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化牧野】苏雅勒图与“努图克”动植物民间博物馆

池小花马利军白杨 鄂尔多斯日报 2020-09-20

瀚海千里,沙丘纵横,大漠常给人以荒凉之感,不及海水温柔,不及烟雨朦胧。然而此处却有一馆,集漠野百草,收苍狼雄鹰,制为标本,以示生态之变迁,此馆名唤“努图克”动植物民间博物馆,是牧民苏雅勒图一手所建。它在茫茫毛乌素中,向人们传递着“绿色信号”,也让穿行大漠的人们找到了一处温柔的寄托。

此处便是乌审旗乌兰陶勒盖镇巴音敖包嘎查,斗转星移漠丘移,百草无声话变迁。苏雅勒图千沙万坡走遍,细细收集乌兰陶勒盖一带的各类植物,尝百草、集百草,多年功夫,始成今日之馆藏。


 

生在牧人家,出门便是草场,又身在沙漠之中,明沙、梁地、滩地、湖泊应有尽有,植物甚多。儿时没有什么玩具,花花草草常常作玩具之用,花草为媒“过家家”。也作“零嘴”,骑着大马漫滩摘食“沙奶奶”,一阵就是一大袋子。小孩子贪嘴,见花草好奇,胡吃一番,有时不免舌头疼嘴巴肿。那时候,嘎查里有一个兽医,苏雅勒图便是兽医的“手下”,玩耍之余帮着收集药材,上梁下滩采药寻药,因此“结识”了好些花草。

初中毕业回到家乡,放牧之余爱上摄影,家乡风景美,除却蓝天白云蒙古包、大漠孤烟穿晚霞,花花草草也是镜头下的“常驻模特”。苏雅勒图成了“惜花”之人,镜头下的花花草草有的娇艳,有的靓丽,有的孤傲,有的挺拔,各有风姿、皆入他眼。常有叫不上名字的花草,他就有意拍下照片,小心翼翼采集一两棵,拿回家去找人辨认,确认花名,然后风干,制成标本,放在蒙古包中保存。收集的越多,想的也就越多。好些儿时常见的花儿渐渐不多,有的甚至已经绝迹,令人惋惜痛心。况且嘎查里识得花草的人大多上了岁数,如若再不抓紧时间保存花草,恐有不及。绝不能让这些本土植物从我们的记忆中消失!思及此,苏雅勒图便展开收集行动。邀了几个朋友,分头开始,任何犄角旮旯都不放过。有的地方好走,则开车骑马;有的地方无路,就踩出一条路来。穿行于大漠之中,行走于滩梁之间,不分白昼黑夜,渴了饮河水,饿了吃干粮,过夜就暂住老乡家。春天集花,秋天收籽,整整三个年头,用心血集成一部《民间植物志》,蒙汉对照,图文并茂。

出书时,书中每种植物都制成了标本,用普通的盒子装着,都堆放在蒙古包里,长此以往不是个办法。干脆建个博物馆,给这些标本建个“家”。苏雅勒图这几年开了牧家乐,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建博物馆的想法很快变现。加上旗民委和文化局的部分资金支持,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博物馆就如花朵般绽放漠野,走进了人们的视线。苏雅勒图将其命名为“努图克”动植物民间博物馆,“努图克”就是家乡之意。他说,博物馆里陈列的都是家乡的动植物,他想以此唤醒人们保护家乡生态环境的意识。博物馆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收藏植物标本实物234种类,种子153种类。动物标本也在收集,已有12种14件,今年又将有20多种鸟类标本入馆。它是以传承、保护动植物生态链为主旨,以收藏展示动植物标本、展现生态文化、生态文明为主要内容的综合类博物馆,也是乌审旗第一家民间动植物博物馆。

苏雅勒图说,植物是生态的“晴雨表”。这些年,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多变化,植物就是见证者。从前,乌审旗蘑菇台有一种蘑菇,遇铁则变,只能用木质工具采掘,如今这种蘑菇已经消失了。乌兰陶勒盖的柴劈木以前特别多,现在已经找不到。对于这些濒危植物,他尽最大能力把它们保护起来。有一种“月牙树”,他将其围起来防牛羊。还有一种一级植物“白龙昌菜”,他和常来这里的专家商讨保护方法。

现在,经常有学生来参观博物馆,苏雅勒图每次都不厌其烦地介绍。他想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本土动植物的生存现状,认识乌审旗本土动植物的衍生和进化过程,让他们从小就树立珍惜、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同时宣传号召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动植物、保护生态环境的大军中来,让“绿色”成为我们生存家园的最重底色。

身在大漠,心有绿洲;心有绿洲,身不荒凉。博物馆的存在,是展示,是警示,也是明示,苏雅勒图只盼来访之人皆能有所思考、有所收获。他还在继续收集标本,并将视线扩展到全旗范围,同时进一步完善博物馆建设,如果条件允许,还打算另辟一处专门摆放孩子们的标本作品。工程浩大,他心有绿而力无穷。

更多推荐

【文化牧野】祝赞草原万年长——布仁吉雅与祝赞词

【文化牧野】笔走龙蛇书古今——包金山与蒙古文书法


本期编辑:何苗 校对:高正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