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施一公:十个诺贝尔奖,也换不来一个西湖大学

化学加 2021-06-12

点击“活动”浏览报名最新会议讲座

导读


杭州市西湖区云栖小镇内,成立不足5个月的西湖大学安静矗立。这座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从筹建之初就受到广泛关注。作为西湖大学的倡议人之一和首任校长,结构生物学家、全国政协委员施一公,是西湖大学最重要的标签和宣讲人。

跳转阅读→全球三大化合物数据库之一,诚邀您使用体验并质疑,手机上使用尤为方便!

△《面对面》施一公:小我与大我

一次谈话激发办学梦想

与中国不少高校追求“大而全”不同,西湖大学以“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为办学定位,以博士研究生培育为起点,致力于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这个理念的实施,源于2011年欧美同学会上的一次谈话,那个时候,施一公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院长,国家千人计划联谊会的会长。

施一公:那次晚餐上,在座的几位都在评论中国科技界的一些现象和教育界的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当时韩启德(中国科学院院士)问我们,“你们这些人都是在中国出生中国长大,深谙中国文化,知道中国教育的优势和短板,同时在海外少则生活了十几年,都在海外大学著名大学做过教授,知道国外教育的优势和缺点,为什么不能够取其所长,也发挥我们的所长,在中国创办一所小型大学?”当时韩启德话音未落,我当时激动得不行,我心脏都快跳出来了。

记者:有什么事能激动成这样,这不就是一个提议吗?

施一公:因为从小到大这种心理不平衡一直存在,纵观过去一两百年,我们对世界科学的产生技术的发展新的知识的发明发现,贡献太小。我们觉得是时候大家应该联起手来,为了这个国家为了这个民族创办一所顶尖大学。

施一公其人:地道的学霸!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体制里,施一公是典型的学霸。高二时,因为取得河南省数学竞赛的第一名,并获得全国数学竞赛和物理竞赛的一等奖和二等奖,施一公成为北大、清华、南开等高校都想要保送录取的对象。最后,施一公被清华大学录取,成为清华大学生物系复系后的首届本科生。

1989年,他以本专业第一名的成绩提前一年毕业,获得生物学学士学位,同时也修完了数学系双学位课程。后来,施一公赴美深造,在全美一流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攻读生物物理学及化学博士学位。1997年4月,施一公还未完成博士后研究课题,就被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聘为助理教授。

事业上升期全职回国

在美国,施一公有着广阔的事业发展前景和优越的生活条件,但是2007年,40岁的他却作出了一个让许多人不解的决定:全职回国,回到母校清华大学。

记者:你自己要回来的?

施一公:对。普林斯顿大学方面认为我回国就是因为拿钱拿得更多了,待遇更好了。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讲,为这个百分之一万我也不回国。我从来没把这个东西放在眼里,我穷困潦倒的时候,做博士生拿几百块美元收入的时候也没放在眼里。钱重不重要?重要,但是我认为男子汉大丈夫把钱作为最重要的东西去奋斗,全完蛋了。

记者:那你为什么回来?

施一公:改变我的母校,改变清华的学生,希望三分之一的清华学生能够在个人奋斗实现自我价值的时候,脑子里有一个大我。

在清华大学担任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7年里,施一公带领清华生物学科取得长足进步,在结构生物学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2015年,施一公率领团队解析了超高分辨率的剪接体三维结构,这一成果被业界称为近30年来,中国在基础生命科学领域对世界科学作出的最大贡献。

走出象牙塔 科学家自己去找钱 怎么找?

2018年1月,施一公辞去清华大学副校长职务,全力以赴筹办西湖大学。因为西湖大学是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非营利性的新型高等学校,所以,寻找资金成了施一公办学的第一要务。

记者:我特别想知道你一个学术背景的人要跟社会求钱,这是个什么过程?

施一公:非常尴尬,因为从来没有跟人要过钱,书生气息浓重,扭扭捏捏就是说不出口。

记者:那段时间脑子里全是钱吧?

施一公:全是钱,甚至一看,有些网红拍个照片放网上,一下载然后可以挣钱。我在想,天,什么时候我有这个能耐就好了。

在筹款的过程中,几十年没离开大学校园的施一公进一步了解了中国的社会现实,也了解了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他遭受过不少拒绝,也收获了很多感动。

施一公:我认识一个企业家叫邓营,我给他说了西湖大学的理念,他特别激动,他说我可以捐三千万给西湖大学,他的企业很小规模,一年的营业额大概就一个多亿,还养了几百人,他挺难的。他过了几天跟我讲可能三千万有点难今年,我捐一千万,我还是很感激。他说能不能这样施教授,我提一个要求捐一千万,我夫人来的时候,一起吃顿饭,我说当然可以。我们一块吃顿饭,照例我又讲了一次西湖大学的理念,讲完以后没有想到他的夫人在桌子对面,突然用河南话很激烈对着我讲,哥,我也要做创始捐赠人。我一听我就愣了,因为创始捐赠人的门槛很高,要有一个亿的协议捐赠金额。他们有一亿留给孩子的,是孩子的财产。她回到郑州第一件事告诉孩子说,妈对不起你,把留给你的钱,捐给了西湖大学支持教育去了,她万万没有想到孩子说,我本来就能自食其力,你们把钱捐给教育,捐给西湖大学就对了。

大学之大不在大楼之大 而在大师之大

2018年2月14日,西湖大学获教育部批准成立。2018年4月,在西湖大学创校校董会第一次会议上,施一公被校董会聘任为西湖大学首任校长。2018年10月20日,施一公和5名诺贝尔奖得主、70余名国内外顶尖大学校长、近百位捐赠人聚集一堂,共同迎来西湖大学的成立时刻。在成立大会上,施一公发言表示:大学之大,不在大楼之大,而在大师之大。

施一公:我们有一批优秀的科学家,这些科学家在亚洲在世界上是最优秀的,你给我五年,我相信西湖大学可以做出一些在很多其它大学难以实现的重大的科学研究的突破。

十个诺贝尔奖 也换不来一个西湖大学

2017年9月,西湖大学迎来首批19位博士研究生。施一公告诫这些从四百多位申请人中脱颖而出并通过西湖大学教授严格面试的“西湖一期”成员,西湖大学培养的一定是第一有社会责任感,第二才是拔尖创新人才。2018年8月26日,又有120位博士生成为“西湖二期”学员。根据学校规划,预计到2026年,西湖大学在校学生将达到5000人左右。为了共同的梦想,施一公希望,西湖大学的所有师生能够和他一起,并肩长跑。

施一公:有人问我,你们办西湖大学,有没有想过万一哪一天不允许这样办了?我的回答是这样的,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相信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就是改革开放。我相信中国的前途一定是美好的,我相信政府国家一定会持续不断支持西湖大学。创办西湖大学之前,我对诺贝尔奖从来没有上过心,但是自从创办西湖大学以后我对它特别关注。

记者:为什么?

施一公:因为我意识到如果我早一点得到诺贝尔奖,会对大学创办创造一个非常好的舆论环境,会让西湖大学得到社会更多的支持和理解。但是对我而言,十个诺贝尔奖也换不来一个西湖大学。我希望十年、十五年以后,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旅游者来杭州看西湖的时候,同时看西湖大学,这是我们的目标,我相信我们能做到。

 ▲ 施一公教授回答记者提问

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开幕。当天下午2时,2019年全国两会首场“委员通道”开启,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教授也接受了中外媒体提问。

过去一年,西湖大学取得了自筹建以来的重大突破:2018年2月14日,西湖大学获教育部批准成立,当年10月20日,西湖大学成立大会在杭州举办,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高校就此诞生。

现场,光明日报记者向施一公教授提问:“归国十年,您一直在努力做一流的科研,现在又在努力办一所一流的高校。您最深切的体会是什么?我们提出到2035年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您认为未来中国教育需要在哪些方面发力、突破?”

施一公教授回答说:“过去一年,我和我的同事们正全力以赴地创办西湖大学;这是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大学,目标世界一流!西湖大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底气?因为西湖大学的诞生与发展,是建立在中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土壤之上,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结果!”

▲ 施一公教授回答记者提问

施一公教授表示,新中国建国以来、尤其是过去二三十年,国家持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国高等教育快速迈向普及化。“仅过去两年,西湖大学就收到来自全球各地的6000多份申请,我们已经从中选聘了近百位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其中80%是中国自己培养和输送出去的优秀学子。比如:毕业于复旦的原美国耶鲁大学终身教授、资深遗传学家许田,毕业于西安交大的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后、青年科学家李小波等。”他说,正是祖国的大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的飞跃,我们才得以这样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得以创办一所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大学!

西湖大学的诞生,不仅是应时势之变,更是应教育之需。毋庸置疑,当下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目前我国在基础科学领域仍然缺乏尖端性突破,原始创新能力仍然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施一公教授说:“尖端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只能靠我们自己去创造!我们迫切需要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有社会责任感的拔尖创新人才,而这,正是未来我国教育需要发力和突破的重点,也是西湖大学的使命与目标。”

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突破不仅仅是几位科学家、教育家的愿望,也是人民大众的热切期待。“西湖大学创办至今,已经收到了近万人的捐赠”,施一公教授现场分享了一个感人的捐赠故事,生活在南美洲法属圭亚那的温州华侨周先生,辗转33小时取道巴黎、赶到杭州,带来了当地33位华人华侨的捐赠款和对西湖大学助力祖国强大的殷殷期盼。周先生动情地说,他们是生活在亚马逊原始森林大西洋畔,离天最近、离祖国最远的华夏炎黄子孙,但他们希望祖国强大、科教兴国!

施一公教授坚信:“只要我们大家坚定信心、携手同行,一定能让中国早日成为世界教育强国,一定能助力中华民族早日实现伟大复兴!”


来源 | 央视新闻、西湖大学            编辑 | 化学加



点击下方关注化学加小程序

专业、方便、实用

投稿分享 | 转载联系  | 广告推广 | 商务合作 

联系化学加编辑部 :18676881059(手机/微信)

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

拓展阅读


更多精彩,关注本号后,点击菜单栏或回复字母查看

回复 V:Nature/Science    回复 W:有机化学

回复 T:科研动态    回复 i:美丽化学

回复 P:化工应用    回复 L:科普知识

回复 C:漫画化学    回复 D:化学趣史

回复 F:化学视频    回复 Z:科技名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