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星球看到有同学提出了关于设计逻辑及设计策略的疑问:
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思考下什么是设计逻辑和设计策略?设计逻辑。顾名思义,就是让设计方案合理化的一套逻辑。设计策略。简单的说是为了解决场地问题从而提出的一系列解决方案,即设计策略。设计逻辑
所谓设计逻辑,并没有固定的一套范式,所有的设计逻辑也都根据场地条件的不同而产生不同。可以想一下,我们之所以做设计,就是为了让场地本身形成更好的空间结构或美化我们的环境条件。但如果场地本身已经足够的完善,我们做设计让我们发挥的空间就比较小。这时,为了服务设计、为了解释设计、为了让设计更合理,设计逻辑就会随即产生。
问题思考
2. 场地本身有什么样的条件,面临什么样的问题,需要做哪些改造?3. 当地政府、社会、居民有什么样的需求,如何可以更满足他们?4. 采用哪些设计手法、如何划分空间、应用哪些手段措施,才可以用更低的造价实现更生态更优秀的设计?简单的说,【设计逻辑】:基于场地xxx等条件,为了解决xxx等问题,满足xxx等需求,场地采用xxx等手法或手段,从而实现xxx等效果……里面的内容可自行补充和丰富,总之为了讲好你的故事,你可以尽情的把它进行丰富,甚至分条罗列,但是一定要逻辑自洽,合情合理,切不可胡编乱造。 资料查阅
为了验证你逻辑的合理性,就要进行资料的充分查阅,比如你的xx方法是否具有科学性,是否有数据的支撑,前人是否做过,效果是否有可信度,方案是否有可行性。这就要求方案不能太天马行空,还需有一定的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这就需要大家查阅文献,查阅案例,这里主要教大家方法,具体的操作就真的要做一套完整的方案,才能体会其中“奥妙”。总之不是为了查资料而查资料,一切都是为了“让设计合理化”而服务。 02
再说,【设计策略】:相对比较好理解,针对场地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而方案肯定不止一种,一般会涉及多个层面,比如政策背景、社会需求、人民需求、场地需求等多个方面来提出。这一系列方案可以统称为设计策略。说通俗点就是:场地面临什么问题,我拿什么样的方案去解决,而解决这个问题,又可以分为哪些技术手段?(这里面每一个方案和技术手段都可以细分成很多小点。)这里拿两个典型的案例,为大家进行解释。通过案例举例,大家可以从中收获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案例1
①公园、街道与周边商业、住宅关系紧密,如何协调统一整体的关系,提供流畅通行路径的同时,保证景观的整体性?②区域周边的公园功能单一,如何丰富公园功能,承载更多种的主题活动空间的可能?③历史悠久的隐珠,如何巧妙地融入城市文化脉络,打造具有城市印象属性的公园绿地?①界面活化:高差错层处理营造富有变化的场地界面,强化与周边的联系;③文化ID:利用剪纸/海浪元素抽象为一个起伏而悦动的公园!以海浪般起伏的肌理作为设计母题、展示海滨城市热情奔放、时尚动感的城市风貌。构成行云流水般流畅的曲线边界,营造出通透、舒展的感觉和一种从城市进入内谷的感召力。用景观这种更柔和的方式表达了对场地的主导。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视觉焦点的原理运用进来,看与被看的双重身份同时也强调了该处场地的重要性。 案例2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前期调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发现问题的过程。在一段时间内对场地进行持续观察发现问题,从而使设计更加贴合居民需求,解决实际问题。②保留场地内的所有树木,仅对长势较差、遮挡视线的灌木进行梳理。③采用局部翻新、功能升级、修复、边界渗透的手法进行场地微更新。①儿童区内沙坑已被大面积踩实,下雨天积水不易排出,容易滋生细菌。
②将林下区域打造为自然课堂,设置植物认知园和“昆虫旅馆”。①原有的简易梯和跷跷板,木质已经腐朽,且地面被杂草占据。①场地内设施破损严重,不满足新国标篮球场标线,且缺少热身及训练活动场地。③把地面原来的石材改为地胶,调整球场标线,扩大场地西边边界。
1)发现问题:
①原有秋千框架已经松动。
②地面草坪退化为泥土。
2)解决问题:
①在草坪、林间、溪边增设单人、双人、多人、亲子等多种秋千,将这里变成秋千乐园。
【理论科学依据】这一点对于策略的提出尤为重要。设计策略不能凭空乱造,而是要有理论和技术支撑,这一点跟上面我们所提到的设计逻辑是一样的。所以大家在做设计的过程中,尤其是课设和竞赛,需要去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和最新的技术手段,了解之后再去结合场地需求提出相对适宜的设计策略。当你的【设计逻辑】和【设计策略】可以很好地解决场地本身的问题,满足当地人们的诉求,满足甲方政府的期待,把这套逻辑串起来可以完美的解释你的方案设计时,这就是一套相对较好的设计逻辑和设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