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进入上行通道,PPI高点大概率已现【国盛宏观熊园团队】
事件:中国4月CPI同比上涨2.5%(预期2.6%,前值2.3%);PPI同比上涨0.9%(预期0.6%,前值0.4%)。
核心结论:
1、食品价格推升二季度CPI,但全年通胀有惊无险。4月CPI同比连续第3个月回升,主因食品价格上涨所致。全年高点可能在6-7月出现,但“破3”概率较小。
鲜果和猪肉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09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4月CPI猪肉分项与高频数据出现环比增速的背离:前者环比涨幅较前期扩大,后者环比涨幅收窄。我们推断公布的CPI猪肉分项可能是数据平滑后的结果,短期会与高频数据产生偏离
CPI进入二季度上行通道,但“破3”难。在猪价、油价和流动性的综合作用下,二季度通胀压力较大,CPI可能在7月前后达到年内高点(2.7%-2.9%)。除非油价超预期上涨,否则年内CPI难“破3”。
2、CPI未来节奏:2月大概率是CPI同比全年低点,二季度可能连续走高至2.3%上方(不会突破3%),6-7月有望年内高点(2.7-2.9%),下半年整体回落(需要警惕猪瘟导致猪价大涨,进而抑平CPI回落幅度)。
3、PPI环比、同比上涨超预期,但大概率是年内最高点。我们认为,4月PPI的超预期上行,主要由三个因素所致。
地产、基建投资保持较高景气度,强周期行业价格持续上行。需求端,一季度地产施工保持较高景气度,对钢铁、建材、有色等行业的需求拉动强于去年;供给端,一季度淡水河谷铁矿石产量同比下降11%、国内安全督查等因素对钢铁成本、化工行业供给形成负面影响。
4月增值税下调后,部分强势行业并未下调终端价格,导致不含税价上行。若强势企业不调低含税价,理论上受益于减增值税,不含税价格将最高上涨2.65%。典型代表行业是烟草制造业,在今年4月以前,烟草PPI分项单月最高环比上涨幅度仅有0.3%,但今年4月烟草PPI分项环比大幅上涨2.2%。
食品价格持续上行推升了PPI食品相关行业走高。1-4月22个省市生猪均价环比分别为-7.3%、-1.9%、16.7%和7.8%。生猪价格的走高直接推高了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的成本,两大行业的出厂价格也随之滞后走高。4月PPI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环比分别上涨0.2%和0.3%,各自创下近5个月、近9个月新高。
4、PPI未来节奏:4月PPI同比可能是全年高点,之后趋落,三季度末迎来最大跌幅,四季度再度小升;全年整体回落但不会严重通缩。
5、二季度通胀压力有所上升,但尚难制约货币政策。随着猪价上行、中美贸易谈判的反复,国内通胀压力有所上升,但考虑到CPI上行主要是供给端因素扰动,叠加PPI大概率将调头向下,宽松总基调未变。
风险提示:国内猪价快速大幅走高;国际油价超预期上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
正文如下:
一、CPI进入二季度上行通道,但“破3”难
4月CPI环比上涨0.1%,同比上涨2.5%,高于前值2.3%及我们的预期值2.4%,主要受鲜果、猪肉涨价所致。
从环比变动情况来看,鲜果和猪肉是主要的涨价分项,二者价格环比分别上涨2.6%、1.6%,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09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4月CPI猪肉分项与高频数据出现环比增速的背离:22个省市猪肉均价环比上涨8.2%,涨幅较前期回落2.2个百分点;然而,CPI猪肉分项4月环比上涨1.6%,涨幅较前期扩大0.4个百分点。
从历史数据来看,CPI猪肉分项与猪价高频数据走势趋同,2011年以来二者环比增速的相关性高达0.88。然而,3月22个省市猪肉均价环比大幅上涨10%,而同期CPI猪肉分项仅上涨1.6%,再结合4月二者增速的背离,我们推断公布的CPI猪肉分项可能是数据平滑后的结果,短期会与高频数据产生偏离。
从同比变动情况来看,4月CPI同比上涨2.5%,其中翘尾因素贡献为1.3%,新涨价因素贡献为1.2%。非食品项同比上涨1.7%,涨幅较前期下滑0.1个百分点,交通和通信分项是主要拖累项,由于减增值税政策的落地、去年高基数的影响,4月汽油价格同比下滑6.3%。受猪肉、鲜果涨价的影响,食品项同比上涨6.1%,创近三年新高。
全年来看,我们维持此前观点,在猪价、油价和流动性的综合作用下,二季度通胀压力较大,CPI可能在7月前后达到年内高点(2.7%-2.9%)。除非油价超预期上涨,否则年内CPI难“破3”。在具体的通胀节奏判断上,往后看,我们认为,基于简单模型的测算(纯粹基于翘尾因素和新涨价因素的历史表现),全年通胀节奏如下:
全年CPI:2月大概率是CPI同比全年低点,二季度可能连续走高至2.3%上方(不会突破3%),6-7月有望年内高点(2.7-2.9%),下半年整体回落(需要警惕猪瘟导致猪价大涨,进而抑平CPI回落幅度)。
二、三因素推升PPI,年内高点大概率已出现
4月PPI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0.9%,高于前值及市场预期,主因是黑色产业链、化学原料及化纤涨价。
4月份PPI生产资料价格、生活资料价格环比均继续上涨,涨幅分别为0.4%和0.2%,对PPI环比的拉动分别为0.27、0.05个百分点。从具体行业来看,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由降转涨,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农副食品加工业涨幅扩大,而石油产业链涨幅回落,但仍保持正增长。
我们认为,4月PPI环比、同比超预期,主要原因包括如下三点:
其一,地产、基建投资保持较高景气度,强周期行业价格持续上行。开年国内经济数据超预期,地产投资是主支撑,一季度地产投资同比增速高达11.8%。由于今年地产投资将主要靠建安投资拉动,因此地产投资对钢铁、建材、有色等强周期行业的需求拉动将强于去年。此外,供给端还受到淡水河谷铁矿石产量同比下降11%、国内安全监察等因素扰动,黑色、化工产业链涨价明显,4月合计对PPI环比拉动0.16个百分点。
其二,4月增值税下调后,部分强势行业并未下调终端价格,导致不含税价上行。4月开始制造业增值税税率正式从16%下调至13%,企业是否调低终端含税价取决于企业的议价能力。若企业保持终端含税价不变,那么不含税价将上涨2.65%[1]。由于PPI统计的是不含税价格,受减税提振,强势行业PPI理论上会出现2%左右的环比上涨,这一现象的典型代表是烟草制造业。在今年4月以前,烟草PPI分项单月最高环比上涨幅度仅有0.3%,但今年4月烟草PPI分项环比大幅上涨2.2%,接近于理论上涨水平2.65%,对PPI环比拉动0.02个百分点。
其三,食品价格持续上行推升了PPI食品相关行业走高。春节后生猪价格快速走高,1-4月22个省市生猪均价环比分别为-7.3%、-1.9%、16.7%和7.8%。生猪价格的走高直接推高了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的成本,两大行业的出厂价格也随之滞后走高。
4月PPI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环比分别上涨0.2%和0.3%,各自创下近5个月、近9个月新高,合计拉动PPI环比0.02个百分点。
往后看,我们维持此前观点,4月PPI同比可能是全年高点,之后趋落,三季度末迎来最大跌幅,四季度再度小升;全年整体回落但不会严重通缩。
三、二季度通胀压力有所上升,但尚难制约货币政策
在前期报告《3月通胀如期反弹,全年有惊无险——兼看减税是否拉低通胀?》中,我们指出,考虑到CPI上行主要是供给端因素扰动,且PPI仍处于下行通道,通胀尚不会对货币政策形成制约。随着中美贸易谈判的反复,经济未稳通胀不高情况下,预计二季度货币总体维持宽松,主要靠结构性工具发力,此外更需关注利率并轨和金融供给侧改革。
注释:
[1]假定企业减税前不含税价为100元,适用16%的税率,那么减税前含税价为116元;若减税后适用税率为13%,且企业未下调含税价,那么不含税价将变为102.65元,相比于减税前环比上涨2.65%。
风险提示:猪瘟超预期蔓延,国内猪价快速大幅走高;地缘政治风险加剧,推动国际油价快速上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引发输入性通胀风险。
联系人:熊园,国盛宏观首席分析师(18511580215);王梅郦,国盛宏观研究员;何宁,国盛宏观助理研究员。
相关文章:
[1]国盛宏观熊园团队,五一宏观8大看点,2019.05.05
[2]国盛宏观熊园团队,4月PMI再弱的四个信号,2019.04.30
[3]国盛宏观熊园团队,从PPI上行可能性看库存周期演化路径,2019.4.28
[4]国盛宏观熊园团队,通胀如期反弹,全年有惊无险—兼看减税是否拉低通胀?,2019.4.11
[5]国盛宏观熊园团队,猪价起、油价涨、货币松,今年CPI会“破3”吗?,2019.3.10
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于2019年5月9日发布的报告《CPI进入上行通道,PPI年内高点大概率已现——兼评4月通胀》,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报告。
熊园 S0680518050004 xiongyuan@gszq.com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重要声明:本订阅号是国盛证券宏观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国盛宏观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系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读者参考时还须及时跟踪后续最新的研究进展。
本资料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因此个人投资者还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本资料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