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五月劳动教育(5)华附“学农”课程:逻辑构想与实践理路

你打开了  华南师大附中 ▎

总第 789 期图文,总第 1836 篇消息 ▎

今年第 101 期图文,第 169 篇内容 ▎


前言:时代新人视域下的劳动教育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赋予劳动教育新的时代内涵。文件指出:“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是“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练意志”。华南师大附中(简称“华附”)历来重视劳动教育。30年前,附中人就以过人的胆魄和超前的理念,在正常的教学计划中专门安排八天的时间,师生一起开赴清远农村,开展“学农”活动,由此开辟了一条坚持了30年的实践育人之路。“学农”成为了一届届附中人最为深刻的记忆之一。华附学农与一般的劳动教育有三点突出的不同:

一、体验深刻

华附“学农”以“三同”为重要标志,即学生真正深入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而不是走马观花。八天扎扎实实的实践锻炼,让学生收获了丰富而深刻的劳动体验。正如华附毕业生徐坤梅同学在学农总结中所写:“我觉得这次学农不苦,我们只是付出了一些汗水,收获却如那无边无际的稻田,心中一片金灿灿的光芒”、“这次经历,让我有了从来没有的一种生命体验……”

二、内容丰富

华附“学农”构建了“五课”内容体系。包括:理想信念课程、生产劳动课程、志愿服务课程、研究创新课程和发展指导课程。华附“学农”以生产劳动为主体,家庭生活劳动和社会服务性劳动为两翼,“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极为丰富的教育内涵。在八天农村社会实践中,学生或割禾、或晒谷、或做饭、或支教、或调查、或观星,内容丰富而充实,记忆深刻而持久。

三、志存高远

华附“学农”志存高远。作为培养“高素质现代人”的重要课程,华附“学农”不仅仅着眼于通过劳动实践来磨练意志品质、学习劳动知识、习得劳动技能、树立劳动观念,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农村社会实践,通过自己与自然的对话、自己与社会的对话、身体与灵魂的对话,还原生命本色、让心灵自由生长、提升生命高度,成为“担当志远、求真致知、创新尚美、自信坚毅”、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回到我惯有的生活以后,我发现了自己不寻常的改变:不再热衷于奢侈饮食,听新闻时从没有这样留心国家的三农政策。‘农村’这个词仿佛有了更深刻、更真实的含义。那里有千千万万的农民百姓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我尝过他们的辛酸,感受过他们朴素的情谊。深情地回望那一片土地,他们使我感受到肩上的责任无比沉重。” 

这才是华附学农的精义所在。


在此,特刊登我校教师关于劳动教育的学农系列文章——


本次刊登文章论述了学农的课程建构

全文共7000

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



“学农”课程:逻辑构想与实践理路

文 | 华南师大附中 贺建 黄胜


农村社会实践活动(简称“学农”)是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简称“华南师大附中”)的一门传统特色课程,自1990年学校师生首次下乡学农,至今已延续三十年。活动为期一周,高中二年级师生一起深入农村,以小组为单位与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简称“三同”),借助农村劳动、社会调查、研究性学习、农村小学支教、军事拉练等多种实践性活动,不仅培育了学生的劳动技能、社会责任、服务意识,也为学生健康体魄和健全人格塑造提供了宝贵资源。历经三十年实践,农村社会实践已成为承载华南师大附中育人理念的一门核心课程,形成了以劳动实践课程为基础,以理想信念课程为核心,以研究创新课程、志愿服务课程、发展指导课程为突出特色的五位一体的“学农”课程体系。

  

  一、理念融合:凝练时代新人之课程目标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始终是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这要求学校必须不断更新观念,回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以契合学校自身文化特征的方式落实国家教育政策或理念诉求[1],在探寻教育发展根本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华南师大附中秉承“敢为人先,追求一流,崇尚卓越”的华附精神,提出了“以完整的现代教育塑造高素质的现代人”的办学宗旨,获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然而,随着经济与社会的飞速发展,多元价值观严重冲击着的学校的生态环境,理想信念淡化、劳动意识薄弱、实践能力不足等,成为阻碍学生成长的关键问题。

为此,学校提出了“让学生到社会中去接受更深刻的教育”的主张,开始了带领学生走进农村大课堂,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农村社会实践活动探索。学校希望,学生通过向农民学习,以劳动改造思想,锻炼身体,学习技能,磨砺意志,锤炼品质。三十年间,从初期依托“三同”活动的劳动教育和国情教育,到引入研究性学习与志愿服务“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到学生发展理念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的融入。学校不断回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落实国家教育政策的诉求,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等政策文件精神的指引下,不断丰富农村社会实践活动内涵,形成了包含理想信念、生产劳动、研究创新、志愿服务、发展指导等在内的丰富的内容体系,并逐渐实现了课程化发展。

进入新世纪,华南师大附中着力把握新时代内涵,认真学习和领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提出了培养 “担当志远、求真致知、创新尚美、自信坚毅的时代新人”的育人目标。这既是对华附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更是学校走进时代的育人新思考,也为农村社会实践课程体现建构提供了目标指引。立足三十年“学农”育人实践,学校从价值体认、社会责任、劳动创造、健康生活四个维度分解育人总目标,提出四个一级指标,并进一步细化二级指标,形成了“学农”课程目标体系(见表1)。

表1 农村社会实践课程目标体系


“学农”课程旨在通过农村社会实践活动,引领华附学子从农村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劳动创造、健康生活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具体而言,即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增强国家认同,提升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习得基本的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掌握基本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提高生活情趣,学会健康生活,最终成长为具有“志远担当、求真致知、创新尚美、自信坚毅”的时代新人。课程力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实践性活动相结合,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本课程实践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


    二、目标导向:构建多元融合之课程框架

     

依据泰勒提出的课程编制基本原理,课程设计需回应目标制定、内容选择、内容组织和结果评价四个方面的问题,其中,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课程目标是学校课程所要达成学生身心发展的预期结果,是在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中,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要求,它期望一定阶段的学生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素养等方面达到的程度。[3]显然,课程目标对课程框架与课程实施等具有鲜明的导向功能。

以上述“学农”课程目标体系为导向,学校整合与提炼三十年农村社会实践积淀,构建起包括理想信念课程、生产劳动课程、志愿服务课程、研究创新课程、发展指导课程五个子课程在内的课程体系框架(见图1)。


图1 农村社会实践课程体系框架


这一课程体系框架高度凝练,五类子课程的内涵经由三十年实践发展而来,由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开发、实施。学农基地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三同活动”则为基本形式,理想信念课程和生产劳动课程是课程的“双核”,并以研究创新课程、志愿服务课程和生活指导课程为重要特色,彼此联系,构成有机整体,共同指向“担当志远、求真致知、自信坚毅、创新尚美的时代新人”的培养目标。

其中,理想信念课程与生产劳动课程既是华附农村社会实践活动的“课程原点”,又是主要内容,要求全员参与,属于必修内容,二者对其他课程具有统领作用。理想信念课程重在引领育人方向,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与社会责任意识,是“学农”实践活动的价值导向,注重让学生的学农生活中坚定信念,激发爱党爱国的热情,培育志存高远、勇于担当的品质。生产劳动课程则是“学农”课程的基础依托与载体,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国家发展的根本问题。生产劳动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劳动态度与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创新意识等,在劳动中健全人格,学会自我管理。在课程实践中,让学生感知农村优美的自与人文风光,形成审美体验,形成劳动创造了美的观念,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热爱劳动者的美好情感,共同指向科学探究、健全人格、自我管理、审美情趣等目标的培养。

志愿服务课程、研究创新课程属选择性内容,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课程计划自主选择参加,并逐渐成为“学农”课程的重要特色。例如,在研究创新课程中,学生通过开展社会经济文化调查、科学生产和自然资源的科学探究,加深了对农村社会现状、党的方针政策、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由此,激励学生从现在做起,“担当志远”,勇于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在志愿服务课程中,一方面将学生在学农过程中形成的责任担当、劳动意识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同时,通过角色互换,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上述学农成果的深化理解和认同。以此,让学生“志存高远”,树立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远大志向。生活指导课程则是华附“学农”的另一特色课程。学生通过入住农家,对农村的生活方式、生活文化有十分深刻的体验,而前四类课程获得的体验,则为发展指导课程提供了良好基础,这使得五个子课程具有了多重性综合教育功能。


   三、主体凸显:拓展生命成长之课程路径  


作为“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4],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必然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作为育人的核心与关键,“课程的生成和发展,根本依据在于人的学习本性和潜能,课程作为进入教育领域的特殊文化,实质就是人的学习生命存在及其优化活动”[5]。依托劳动实践的“学农”课程是为了学生的主体生命成长,唯有学生亲身体验、经历,其思想品质、行为等发生积极的变化,“学农”课程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指向“时代新人”的生命成长。基于此,华南师大附中围绕“学农”课程体系的五大子课程主题,整合学校、家庭、社区(学农实践基地)教育资源,设计了十五个主题活动。

理想信念课程从“学农”的准备阶段即开启,设置有年级学生大会、学生干部队伍培训、农村社会发展报告、火线入团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四个主题活动。全年级学生动员大会阐述学农的意义、学农过程的注意事项、以及学校对学农活动的要求等,让学生对即将到来的学农生活有初步的认识,并充满期待,从而为课程实施奠定思想基础。学校将学生中的骨干和核心组织起来开展干部队伍培训,进一步提高其学农认识,并布置学生干部的任务和年级组的要求,引导广大团员和学生干部在实践中锻炼与提高领导力和政治素养,促进学农过程的良好运作。抵达学农基地后,学校及时邀请地方政府相关人员做农村社会发展报告,如“清远飞来峡镇发展报告”等,向学生全面介绍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增强对“三农”的了解。火线入团则“趁热打铁”,立足学生在农村社会实践过程中获得的深刻体验,各班团支部与班级导师组会及时组织入团积极分子作思想汇报,并召开入团讨论会,引领学生积极进步。如此,从增进学生“学农”的主体认知到激发主体自觉,引领学生走进农村生活世界,切身感受和体验农村的发展变迁,感受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价值体认”,为“学农”生活夯实思想基础。

生产劳动课程是“学农”课程体系的基本载体,主要包括农业生产和家务劳动两个主题活动。走进农村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后,学生在农户和学校的组织下开展各项生产劳动。具体的劳动包括:割禾、打谷、晒谷、挖番薯、收冬瓜、养鸭、运肥、种菜等。让学生在生产劳动中,体验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学习生产劳动知识、锻炼生产劳动技能、锤炼意志品质、端正思想态度。学生多来自城市家庭,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在“学农”过程中,通过与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提高其劳动意识,让学生掌握做饭和日常卫生保洁等日常生活技能。学生真正走进了有“烟火气”的生活,在实实在在的劳动体验中,真正懂得了劳动的意义与价值。学生真正懂得了要尊重劳动和劳动者,并在动手操作中不断动脑,尝试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真正体验到了“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志愿服务课程立足基地农村生活,形成了小学支教、慰问五保老人和公益劳动三个活动主题。每次“学农”活动中,学生都会自发开展为村内的五保户老人送温暖活动,照顾老人的起居卫生;并利用农活空闲时间,为村里做一些公益劳动,如修路、通渠、整理村文化活动室等,尽自己做能,为农村提供服务劳动。支教活动更成为学生难忘的农村生活体验,活动以支援学农地乡镇中小学校的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为主要内容,让学生在学农支教中转换角色,经历作为小学教师老驾驭课堂、传授知识、教育学生的全过程,从中体会老师的艰辛,传授知识的不易,更深入了解农村教育的诸多问题。

研究创新课程鼓励学生在完成农村劳动的基础上,利用空闲时间开展农村社会调查和课题研究。农村社会调查包括农村经济发展调查、农村传统文化调查、农村政治生活调查等,加深学生对“三农”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责任和担当。结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学生开展了许多富有创意的课题研究,如动物养殖、植物培育、垃圾处理等,利用科技创新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学农课程实践讲座上。左一为本文作者之一贺建老师


发展指导课程则主要包括基本的生活指导、篝火晚会和学农晚会、长途拉练和生涯指导等四个主题活动。学农期间,学校利用主题班会、女生大会等形式,就如何与农户进行沟通交流、就餐礼仪、自我保护等基本生活技能予以指导;借助班级篝火晚上,让师生一起反馈问题、感悟分享、交流信息;开展学生大会等开展生涯指导,引导学生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统一起来,学会选择自己的职业和方向;从责任担当的角度认识学农,为自己今后服务国家和社会进行思想教育。学农晚会则在返程前一天晚上举行,由各班文娱委员统一布置,每个班级准备一个节目,借表演展现自己的学农感悟。学农期间,学校还统一组织开展二十公里长途拉练,让学生锻炼体能,磨练意志。

面向真实的世界,从农村社会生活与自然环境中提炼而来的课程活动主题,力求使学生获得关于自我、社会、自然的真实体验,建立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这些主题活动激发了学生的主体自觉性,他们主动探究,自主解决问题,积极将所学科学文化知识用于农村生产实践。例如,林琦同学在学农期间做的调查研究“透视农村人口移动和农业现代化”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金奖,廖彩杏同学所进行的“不同类型果实对乙烯敏感性比较研究”项目获得第29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新奖,充分彰显了“敢为人先,追求一流,崇尚卓越”的华附精神。


 四、关注过程:创新持续发展之课程评价 


评价都是不可或缺的课程要素之一。作为一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农”课程的评价必须“突出发展导向,不仅要让学生及时获得学习过程的反馈,改进后续活动,更要借助评价挖掘其背后蕴藏的学生的思想、创意和体验,不断激发学生潜能”[6]。这样的评价关注学生的活动体验过程,评价本身即成长。

“学农”课程的组织实施依托学校、家庭和社区三方的教育力量,学校领导与教师,尤其是班级导师,学生家长,以及实践基地的农户和村领导等,都深度介入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从评价主体来看,本课程评价应包括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农户评价、教师评价;从评价介质来看,学农日志、学农总结、学农专刊、班级微信公众号等,都是不可或缺的评价依据。

作为华附农村社会实践评价的基本方式,学生自我评价贯穿整个学农过程。学农小组在活动结束时,会开展小组评议,进行自评,并鼓励他评,通过与户主交流,促进学生的反思与改进,获得更好的成长。学校设计了农村社会实践活动鉴定表,由每位参加农村社会实践活动的同学自行填写,记录活动时间、活动形式、活动内容等,由此进行“学农”自评;之后,由学生住宿户主填写鉴定意见,并请村委会加盖公章。以此对学生的实践活动予以记录,并根据记录结果进行学分认定。学农小组在活动结束时,还会开展小组评议进行自评,并鼓励他评,通过与户主交流,促进学生的反思与改进,获得更好的成长。

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农生活中,自然有许多体验和感悟,其分享过程本身便具有激励、反馈、导向等评价功能。学农结束后,学校倡导各班及时召开学农总结班会。同学们分享学农感悟,进行思维的碰撞、情感的激荡,推动体验向观念转化;通过教师总结,进一步推动学生升华体验与感悟。同时,在班会上组织同学们推选学农积极分子进行表彰,借此塑造学农榜样,带动更多学生的成长。

同时,学校鼓励学生通过撰写学农日记、学农总结、学农征文等,记录自己的学农体验、感悟和反思,并在班级公众号推送学农过程记录等,实现在反思中成长。每年学农活动结束后,由年级学生分会宣传部、杂志社一起,精选优秀学农总结、日记、摄影作品等,编辑印刷《学农专刊》和研究性学习论文集等,并印发给同学们。学生在学农期间所开展的社会调查、课题研究,相关活动记录和调查报告或论文将计入研究性学习课程,获得相应的学分。相关教师还会根据课题研究情况予以指导和完善,推荐其参加创新大赛等各类科创比赛,推动学生研究结果向成果转化,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与研究积极性。如此,“物化”学生的成长成果,扩大成长分享时空。这些不仅构成了评价过程,更成为华师附中学子宝贵的“学农”成长记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体验成长,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展望新时代,华南师大附中“学农”课程将依托三十年实践积淀,围绕培养具有“志远担当、求真致知、创新尚美、自信坚毅的时代新人”这一目标,在立德树人的征途中继续前行。


参考文献:[1]沈曙虹.文化传承:学校创新发展的必然命题论.中小学德育,2014(10).[2]靳玉乐.课程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3]钟启泉.课程与教学概论.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4.[4]扈中平,李方,张俊洪.现代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黄甫全.学习化课程刍论:文化哲学的观点].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4).[6]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


五月的花海,正绽放着青春的宣言

希望的乡村,是附中人劳动的青春

三十载春华秋实

三十载风雨不改


- End -


▌来源:华附科研与教师发展处、学生处、校办公室


相关链接:




征集聚清故事 | 欢迎亲们赐稿

信箱:hf_tougao@163.com



公众号ID:hsfzgd

欢迎关注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