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从春节消费看商业市场新趋势 | iziRetail逸芮
我们有“iziRetail逸芮”、“iziRetail热点”两个公众号,内容有差异,欢迎长按文末二维码关注。本文原创,如需转载,敬请联络。
假期一过,各省市开始总结报道春节期间的消费情况。据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926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2%。
不过,今年春节黄金周销售额增长率,是自2005年启动现行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与2017年春节相比,增速放缓1.2个百分点。
对此,有媒体认为与房地产行情放缓、股价调整等原因相关,不过,小编认为这并非经济原因导致的消费乏力。
而是与人们越来越理性地对待春节、春节假期日常化,以及国人越来越多地选择境外过春节有关。
不知各位是否有同感?今年春节回乡的火车票不再像往年那样“一票难求”。
据报道,2018年春运累计发送旅客出现拐点式下降,回家度春节的传统方式在发生改变。同时,回家选择乘飞机的旅客占比大幅提升,这也是消费升级的一种表现。
春运前20日,全国铁路、道路、水路、民航共累计发送旅客13.83亿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1.85%。其中,铁路发送旅客同比增长3.55%,道路同比下降2.9%,水路同比下降1.16%,民航同比增长11.48%。
不回家过年的朋友们,很多选择了旅游过年。以前老话讲“父母在,不远游”,不过,今天这句话应该变成“父母在,一起游”了。现在年轻人更愿意趁爸妈身体硬朗的时候,一起出去看看。
据京东年货节大数据显示,今年最受欢迎的年货商品为:旅游出行、食品饮料、美妆个护、服饰内衣、母婴商品,旅游出行居于首位。
今年春节期间,国内旅游市场将达3.85亿人次,出国游达650万人次。不仅数量都创新高,游客对旅游的品质也更加有追求。
《2018春节黄金周旅游与出行消费盘点》显示,除了交通、住宿等“硬件”消费水平有明显提升外,游客在线路上对相对小众的目的地兴趣大增,需求更加多元化。
春节的消费行为是平时人们消费习惯的一个缩影,对于很多家庭而言,每年都会有至少一到两次的出游计划。未来,出游度假、休闲放松等精神类的消费支出占比会越来越高。
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变化,国内商场也有一些新变化。我们发现,近两年,购物中心里开始出现滑雪模拟培训、潜水培训、小马场等业态。
BIG G@西安GPARK,3000㎡高科技室内滑雪体验馆
世骑家马术中心@苏州中心,青少年儿童马术培训机构
有些大型商业项目索性把自己打造成“微景点”/“微度假”的场景。
大鲁阁草衙道(TarokoPark),2016年5月在台湾高雄开业,项目占地8.7公顷,由两栋购物中心和一个户外乐园连接而成。
除了时尚、餐饮等品牌外,还引进了铃鹿赛道乐园、旋转木马、摩天轮、天空飞行家等近20种游乐设施。购物中心内还有棒垒球、保龄球、卡丁车、迷你高尔夫球场等休闲运动业态。
FICO Eataly World意大利农业工厂,2017年11月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开了一家集购物、餐饮、农场体验与一体的主题公园。经营者就是打造“超市+餐饮”场景化的意大利Eataly。
FICO Eataly World占地10万平方米,有购物区域、40多家餐厅、用于科普的酒庄,消费者可以亲眼观看葡萄酒的酿造过程。
在种植/养殖区,顾客可以看到食物是如何培植出来的;还能观看美食从种植到制作完成的过程,比如,从小麦磨制面粉,到做出各种面食。另外,在乐园内还规划有很大的运动场地,可以在网球、排球场放松。
步步高梅溪新天地,2016年6月,70万平方米的梅溪新天地在长沙开业。项目除了购物中心、主力百货、街区之外,还有开放式的主题公园:云顶星河游乐王国,里面有20多个娱乐项目。
从新民俗“旅游过年”来看,据飞猪数据显示“最喜欢去海外过年城市”前五位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不过,在境外过年平均花销上,泰州、漳州、肇庆等三四线城市冲到了最前面。
在春节之前,中国银联就于2月11日发布了《2018年春节消费旅游趋势报告》预测,称2018年春节我国二三线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将大幅提升,地区间差异逐步缩小,消费市场结构与区域协调发展并进。
不仅是旅游,在其他消费方面,三四五线城市的消费力越来越不可忽视。从《战狼2》、《前任3》的超高票房,到“快手”、“抖音”以及“拼多多”这类APP的火爆,都可以感受到“小镇青年”们的消费热情。
行业内有一种观点,认为小城市(城镇)房价便宜,工作节奏慢,人们经济压力小,同时闲暇时间多。而发达的互联网让小城市居民也可以快速掌握最新的时尚、消费动态。因此,消费升级在这些中小城市更加明显。
对于品牌商、商业地产开发商而言,如何有选择地进入三四线城市,寻找合作伙伴,并根据当地市场和消费者特点去调整产品和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多个省市的春节消费市场监测可以看出,除了食品烟酒、黄金珠宝之外,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为代表的数码类、智能类产品也销售非常火爆。
天猫的年货数据显示:烹饪机器人增长了145%,擦窗机器人增长169%,洗碗机增长188%,蒸汽拖把增长320%。无人机、智能音箱、扫地机器人这“新三样”开始走俏。
这更多地体现出人们对家居生活品质的重视,这一点从近两年“戴森”的畅销也可以看出来。
据《2017年天猫国际年度消费趋势报告》分析数据显示,引领消费升级的人群中,90后购买增长最快的多为提升生活品质和居家的品类。比如:牙齿美白、吸尘器、无线音箱、葡萄酒、玫瑰精油等。
其实,在市场上,我们也确实会看到越来越多的生活方式类店铺。原来的时尚品牌、美妆品牌也开始扩充品类,涉猎到家居生活品类中。
比如,2017年 9 月,Gucci正式推出家居产品系列“Gucci Décor”。具体的包括抱枕、软垫座椅、香氛蜡烛、金属托盘、餐垫、壁纸等单品。
春节前Dior香氛世家在北京SKP推出了POP-UP,全新的空间设计,呈现了简约优雅的法式居家艺术,店内陈列的也是全新的一个产品系列,包括香水、蜡烛、香皂等等,并且点缀了在时装店里在售的Dior丝巾,非常符合年轻时尚消费群体的生活方式路线。
今年,小编在上海过年。在冷清的大都市里,商场里可是热闹非凡。热门餐厅要排队,儿童娱乐类更是人满为患。年初二上午去配眼镜,原以为店内不会有人,结果验光还需要等候。
去看电影,上座率也是非常之好,长宁来福士新开业的百丽宫影城,人一波又一波的涌出来。这一点从大数据上也可以看出来,据统计,今年春节期间累计票房约56.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7%。
其实,如今,到购物中心消磨时间、休闲娱乐,成了越来越多都市居民的习惯,并不仅局限在春节期间。日常的闲暇时光,人们也常常把约会、聚会、遛娃的场景都安排在购物中心里完成。
一位从事奢侈品工作的法国人在考察了国内市场之后说,现在中国人的生活“购物中心化”和“网络化”,说得好像挺有道理的。
令人欣喜的是,在市场竞争和争夺消费者的压力下,国内购物中心越来越愿意花心思打造一些便民设施、有趣业态、各类艺展,而不仅仅是售卖商品。
比如,武汉天地壹方购物中心引进了2000平方米的动物主题公园。
上海静安大悦城春节期间推出“高迪艺术展”,有超过40件高迪艺术品亚洲首展。
上海爱琴海购物公园推出建筑大师安藤忠雄建筑回顾展“光的空间”。
从2016年开始,新零售的概念如火如荼。今年春节假期电商因实施“不打烊”策略,春节购物消费有了更多新气象。
天猫超市和小件家电家居用品不打烊区域覆盖了全国200多城市的400多个核心区县。大京东物流同样也保持“春节也送货”。
春节过后,上周传出海澜之家与美团合作,美团外卖人员会前往海澜之家线下门店拿货,并承诺一小时送达用户。或许未来买时尚品牌也可以像外卖点单一样便捷……
据分析,2018年我国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三项精神消费支出占人均居民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将会接近34%。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未来物质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将会持续降低。而在休闲旅游、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身心健康方面的消费会越来越多,不断升级。
往期文章:
欢迎扫码关注我们另一个公众号:iziRetail热点
及时获得更多零售商业动态
▼
欢迎扫描二维码添加iziRetail为微信好友
与我们进行更多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