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背诊| 你的背部,泄露你的健康秘密?

好友悦读 2023-01-14

诊可以快速看出人体的亚健康症状,背部是健康的晴雨表,是人体坚实的保护屏障,我们详细了解下背诊的好处吧。




背 诊




后背为五脏六腑的反射区,从颈下二寸开始,以手掌大小为一个反射区。向下依次顺序为肺区、心区、肝区、脾区、肾区、排泄区、生殖区,共为七个反射区。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脊背正中间是督脉,总督全身阳气。脊背两旁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部位,膀胱经阳气最多,且与肾经相表里,肾主水,于是膀胱经总管全身的水液代谢。膀胱经还与其他腑脏有着紧密的联系,例如肺腧、厥阴腧、心腧、膈腧、肝腧、胆腧、脾腧、胃腧、三焦腧、大肠腧、小肠腧、膀胱腧都在膀胱经上,分布于督脉两侧。


所谓“腧”,就是转输、输注之穴,对保养和治疗脏腑有重要的作用。人体气血走膀胱经,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去湿排毒的通路,那么脊背就是全身气血运行的大枢纽。




背诊的方法





看背诊病

1、大椎,突出、色素沉着

——肩颈长期劳损,易引发肩周炎,肩颈经络不通,脑部供血供氧不足,容易头晕头痛,心慌胸闷。

颈肩部长痘

——体内湿气过重,毒素代谢缓慢,便秘、腹胀、肠鸣。

3、肺区,毛孔粗大、色素沉着

——肺功能减弱,易引发鼻咽问题,鼻炎、咽炎、候咙,干痒、易上火、胸闷气短。

4、心区,毛孔粗大、色素沉着、长痘:

——心火旺,有心事,浅睡多梦,心悸,心慌,手脚冰冷。

5、肝区,明显凸起:

——肝火旺、心情抑郁或脾气暴躁,面黄,口苦,目赤干涩,解毒功能弱,易引发洒精肝,脂肪肝,胆结石,两肋满胀,后背发沉,容易小叶增生,乳腺增生,手脚冰冷。

6、脾区,推膀胱经时更容易判诊,有气节、肿胀:

——肤色暗黄、皱纹明显、胃口不好、胃火或胃寒、口臭、胃胀胃疼、打嗝反酸,肌肉松弛、易淤青,月经不调。

7、肾区,发黑、色素沉着、肾虚纹、腰眼深:

——肾气不足,易脱发,记忆减退,睡眠质量不高,夜尿频繁,易受惊吓,黑眼圈,眼袋明显,耳鸣,易浮肿,怕泠,手脚冰,内分泌失调,月经不调,妇科疾病,夫妻生活不和谐,性冷淡,不孕不育,腰酸背痛,下肢循环不好。

8、妇科,八髎穴突出、发青、发黑、长痘:

——内分泌失调、宫寒、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赤白带下、子宫内膜炎、附件炎、盆腔炎等妇科下肢循环不好。



保健方法


刮痧拔罐

刮痧、拔罐对背部都有畅通经络,排毒,增加血液循环的流通,减少背部淤堵,可以治疗缓解亚健康疾病。

砭道刮痧配合蕴骨堂专用药油刮痧,是传统的中药与砭石能量的双重养护。

火罐比气罐的效果更好些,具有罐与灸的双重作用,祛寒除湿效果显著。但需要专业人士操作。‍


搓背、捶背、撞背


捶背:

捶背又分自我捶打和他人捶打。本法可以舒经活血,振奋阳气,强心益肾,增强人体生命活力。

搓背:

搓背也分自我搓和他人搓。自搓可在洗浴时进行。以湿毛巾搭于背后,双手扯紧毛巾两端,用力搓背,直至背部发热为止。注意用力不宜过猛,以免搓伤皮肤。搓背法有防治感冒、腰背酸痛、胸闷、腹胀之功效。

撞背:

双足与肩同宽,背靠墙壁站立,约相隔20~40厘米,全身放松,身体后仰,用背部撞击墙壁,用力适度,借撞击的反作用力使身体回复直立,撞击下背部时,上身适当前倾,使下背部略向后突出,然后进行撞击。

撞击时意念贯注背部,使意气集中于腰、肩、背之间,撞击100次左右。可提升阳气,调节内脏,能使全身气血通畅。‍



晒背取暖


避风晒背,能暖背通阳,增进健康。晒太阳在中医里被称为“天灸”。也就是老天给我做艾灸。通过晒日光,膀胱经和督脉一同得到滋养,从而让血管中的血液、淋巴里的水液,经络中的能量在高温气态下充盈饱满。接受阳光洗礼,这是大自然给予我们最好的祛病良方。



衣服护背


   

背为五脏俞穴所会,背部常暖,身体才会更健康。尤其是天热汗出腠开时,若被风吹,则风寒之邪易于内侵,引起疾病。所以一年四季都要注意随时加减衣物,以护其背。‍


背部艾灸


艾灸是借艾火的纯阳热力和药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来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可以强身健体、培补阳气,调五脏气血、安神定志、通经活络。


⊙注: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常识或学习参考,希望大家理性判断,有针对性地应用。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操作使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精彩点击下方图文查看 1播放2播放3播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