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呵护云端的孩子:现实世界有多好?我们真的离不开手机吗?

银子 十分心理 2022-06-27

·如果喜欢本文,记得点在看 ·


如果你能穿越到古代,当你拿着手机,古人看见在这么一块小屏幕上竟然有人唱歌,有人活动,还能学你说话走路,把发生的一切记录下来,他们有可能把你当成“神”来膜拜,以为你是神仙下凡,手里拿着“神器”。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这些没见过世面的古代人会被你给吓着,把你当成妖怪,妖人执镜于市。你还可能引起朝廷的恐慌,手机被当成你的法宝:照妖镜。此镜可现人形,作人语,妄言千年后帝室倾覆。上怒,执而破之,尽毁妖镜。

如果,你继续穿越到更古老的原始社会,当披着兽皮的先祖在黑乎乎的山洞里看见手机时,他们的眼球将努力适应这些近距离图像,并让它们聚焦在视网膜上,但最终也没看出个所以然。习惯了远距离狩猎的他们,只觉得一阵刺眼。手机射出的奇异光线,既不是他们所熟悉的太阳的光,也不是篝火的光。

面对屏幕上一直在闪闪烁烁、点点星星的发光光源,不断变幻和上下翻滚的屏幕,这时他们的视网膜细胞一点儿也不开心。小细胞们受不了这种刺激,直接“光中毒”,当场晕厥昏迷。

要知道,在这寒冷的冬日,这些细胞通常都是在暖洋洋的阳光下活动的,这时快乐的多巴胺会出来走两步,让视网膜细胞感觉愉悦。而面对手机屏幕时,视网膜里的多巴胺消失了。因为只有自然光线,才能刺激视网膜释放多巴胺。

视网膜中的多巴胺,是基于人体适应地球24小时昼夜的生物钟而产生和释放的,在白天的自然光线下释放得最多。多巴胺是最有效的视网膜神经调节剂之一,视网膜多巴胺含量的增加与抑制眼轴增长之间存在联系,它可以抑制眼球前后径变长,从而保护眼睛,避免近视。

随着电灯的发明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接触自然光的时间越来越少,近视的人也越来越多。研究表明,要防止近视,儿童每天需要在至少1万勒克斯的光线水平下待上约3个小时—这相当于在夏天灿烂强烈的阳光下,在有绿荫的树下戴着太阳镜所经历相同时间的光线水平。即便在灯光通明的室内,也只有大概500勒克斯的光线。

现代人的教室中,无论电灯和电子白板的光线有多强烈,它显然都比不上自然光线。而且,现代生活也造成了儿童和青少年宅居的习惯,他们接触自然光线的时间就更少了。

我们都有直观的感受:眼睛在户外的自然环境中会觉得舒服和放松。当然,只要你不直愣愣地盯着太阳看,在户外待的时间再长,眼睛也不累。

在原始社会,我们祖先的生存需要依靠打猎,看得远的基因会被自然选择遗传下来。遗传决定了正常的眼睛多用于看“远”。而到了近现代,人们开始看“近”的事物,这也是人们视力下降最剧烈的时代。

除了缺少自然光线的滋润,看“近”的时间变长也是这个时代的特点。在电子产品的屏幕前面,无论是玩游戏、看电影、看小说,还是工作学习,人们经常一看就是几个小时。

现代人从发明电灯开始,就在生活的变化中逐渐适应了人造光线,可这种适应是和进化相悖的。正如本书开篇所说的那样,原始人的视网膜细胞会在屏幕面前“光中毒”—这是一种有保护意义的敏感,而现代化生活中的我们只能一再被动地去适应这些变化。

视网膜小细胞们的不幸遭遇,对于现代的成年人来说,可能不是太好理解吧;但是,灵性十足、知觉敏锐的小婴儿却能够感同身受。

当婴幼儿在看电子产品时,即使屏幕里的人对着他们讲话和朗读,孩子大脑里的相关区域也没有反应,处于停滞状态。

在《电子毒品:电视、电脑和家庭生活》(ThePlug-inDrug)这本书里,作者玛丽·温写道:“电子屏幕上迅速变换的视觉图像,会在孩子主管创造力的那部分大脑中,造成一种类似昏迷的结果。”温的论断被2010年美国的一项儿童脑部磁共振成像研究证实。实验显示:当父母给孩子读书时,孩子大脑里负责情绪和解决问题的区域会被激活;而当孩子看电子产品时,即使屏幕里的人对着他们讲话和朗读,孩子大脑里的相关区域也没有发生反应。

 01 
唤醒孩子内在的知觉

有不少人支持幼儿电子屏幕的使用。他们似乎很难理解,电子屏幕里的人同样是在对着孩子说话,孩子的听力和视力,甚至大脑,应该也同样都在积极工作并产生反应,这和父母和他说话有什么区别呢?

甚至,他们认为一些父母并不像电脑一样有那么多时间和孩子交流,或无法做到像电子产品里的小游戏标榜的那样,有条件更多地刺激和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

这样的想法完全没有考虑到,儿童对于信息的获得和知觉的促发,是有其特殊的演化规律的。屏幕里漂亮主播的眼神再温暖,依然无法穿透冰冷的屏幕;小游戏再有趣,孩子也只能刻板地跟随虚拟人物,没有提问和回答,没有对话,也没有互动与交流。

婴儿出生时的脑容量大约是成人的1/4,重量在350克左右,有140亿个脑细胞和1000亿个连接脑细胞的神经细胞。它们的构造还处于一种预备状态,要通过丰富的外部刺激才能促成神经突触的形成。

在0~3岁之间,特别是宝宝出生后的一年内,神经回路的发展尤其活跃。这个时期非常敏感、关键,而且一旦错过发育的关键期则不可逆,需要给孩子各种体验和刺激,因为大脑就是通过接收各种各样的体验和刺激来促进发育的。对大脑的发育来说,五感的刺激尤为重要,五感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分别作用于不同的大脑皮层。

既然电子信息刺激不能唤醒婴幼儿的知觉,促进大脑发育,那么婴幼儿的知觉向什么开放?由谁来唤醒?

他的知觉与大自然是互相开放与连接的,他能感知自然的阳光、风、草石、溪水……

他的脑细胞能够读懂温暖的阳光、脸蛋上拂过的微风、小溪水的叮叮咚咚……

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他能够读懂母亲温柔的抚触,父亲欣喜的凝视。这个时候,大脑的神经细胞开始手牵手去开辟神经通道。

为什么会这样?

相对于人类几百万年漫长的进化史,电子产品不过几十年的历史,对于人类的神经细胞来说,只能称之为最近的短期事件。我们体内的每个神经细胞,都有着和富有生命气息的内容沟通的丰富经验。所以,它们对于大自然母亲的唤醒驾轻就熟而且满心欢喜。自然之子,何其美妙。

当使用电子工具的时候,大脑之所以陷入昏迷停滞的状态,是因为我们的大脑中还没有建立起对应这些机器刺激的反应。

如果大脑细胞会说话,它们肯定会说:“我和它不熟!”

年幼的孩子被推向新环境进化的源头,他们通过对外在环境的探索,来构建自己体内的内在环境。我们需要给予他们循序渐进、逐步适应的过程,这才是对孩子真正的保护。电子媒体无法像爸爸妈妈一样,用有温度的身体拥抱孩子,用多种多样的语言和生动的表情,和孩子展开即时互动;它们也无法提供随机交互带来的偶遇和惊奇,只会用精心制作的视觉动态的刺激,切断孩子与生俱来的创造性和现实的联系,这就像剥夺了他们原始的力量,容易使其远离现实和身体;它们更无法像大自然那样蕴藏丰富精彩、层次多样的元素,给孩子们带来多元体验。电子屏幕貌似无限开放的网络,却只能提供方寸之间的屏幕空间,远远不能满足儿童与环境之间所需的丰富而且综合的刺激。

漫长的进化史在我们的身体和意识上打下时间的烙印,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是碳基生命,包括人类在内都是以碳和水为基础,每个生命都蕴含全部的自然信息。孩子的很多知觉信息,都是从内部唤醒并获得的,不是从外部学习而来的,知觉的深度与饱满度是生命智慧的土壤,是儿童生命发展的需要。

知觉的这种深度和饱满度,植根于大自然的怀抱,从中获得滋养并得以开发。

研究证明,天才都是保留着部分儿童知觉能力的人,所以过早的理性教育和封闭式的教育方式,都会扼制儿童的天然感知力,导致思维固化,孩子需要更多时间用孩童的方式感知世界。但是,今天很多父母追逐的早期教育,往往因过于依赖文字和语言,反而限制了孩子与大自然的互动,让孩子越发丧失了感受自然、体验情感、触摸灵性的能力。

洛克的“白板说”认为,人最初的心灵像一块没有任何记号和任何观念的白板,一切观念和记号都来自后天的经验,不存在先天观念。这种观点是机械和片面的。

孩子初来这个世界时,并不是一张白纸。每个孩子从诞生起,就携带了自然系统的智慧和逻辑,也有属于每个孩子独有的一些纹理、基调和质地,它蕴含着内在自我成长的动力、能力和秩序,有着天赋的能力和素质,以及个性的倾向性。

孩子就如一粒种子,本身已经具备了成就自己的一些可能性,但也不是有无限可能的。如果一粒种子取自西红柿,自然无法结出苹果,家长又如何能满心盼望收获苹果?所谓的“天才”或者“人中龙凤”并非完全靠教育培养和塑造出来的。天才式的人物很多都是自我教育,他们是小样本事件,父母未必有资质教得了这样的孩子,你只能教会他识字,教会他一些基础的东西,给他受教育的机会,等他长大些,他自己就能从书店选择要看的书自我进步。天才是天选的,人才是培养的,教育能改变的就是非天才的人,以便最大限度提升他的成就。

孩子最初学习词汇,并非学会一个字后再学一个字,呈线性增长,他们可能睡一觉起来就多了不少新词语,小嘴突然就能说很多话,你都不知道小朋友什么时候学会的。孩子旅游一趟回来,心智像成长了许多,会出乎意料地蹦出几句成熟的想法。学习的过程,就像打开一个又一个的开关。

我们只能提供一条意识之路,唤醒孩子的内在知觉,让他们天生就已经隐约知道的事情,去加深痕迹。

为什么植物发芽、开花不用看日历,就能在那样准确的时间节点,开始发芽、开花呢?

为什么候鸟迁徙的时候,能那么精确地感知到季节和气候的变化呢?

公鸡不看钟表,是怎么做到天黑就睡觉,天亮就能自动醒来打鸣的呢?

如果我们放眼望去,整个大自然到处都是这样,一切都是如此准确,像钟表般准确。动植物能够敏锐地感知到自然的变化,并准确地做出相应的行为。

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方向,每个生物体内都有预设好的程序,就连最普通的一棵树,也拥有强大的内在动力,它想尽力伸展,向往天空。这就是自然的意志,伸长的枝条,像一棵树的呼吸,合成生命的姿态。

无论如何都要生长,因为它们必须生长,生长就是树所做的事,你没有见过哪棵树做“啃老族”吧?

自然万物都是生命体,皆有生意,皆感知节气。一到春天,柳树抽芽,你甚至能感觉到湖水的颜色都变了。细看来,水色未必就异,这就是水的感觉,水的意思了。

每个小宝宝,也有自己生命的钟表。儿童从出生后就能逐渐有序地开始各项主动的运动:二月抬,四月翻,六月坐,八月爬,十月站,周岁走,两岁跑,三岁独足跳。

小孩拥有内在生命钟表的运行规律,而父母需要做的,就是跟随和发现这个发展规律,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宜生长的环境,去唤醒孩子内在的知觉,给孩子发现和创造自己的力量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的力量去成就自己,遵循规律,适时而动,适时而至。

动其机,万化安。(《阴符经》)


 02 
手机成瘾是一种昏迷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缓解后,家长们扎堆来找我给孩子做治疗。2020年6月,北京的疫情还不允许自由活动,家长们便通过电话治疗和咨询来寻求帮助。他们的孩子大都在手机中沉迷。之后,学校复课,重回校园的孩子们却无法适应学习的节奏,纷纷表现出沉迷手机、厌学、生活作息混乱、身体健康不佳,以及与父母、老师敌对等问题。

让我感慨的是,十多年前网瘾治疗还是个新鲜事物,到了今天,成瘾模式又涌现出了新的特点,这个变化十分迅速。

如今,成瘾现象主要集中于手机成瘾。手机成瘾,表现出更强的侵入性。如短视频可以快速裹挟人的注意力,不需要任何思维转换,人就被迅速卷入。再如手机上的各种休闲小游戏,上手快,操作简单,不需要动脑子,一玩就是好几个小时

这导致孩子的成瘾速度比从前更快,成瘾周期变得更短。家长感到猝不及防,不少家长很是诧异:“我还没有完全搞明白是怎么回事,孩子的整个生活就变得不可控制,一下子就严重起来!

而且,成瘾者的年龄也变得更小,从前成瘾者集中于青春期中/后期的青少年,而现在许多是尚未步入青春期的儿童。成瘾者带着低龄化的倾向,他们一脸童稚却眼神呆滞,成为电子成瘾的“生力军”。

让孩子们成瘾的内容也更为肤浅,许多孩子在电子世界里并不寻求一种成功感,或是征服的自信和开拓的勇气,也没有表现出对游戏高操作能力的智商优越感等。早年成瘾的孩子基本上都是游戏成瘾,那时的成瘾需要一个周期—从偷偷攒钱上网吧,到躲开父母的监视溜进网吧,再到熟悉一款游戏,在里面玩得如鱼得水,获得成就感。他们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便成瘾,看起来也像多了些许志气似的,毕竟完成这个过程,也是费时费力的。

当一个沉迷者在游戏世界里渴望成功,至少说明他在虚拟世界里是有追求的,他希望自己是个无法超越的厉害角色,无人超越的和有分量的。在他们虚妄的追求背后,你还可以看见这个孩子的能量,他们把幻想的成功通通投射进游戏里,想从棘手、充满冲突或者匮乏的现实生活中获得解脱,获得一种有品质的人生象征和虚假的自我认同。

他们的内心有一把火,想把能量释放出来;他们有生命的热情和冲动,只是把能量用错了地方。而迷了路的能量背后,总归有一股潜在的劲儿,这样的能量可以成为心理治疗中可资转化的有效心理资源。一旦战胜沉迷,他们即可获得向上向善的力量。我见过成瘾带来的痛苦,见过它给孩子和年青人带来的破坏性影响,我也见过战胜它所带来的在转变中蕴藏的力量。

而这几年我治疗的孩子中,有不少人表现出一种毫无意义的强迫行为。他们沉迷手机,不是试图感到自豪,不是去体会价值或寻求意义,而是出于无聊,只是为了猎奇,在漫无目的游荡中寻找刺激。

手机是塞满时间的工具,而不是真的可以带给他们愉悦感的事情。

它没有生命的颜色与声音,却带着空洞而强烈的刺激,让人欲罢不能。

说到这儿,没有人会以为以上行为只是小朋友们干的无聊事吧?其实,在成人世界里,这种情况亦比比皆是。

这次疫情期间接诊的个案中,有父母与孩子一起成瘾,一起来做治疗的—孩子打游戏,母亲玩抖音,或疯狂购物。

“我妈一边打着做微商的旗号疯狂购物,一边禁止我玩手机、聊天,家里每天都要收好多快递。”“我妈一边追着看婆婆妈妈的肥皂剧,一边却禁止我看动漫。她把声音开得很大,手机吵得很,自己还不知道。”“我妈一边刷抖音,一边不许我打游戏。她刷抖音时笑得可傻了。她总是一边谴责我不务正业玩手机,一边自己手机不离身。”

电子浪潮冲击的不仅是孩子,也包括他们的父母。在成人的世界里,他们一样刷视频、过线上生活,沉溺其中,难以停止,也并不快乐。

这个小小的手机,在短短的几年内,成了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人类一个延伸的器官。手机就是你口袋里的“幽灵”,它时刻需要被放在我们触手可及的地方。我们握着手机,就像抓着全世界。

成瘾,深深地根植于人性之中,在某种程度上,它影响着所有人。人们有着各种形式的成瘾行为,有的甚至披着正面健康行为的外衣,如健康成瘾、工作成瘾等。

我曾经治疗过一个30岁左右的男性,他经营着一家酒吧,除了在店里工作,其余的时间都在健身馆里,不谈恋爱也不看书。为了增加健身时间,他放弃了很多应该做的事,甚至把酒吧也交给别人经营,别人都说他肌肉很发达了,但他还是不满足,要是哪天没去,他就会觉得沮丧和难过。一次,他发着高烧冒着虚汗,还挣扎着爬起来,去举重,去做拳击训练,自己把自己感动得一塌糊涂。最后,他在床上躺了半个月。刚开始,他以为这是爱好未被满足产生的正常情绪,事实上,沉迷健身已经严重危害到了他的生活和情绪。

他已经患上了健身强迫症,也就是上瘾。这位男士觉得男人就必须生活在阳刚的环境里,他喜欢这类充斥着汗水、足球和啤酒的文化,而所有的软弱和恐惧都必须小心地隐藏起来。在治疗期间,当建立起治疗信任感,他感到和我在一起安全后,我能看到他内心深处,有一个曾经被吓坏了的孩子,躲在他发达的肌肉下。

我治疗了各种类型的成瘾个案,不仅有网络成瘾这种行为成瘾,也有一些药物成瘾、酒精成瘾、毒品成瘾等物质成瘾。所有成瘾者都一样,吸毒者把自己身上弄得千疮百孔不是因为毒品美味,酒瘾者一大早起来第一件事,是要空腹干喝一瓶白酒,不是因为酒好喝。

很多时候,我们玩手机也不是因为手机好玩,只是因为感到无聊或者空虚,或者只是渴望那种时间被填满的感觉。成瘾的人生总有一处是“空”的,而且是很难填补的“空”,因此成瘾者只能用重复强迫的成瘾性行为来填空。

十几秒的短视频,就能给你即时的快感,让你看完还想看;十几分钟的游戏,赢了可以刺激你的成就感,输了会激起你的胜负心。现在的人摄取快乐实在太简单了,只要有手机,就可以足不出户让情绪、情感波动起来。

时间有着特殊的灵性,只有通过日积月累、水滴石穿的努力获得的快乐,才有生命力,而且能持续释放出喜悦。十年可见春去秋来,百年可证生老病死,千年可叹王朝更替,万年可见斗转星移,如果用一天、一时乃至一刻的视野,窥百万年的天地,如同井底之蛙。

没有时间累积逐渐去靠近的快乐,取而代之容易获取的廉价快乐,带来了一体两面的感受:快乐即烦恼,快乐和烦恼之间只有一线之隔,只在一念之间。甚至,这样的感受都不能被称为快乐,只是一种快感。

我的个案中,有一位“富二代”,他一方面过着过度富饶的物质生活,一方面却有可怜干瘪的精神世界。为了寻找存在感,他在生活中要么毫无节制地放纵,要么百无聊赖地抑郁。真正的幸福体验需要“师出有名”,没有时间的刻录,没有奋斗的足迹,哪有什么心满意足的快乐、幸福可言,那只不过是烟花般瞬间的光,留下的只是无尽的黑暗。


 03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虽说当前涌现出电子成瘾的新特点,但当我带领父母们静下心来,我们还是能看出这种家庭的困境不是偶然形成的,而是可以追根溯源的。这一点和从前的成瘾模式相同。多数人成瘾问题的根源,需要去青春期之前寻找,但这并不代表原生家庭需要为孩子出现的问题背所有的“锅”。

原生家庭理论的流行,似乎揭开了大家从前不知道的一个集体秘密,很多心理学文章都无意间令人们在脑海中建构出一种“正常的”“健康的”原生家庭模型。这一模型对照于现实生活中时,就会显得现实中的原生家庭是那么糟糕,父母有那么多缺点和问题,令人感到童年缺失了那么多关爱,无形中提升了人们对于“完美父母”的期望。

我也在自己的另一本书《爱养》里阐述过原生家庭的影响,但我更多地引导读者在觉察后采取复原力行动,而不是停留在原地思考自己曾经有多受伤。其实,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模型,所谓理想的父母好像应该给孩子提供“无条件的爱”,这种对完美“人设”的期待,就让人们形成了一种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对于父母的高标准要求,同时导致正在做父母的人,感受到更大的压力和无所适从。

互联网的发展,让这样的理论成为年轻人心中共同的期待投射。其实,只要你回忆童年生活,你总能发现不尽如人意的片段。通常来说,不少人的回忆应该没那么幸福,也没那么糟糕,但是在这样的共同投射下,“我应得”的边界就会被拓宽,幸福童年的筹码就会更高。

有时候,过度关注心理学反而会令自己的问题越来越糟糕。如果你心情不好或事情不顺利的时候,就拿着心灵鸡汤文,往自己身上套,对比着自己从前的日子,仔细寻找伤痕,告诉自己在哪些方面有过创伤,把自己放入一个框架里,开始努力去寻找疗愈,似乎要为不顺利的现实生活找到一种解释,这反而成为一种枷锁,或者带来逃避。因为你根本无法从一个整体、系统、专业的视角来看待自身,一旦出现了症状,你就认定是出于自己从文章里看到的原因。

互联网的信息传递,反而加剧并制造了很多人们的创伤,还让你想尽办法为自己处理创伤去努力,其实,真正的创伤有可能已经在现实生活中流逝了,何须再上纲上线?那是一种倒退。活在过去的人,行事时总会想到自己小时候受过什么苦,有过什么创伤,上过什么当,受过什么骗。彼岸不在别处,就在脚下,尤其对成年人来说,“复原力”是个很有建设性的伴随个人成长的能力,我们不断成长,不断发现,不断复原,不断创造,不断重获新生。

为人父母需要我们面对自己的弱点和局限性,孩子并不需要一对十全十美、无可指摘的父母,他们需要的是父母不断努力地完善自己。

难道父母要成为神吗?那为何还有神这一说?

父母可以去学习,去了解,但大可不必刻意迎合什么高端的教育理论,尽信书不如无书,也无须刻意让自己压制一些正常的情绪反应。普通人就是人,不是圣人,我们生活的地球也不是一片圣地净土,大家热热闹闹地活着,一家人总会有欢笑泪水,会有打打骂骂、吵吵闹闹的时候,但无论怎么都是“相爱相杀”。生活中必然会有情绪,但也有理性,只要将负面情绪控制在一定程度下,一定时间内,只要你自己做事不亏心,夫妻关系正常稳定又都为孩子着想,孩子的身心健康也没那么容易被摧残。


凡事都有度,完美的童年有时反而会剥夺孩子成年后的幸福感。作为父母,我们都很想做对的事。但是,什么才是“对”的呢?这没有标准,适合自己的就是对的。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即所有极端的言谈和行为,都会带来偏差。

 04 
网络环境的适应性困难

虽然孩子们上瘾以后,沉溺在电子环境中,对电子操作得心应手,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很适合或者很适应这个环境。越是沉溺,越是代表他们对信息时代表现出强烈的不适应性,他们没有针对新环境发展出与之相适应的平衡能力和平衡行为。

这种适应行为,并不是指对电子科技产品的熟练掌握,而是指内在的把控力,对电子环境的判断力,这种能力从儿童时期就要慢慢培养。

这种能力,是能让我们在不同的活动之间,保持一种自由往返的能力。它不仅体现为在游戏和现实之间任意来去,还包括在生活和工作之间自由穿梭,在学习和娱乐之间游刃有余,甚至在得意和失意之间上上下下,有一种往返和整合的能力,同时能保持作为一个人的完整性,这才叫真正的自由自在。

如果人失去这种能力,那么他的存在就会是残缺和分裂的。就像我们说的只知工作不会生活的人,他也是分裂的。

许多心身疾病都是对环境的不适应、不满足造成的。环境对人的影响,从胎儿时期就开始了。母体是胎儿的生存环境,如果母亲在孕期长期情绪紧张,皮质醇和皮质酮都出现改变,就会导致在这种环境下发育的胎儿出生后,出现在应激情况下血清肾上腺酮的过度分泌,出现焦虑行为和多动症状况。实验还发现,这种情况下出生的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要比正常情况下出生的大鼠更差。并且,大鼠大脑海马区内的一些基因表达和正常情况下出生的大鼠也有差别。

当我们治病,尤其是治疗心理疾病时,更重要的不是关注这个病人的行为,而是病人的思想、病人的外部存在环境,以及他的肉体健康状况的内在环境。总的来说,我们关注的是这个“人”,而不是“病”。

疾病,反映了一个人与环境间的不相适应,表现出外在行为的不恰当或内心体验到的痛苦。从大环境来说,它可以是一个社会文化概念、一种价值观念的冲突,也可以是一种人际互动方式、一种情绪表达方式。

如强迫症的反复行为,是对自己和环境进行过度控制,寻求确定感,获得安全感的表现。躁狂症病人往往在长期自卑的同时,具有大量的自恋幻想。

抑郁症病人,是在这种社会竞争的外部环境中因压力过大,表现出自我放弃的。

抑郁症的高发现象,代表人类外部生存环境对人类并不友好,大部分人对社会竞争的压力都有强烈的内心体验。所有的流行病都是人们集体发表的一个共同“声明”。

那些能上能下、弹性十足的人则不容易抑郁。虽然我接触的抑郁症患者中,有不少是别人眼中的成功人士,但他自己所定义的成功标准,内心承受的压力,绷得很紧的神经,情感的无处安放,都是别人看不见的,只存在于他自己的主观体验的世界。他们更关注自己的内心标准,而不是别人怎么去看他、想他。

同样的问题放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有不同的答案和结果,这不是宿命,而是由于个体的易感性不同。对于A来说,天空飘来几个字,啥都不是事儿;对于B来说,他就往心里放,把不开心的事在心里放个一天,一月,一年……慢慢就会在心理和身体上形成不健康的结果。

古人说:“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这就是一种修心的境界,事物由心生,由心灭,这并不容易做到,所以得去“修”。

任何环境下,困境、顺境或平境,每个人的体验是不同的,这有关个人的认知、遗传等多种影响因素。所有的心理问题或精神障碍,首先都是自我意识的障碍。

环境是导致心理异常的主要因素,所以医者在对待疾病或症状时,应该站在社会、家庭、工作、人际关系等多层面上去理解一个人的疾病与症状,把症状放在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中去理解和解读。

所以,我们今天研究新科技发展下的人时,只强调个体的人格心理特质或者心理认知是不够的,这忽略了电子科技的进步、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移动支付的应用、电子商务的发展、共享经济的探讨、新媒体的变革、人工智能的进步、虚拟现实的开发等社会环境的变化。脱离了这些大环境去单单探讨个体的问题是片面的、没有深度的,也是没有土壤的。

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就是一个由互联网及显示屏幕构成的世界,网上的世界看起来无边无际,但实际上它是一个封闭空间。

20年前,计算机还停留在仅供科研单位使用和办公的阶段,人们习惯阅读厚厚的纸质书籍,买东西几乎全部使用现金交易。而如今,我们通过电子阅读器来浏览群书,利用电子银行在网上购物或支付各类账单……现代人已经完全进入电子化生存的时代。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人类撤出“公共空间”,聚集在一个全新的信息世界。

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手机打破了电脑这一终端设备的限制,便于随身携带,使信息传播更加迅速,逐渐成为社会生活中最便捷的媒体。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儿童和青少年将大量时间用来玩游戏、上网、聊天、听歌,屏幕与人的关系让人一言难尽。

从前,在没有网络的时代,也有一些少年无所事事,溜进隐蔽的录像厅里看录像,或者总是坐在教室的后面几排,和老师对着干。他们用一些出格的行为来表达孤独,他们急切地想要被看见、被关注,却剑走偏锋。成长的过程中,无论在哪个年代,都很难让所有人齐声高歌,走向光明的未来,总有些青春是残酷的,有意或者无意地就蹉跎了,令人惋惜。

到了电子信息时代,孩子们如果不想成为牺牲的群体,那就要去掌握网络世界的主体权、话语权—这是新一代必修的成长课题,这也是本书要继续展开阐述的,如何把握主体性。

虽然我见过很多家庭因为孩子成瘾所遭受的痛苦,但透过这样的痛苦,我更多地看见这个家庭背后需要重新整合的迫切性,这个家庭需要注入新鲜的养分。

另一方面,很多报道大肆宣扬电子科技的伟大和无所不能,这也是电子科技狂人的一种自我陶醉,或是商业运作的“催眠大法”。

我想这两种态度都失之偏颇。客观而言,四通八达的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的生存环境新的疆域,我们的生存环境从古到今,就一直在发生着变化。最初,人类发明了语言,之后发明了农业,之后发明了城市,再之后是贸易、政府和互联网,它们都在更大、更复杂的规模上维系着人类的合作与生活。人类一直在顺应环境,朝着努力提高生存能力的方向前进。

今天依然如此,我们需要在前所未有的网络世界中去定义自己的存在和价值,去迎接新环境带来的心理变革和生命变革。

本文整理自《呵护云端的孩子:一位心理医生给中国家庭的网络使用指南》
银子 著,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已获授权。




更多往期精彩话题:

你成为不了完美的父母,也不必成为完美的父母

燃烧至尽综合症:爱情为什么越走越累?

中年女人在想什么?关于衰老和自由。


☜♡☞

● 长按二维码加入幸福研习社
咨询电话186-1257-6320 / 138-1124-808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