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到大肠面店排队,他们扭头去了隔壁彩票店……

李斤欠斤欠 上海市民生活指南 2020-09-12


本文作者/李欣欣 顾 筝


大肠面,在很多上海吃面老饕的心目中,并不是一个面类的泛称,而是特指那家在复兴中路开了30多年的面馆。

店门口天天大排长龙,大肠面附近的彩票店、服装店纷纷抓住市场“痛点”,顺势开辟“副业”。

两家小店腾出空间,摆好桌椅、辣酱、酱油,成为大肠面“第二分部”、“第三分部”。

在老西门的这个角落,上海小老板们无师自通,低调践行着依托于网红的“共生经济学”理论。




大肠面馆在老西门

与彩票店、养生馆、

服装店等小店比邻

海城区小面馆的霸气是出了名的,大肠面馆更是霸气中的挖掘机。

讲环境,是没有的。

几十年间,面馆一直是街边的破旧小楼。

一层有半地下室的感觉,一半是厨房,一边吃面一边承受热气烘烤。

颤颤巍巍上二楼,层高相当“感人”,高大的男士要头顶天花板。


人气爆棚的大肠面店

店内空间

就是这么局促


讲服务,想都不要想。

阿姨们忙都不忙过来,哪能给你春风拂面般的贴心服务?

不过老板娘点单从不出错的记性,还是让人服气的。

更牛气的,大肠面还是上海面馆中坚持“暑休”的小店之一。

今年,哪怕有疫情影响,它还是硬气地在高温天休了个长假。

就连马爸爸也很难“攻克”它,墙上贴着“只收现金”,直到今年才能扫码支付。食客们都把这当成一大新闻,写进了大众点评的留言里。

不过它的霸气是有底气的,这么多年来,只要是饭点,大肠面门口一直排着长队。


暑休后重开业的第一天

大肠面店门口

就排起了长队


网友sugarspicy写了一段排队的亲身经历:

“和奢侈品店限客流排队放人一般,这里也是如此。大姐豪迈地挥着手:上来两位。两个顾客就带着‘感动’走进店内。”

“不幸的是,人无限而大肠有限,大概7点左右,就隐约传来了‘大肠没有了’的消息。排队的人群开始紧张起来……”

这样的场景天天都在上演。

8月20日,是大肠面夏休后开业的第一天。中午11点,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

一位见惯排队世面的顾客阿姨不以为然:“今朝不算有啥人呃。老早,队伍要转三圈。”

她排了20多分钟,离进去坐下点面,目测只要再等10分钟。

一个爷叔让同伴排队,自己在队伍外抽根烟,他们也排了有20分钟。


旁边彩票店门口

一个黑衣爷叔

看着隔壁的长队


虽然已过立秋,天气还是热得发烫。

旁边彩票店门口,身穿黑色T恤的爷叔张为民(化名)坐在椅子上,对着排队的人,用上海话、普通话交替打广告:

“吃面不要排队噢,里厢有包房、空调,老适意的。”

“很舒服的,这里吃面不要排队。里面有包房、空调。”

刘爱莲(化名)阿姨从彩票店内探出头来,热情地建议大家:“你们可以进来看看,感觉感觉。”

要在彩票店享受不用排队、“孵”空调的待遇,每碗面另加10块钱“代购费”。




走进彩票店,强劲的冷风扑面而来,宽敞风凉的环境与隔壁火热拥挤的大肠面馆形成鲜明对比。

墙面贴满了各种彩票信息,左面靠墙的台面上,摆着一排四台电脑屏幕,还有四张椅凳,有种古早的网吧味道。


中午饭点

几位顾客在电脑前

吃起了大肠面


右面是一张小型四方桌子,加两张凳子。

“侬到里向去,还要风凉唻!”张为民指着里面一个小屋热情地介绍。

进去一看,原来里面还有一个“小包间”,是专门吃面的,摆了四五张台子和数只凳子。

中午12点,“小包间”也坐满了人。

张为民给大家分析两家店在吃面环境上的差别:“阿拉环境好呀!侬(在大肠面)里向吃了一身汗,伊还在烧,烟都喷出来了。”

“那边一面吃,一面汗溚溚渧。肯定热,下头几只炉子,上头没空调呀。”旁边一个穿宝蓝色T恤的胖爷叔赵文华(化名)说。


彩票店里别有洞天

还有一个小包间

可以吃面


张为民和刘爱莲是店老板的丈人丈母娘。

他俩每个礼拜来帮忙三天,通常是周五、周六、周日。“早上10点半过来,789三站路,11点就到了。”

赵文华是店老板的爷叔,张为民夫妇跟着自己女婿对他的称谓喊他。

夏休复工首日,有老客人发现大肠面涨价了。

张为民解释道:“涨了3块钱,就今朝开始。就3块呀,也无所谓的。主要原料贵了呀,现在的肉啥价钿啦?老早只有十几块(一斤)。”




张为民和刘爱莲、赵文华三个人分工很明确。

张为民负责在门口吆喝;

刘爱莲在店里招呼客人点面、收钱;

赵文华则往返于两家店之间,去大肠面馆下单、端面。

刘爱莲强调,店里所有在帮忙的都是“自己人”。


刘爱莲忙进忙出

为客人们

“代购大肠面


一家人分工清晰、轮流上场。

周一到周四,是张为民的女婿和亲家在店里,张为民夫妇负责在家里带第三代。

周五到周日,则是女儿女婿带小孩,张为民夫妇和女婿的爷叔三个人到店里张罗生意。 

刘爱莲告诉我们,这份外快兼职的生意,彩票店只做中午时段,到下午两三点就收工了。

晚上,彩票店就集中精力经营自己的主业——彩票生意了。


彩票店错峰经营

趁中午生意清淡时

做起了代购


成为大肠面的“代理商”,一个月能赚多少?答案是,可以覆盖1万元左右的房租。

“好的辰光么,一天(好赚)三四百块、四五百块,总归房钿(房租)、吃用开销差不多。”刘爱莲说。

至于女婿每月付给丈人丈母娘多少“工资”?“好么两千块,不好么一千块。”

我们算了一下,按照一天四百块的收入算,每天需帮大肠面卖掉40碗面。




刘爱莲今年65岁,张为民70岁,两个人都退休好些年了。

“代购”大肠面的生意,是去年5月开始启动的。

就像宜家、Costco代购一样,彩票店可能是复兴路上最早发掘这一商机的店家。

再加上紧挨着超级网红IP的“地利”因素,巧妙地盘活了这片区域的“共生经济”模式。


大肠面店天天客满

如今冗余客流

有了去处


刘爱莲对此的解释是:

“(门口)一直排队么,来买彩票的人讲,‘老板,阿拉加点钞票,到你这里吃吧。’阿拉是譬如勿是(只当没有),就这样一点点做出来了。”

“(大肠面)老板最好阿拉帮伊做,伊拉不是地方小嘛?人家不高兴等了,生意不就逃脱了?”

“(再说)伊拉里向老热的,本来15号就要开,太热了,老板讲吃不消。”


客人吃完面

刘爱莲熟门熟路地

把碗放进了面馆的洗碗处


这样的经济头脑不光用于开拓副业,当他们帮顾客点单时,也运用得淋漓尽致。

一对70多岁的夫妇坐到店里来,点了两碗大肠面,另加烤麸、辣肉浇头。

刘爱莲马上提醒他们,一份“过桥”(即单点浇头)要另外再加2元。

“侬不合算呀!(浇头)加了面里向就好了,一份烤麸面汤面、一份辣肉拌面,两个人分分,否则要多出几块钱。”

“大肠肯定有的对伐?”顾客问。

“大肠肯定有的,但是另点小碗(浇头)要加钞票。”刘爱莲说。




共生经济模式带来的“红利”,再隔壁一家的服装店也分到“一杯羹”。

服装店是夫妻老婆店,分工模式很有上海特点——老板坐在店外做广告,老板娘“孵”在空调间里接待顾客。

服装店的门面不大,周围一圈都放着衣服,当中一张桌子。


服装店看上去不大

但是老板娘

变戏法


老板娘利落地拿走桌子旁的模特:“(模特)一拿脱,都是位子,这里有十几只位子唻。阿拉这里老活络的,有空调、空气净化器,多少适意!”

“侬加只微信,下趟来提前预约,到了就好吃,等都不用等。”

要加入这样的“共生经济圈”,必须打通商业链中最重要的一环——和大肠面老板熟络。

“阿拉上上下下都认得,老熟的。”彩票店的刘爱莲说。

而夹在彩票店和服装店中间的养身瘦身馆,就被“抛弃”在了红利之外。当然,人家也可能是因为和自身定位不搭,主动放弃的。


要分得大肠面的“红利”

必须得和

老板熟络


循环广告很有效果,有的顾客看着排队的长龙、听着隔壁店爷叔的吆喝,就转身进了彩票店或服装店。

当然,也有顾客对“加价销售”有意见:

“10块太‘巨’(贵)了,吃面快,马上就走的。5块还差不多。”

“不是钞票事体。吃,啥人吃不起?就是没这个必要。”

市场反响褒贬不一,但上海小市民这种把握商机的经济头脑,风采也并不输给那些叱咤风云的商业大佬们。




- END -



更多上海故事,点击下方图片


···


 写稿子:李欣欣 顾筝/

拍照片:李欣欣 顾筝/

编稿子:韩小妮/ 画图画:二 黑/

写毛笔:陈冬妮/ 做图片:二黑/

拿摩温陈不好玩/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给我们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