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快乐是“精神上的家园”|尊重童年本身的价值
国家双减政策重磅出台,让我想到了 “保卫童年”这个话题。
童年确实到了需要保卫的地步了吗?是的,需要,我们要把它当作一场严肃的战斗。
还记得我们小时候是怎么放学的吗?
那时候校门是敞开着的,校门口乌央乌央的不是家长和汽车,而是卖小吃和卖玩具的,我们可以和同学们说说笑笑,一路走一路吃一路玩着就走回家了。
如果家长还没下班,就和小伙伴继续楼下院子里玩,一直玩到家长做好饭在窗户里叫,才依依不舍地回家吃饭。
都说现在的孩子“幸福”,可他们每天上学都被关在紧闭的铁门中,戴着口罩,下课被保安护送着走出教室,又被家长接进不同的课外班,我就觉得窒息。
这一代孩子们过着 “严阵以待”的生活,他们受到了家庭和社会前所未有的“重视”,但这种“重视”是豪华的资源配置,形成对比的是,孩子作为孩子的精神生存空间却越来越小。
教育是社会结构的窗口,当成年人的生活日趋紧张,这种压力渗透到了童年,如今孩子们这种生活也许应该叫做成年生活的“副本”,但却并不是童年。
01
童年受到了怎样的冲击?
理想中的社会文化会等待儿童的“成熟”,整个社会对儿童的成长具有延迟满足的耐心,这使得人在自然的进程中充分成长,直到进入应该“社会化”的时期。
但往往,这个理想很难达成,因为成年人实际上掌控着儿童的生活,加上成年人思维方式的固化,他们不但很难理解儿童,而且还会把自己作为“过来人”以关心(倨傲)的方式去合理化自己为儿童发展设置的各种目标和限制。
所以,儿童的精神世界一直渗透着成年世界的意识形态。而当我们这个时代拥有什么样的文化,往往成年人对儿童的要求里就会反映这种特征。
当生存竞争很激烈,成人世界的集体无意识里就会出现一个“理想儿童“,他还没有成人,但却具备了优胜者的特质。
他(她)拥有超越同龄人的“高智能”,比如小学前就会写上千个字,小学毕业就能考出大学英语的高分数,还拥有一两门非常顶尖的特长 ……
他(她)拥有“高成就”特质,比如野心,强势的竞争优势,领导力等,
这些优胜者儿童,其实呈现的是成年人世界里最主流的价值判断。
当这个文化构造下的“理想儿童“,进入到了每个家庭的育儿生活,它妨碍了每一个真真正正儿童的自然生长。
一个人造的超人儿童,把活生生的儿童否定了。
对胜利的攀爬来得越早越好——这是对童年的“工具化”。
“童年不是对成年生活的准备。“教育家卢梭是反对这种对童年的基本设置的,他认为,童年的价值,正在于它是人类最接近“自然状态”的人生阶段。
童年的学习形式本身就是玩乐。儿童在未曾获得言语与理性思维以前,基本是依靠直觉行事的。他们在玩乐中探索,扮演角色,预演和模仿,消化情感和知识,依靠浸泡、熏习全身心地在理解这个世界。
当童年被大量的技能学习,用“有意义”“有效率”这样的要求去填充时,一方面,反而限制了早期智力的发展,可能引起智力退行,另一方面,也给了儿童一个心理机制,世界对他的要求比他存在本身要重要,这让孩子的主体被掩盖,儿童成了成年世界的附属。
不少成年人潜意识是害怕“快乐”的。
比如典型的思想就是,
“如果你现在过于快乐了,那么意味着你一事无成。”
“学习就该吃点苦,现在吃学习的苦,以后才能更快乐。”
有一个家长在知乎上问“我就是不能容忍自己的孩子不优秀,看到他玩我就焦虑,这到底是个什么心态?”
也许,成年人不过忘了人是依靠感受活在这个世界的——尤其是好的感觉。我们太习惯焦虑,浸泡在其中,以至于离开它,会像鱼儿离开水,觉得恐惧。
严格管教着孩子的成年人,可能也是一个“不允许自己放松”的大人。
与其说要学会允许自己的孩子尽情地玩会,不如说要学会允许自己内心的孩子,敢于去快乐。
童心,不止属于孩子,也属于每个敢于快乐的大人。快乐而不放纵,精神上的自由与活力,相对于理性和效率,是健康社会应当具有的感性价值。
必然的,所有的孩子,一定会长到适应社会的一天,会理解社会规则,会把这些规则内化到自己的心中,成为一个懂得现实规则来行事的人。
但是,在此之前,孩子需要一个完整的“自我“。如莱利一样,只有在童年充分和自己的粉色小象,它才能够对它真正放手,前往真正成年人的世界,否则他将会永远耽搁在失落与遗憾中,拥有“未完成”遗憾。
我的来访者写给我的一封信里说:
“一个尽情玩过的人,和一个没有尽情玩过的人,不一样。如果尽情玩过的人知道什么是快乐,
那么没有尽情玩过的人,却可能抑郁而不自知,可能努力了一辈子,仅仅知道什么是不纠结和稳定,但是不知道真正快乐是可以如何忘我,如何令人激动。“
他小时候被父母严加管教,当他的朋友为他描述自己小时候如何在乡间奔跑,会用一整天时间和小朋友爬树,玩游戏,他流露出了羡慕的神色,回去他在日记里写下了这段话。
在他的叙述中,给父母好成绩,找到好工作给领导好业绩,当他做了这一切都是对的事,但却感觉自己始终“缺点什么”,他说“找不到真正快乐的感觉”是他和那个朋友最大的区别。
除了对快乐价值的否定,另一个成年人对孩童世界的冲击,来自过于强调理性和有序。
儿童的精神发展和身体探索是链接在一起的,可以说孩子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是通过身体的感知,大多数情况下,出于保护,孩子们只生活在大人设置的秩序里,同时也因为升学考试竞争的激烈,
今天我看到的孩子都在发展大脑的逻辑和理性,反而在感官的发展是非常受限制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今天,孩子们反而无拘无束靠身体来探索的空间反而少了,结果就是精神上活力的枯萎。
小时候有机会与大自然为伍,用身体去感知周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历。那种无序的探索,动物般的奔跑打斗,让孩子具备一种原始的生命力。
虽然今天孩子也有刻意的运动,但是那些是课程。比如有些孩子为了考试,去报跳绳班,有些孩子为了有一门写进履历的特长,被家长送到不同的地方去学习技能,参加考级,或者比赛。当然那也是学习的一部分,但不只是无序的探索,而是用考试有序地组织起来的有序行为。
在童年的时候,心理学家认为“没有秩序是最好的秩序”。经验会塑造大脑,所以越丰富越好。而很多科学的发现都是无心插柳,这一点跟玩乐的无序探索,非常相似。目标性是直线的,非常单一的,对科学家,艺术家来说需要的是无序。
而很多高科技、非常需要创造力的企业都非常尊重玩乐,比如像谷歌和皮克斯公司都特意给员工玩乐的空间,
顽皮的探索才是对未来最好的投资。父母要给予孩子一个空间,不需要马上有回报,去尽情探索,自由组合。
02
童年理应是个怎样的存在?
让我们从一个电影说起。
电影《头脑特工队》带我们走进了孩子的内心世界,电影中设置莱利的脑子里有五个小人,主管着喜怒哀乐怕五种情绪。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角色粉色大象“冰棒”。
冰棒是小女孩莱利想象中的好朋友,英文叫“imaginary friend”。很多小朋友,都有这样虚拟的朋友。莱利也是,无忧无虑的童年,她和想象中的好朋友粉色小象一起组成乐队在家里敲鼓,在后院的浴缸中歌唱,想象歌声就是动力,他们正飞向月球……
第一,童年的世界是糖果色的。
粉色小象,就完全是一个想象中的生物,它有棉花糖的身子,有大象的鼻子,还有猫的尾巴…… 这都是莱利童年最喜欢的事物,粉色小象“贪心地”集合了所有。
此外,粉色大象无论哭还是笑,眼睛里掉出来的都是五颜六色的糖果。这正象征着,不管孩子现实处境如何,他们眼中的都是想象中的世界,如果不被过多现实打扰的话,这种幻想天然都是甜蜜的。
电影中冰棒说话是跳跃的,走路也是蹦蹦跳跳的,它象征童年的思维特征,是非线性,无逻辑的,像每个小朋友,总是随心所欲,没有目的性。如果你拿同样的问题反复去问一个还没上学的孩子,很可能每次得到的答案都不一样。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孩子是非理性的,这可能正解释了为什么孩子如此擅长学习。
电影中,冰棒带着情绪小人来到了“抽象思维”区。
抽象思维区大门写着“危险”两个字,因为所有进去的人全部会变成二维的图形,头和身子也会全都分崩离析。这象征着,人类的思维“抽象”就是符号化的过程,实际上的确就是思维的“捷径”,但是它的代价就是让一切不再鲜活,并且分裂。
这正是成年人理性思维的象征。
冰棒又带着乐乐和忧忧来到了幻想区,由于这是一个11岁孩子莱利的大脑,所以幻想区比抽象思维区地盘大多了,五颜六色,一切充满了云朵的飘逸和糖果的缤纷,粉色大象这次“如鱼得水”,它说,我对这里最熟悉了,我来了好多次。
幻想区与抽象区形成鲜明的对比。将大人和孩子的思维特征表述得清晰无比。
第二,童年会是我们成长的心理资源。
电影的小主角莱利经历了一次危机外部事件,搬家,她的家从明尼苏达搬到了旧金山。在新环境中,莱利失去了原来熟悉的房子,离开了冰球队失去了朋友,并且爸爸妈妈也越来越忙,她还要适应新的学校,所有的外部事件加到一起,莱利压力非常大,陷入了情绪的低潮,一天她决定偷妈妈的钱包,一个人坐车回明尼苏达去。
这一切,在莱利大脑中以象征性的方式发生。莱利的大脑中有象征她个性组成的五个小岛,有友谊岛,兴趣岛,家庭岛、诚实岛,淘气岛。搬家后,她大脑中一个个小岛都坍塌了,她没有了朋友,也不再对原来喜欢的冰球有兴趣,离家出走后,家庭岛也塌了。
大脑中主管快乐情绪的乐乐,看着莱利的记忆球在一个个变成蓝色(代表悲伤),而这些球正要进入核心记忆区,她决定和主管悲伤的忧忧一起帮她找回快乐。
但是乐乐和忧忧进入储存记忆球的迷宫后迷路了,在这里,她们碰到了眼睛里喷着糖果的粉色大象冰棒。最后是冰棒带领他们走出了忧郁,重新找到了幸福。
为什么童年的好朋友冰棒,是拯救莱利的引路人?它为什么又独自在记忆深处的迷宫游荡?这里的隐喻可谓意味深长。
第三,童年是为了丢弃,更为了成全。
情绪小人乐乐和冰棒去追赶思维火车的时候,不小心落入了“遗忘的深渊”。
冰棒驾着童年和莱利玩过的火箭车带着乐乐,想要飞上遗忘深渊的崖顶。他们用快乐的歌声作为动力,一次次地唱着莱利曾经唱过的歌,坐着火箭车腾空跃起,但每次都无奈跌落。
几经周折,冰棒发现是自己太重了,所以最后一次火箭车腾空跃起的时候,它做了一个向后跳跃的动作,它决定牺牲自己,让乐乐离开深渊继续去救莱利。
最后冰棒落回了无边黑暗中,他微笑着说“替我把莱利送到月球上去”。这是莱利小时候悄悄告诉冰棒的梦想。
冰棒被永久留在了以往的深渊,但它拯救了莱利的快乐,也送出了最美的祝福。
这里也隐喻童年最终是要被丢弃的,然而它对成长却是一种成全。粉色小象会被遗忘,但它永远都在那里,祝福我们一路成长(走向月球)。
童年的孩子拥有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其中,充分快乐是童年最大的心理价值。
“谁是你最爱的小伙伴,你们曾坐着火箭喊出万岁?”
当乐乐和冰棒坐着火箭车一次次从深渊飞上天空,他们燃烧着彩虹色的烟火,冲出黑暗。这就是电影隐喻中童年与快乐的价值,当人面对悲伤绝望的时候,其实只有那些最温暖快乐的记忆,能够给我们冲出深渊的力量。
在心理学家的概念中,童年的快乐,很像“精神上的家园”。
正如心理学家李子勋说“唯有从小体验过发自肺腑的快乐,才有可能形成一条与未来连接的精神通道,让孩子在上学乃至成年后,即使身处低谷,被爱滋养过的心灵,依然有一种免于崩溃的力量;即使挫折不断,作一些妥协,年幼时被植入人性深处的光辉,让我们还有力量去改变现实…… ”
大量成年人看起来“空白”,“节奏过慢没有效率”“无意义”的时光,是孩子们用想象力去描画精神底色的最佳材料。
03
孩子们什么都不缺 最缺的是尊重
不知你是否赞同,童年其实是神圣的。它是自然传递给成年人的一本活生生的书,这本书里,记录着生命神秘的起源,也承载着一些精神的密码,健康本质的隐喻。
认为童年可有可无,实际上,是成年人的傲慢。
大人如果能够俯下身来,与孩子共同经历童年,在慢节奏中,在无边的想象力中,在清澈的知觉中,会感觉暂时离开成年社会的规则,所给予内心孩童带来的一种疗愈。
当然,它之所以奢侈,是因为是尊重童年,需要成年人有一种“精神自觉”,就像《小王子》所说的,大人们都已经忘记了自己曾经是个孩子。
去往未来,需要先理解过去。成年人要重新自觉童年本身的价值,而不是童年对孩子未来的价值!
孩子们现在一切都不缺,最缺的是“尊重”,这个尊重里有一个无声的承诺——他们被真诚地允许存在在他们应该存在的位置,而不需要牟足精神成为另一个被期待的样子。
只要拥有这样的空间和安全感,孩子就可以被引导健康成长。
而我们所担心的未来竞争力不行,试问,健康成长尚且不能保证,竞争力何来?
过去一段时间来,新闻中看到好几次跳楼的中小学生,痛心的同时,更惊异的是事后孩子的父母和老师的茫然,他们说“这孩子平时看起来好好的,怎么会呢?”
可孩子“明明不好”,他们用小刀割自己的手腕,他们在网络的约死群里一心求死已久,当家长说他们“还好”的时候,是说“还能去正常上学,正常学习”吗,只要能学习,他就是“正常的”,这是不少家长简单粗略的相信。
如果孩子生活在“不允许”之外,他们就会用成长中的一切来获得这个“允许”,也许是“抑郁”,甚至是“死亡”。因为生命是不可以被抑制的,抑制的力量会变成破坏性的核弹,炸破我们以为的“我们重视孩子”了,他们“挺好的”这个虚假的泡泡,来还原真相。
对童年的尊重,是整个社会保持精神健康的重要一环。今天我们如何对待孩子,这些孩子未来会以相同的方式回报社会,其实长远地看,把快乐满足的童年留给孩子,反而是最有效率到达未来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