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预防养老诈骗】这份“老年人防诈骗”指南请您收好

好友悦读 2023-04-09

近年来,针对老年人的骗局越来越多,案件涉及区域不断扩大、涉案金额不断增加、作案手法也不断演变。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信息闭塞、渴望健康、认知较弱、同情心重等特点,骗取老年人钱财。


老年人如何才能提高识骗防骗意识呢?我们根据针对老年人常见的诈骗手段,梳理了几类诈骗类型,提醒广大老年人切勿上当受骗。


01保健品诈骗

    老年人一般都注重养生,诈骗分子便借此诱惑老年人高价购买毫无用处的保健品。一些受疾病困扰的老年人防范意识弱,便会相信诈骗分子提供的各种“神奇”的偏方疗法。

    有些诈骗分子甚至打着免费送鸡蛋、水果、小家电的幌子,租用专门场地向老年人宣传“保健产品”“治疗药品”,夸大产品功效诱惑老年人,从而实施诈骗。


02提供虚假养老服务

      这类诈骗主要表现为利用上门照料、机构托管、提供床位等形式,通过诱骗中老年人签订合同、缴纳会费、购买养老床位、预交养老服务费用等手段,非法占有他人钱财,涉嫌合同诈骗、普通诈骗。

03以房养老诈骗

    在这类诈骗中,诈骗分子将目标瞄准老年人的房子,推出“以房养老”项目,忽悠老人抵押房产贷款,将贷到的钱用于购买“高收益”的“理财项目”。前期老人还能获得收益,而后骗子卷钱跑路,房子也被强制过户,老人钱房两空。

04冒充公检法诈骗

     这类诈骗,诈骗分子通常会伪造相关证件和文件,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工作人员,利用老年人的薄弱法律意识和恐慌心理,以及对子女的关心,谎称要执行逮捕,须缴纳保证金等手段,骗取老年人的钱财。

05“缴纳养老金”骗局

       这类诈骗,诈骗分子假借认识人社局、社保局工作人员的名义,一次性收取未参保人员数万不等的金额,谎称可帮助未参保人员进行代办服务,一次性补缴社会养老保险费即可享受养老退休金。

06开展虚假养老帮扶

      此类诈骗,诈骗分子主要假借义务诊疗、心理关爱、直播陪护、慈善捐助志愿者服务、组织文化活动等形式获得中老年人的信任后,以多种形式对中老年人实施诈骗。     

07“投资理财”骗局

     此类骗局主要通过赠送小礼物等方式吸引老年人目光,接着以开推介会、知识讲座等方式,虚构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投资项目,编造虚假文件,利用老年人信息闭塞的特点骗取信任。随后以高利息、高回报、低风险为诱饵来使得老年人投资,甚至以拉人头投资可以享受提前返利等形式诱骗老年人加大投入或者拉人投资,进行非法集资,最后用老年人投资的钱进行部分返利后潜逃。

08低价旅游诈骗

      这类诈骗,诈骗分子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老年人旅游,然后通过强制、诱导、忽悠、捆绑销售等手段,诓骗老年人以高价购买假冒伪劣保健品、奢侈品等商品,或者途中变相增加各种高额费用。

09中奖诈骗

    此类诈骗,主要以手机短信、网页抽奖等方式出现,以小利诱惑,从而使深信“中奖”的老年人按照其一步一步设计好的步骤提供个人信息、银行账号等,最后上当受骗。

10冒充他人诈骗

    此类诈骗多以冒充家人、亲朋、同事等身份,通过谎称发生交通事故等急需用钱的方式联系家人打钱到指定账户,老年人听到此类消息关心则乱,往往容易上当受骗。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篇老年人防骗指南吧。


一、要保持良好健康的心理状态,

维持和坚定自己正确的思想和理念

老年人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贪图小利,不轻信他人谎言,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要克服贪欲的心理,打消“用小钱赚大钱”“吃小亏占大便宜”或“不劳而获”的念头,看好自己的钱袋子,凡是有人让你出钱的时候,一定要多一个心眼儿,不能轻易将自己的钱拿出来、送出去。

二、开拓眼界,关心社会

老年人平时要多关注各种新闻媒体、社区内黑板报、宣传栏、标语等宣传,了解当前多发的各类诈骗手法,提高警惕,加强对诈骗伎俩的识别能力。

三、远离和排斥可疑人员

由于现在老年人独自在家的时候比较多,子女不在身边,有些骗子常常主动与老年人打招呼,套近乎,同时表现得很热情,此时有的老年人就容易放松警惕。我们提醒老年人,千万不要和“陌生人”过于亲热,以免上当受骗。另外,独自外出时不要带贵重物品和首饰。对上门维修、送货、送礼物等身份不确定的人员要保持高度警惕,多与子女联系。

四、不要轻易付钱

凡是要动钱的时候,不要相信骗子那些“不要告诉任何人”的鬼话,自己拿不定主意时,找老伴、孩子或找自己信得过的邻居和朋友,以及找社区工作人员,向他们通报情况,征求意见,商量对策,需要报警时要坚决。尤其是如果需要银行转账,一定要警惕,绝不一个人去办理此事,要与家人商量,到银行后一定要征询银行工作人员意见,不要轻易汇款。

五、不参加非组织活动

不要参加所谓公司提供的讲座、免费旅游、免费茶话会及免费参观公司经营等活动,防止受其蒙蔽;不要相信有高额回报的各种投资,防止利令智昏;一般来讲,所谓年收益能“保证”超过10%的,都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要盲目相信高额回报的宣传和所谓“公司实力”,防止一叶蔽目。政府和社区组织的活动都会积极做好宣传和保障工作。

六、去政府和社区定点和正规的部门办事

老人有病要到正规的医院去看,买药要到正规的药店去买,征婚要通过自己信得过的亲友和正规的婚介所去征,谋求工作要到正规的中介所去找,出版书籍要到正规的出版社去洽谈。

七、不要随便接不熟悉的电话

对不熟悉的电话不要随意告知家中的基本信息;对不熟悉的电话提供的服务要谨慎;尤其是对电话对方以公检法名义提出要处罚、扣款,询问基本信息的要予以拒绝。如果老人受到不明电话骚扰,要及时告诉家人,让邻里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帮忙处理,或者及时报警处理。

八、微信、支付宝、网银不要放太多钱

不熟悉网上支付平台操作的老年人,建议不要在微信、支付宝内绑定银行卡,只存少量零钱,银行卡尽量不开通网上支付业务,避免受骗后造成大量损失。

儿女们要时刻关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常回家看看,讲讲防骗知识。老年人多看看宣传栏、关注官方消息,有效识骗防骗,让不法分子“不敢骗、不能骗、骗不了”,守好每一份养老钱。积极下载国家反诈中心软件,有效识别和拦截诈骗电话、短信等。


最后,来一个防骗顺口溜视频,建议大家一定要看看。



更多精彩推荐阅读 1播放2播放3播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