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2年财政主要看点【国盛宏观熊园团队】

熊园 熊园观察 2022-03-18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 博士
事件:12月17日,11月财政数据发布;12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新办)召开例行吹风会,介绍加强和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有关情况,专项债和债务化解是重点。
核心结论财政前置的实际效果,是2022年1季度经济走势的关键。

1、11月财政收入再度下行,财政支出连续提速,具体有3大特征:

>财政收入增速在上月小幅反弹后再度下行,其中: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增速均大降(尤其是增值税),主因还是经济压力大、企业经营恶化。

>财政支出连续2个月提速,民生类和基建类支出加快。

>政府性基金收入两年复合增速转正,可能与集中供地导致的土地出让收入大幅改善有关;支出增速同样明显加快,应与专项债发行加快有关。

2、国新办吹风会的2大信号:

>专项债:已提前下达1.46万亿额度,明年发行要早、准、快,投向上有三大聚焦。

>债务化解:明年仍要化解地方隐性债务,既要求“谁家的孩子谁抱”,又要求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总体看“有压有保”。

3、展望2022年财政政策:定调积极、节奏前置,支出进度加快,聚焦新老基建、民生、重大项目。

4、提示3个看点:1)2022年赤字率目标和专项债规模,预计和今年相当;2)2022年专项债的项目审批优化(基建能否大幅反弹的关键),有两个新举措;3)2022年城投打破刚兑的可能性:概率仍低,要警惕高债务区域的弱资质城投。

正文如下:


一、11月财政收入再度下行,财政支出连续提速,具体有3大特征:

1)财政收入增速在上月小幅反弹后再度下行,其中,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增速均大降,除了减税降费的边际拖累外,主因还是经济压力大、企业经营恶化。

>总体看,11月一般财政收入两年复合增速为-7.1%,较上月大幅回落8.5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两年复合增速-1.25%、较上月大幅回落5个百分点,也是年内首次落入负增长区间;非税收入两年复合增速-24.7%,降幅连续五个月扩大。

>结构看,三大税种收入增速均回落,增值税是最大拖累。11月国内增值税两年复合增速由3.1%降至-0.4%,连续三个月回落,是拖累税收收入的主要分项;企业所得税两年复合增速2.2%,较上月回落2.2个百分点。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均回落,除了减税降费的边际拖累外,更多还是经济压力大、企业经营恶化。个人所得税两年复合增速19.2%,较上月小幅下行1个百分点,与同期就业市场表现一致(11月失业率环比提高0.1个百分点)。此外,与地产、土地相关的税收收入两年复合增速再度转负至-3.9%,指向10月以来房地产调控虽已逐步放松(10月、11月居民按揭贷款连续同比多增),但效果并未全面显现。

2)财政支出连续2个月提速,支出加快的领域包括卫生健康、教育等民生类,以及交运、城乡社区等基建类。11月,一般财政支出同比增速8.5%(9月-5.3%、10月2.9%),连续两月显著抬升。从具体投向上看:民生方面,卫生健康、教育支出两年复合增速分别为30.8%和14.8%,分别较上月抬升1.6个和2.1个百分点;基建方面,交通运输和农林水两年复合增速均由负转正,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速也有所抬升;社会保障支出增速为24.1%,较上月回落1.3个百分点,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3)政府性基金收入两年复合增速转正,可能与集中供地导致的土地出让收入大幅改善有关;支出端增速同样明显加快,应与专项债发行加快有关。收入端,11月政府性基金收入9155亿,同比增速-8.7%,降幅较上月有所收窄,两年复合增速也由负转正至7.8%。其中,土地出让收入两年复合增速9.5%,较上月大升12.1个百分点,可能与当期集中供地有关(11月百城土地成交规模环比增加9.3%,而近三年环比均值为-11.8%)。支出端,11月政府性基金支出规模达1.28万亿,创年内新高,两年复合增速32.4%,也较上月大幅抬升,可能与专项债发行加快等因素有关(财政部要求尽量11月底之前发完专项债)。

二、12.16国新办吹风会重点介绍了专项债和债务化解的情况,两大信号如下:

1)专项债方面:已提前下达1.46万亿额度,明年发行要早、准、快,投向上有三大聚焦。吹风会指出:考虑到明年一季度稳增长的压力较大,近期财政部已经提前下达了部分新增专项债券额度1.46万亿,各地明年一季度要早发行、早使用,要把握好三个字“早、准、快”;投向上,聚焦短板领域、聚焦重点方向、聚焦重点项目,其中,重点方向有9个:一是交通基础设施,二是能源,三是农林水利,四是生态环保,五是社会事业,六是城乡冷链等物流基础设施,七是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八是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九是保障性安居工程;重点项目方面,主要包括优先支持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项目(如交通强国建设工程、新型城镇化建设工程等),以及水利、城市管网建设等重大项目。

2)债务方面:明年仍要化解地方隐性债务,既要求“谁家的孩子谁抱”,又要求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总体看“有压有保”。吹风会指出:要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坚持中央不救助原则,做到“谁家的孩子谁抱”;建立市场化、法治化的债务违约处置机制,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推动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妥善处理融资平台公司债务和资产。

三、总体看,展望2022年财政政策:定调积极、节奏前置,支出进度加快,聚焦新老基建、民生、重大项目,紧盯专项债发力情况和债务化解进展。具体看,提示3大看点:

看点1:2022年赤字率目标和专项债规模。维持年度观点,明年赤字总规模可能和今年大体相当,赤字率目标应仍在3%以上(20/21为3.6%、3.2%),新增专项债规模可能略降。此外,从提前下发的1.46万亿专项债额度来看,高于2018年底8100亿和2019年底1万亿,仅低于2021年3月1.77万亿(但时间提前了2个月)。

看点2:2022年专项债的项目审批优化情况。受制于项目审批严、有收益率要求、终身追责等因素,近年来专项债实际效果较为有限。从吹风会来看,明年专项债审批有两大变化:一方面,指导地方政府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推动加快办理项目用地、规划许可、环评、施工许可等审批手续,加快推进征地拆迁、市政配套等开工前准备;另一方面是强化负面清单管理,禁止用于各类楼堂馆所,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

看点3:2022年城投打破刚兑的可能性。由于2022年是二十大召开之年,必须稳字当头,城投打破刚兑的可能性应并不高,城投应仍有“信仰”。不过,考虑到地产难以全面松动、拖累土地财政,叠加经济下行拖累税收收入,高债务区域的弱资质城投仍建议规避。

风险提示:

疫情演化超预期,政策力度大超预期。
联系人:熊园,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新宇,国盛宏观分析师;杨涛,国盛宏观研究员;刘安林,国盛宏观研究员。
相关文章:
[1]结构有亮点,“三重压力”仍大—全面解读11月经济,2021-12-15
[2]不寻常的纠偏—逐句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1-12-11
[3]没等来的宽信用,在路上的降息2021-12-09
[4]转向的确认—逐句解读12.6政治局会议2021-12-07
[5]变局与破局—2022年宏观经济与资产配置展望2021-11-29
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于2021年12月18日发布的报告《2022年财政主要看点—兼评国新办吹风会和11月财政》,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报告。
熊园        S0680518050004        xiongyuan@gszq.com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重要声明:本订阅号是国盛证券宏观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国盛宏观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系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读者参考时还须及时跟踪后续最新的研究进展。

本资料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因此个人投资者还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本资料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传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