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下历史《期末检测卷(四)》
一、选择题
1.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其开端是
A.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B.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C.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D.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下列关于新中国诞生意义的表述,不恰当的是
A. 中国人民开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B.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C.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D.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3.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里“我们的工作”主要是
A. 制定并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制定“一五”计划
C.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决定抗美援朝
4.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列选项中,前后联系正确的是
A. 开国大典——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B. 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祖国完全统一
C. 一五计划——实现土地公有
D. 邓小平理论——指导思想和光辉旗帜
5.在土地改革中,党和政府之所以把土地分给农民,其根本原因是
A. 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B. 地主土地太多,无法耕种
C. 农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功于革命,分土地事实上是“按功行赏”
D. 农民无地或少地,生活困苦
6.历时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使帝国主义不敢轻易作武装侵华的尝试。这表明这场战争
A. 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B. 保证了三大改造顺利进行
C. 开拓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D. 为新政权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7.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下列政策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有( )
①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②农业合作化运动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每年的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我国的临时宪法和第一部宪法分别颁布于什么时间?
A. 1949年1954年
B. 1949年1952年
C. 1954年1982年
D. 1949年1984年
9.他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他为了不暴露潜伏的部队,忍受烈火烧伤的剧痛,一动不动,直至牺牲,从而保证了整个战役的胜利。他是:
A. 黄继光
B. 董存瑞
C. 罗盛教
D. 邱少云
10.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中共领导人民进行的运动不包括
A. 和平解放西藏
B. 文化大革命
C. 抗美援朝
D. 土地改革
11.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同时也折射了社会生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
A. 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B. 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 学习文化赶先进,提高技术超英美
12.大生纱厂是近代实业家张謇创办的民族企业,20世纪50年代国家对其第一、第二纺织公司实行公私合营。这是出于( )
A. 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B. 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
C. “大跃进”的需要
D.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需要
13.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松绑”就是迫切要求( )
A.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扩大企业自主权
C.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 设立经济特区
14.20世纪80年代,某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配到户,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土地不能买卖、出租。经营所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种土地经营形式属于( )
A. 互助组
B. 农业合作社
C. 人民公社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5.拥有临海的便利交通、靠近港澳的区位优势,依靠国家优惠政策,引进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使这里成为一个伟大的支点。借助它,撬动中国旧体制的巨石,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实现了中国在20世纪最后20年间的历史大跨越。铸造“伟大的支点”指的是
A. 建立经济特区
B.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16.一位世纪伟人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中国人的心灵。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依次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 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
B. 走自己的路、初级阶段、邓小平理论
C. 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
D. 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科学发展
17.“五十年代看阳光,七十年代看墙上(钟表),八十年代看手上(手表),九十年代看腰上(手机)”的现象主要反映了
A.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B. 时间观念的增强
C. 通讯手段的进步
D. 消费观念的变化
A. 尼克松访华
B. 中日邦交正常化
C. 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D.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9.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继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
C. “东方红1号”卫星遨游太空
D.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20.“跳槽”、“人才招聘会”“自主创业”等词出现反应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A. 人民生活的提高
B. 就业制度的变化
C. 医保制度的建立
D. 综合国力的提升
二、综合题:
21、探索、改革与民族复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年代尺
材料二 土地改革以后,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四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为此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邓小平
请回答:
(1)年代尺上改革开放的开端是什么?
(2)中国在1956年到1978年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遇到了严重挫折。在取得的巨大成就中,石油工业尤为突出,结束中国靠“洋油”时代的事件是什么?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失误有哪些(请至少列举两例)?
(3)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前的土地所有制是什么?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4)依据材料三,我国1992年“大胆地闯”时提出建立什么体制?
(走向世界篇)
材料四 也许,我们应该把1989年看成是20世纪的结束,而将1978年看作是21世纪开始的标志。1989年首先是属于欧洲的而1978年纯粹是中国时刻。
——英国专栏作家马丁•雅克
(5)由材料四及所学知识,从中国走向世界的视角来分析,为何把中国的1978年视为21世纪开始的标志?
材料五 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
(6)由材料五及所学知识,从思想领域来看,这里的“光亮”主要是指什么?
22.下列材料摘选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指的具体内容。
材料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中国共产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在哪一次会议上“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在哪一次会议上?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哪一年?
(3)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要任务的历史新时期。农村改革开创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先河,请写出全国农村最早实行“包干到户”的地点名称。
材料三:我国的改革开放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策。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4)结合所学知识,将图1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5)根据图1和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6)我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23.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上面这组图片记录了我党走过的革命历程,选择正确的序号填空。
①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②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③巩固和扩大了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推动全国革命事业的发展:
材料二我们将总结经验、乘势而上,继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定不移深化各方面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使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我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得以实现。
——习近平等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
(2)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多少周年?哪一事件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是怎样走的?
材料三全球190多个国家、约70亿人口,我们因何而紧密相连、为何不该一意孤行,未来又将走向何方?……中国领导人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入思考给出了“中国答案”。——新华网《对人类未来的理性思考》
(3)国际社会应当如何共存,“中国答案”是什么?
2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始终与土地政策的调整相联系,某校八年级学生对不同时期的政策进行了材料搜集和探究学习。请你一起加入吧!
【第一阶段:土地梦想的实现】
材料一:
【第二阶段:由分到合的过程】
材料二: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的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生产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三阶段:探索中的失误】
材料三: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
材料四:1958年8月初,……实行高度集中的统一经营,分配方面实行供给制与工资制相结合,……由公社统一发放,生产好坏分配也一样。
【第四阶段:新时期农民的创举】
材料五: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8户村民在村西一间茅屋里秘密开会,决定实行“大包干”。包干到户的第一年,从未向国家贡献过一粒粮食的生产队第一次向国家贡献粮食4万斤,油料2万斤。小岗村的奇迹,使人们看到了农村改革的希望。
(1)材料一反映的建国初期我国农村的社会变革,使我国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2)为了解决材料二中出现的问题,国家对农业政策进行的怎样的调整?
(3)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了在当时农村出现了哪两大运动?这两大运动对中国经济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4)据材料五,指出“农村改革的希望”具体措施是什么?
(5)通过上述分析对比,你认为政府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参考答案:
1—5 DAADA 6—10 DBADB
11—15 BBBDA 16—20 BDDCB
21、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大庆油田的建成、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3)农民土地所有制、把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中国开始融入世界,并逐步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和推动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6)邓小平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2、
(1)三大改造(或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2)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三大;1956年
(3)安徽凤阳县小岗村;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深圳。厦门。海南。
(5)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6)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视发展科技、教育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23、
(1)①B;②C;③A
(2)40周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大包干”(或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设立经济特区。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或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人们要深入交流,增进彼此理解,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思相近即可)
24、
(1)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变成农民土地所有制
(2)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实事求是,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往期精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