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苑全红:JPM热点将在中国发生 | 第一现场

2017-03-06 叁叁柒 研发客



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建筑细节


编者按


在上一篇摩根大通医疗健康年会(J.P. Morgan Healthcare Conference)见闻报道中,我们讲述了德益阳光创始人刘宏宇博士想要以十三副铠甲,纵马中美孤儿药市场的梦想(请阅读《刘宏宇和他的全球新孤儿药》)。在第二篇文章里,我们将分享来自上海建信资本总裁苑全红先生在JP摩根大会期间的收获。


苑全红先生在生物医药领域从业期间,逐渐接触到生物医药风险投资,并发现了这一行业的魅力所在。如今,他所在的投资机构上海建信资本确立了创新生物医药早期投资的发展战略,这与他长期对这一行业的观察与学习不无关系。


这是我第一次写投资人,他们理性、思维富有逻辑,还充满灵感,这在帮助决策时往往起关键作用。在JP摩根会议期间,他是如何看待美国顶尖级投资同行和跨境投资的?



撰文 | 毛冬蕾

Mao.Donglei@PharmaDJ.com


在生物制药企业生态系统中,2016年是新象迭出的一年——怀着朝学习心态前往旧金山参加JP摩根大会的中国生物医药投资人和企业家回来后都有这样的感受。上海建信资本总裁苑全红就是其中一人,这是他第三次来到大会。


苑全红明确了此行目的,行程安排得很满,启珂的酒会、TPP会议、JP摩根会外路演、药明康德全球高峰论坛、JONES-DAY与我们研发客举办的读者会,他去了个遍。


他还邀请了北京市昌平科技园发展公司总经理王颖一起来到旧金山。许多国内的人像他们一样,在参过会的熟人鼓励下,飞到美国学习。当中包括让苑全红意想不到的山东步长制药的赵涛董事长。


风向标:生物医药新象迭出


在大会期间,JP摩根官方发布的代表全球生物医药风向标的数据,苑全红认为很重要。2016年仅在美国,生物技术风险投资超过78亿美元,这样的情况只是在2015年出现过。去年,约有500家私人生物技术公司成功筹资。但2016年也并不都是好消息。纳斯达克生物技术指数在去年下跌,主要是由于该年1月的市场融资,2016年2月中旬以来,生物技术股市收平。



过去一年,尽管FDA只批准了22个新药,比不上2014年和2015年的繁荣时期,然而,根据普华永道MoneyTree的分析,获批新药中确实有一些革命性新药上市,如FDA批准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5种新适应症,治疗脊髓型肌萎缩症的RNA拼接矫正药Spinraza(nusinersen)、治疗肝病的Ocaliva(奥贝胆酸)和治疗卵巢癌的Rubraca(rucaparib)等。这些新药中很多都是美国中小型生物技术药物公司所发现,佐证了行业中新兴的外部合作研发模式。


图表来源:J.P.Morgan 2017 US Biotech Outlook What Will It Take To Make Biotech Great Again?  


“所有今天在美国发生的投资热点,2~3年后甚至更短时间内,都会在中国发生。”苑全红说。


在并购交易方面,制药公司2016年极其活跃,包括Acerta、Afferent、Selexys、StemCentryx和Tensha等一些重要的私有化兼并。Atlas在这方面斩获颇丰,在Nimbus与Gilead, Padlock和BMS公司的实体交易引人注目。


除了旧金山,苑全红还到波士顿与建信资本在当地的合作伙伴见面,包括Atlas Venture和 Polaris Fund。去年底,建信资本参与波士顿顶级风险投资基金Partners Fund,成为基石投资人,该基金隶属哈佛大学医学院及Partner医疗系统,专注于生物医药领域的早期转化和风险投资。


不管参加JP摩根还是去波士顿做投资,对苑全红来说目的只有一个,即实时了解美国生物医药最前沿的风险投资人如何思考,了解其在投资项目、运作模式、融资服务以及退出机制。通过与国外顶尖机构的合作,学习和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和运作规律,更好地为被投企业做增值服务。


我在旧金山几个会场上遇到苑总。回国后,他完成了对4个创新团队的A轮投资。在他北京出差间隙,再次与他交流,把他多年对生物医药行业投资的思考记录下来。


宗旨:提供服务


上海建信资本成立于2010年,在生物医药风险投资领域耕耘6年多,投资项目30多个,并在投资过程中逐步确立了聚焦创新生物医药研发的投资策略。


2013年底,建信资本参与深圳微芯生物的D轮融资,这个案例为苑全红所津津乐道。投资完成后,深圳微芯生物当时的产品西达本胺正处于报批上市阶段,建信团队花时间与微芯公司一起讨论有关公司产品定价、销售队伍组建和学术推广等关键问题。


另一个例子是中山康方生物。2015年中,建信资本参与康方生物的A轮融资。建信团队帮助公司团队熟悉中国的创新研发环境,推动产品尽快进入临床申报。


“除了资本进驻,真正能帮助海归团队落地,适应中国的创新研发环境,加快项目转化和开发进度,才是投资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所有这些都是建信服务的重点。”苑全红说。


建信的这些工作也得到了被投企业的充分认可。事实上,建信资本成立6年来,已经围绕生物医药领域投资组建了一支专业的投资和服务团队,能够为被投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2017年是中国创业的新一波浪潮,创业团队层次更高,经验更丰富,行业资历更深,起点更高。2017年初建信资本刚刚完成投资的上海和誉生物,就是一家这样的公司。上海和誉是一家集中在抗肿瘤、抗病毒感染、代谢性疾病等新药研发领域的公司,创始人既有科学背景又有企业家能力,联合创始人之间能力互补,合作默契,团队稳定,更为重要的是,公司拥有先进的产品和技术。


投资:立足本土


在美国走访一轮之后,苑全红依然觉得创新的主流还是在美国,美国主流基金在做投资决策时也很少考虑中国市场。因此,他大胆地对我说,虽然跨境投资是一个热门话题,但国内投资人在国内的机会更多,要立足中国。


苑全红


他与Atlas合作的时就明显感到中美投资理念和节奏的“不同”。


建信资本是在参与美国生物技术公司Quartet Medicine2350万美元A轮投资的时候与Atlas的投资人密切接触的。


Quartet Medicine公司由Atlas投资基金联合哈佛和瑞士理工学院的顶级科学家共同创办,上海建信连同另一家来自国内的睿智化学,与Atlas等国际资本一道成为这家公司的早期战略投资者。最终,默沙东与Quartet签订合作协议,按5.75亿美元收购该公司消炎镇痛药相关所有资产。


苑全红认为这一投资十分具有“美国风格”。Atlas这家顶级投资机构的做法是,如果要领头投资,就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帮被投企业融资,找CEO和合作伙伴。只要企业的技术好,就有可能快速孵化出来,这是它们的核心竞争力。


谈到中美投资的差异,苑全红总结道,美国投资方更注重科学创新性,药物开发生态系统十分完善。“有创新技术,风险投资联合有药物开发经验的团队分工合作,把项目快速推进,退出方式是以并购或卖给大药厂为主。”


但是在中国,更多是快速跟进技术和产品,它们要以较高价格转让给跨国公司还比较难。对于这类初创型公司,投资人往往希望形成团队和平台,将项目推到市场化。国内投资人更注重团队执行力,退出方式为产业化上市,中间走并购的路子不多。


“中国的投资机构,首先在国内建立自己的服务能力,帮企业在中国落地生根。在此基础上,可以走出去。”


至于“走出去”的战略,苑全红认为,美国生物技术公司考虑进入中国,会选择强有力的当地合作伙伴。而不是谁出价高谁来得早就选择谁。“这个机会的前提是,在中国做得越好,在国外机会也越大。”


苑全红预测,未来10年内,会有20~30家今天名不见经传的创新企业成长起来,占据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重要地位。他和他团队的使命就是尽早发现和介入这类公司,见证这种成长。 


责编 | 姚嘉

Yao.Jia@PharmaDJ.com

毛冬蕾

Mao.Donglei@PharmaDJ.com

研发客 主编



往期 第一现场 文章精彩阅读

刘宏宇和他的全球新孤儿药

探寻伴随诊断行业规范:一场与技术抢时间的比赛

GKA领域本土“小体量”新来者

俞德超:D轮融资国投进驻助力创新生物药开发

苏州创投大会:华领糖尿病首创新药临床之旅

支付能力是否会成为创新主要瓶颈?

罕见病药物研发:制药领域的外太空探索

新药估值水涨船高,投资改走国际路线

百济PD-1单抗中国获批临床,差异化参与PD-1大战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 研发客 期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