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马智行楼天城:努力是唯一可以依靠的东西 | 红杉Family

红杉汇 2022-04-29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晚点LatePost Author 晚点团队

对于天才,我们总是充满着关于卓越智力、缜密逻辑、灵活头脑、坚韧信念等想象。楼天城,作为首届清华姚班毕业生的 “中国编程第一人”,在交谈中给人留下的印象正是如此。但是也有一点例外——他极度勤奋,甚至可以用刻苦来形容。这样的品质,在以往,并不经常被用来描述一位智力超群的人。


楼天城是自动驾驶创业公司小马智行的 CTO,也曾是全球三大著名算法竞赛之一国际编程比赛 Topcoder Open(TCO)中国区蝉联近十一年选手总积分榜第一的参赛者。对于他来说,打计算机竞赛是“放松活动”,是人生的惯性,更是一部分的自己。


从顶级水平竞争中,楼天城看到了自己的平凡,从而他明白努力是唯一可以依靠的东西;


从顶级水平竞争中,楼天城对赢的渴望只增不减,对创业亦是如此:他要当第一,且 “不是只当中国的第一”;


从顶级水平竞争中,楼天城很早就学会了放平心态,并且找到了自己的优势打法:心态放稳,死死地咬住距离,不留任何缝隙;一旦对手失误,绝不会放过那个超越的机会。


正是因为如此,楼天城带领着小马智行团队,追逐冠军荣耀,坚定“第一”目标,日拱一卒,不断拉开距离。


以下是《晚点 LatePost》对楼天城的专访报道,本文略有编辑删节。


编程竞赛狂魔


北京西北六环的中关村壹号距离市中心相当遥远,在海淀北部,是一个硬科技创业产业园区。就像这家公司所在的自动驾驶领域一样,那里也是崭新与荒凉两种气质相互冲撞的地方。道路开阔,司机野蛮。
2020 年 8 月底,我们在小马智行北京海淀办公室第一次采访楼天城。采访开始前,两位公关带着我们参观公司,在一个看上去有几十平米的休闲区平层,我们意外撞见了楼天城。他似乎是从一个会议上溜出来放风的,从工区快步冲进来,一边抬头向我们打招呼,一边快速啃完了四片西瓜,又匆匆离开。
据他的多位同事描述,这位世界顶级程序员对吃穿毫不在意。他喜欢穿宽松的 T 恤 + 牛仔裤 + 运动鞋,戴黑框眼镜。喜欢吃 “500 强食品”,包括: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可口可乐……如果公司哪位同事刚好碰到楼天城落地的第一餐,他极大概率会提着一兜麻辣香锅外卖,在公司茶水区一边吃饭,一边拉着一两位同事交换最近的思考心得。
公司里所有的人都知道,今年已经 35 岁的 “楼教主” 仍旧痴迷于竞赛。
小马智慧物流总经理、浙大毕业生贺星正式入职前的周末,到办公室给新电脑安装系统。正好楼天城也在公司。当天浙大在举办一个编程比赛。看到贺星,他大步走过来,问:“你的账号能不能借我用一下,参加下比赛。” 因为 “怕拖后腿”,贺星没给。结果,楼天城自己注册了一个 “马甲” 跑去参赛。
接下来的五个小时,贺星一边在工位上配系统,一边听到背后的楼天城把键盘敲得噼里啪啦响。直至傍晚,楼天城,非常认真地开始复盘下午的赛事——
虽然我是排第一的……但有一道题,提交了 30 几次都没有过……不对呀。那道题到底哪里有问题呢?!后来,我加了几个摆动(即,摆动序列,一种应用于编程的数学方法),应该能过了,为什么还是没有过?……哎……一定是题有问题。可能是我想到了一些出题者没有想到的点。
“这,就是解题狂魔的一个事实证据。“贺星说。
创业之后,一些重要的比赛,楼天城基本不太错过。很少有公司 CTO 还在专注于和比自己小十几、二十岁的人打比赛,对楼天城来说,打竞赛是休息。“他就跟打游戏一样的,我们累了,打了一把吃鸡,他累了,就打一把竞赛。智商过高的话,要玩有一点难度的游戏才有意思。” 堂弟楼云对哥哥的这个 “癖好” 已经见怪不怪。
首届姚班毕业生、楼天城的同学贝小辉也证实了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大一军训时,所有人都训得很累,晚上回到宿舍,楼天城说,实在太累了,我要去机房做几道题。然后,他就真的借了辆自行车,骑车近 20 分钟,到一个很偏远的机房抓紧时间做 1 小时竞赛题,再在夜色中骑回宿舍。
2019 年 9 月,广州某大学组织了一场编程竞赛,公司的 HR 和楼天城商量,派一支小马智行的工程师参赛队,跟同学们接触接触。楼天城听完,说,我要回来参加。
比赛那天,有观众专门为了看楼天城而来。在一个体育场般的场地,参赛队伍同时答题,观众们在场下只能看到教主小小的身影。以及,他卡在某个关键点时突然起身对着地做俯卧撑的动作。以及,代表他们队又答对一题的气球在桌子旁边挂起。
工作后参加的很多场大小比赛,楼天城并不会每次都赢,论备赛的专注程度,他早就比不过高中生、大学生。但一个几乎没有意外的状况是——每次比赛超过楼天城的人,都会被他招进公司或叫来实习。

努力是唯一可以依靠的东西


清华、姚班、竞赛,都是天才云集。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楼天城看到自己的平凡。
刚上清华那年,贝小辉最大的收获是: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高手实在是太多了。大家都接受了有的人确实就是会比你更厉害。” 他说。
楼天城当然是其中一个高手。刚升大一时,他就入选计算机竞赛的国家队,和另外三位清华计算机系的同学代表中国参加 Google 全球编程挑战赛。但比他更天才的人也不是没有。
Google 那场比赛的队友中,有一位叫鬲融,也在姚班,获得过计算机系历史最高 GPA,是 “17 科满分大神”、“特等奖学金得主”,在校期间学分积三年排名全系第一,如今任教于杜克大学,19年还获得了有着 “诺奖风向标” 之称的斯隆奖。
量子位的一篇报道曾对比了楼天城和鬲融的区别。文中记述,楼天城的高中信息学老师李建江到北京出差时,几次顺路到清华,晚上 9 点去计算机系的宿舍,“鬲融一定在,而天城还在教室用功。”李建江那时意识到,楼天城并不是自己一直认为的“天才型”,而是“地道的勤奋型”。
而竞赛里的顶级高手更是令人生畏。每一次谈到超过他的选手们——特别是 2006 年超过他的那位俄罗斯籍选手 Petr Mitrichev时,调侃的语气里带着一股狠劲儿。
楼天城在赛场上和 Petr 几次相遇,几乎每次都是楼天城输。很郁闷。有一年过年回家,楼天城专门花时间研究 Petr 的打法,结果更郁闷了:“他最多只比我好一点,但偏巧他就能克我。”
真正接近过金字塔尖的人,才能了解那里有多可怕。楼天城有时候也会觉得很奇怪:骇客这方面,大家骇客的问题不一样,有的擅长代数、有的擅长几何、擅长解析,各有不同。“但这帮人厉害的是,他是不管方向的,所有都能擅长,可能开始不懂,但是他学了几个小时就能比你懂,他就有这个本事。”他说。
在那之前,楼天城一直觉得,他想要的东西通过努力就能获得。“但是一旦见到这帮人就不一定了。”你曾经认为的天赋已经不复存在了,没有一个人比你差;你曾认为机遇站在你那一方,但没有人有比你差的机遇;你觉得自己很努力,那时候,努力是你唯一能依赖的东西,但是大家都非常努力。“你实在是找不出比他们好的地方来。”
这让他想到金庸在武侠小说里写到的一句话:周伯通说,王重阳当年赢华山论剑不是偶然,如果他不死的话,十年之后,他还会一直赢。
那一刻,他是恐惧的、孤独的、渺小的。
就像他说的,“努力是唯一可以依靠的东西”。十几岁开始,他通过努力,考上清华,得到世界级竞赛冠军。北京技术副总裁张宁和贝小辉是大学时是楼天城最常一起组队的队友,他们深知“教主之所以成为教主”,经历了怎样的付出和坚持。
中学时代,楼天城在竞赛圈里并不出名。大概也就是一两年,楼天城在各个网站上的刷题量都变成前几名。要知道,有的题库上面题非常非常多,上千道,其中一些还非常难,必定消耗大量时间。
他热衷的比赛也并不是一个会对天才有持续吸引力的东西。编程竞赛并不是解决一个前沿的、尖端的问题,而是用一个漂亮的方法去解决一个复杂的题目。很少有人能持续地执着于此,同批人里,只剩楼天城一人仍在游戏中。
TCO 大赛的排名是积分制,类似网球公开赛。每年 500 场大小赛事,参与者不必每场都参加,但不参加会影响总积分排名。楼天城在 2006 年 9 月第一次登上 TCO 总积分榜第一名,之后的十年里的任何一天,只要打开 TCO 官方网站,人们都会在总积分榜的最顶端看到楼天城的竞赛 ID——ACRush。
这个名字里包含了他对自我的期待:AC = Accepted = 比赛中一道题目做对的标志。Rush = 以一个很极快的速度“扫荡过去”。
潜心准备竞赛那几年,楼天城每周 100 个小时泡在电脑上,如果你找不到楼天城,那他一定在机房。那段高强度快节奏的时光是楼天城至今为止的人生中“最回味、最 enjoy 的一段日子。有时我做梦还能回想起当时,醒来非常开心。”
他格外记得,2006 年,第一次在世界级计算机竞赛拿到第一时,他从不喝酒的父亲听到消息后,专门开了瓶酒庆祝。

目标导向极其明确


当楼天城给自己设定一个“to be done”,它一定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变成“be done”。


9 岁那年,楼天城跟着父母第一次来北京。那时,爸妈告诉他:这是全中国最好的两所大学之一。当时,楼天城的全科成绩并不绝对突出,但他认为“可以把清华当做目标”。
竞赛让他很早接到几所国内一线高校抛来的橄榄枝,学校允诺,可以让他不参加高考就直接录取。楼天城拒绝了这个“99% 中国学生都会心动的机会”,“我肯定是要上清华的”。
楼天城去创业并不是一个让老同学贝小辉感到意外的选择。“他编程那么好,不创业才是可惜。”
楼天城的父母都是浙江大学的教授,爷爷、伯伯也是工程方面的教授,按照他堂弟楼云的描述,家里人都比较实用主义、比较工业化,不喜欢束之高阁的学术研究。
2011 年,楼天城从清华姚班博士毕业,被 Google 招入,据说入职年薪创下了中国博士生的最高纪录。早期,楼天城在 Google 从事社交网络和机器学习相关业务,时间长了,他觉得,在一个成熟大公司里做锦上添花的工作,没那么有意思。
工作 3 年后,楼天城参加了 Google X 团队的面试。Google X 号称“谷歌公司内部最神秘的一个部门”,由各个科技领域的顶级专家组成,从事具有未来感和高科技创意的项目的研究。彼时,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便是自动驾驶。
楼天城不喜欢解答“Yes Or No”的问题。自动驾驶需要强大的软件能力和强大的硬件基础。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就有一批全世界最优秀的工程师钻研与此,只是当时硬件完全跟不上,车辆线控做得很差,摄像头、芯片更是没有好的。但到了楼天城这一代,精度更高的激光雷达已经可以大规模用于研发。这让他看到未来的机会。
而他,从来不会让这样的机会溜走。
在继续留在 Google 总部做广告 / 视频推荐算法和加入自动驾驶团队之间,他选择了后者。2010 年,自动驾驶还是一个探索的阶段,到了 2015 年,很多人都开始相信自动驾驶一定能做成功,这里头就包括楼天城。他开始认真思考自动驾驶可能的意义。
那时,中国互联网进入“共享单车、网购、移动支付、高铁的年代”。他判断:自动驾驶在中国有很广阔的土壤,在中国做,“完全不是一个 follower(跟随者)的状态”。
一切选择都非常果断。
2015 年底,楼天城从 Google 离职。2016 年 4 月加入百度,主导无人车项目的技术研发,是百度史上最年轻的 T10 级员工。入职百度时,无人车团队 “连车都没有”,非常初级。不到一年,楼天城再次离职,以联合创始人兼 CTO 的身份,和前百度首席架构师彭军共同创立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
果断、专注,设定目标后严格地去实现它。这个特点,在生活里也被楼天城发挥到极致。

冠军荣耀


竞赛生涯造就了楼天城本能里面的很多素质。虽然不擅长讲故事,但这位逻辑性极强的顶级程序员分析起自己时,倒是深刻又精准。


他是个稳健的冒险者。从他打德扑的风格就能看出来:当赢牌的概率为负时,绝不会再跟牌。但他又不是对风险的承受力很低。竞赛时,他经常不会为了保第二名而放弃争第一,拼挂了,只排第十。但 “争第一” 的信念很重要。
从前,他这样要求作为竞赛选手的自己。现在,他这样要求整个公司、整个团队。
在分析这种团队氛围时,楼天城拿世界杯期间的法国队做为类比。2018 年世界杯 16 进 8 那场,法国队遇到阿根廷,打了整个世界杯最艰难的一场比赛。
“但法国队绝不会认为这场比赛是狭路相逢。那是因为,法国队是一个要拿冠军的队伍,在他眼中,任何队伍都是要越过的坎,没有一个队伍是要逃避的,他也没有要逃避任何一支队伍的意识。” 他说。楼天城觉得,团队至少在技术上,应该有勇气跟任何世界上最优秀的公司比赛。“从骨子里就要有做到世界上最好的这个想法。”
参观小马智行的两个办公室,最强烈的感受是:那里还留有人们从前对于创业公司的想象:人们有热情,有活力,有共同的相信。这在今天的互联网创业公司里已经很少见。
小马智行是技术导向的公司,技术部门是一个由优等生组成的团队。早期员工中,好几位是楼天城的姚班同学,最早加入小马的三四个人里,至今没有一个人离开。
2017 年,楼天城找到张宁时,后者已经在 Google 工作多年,住加拿大。大厂的氛围早就让他非常熟悉,整个工作生活也进入一个平稳的状态。两位老朋友相见,没有太多客套,楼天城当时还在出差,直接叫张宁到小马智行的硅谷办公室去试乘测试车。接着,张宁被彭军带着参观办公室。一推门,张宁一下就看到几位姚班的老同学,“这个氛围让人觉得很温暖”,当时除了一两位行政人员之外,剩下的 “几乎全是工程师”。呆了小半天时间,回加拿大的路上,张宁已经做好了选择。
每年参加竞赛的另一个好处是,楼天城可以把比赛中发现的好苗子都招进来。他给作为 CTO 的自己设立一个职业目标:为公司招更多比自己厉害的人。这样的职业角色早就让他没有余力更多地亲自沉浸到技术中去。
整个技术团队对自己的要求也都很高。楼天城每周工作 100 个小时,“那帮哥们” 也都 100 小时——公司对工作时长没有硬性规定。
从现实和理性一点的角度看,楼天城觉得这些优秀的技术人才愿意留在小马的原因是:首先他们非常喜欢做这件事情的意义;其次,每个人在公司都负责非常重要的事情。
“当你在一个团体里,你有一种感觉、有信心、有激情能满足目标,能使你的位置不断上升,最终站到最高的领奖台时,你就会有一种对冠军的渴望。虽然不算脱缰野马,但是至少也热烈和巅狂。” 他说。
事实上,在同一批自动驾驶初创公司里面,小马智行在融资方面一直表现最好。
百度首席架构师 + 中国编程第一人 + 姚班 / 竞赛优等生的技术人员配置,让小马智行在同时期的创业公司里更有光环,也更被一线投资机构垂青。自 2016 年 12 月成立以来,小马智行至今已经完成 7 轮融资,融至 C+ 轮,公司估值超过 53 亿美金。
2018 年 2 月,小马智行在广州部署全国第一支常态化测试的自动驾驶车队;2018 年 6 月获得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资格(初创公司里是第一批次);2020 年 5,获准在北京开展公开道路测试,是成为首家获得北京自动驾驶载人牌照的创业企业。

作为追赶者的觉悟


小马智行并不是自动驾驶行业里起步最早的公司,但赶上并抓住了很好的时代机遇。流量的红利逐渐衰退的这几年,自动驾驶是投资人们下注最多的新领域。
我在北京海淀和广州南沙都试乘过小马智行的测试车。测试车型是丰田旗下的雷克萨斯,中美两国有超过 200 台自动驾驶汽车。车辆经过改造,车顶被一个四爪的黑色或银灰色的机器倒扣住,那是技术硬件的集成中心。多个激光雷达分布在硬件中心和车前灯的中间,从各个角度观测路况变化。道路上的一切都被数据模块化了,不同类型的车辆以及行人变成不同颜色和大小的方块,出现在车载智能屏幕上。
按照规定,每辆测试车都配有一个安全员,被招至公司前需通过比较严格的驾驶能力测试,还要经过技术培训。测试车启动开出一段距离后,直至停车,可以实现安全员全程双手不触碰方向盘,脚不踩刹车或离合器。
数据对一个自动驾驶公司来说非常重要。小马智行的公开测试里程数已经达到近五百万公里,但自动驾驶领域的长尾问题太多。“如果安全性要达到 99.99%、99.999%,必须要问一个问题,就是测试多少公里才能碰到一个长尾问题。”——这个问题,张斐拿去问过许多人,但是没有从行业里得到一个特别好的答案。
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了楼天城,他再次展现出应对媒体的娴熟。“数据量应该说是木桶的一块板,但木桶肯定还有其他板。” 他说。

虽然在初创公司里备受瞩目,但小马智行也不得不面对一个更有经验的对手——Waymo。Waymo 是 Google X 的自动驾驶团队,2016 年以子公司的形式独立运营。
作为一个后来者、追赶者的角色,楼天城并非没有信心。他坚信:成功不能被复制,但失败可以被复制。
从所有追赶者的例子中,他看到一个规律:对手的失误基本上是后来者居上的很重要的原因。“第一名可能会让你望尘莫及,直到最后也没办法。在此之前,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不能自暴自弃,更不能妄自菲薄。然后要很实实在在的努力,每次必须做的事要做好,把距离先咬住再说。


但还有一种可能,对手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被你找机会追上。”
“Waymo 对中国市场的态度,就是它很重大的失误之一。” 楼天成说。当年 Waymo 的策略是去拉斯维加斯赌场、美国一些大型超市去收集人的数据,回来之后还要对数据处理,很麻烦。“而我们的车,在广州随便溜一圈儿,数据都够 Waymo 使一年了。” 说到这里,他信念感十足。
“真正厉害的选手在开场的时候就很好地起跑,过程中一直保持优势,最后无悬念地夺冠,这才是冠军应有的样子。” 他说。
像楼天城的竞赛风格一样,小马智行整体也是一个比较稳也比较正的团队——怎么去做公司,怎么搭团队,怎么去做工程化,一步一步都非常系统,不会做让你有特别多惊讶的事情,但也不会有什么让你觉得有延迟或者有失控的部分。
还有类似的评价是:他们是连续性地不错。日拱一卒,每年都在努力,没干什么错事,团队不吵架,然后一路跟他的同类公司不断拉开距离。
就连对于未来的想象,楼天城的答案都是缜密、谨慎、理性的。我们问他,40 年之后,自动驾驶全面到来时,人们的日常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他回答说:“我想象不到。” 他不喜欢用具有画面感的语言去描述一个具有科幻感的未来图景,这可能和很多创业者非常不同。
非常 “茶余饭后” 的时候,楼天城曾经和朋友聊他对这个世界的理解:界是个模拟程序,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段内存条。因其短暂,所以创造价值变得更有意义。他讲到他之前的一个感慨。清华确实不缺天才,但确实有一些人进了清华后不再努力,“假设世界真的是一个模拟环境,你达到这个状态可以说自己曾经很努力,也可能是存在天赋。
“上天赐予你一些东西,也许是因为有真正需要你做的事情。” 最终是否做到没关系,“但是如果你去滥用上天的恩赐的话,我觉得上天会有收回的那一天。”

小 马 智 行

领域:TMT

小马智行(Pony.ai)于2016年成立,在中美两国同时布局,落地自动驾驶技术。如今已在硅谷、广州、北京、上海等地设立研发中心,获得中美多地自动驾驶测试、运营资质与牌照;并与丰田公司、一汽集团、广汽集团、现代汽车建立或深化合作。


小马智行致力于提供安全、先进、可靠的自动驾驶技术,实现未来交通方式的彻底变革。经过长期的复杂城区公开道路测试,小马智行已经累积了数百万公里的自动驾驶路测里程,为规模化的自动驾驶服务奠定了基础。


红杉资本始终致力于帮助创业者成就基业长青的伟大公司,为成员企业带来丰富的全球资源和宝贵的历史经验。49 年来,红杉资本投资了众多创新企业和产业潮流的领导者。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作为「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专注于TMT、医疗健康、消费品/服务三个方向的投资机遇。16年来,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投资了近600家具有鲜明技术特征、创新商业模式、具备高成长性和高发展潜力的企业。




推荐阅读




成为一个出色的学习型组织要怎么做?|红杉汇内参

管理≠领导?成为更好管理者的6条反直觉准则丨首席人才官

“赛车手”与“副驾驶”的速度与激情丨红杉数智汇

21世纪20部科幻电影,你最爱哪一部?

在广阔的哲学视野,寻找指向幸福的科学 | 新书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