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棕熊与人类在北美共处的历史——《熊的袭击》节选

雪境 GangriNeichog雪境
2024-09-05

点击上方文字关注我们


雪境将从本期开始,正式分享《熊的袭击》一书中的部分精彩节选内容。斯蒂芬·赫雷罗的《熊的袭击:起因与防护》这本书中,不仅记述了很多熊与人相遇案例的细节,分析了熊攻击人可能的原因,还给出了很多经验性的建议,帮助人们在野外防范熊的攻击。节选的内容中,不会出现惊悚血腥的场面。更多的将是人的野外活动及熊行为的细节,帮助您更详细的认识熊,以及它的栖息地。

《熊的袭击》被国际熊研究与管理协会认为是上世纪70-90年代最受欢迎的有关熊保护与研究的读物,被摆放在成千上万深处北美“熊国”的百姓家里,郊外营地里也争相传诵。直到2018年已出版到第三版,并被译为德文与日文分别出版。期待有一天本书也能在中国出版,或有中国自己的《熊的袭击》!有关本书及作者的详细介绍,请点击此处查看。

《熊的袭击》第3版封面(图片来自该书)


棕熊与人类在北美共处的历史

除了人类以外,棕熊及北极熊可算是北美最危险的野外哺乳动物了。印第安人与棕熊共处了上千年,但没办法找到相关的历史遗存。现在能够查到的最早记录棕熊的文字,来自一位白人探险家亨利·凯尔西,他于1691年8月在现在的加拿大中南部曼尼托巴省遇到了“一只大熊”。他提到了这只熊具有的强大力量和潜在的危险性,同时凯尔西被认为是第一个杀死棕熊的高加索人。
有一次,凯尔西和一位印第安土著人在树林里遇到了两只棕熊,印第安人快速的爬上了一棵树,凯尔西跑进了一片柳树丛中,一只熊直接进入了这片树丛,凯尔西用火枪击中了它。另一只熊正趴在印第安人爬的那棵树上,凯尔西又用火枪打中第二只熊。他的举动,给印第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给他起了个“小巨人”的称号。
印第安人与棕熊共处了数千年,大多数部落都是尊重且有些惧怕棕熊的,所以很少捕猎它们,即使对于特别勇猛好战的“黑脚印第安人”(被称为西北平原的突袭者)也是如此。对印第安人来说,棕熊是神圣的,拥有超自然的力量,所以需要和棕熊保持一定的距离。
就像前面提到的凯尔西一样,随着白人定居者带来了猎枪,棕熊与人类之间的原有力量平衡发生了变化。印第安人和白人开始使用猎枪狩猎,白人定居者和猎人更甚。虽然并非完全解除了棕熊的危险,但他们可以更安全地对付棕熊。以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为例,19世纪中后期,狩猎棕熊开始在该州盛行。然而,这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据记录曾经在该州大约有1万只棕熊,到了1924年有报道称巡逻队最后一次目睹了棕熊的身影。如今,棕熊仅仅是该州州旗上的一个图像了。

美国加州州旗(图片来自网络)

棕熊在美国大部分领土及加拿大的快速发展地区遭受了同样的命运。在欧洲人踏上北美大陆以前,棕熊的范围包括东至密苏里河、南至墨西哥,北至北冰洋的西大陆大片地区。只要有合适的栖息地,都可以发现棕熊的踪迹,而今天棕熊的栖息范围已缩小到原来的1/3左右。这已经足以证明人类强于棕熊的能力,现在我们面临的更艰巨的任务是,如何与棕熊共存。
我们该如何与棕熊共存呢?这种动物足够强壮,可以移动数百磅的花岗岩巨石去抓土拨鼠,偶尔也会攻击人类。幸运的是,棕熊很少袭击视野中的人类,由于一些严重的袭击事件,棕熊的伤人行为被夸大了。

北美历史(虚线范围)及现在(黑色范围)棕熊分布范围参考图(图片来自本书)

已有研究清楚的表明,棕熊遇到人类的正常反应是躲避人类,而不是主动采取行动或发动攻击。如果棕熊很容易袭击人类,那我们获知的伤人事件应该不止现在这些。
在分析特定的熊袭击人的案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棕熊伤人的统计数据。我搜集了1900-1979年来自北美国家公园记录的143起棕熊伤人事件,这可能占整个北美地区实际发生伤害事件的一半。在143起事件中,有88%的事件中有1人受伤,8%的事件2人受伤,3%的事件3人受伤,还没有发现4人或更多人在一起事件中受伤。这些事件中,有71%是母熊带着小熊时发生的。
1-2个人的小群体在野外好像比更多人在一起受到的伤害可能性更大,但需要谨慎的解释这个现象。因为在偏远的地区,1-2个人在野外的可能性更大。当然更多的人在一起外出的安全性更高,棕熊还没有对6人及以上的人群发起过任何的袭击。

美国黄石公园里的棕熊(图片来自本书)

根据我的记录,大部分棕熊伤人事件出现在7,8和9月,据此可以得出结论,大多数伤害发生在户外休闲运动最多的时候,主要在夏季(徒步旅行和露营者)和秋季(猎人),我不认为棕熊在一年中的某个季节会更危险。相反,我相信,随着到棕熊栖息地旅游的人数增加,遭遇棕熊的机会也会增多。一些人认为棕熊在春季交配时节特别危险,成年雄性在每年的这个时段都很好斗,但并没有证据可以支持这个观点(只有一次事件可归为遭遇了一对棕熊)。我们可以接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风险,而棕熊伤人的风险确实并不高。
与棕熊伤人事件有关的因素是人类和棕熊间彼此接近,特别是二者出乎意料的相遇。在一些步道或露营地位置不对的地方,人们集中注意力搜寻麋鹿等动物,这时忽略了熊的存在。还有其他因素,比如食物或垃圾的存放方式不当,也会吸引棕熊,使双方彼此接近。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研究与棕熊引发伤害相关的具体情况,以及可能导致伤害但并未造成伤害的情况。



特别说明:分享的图文内容除特别标明外,均编译并部分节选自Stephen Herrero的《BEAR ATTACKS THEIR CAUSESAND AVOIDANCE》第三版,版权归该书作者及出版者所有。

编译:

排版:马文利

审核:糖豆



更多精彩回顾


一本书告诉你该如何与熊相处——关于《熊的袭击》简介

熊为什么要伤人?遇到熊,装死有用吗?


如何与世界上最致命的熊和平相处?


棕熊作为土主你对它了解多少?——玉树地区熊文化访谈

添加雪境微信小助手,加入雪境分享社群吧!

联系雪境小助手加入雪境分享群

也欢迎您扫码支持雪境的野生动物救助众筹项目

帮助我们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共享雪山圣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GangriNeichog雪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