陈梦家。外文系有叶公超、柳无忌、莫泮芹、燕卜荪。

历史系有钱穆、陈寅恪、傅斯年、吴晗。哲学系有冯友兰、金岳霖、沈有鼎、孙国华。

个个都是响当当的大师。

培养出来的学生呢?

有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杨振宁,有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大科学家李政道,有号称“两弹元勋”邓稼先,还有“中国科技众帅之帅”的朱光亚。

1941年,重庆为战时陪都。

蒋介石闲暇时,就爱和宋美龄到汪山散步。

有一个叫康国雄的12岁小男孩,就胆大爬到树上看委员长的模样,结果军犬狂吠,蒋介石见了,就招呼过来,和蔼地询问姓名,在哪上学,还给小男孩点心吃。

分别时,摸着小男孩头说:“下次我来找你玩呀!”

蒋介石书法

1943年,宋美龄去美国演说。归国时,还给小男孩特意带了“51”型派克钢笔。

蒋介石给小男孩纪念册题字:“国雄贤侄,立志有恒!”鼓励他要好好读书,做人要有志向。

后来小男孩想报名幼儿空军学校。学历不够,蒋介石亲自帮助处理。

直到兵败,快要离开大陆时,还问小男孩父亲康心如:“我去了幼空三次,也没见到国雄,他怎么样了?”

蒋经国年少爱读书,蒋介石说:“经国天资虽不甚高,然颇好诵读。”

又叫经国听奶奶和母亲的话,连走路和说话“均要稳重,不可轻浮,在学堂要静心听讲,细心领会,务求明白。”

还特别强调:“读书要以烂熟为度”!

蒋经国和父亲蒋介石

蒋经国从小就有和父亲通信的习惯,但字迹潦草。

蒋介石回信:“写字笔划要清楚,要字字分明。须间日摹一次,要在古帖中横、直、钩、点、撇、捺处体会。”

还特别提醒:“注意提笔须高,手腕须悬。”

蒋介石敬重读书人,疼爱读书人。许多人说民国他不负读书人,读书人却负他。

他知道文化对一个民族的重要,传道、受业、解惑这样的大事,全靠读书人的嘴皮子和笔杆子。

就像他说的那句话:国家亡了还可以复兴,文化亡了就娘希匹全亡了!


4.余深信人生若无美满婚姻,一切皆无意味。 

1948年11月,蒋介石政府大厦将倾,苦苦支撑。

妻子宋美龄决定去美国寻求援助,蒋介石心里明白去了也是白去,此时已不再是5年前抗日战争的境遇了。

1943年,宋美龄到美国,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在白宫演讲。所到之处万人空巷,她被称为亚洲最美丽的女人。

而1948年,她再次去美国寻求援助时,如同丧家之犬一般,人人躲着。

杜鲁门总统说她:“到美国是为了再次得到施舍!”

蒋介石和妻子宋美龄

宋美龄临行那天晚上,蒋介石和妻子彻夜长聊。他在日记里写:“昨晚与妻聚谈,依依不舍,夫妻爱情,老而弥笃!”

哎呀,人真是上了年纪,经历风雨,共患难。才知道少时夫妻老来伴的珍贵。

这一年,蒋介石61岁,宋美龄51岁。

1927年,两人结婚,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于鸳谱。

婚后,蒋介石受妻子影响,信奉基督教,改掉了许多过去旧军阀的习气,性格也开始变得温和起来。

到了台湾后,晚年他们一直住在距离台北市不远的士林官邸。

他们是一对恩爱的老夫老妻,常常深夜秉烛畅谈。

蒋介石和宋美龄

下午用过茶点后,蒋介石会用很萌很萌的话约妻子:“哒令,你要不要去车车啊?”

“车车”就是开车兜风的意思,够萌吧!

晚上掌灯的时候,官邸还会放电影。

蒋介石最爱看的电影《梁山伯和祝英台》、《七仙女》,尤其最爱看故乡的越剧电影。

他和妻子每晚还追电视剧《包公传》,热情很高,每集必看。

1932年,国民政府主席官邸竣工,后来作为拜谒中山陵的高级官员休息室。

1945年,抗战胜利之后,蒋介石和宋美龄常在这里做礼拜休息。

南京人喜欢叫这里“美龄宫”。

秋天“美龄宫”航拍图

1925年,修孙中山陵墓时,在大道上种下了成排的梧桐树。

到了秋天,梧桐树叶黄了。从空中俯瞰,“美龄宫”像一颗蓝色的宝石,而绵延数公里的梧桐树,就像金色的项链,衬托着无与伦比的吊坠。

有人说这是蒋介石送给宋美龄最好的礼物。

时间跨度是80年,当年栽下的梧桐树已经长大。那是经历过沧海桑田,岁月沉淀,才能看见的美轮美奂。

试问,在爱情面前,还有什么比时间更加珍贵的呢?

1969年7月的台湾,酷暑炎热,人心烦躁。蒋介石和宋美龄乘坐汽车过了阴阳山就遇到了车祸。

一辆吉普车没刹住车,直接撞到了蒋介石的车尾上。

那年蒋介石已经是82岁的耄耋老人了。

猛烈的撞击之后,宋美龄整个人躺在车厢里。搀扶起来后,开始叫痛呀疼!

“而老先生还是一样表情严肃,鼻子流着血。”

就像1949年,从大陆离开时一样。

由于前面强行起飞的飞机发生爆炸,机场一片混乱,蒋介石像石头一样严肃地坐着。

心非常定,安静极了,就像命运。

晚年的蒋介石

车祸后,蒋介石身体就大不如从前了。

心脏病、气喘都病发了。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永远离世。

对操办后世的家人只说了句:“棺材不落土,要等到将来,有一天葬到大陆,葬到家乡去!”

“老先生是个大孝子,他想回到母亲身边。”台湾学者说。

离世后,孩子们依照浙江奉化老家习俗,儿子蒋经国给他穿上7条裤子、7件内衣,包括长袍马褂。遗体贴身包着丝绵、黑裤、黑皮鞋。

还有他最爱读的书,一共四本。《圣经》、《荒漠甘泉》、《三民主义》、《唐诗》。

古诗说: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还有诗: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人的一生,到了最后都会面对自己的内心。

安静地回到自己最初的位置上,就像难以把握的命运。在尘归尘、土归土之后,等待来世缓缓降临。

作者:牛皮明明,杂家专栏作家,诗人,曾在西藏流浪多年。微信公众号:听明明吹牛皮(id:niupimingming)。


网易新闻·杂家

大学还在,读书人却没有了

狂妄天才一生只爱朋友和妻

再有才华,徐志摩也堪称渣男

“幽灵男孩”:世界上最孤独的人

遭性侵女作家写下痛苦上吊自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