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常说的分摊、计提是什么意思?
会计常说的分摊、计提是什么意思?
解答:
分摊:有分配摊销的涵义;计提:有计算提取的涵义。
分摊与计提都是会计术语,二者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一、分摊的用处
1.用在成本费用方面:
(1)对于已经发生的成本费用,作用期限较长的,就会用到“分摊”,比如“长期待摊费用”,就需要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分摊”,在不同会计期间进行摊销——此处“分摊”,就有“分期摊销”的涵义。
(2)对于发生的成本费用,用在多种产品、多个部门或多种用途之间等,也会用到“分摊”。
比如,工厂生产产品,有主产品,也有副产品或联产品等,“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就需要在主产品、副产品或联产品之间“分摊”。同样,企业发生的水电费支出、工资薪金等,需要根据用途,在不同费用或部门之间进行“分摊”——此处的“分摊”,有着在不同部门、不同产品、不同成本费用等之间“分配”的涵义。
2.用在收入方面:
如果存在递延收益或未确认融资收益等,就会用到“分摊”,需要不同会计期间进行“分摊”——此处有分期确认收入的涵义。
(1)政府补助收入计入“递延收益”的,后期按照准则分摊确认收入。
借:递延收益
贷:其他收益
(2)执行新租赁准则融资租赁的出租方,新收入准则的含有重大融资成分等。如:
借:租赁负债-未确认融资收益/未确认融资收益
贷:租赁收入/财务费用等
二、计提的用处
计提,同样可能是用在成本费用方面,也可能是用在收入方面,还可以用在资产和负债方面。
1.用在成本费用方面:
用在成本费用方面,就是指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对于已经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确认,而不管是否是否实际支付等。
(1)职工薪酬的计提:包括工资薪金、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等,不管是否实际发放(支出),都应按规定先计提。
(2)贷款利息:通常是季度付息,按月计提。
(3)三包费用:在销售产品时,按一定比例计提,实际发生时冲销。
(4)其他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实际发生,但是还未支付等,应计算提取(计提)。
2.用在收入方面:
比如分期收取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等,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在没有实际收到的期间,应计算确认收入,就是计提收入。
3.用在资产方面:
(1)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需要分期折旧或摊销等,也就是需要分期计提折旧、摊销等。
(2)各类资产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按照会计准则,都是“计提”。
4.用在负债方面:
(1)应交税费:按照税法规定,对于应缴纳的税费,需要按期进行“计提”。
(2)或有负债:基于“谨慎性原则”,对于大概率会发生的损失等进行“计提”。
(3)职工薪酬:对于尚未支付,但是将会支付(发生)的职工薪酬进行“计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