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东平路倒计时,有人不舍有人赶紧扫货

韩小妮 李欣欣 上海市民生活指南 2020-01-07


从10月开始,东平路上的多家餐馆、零售因商铺被收回而陆续关张。

到今年年底,这条向来以“小资情调”著称的小马路将归于沉寂。

在倒计时的两个月里,有人唏嘘,也有人摩拳擦掌,趁着商家歇业前打折清仓,抄底、扫货去了。




东平路

毗邻衡山路

从不喧嚣却不乏活力


进入秋天,衡山路上的招牌梧桐树叶子渐渐由绿转黄。下午的阳光暖得恰到好处,这份惬意让人不自觉地放慢了脚步。

走到靠近东平路,但见路人几乎人手一只鼓鼓的白色塑料购物袋。

等看到Sasha's西餐厅那幢红色花园小洋房,往里一拐,就找到购物袋的出处了。

它们来自东平路上一家名叫“青珑工坊”的家居瓷器店。此刻,不大的店门口围了一圈人。


因商铺即将被收回

青珑工房

挂出了清仓打折的海报


拨开人群,探头一望,只见落地橱窗下,各种茶具、汤碗、碟子堆了一地。

两个店员小妹蹲在地上,一个飞速地揿着计算器,一个埋头奋力包装,把瓷器一一装进几个足有20寸旅行箱那么大的礼品盒里。

旁边一个短发女子热得撸起了风衣的袖子管,像是刚刚经历了一番战斗。地上这些瓷器,看来便是她的战利品了。

再看看店内,平常走精致生活风的优雅小店,如今挂满了“Sale 三至五折”的红色小旗子。

杯、碗、盆、碟各种瓷器堆得琳琅满目,营造出一种“清仓大甩卖,不买就亏了”的火热气氛。

“在标签价基础上打折噢!”店员还不时提醒说。

于是,店里人头攒动,摩肩接踵。


不大的店铺

被赶来扫货的顾客

挤得寸步难行


上海人素来是欢喜“轧闹猛”的,有人在店门口张望了两眼,毅然加入战团。

店里人越挤越多,难怪风衣女子只得把战场从店内延伸到了店外。

那是10月末的一个星期五。

自从一篇讲述东平路多家店铺、餐厅即将在年底歇业的文章在网上热传,这些天,上海人从四面八方涌到这家小店来抄底、扫货。

一个戴眼镜的儒雅爷叔端了一沓和风长盘,艰难地挪到角落里,一只只拿在手里仔细端详、比较。

“我准备挑四个盘子回去,带到美国去。”他说。

原来,爷叔平时在美国定居。这是他第二次来店里,之前是朋友带他来的。

盘子打完折,不过一二十元一只,放在行李箱里是极重的。但和美国的价钿比起来,毕竟大大划算。

这位爷叔倒是蛮会“做人家”(节省)的。


这些天

不少顾客是开着车

前来扫货的


此情此景,店员们看到自然是“笑勿动”(特别高兴)了。

收银台前的小妹忙得连水都来不及喝上一口,却忍不住念叨说:“(这家店)开了二十年没赚到钱,没想到最后两个月‘发财’了!”

小妹的语气里难掩兴奋,忙乱中还不忘指点熟客:“你拣同样花纹的,凑成一套,这样买合算!”




周阿姨的路边摊

布置得错落有致

颇有美感


傍晚,周阿姨出来摆摊了。

挨着鹅卵石墙头,非洲加纳的草篮、民族风老绣片化妆袋、手工羊毛包和抱枕、外贸围巾和盖毯等等,被她摆得错落有致。

就像是一个精心布置的露天橱窗,随手一拍便是一张美图。让人不禁暗叹:到底是东平路,一个路边摊都这么有腔调!

几个挂着单反相机来街拍的学生妹走过。其中一个看中一条灰底白色几何条纹的北欧风盖毯。一问价钱:两百。

学生妹吐了吐舌头,一边挪动脚步往前走,一边回头说:“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这个我买不起。”

“我刚才给你拍了几张照片,等我挂到网上,帮你做做广告!”

“这条盖毯罗中旭一眼就看中了!”周阿姨笑着说,“上次邬君梅来买了我的包包。马伊琍大约每半年就来一次。”


东平路

就像一个露天摄影棚

有不少年轻人来拍“写真"


不论寒冬酷暑,周阿姨日日守着这个路边小摊,已经有好几年了。

周阿姨有想法有意识,会去参加年轻人爱逛的创意市集。平时在这里摆摊,看到客人喜欢,也会建议互相加个微信。

她的微信名叫“民间的美”,经常在朋友圈里发她四处搜罗到的美物以及穿搭图片。

尽管利润本就不高,有时人家还个一二十块,她也就答应了。“我生怕做不成生意,人家跑掉。”她说。

好在这个地段的人群还是有一定消费能力的。

“前两天来了个女孩子,买了四个羊毛小挎包。我问她要用塑料袋装起来吗?她说不喜欢塑料袋,不够环保,看中了我的草篮子。”

“我说这个草篮是非洲的,进价比较贵,要卖500块一只。没想到她很爽快地就买了。”现在想到这笔生意,周阿姨还是难掩欣喜。

这样的女孩也是对面有机轻食餐厅GREEN & SAFE的目标客户。开业六年来,餐厅的沿街座位上总不乏衣着时尚的潮男靓女。


许多人喜欢坐在

GREEN & SAFE的沿街座位上

看风景


GREEN & SAFE在年底的关门潮中幸存下来,不过已经有人开始感怀了。

“只有GREEN & SAFE还留着。但往后坐在GREEN & SAFE,看到的也不再是昔日的风景了。”




东平路

修筑于1913年

全长约400米


东平路从来不是一条没有故事的小马路。

它东起岳阳路,西至乌鲁木齐南路,全长约400米,被衡山路从中间分成两段。

东平路原名贾尔业爱路,于1913年修筑而成,是以19世纪法国海军军官、探险家安邺(Francis Garnier)的名字命名的。

1943年以山东东平县名,改为东平路。


摄影爱好者

喜欢背着长枪短炮

来东平路采风


庭院深深,这条小路上的别墅洋房幽静中带有几分神秘感。民国时期的四大家族都曾青睐于此。

1928年,宋子文买下东平路9号的花园洋房,作为送给妹妹宋美龄的结婚礼物。

当时正值宋美龄与蒋介石新婚燕尔,这栋宅子被称为“爱庐”,与庐山“美庐”、杭州“澄庐”齐名。

“爱庐”东侧具有北欧风格的东平路7号,曾是孔祥熙与宋霭龄的住宅。而宋子文曾经的居所则是靠近衡山路的东平路11号。

如今,蒋介石夫妇、孔祥熙夫妇的旧居在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校园里。

宋子文的旧居成了Sasha’s西餐厅,前阵子因为被一部醉驾的跑车“撞了一下腰”,又受到了关注。


东平路衡山路交叉口的

红色小洋楼

曾是宋子文旧居


2006年,上海人王臻来到东平路,开出原创家居艺术品店铺钲艺廊,看中的就是这里优雅的氛围。

当时,旁边的上海滩第一家泰国餐厅天泰(Simply Thai)、台湾人开的餐厅藏珑坊(现为藏云兰纳)和家居店青珑工坊已经营六七年了。

这条小马路上的店铺大都是餐饮、家居、时尚、咖啡店。

因为靠近衡山路,当初前来消费的多数是生活在上海的外国人,以及从外国来上海旅游的游客。

王臻的妹妹、同为钲艺廊创始人的王璐说:“很多日本客人到我们店来都手捧一本旅游书。”

“因为在许多日本的旅游杂志、旅游指南书上,关于上海的攻略里,会用专门的篇幅介绍东平路。”


钲艺廊租赁的商铺

同样在收回之列

最近也在答谢打折


而对于上海人来说,东平路是与“小资”、“洋气”这些关键词联系在一起的。

随着本土的消费者逐渐成长起来,王璐的感受是,最近几年外籍客人比以前少了,本地客人成了主流。

王韵是东平路的铁粉,在东平路的“逛龄”超过二十年。

在她的印象中,最早接触东平路是从席家花园开始的。

“从90年代开始,我们的家庭聚餐就经常放在席家花园。来这家店吃饭的大多是住在附近的上海人,喜欢浓油赤酱的本帮菜。”

每次吃好饭,王韵总要在东平路上逛很久。

“东平路虽然很短,但每家小店都很值得逛,而且人情味蛮浓的,要是你买得多,老板还会帮你筛选过滤一些商品。”

在她看来,东平路和旁边的桃江路代表着生活中的“风花雪月”。

“这里的商品大多不是生活必需品,说白了,就是些不实用的东西,比如熏香、家居装饰品,摆在那里还积灰。但每次哪怕只是去兜兜看看,心情都很好。”

从去年年底开始,CM飞跃鞋店、席家花园、Glo London西餐店等陆续关张。


东平路西段

如今已商铺寥寥

显得特别冷清


而从今年10月开始,包括滴水洞、天泰、钲艺廊、青珑工坊、藏云兰纳等在内的多家东平路东段商铺也被收回。

听闻这些店铺即将歇业的消息,王韵和朋友们有些唏嘘:“好像是要和一个与我们有关的时代告别了。”




优雅却不失温度,也许是对一条小马路最好的褒奖。

周阿姨每天傍晚出来摆摊,旁边的店铺打烊后仍会为她留一盏灯。

遇上雨天,只要不是瓢泼大雨,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周阿姨也出来,摊子就摆在店家的屋檐下。

“你看,这里原先有一扇门,后来被堵上了。”周阿姨指指身旁的墙面说。

仔细一看,墙面上依稀有一扇门的形状,颜色跟旁边不太一样。


碰到下雨天

周阿姨就把小摊

摆到隔壁青珑工坊的屋檐下


这里原先是天泰老板开的家居店Simply Life,已经歇业一段时间了。

周阿姨的路边摊摆在店门口,那时店员们非但不觉得被打扰,反而给了她一把钥匙,好让她收摊以后可以把货品寄存在店里,免去来回奔波。

10月底,天泰举办告别晚餐,特意邀请周阿姨和孩子去参加。

“我说我不去了,那些都是你们的客人。”周阿姨很感谢这份好意。

最后,店员们还是打了包给她送过来。

“有咖喱蟹、香茅鸡、猪颈肉、菠萝炒饭……听说都是他们的招牌菜。晚上带回去,我们一家人都吃不完。”周阿姨说。


天泰东平路店现已歇业

拍“大片”的时尚男女背后

店招已经斑驳


王璐还记得,钲艺廊是在2006年的12月27日那一天开业的。

“第一次做生意,心里特别没底。等了一上午都没有开单。”

“中午的时候,走进来一个胖胖的外国老太太,在店里转了半天,买了一个6块钱的筷架。”

“这个老太太我永远会记得。她走了以后,人气就旺起来了,第一天的销售额有好几千块。”

这是钲艺廊的第一家店,他们从这里起步,开出其他分店,并逐渐确立了“中国风、上海味”的独特风格。


位于东平路1号的

席家花园

已于年初歇业


而对于东平路上的其他店主来说,这条小马路也同样有着特殊的意义。

“席家花园、天泰、青珑工坊……这些越做越大的品牌,几乎都是从东平路起家的。”王璐说。

“我相信每一个品牌的主人,现在的心情肯定都不一样。有无奈的,有伤心的,有遗憾的,但也有快乐的记忆,都在这里。”

如今,王璐选择在今年12月27日结束钲艺廊东平路店的营业。整整12年,一个轮回。

有东平路作为对照,新店的选址她还没有想好。

“东平路一直不是一条很热闹的马路,但是它很有活力。”她说,“它是自发生长出来的,越是原生态的,越是有特点。”




- END -




更多上海故事,点击下方



 写稿子:韩小妮 李欣欣/ 

画图画:二 黑拍照片:韩小妮

编稿子:韩小妮/ 写毛笔:陈冬妮/ 

做图片:刘 真/

拿摩温:陈不好玩/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给我们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