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重点,可下载打印!
请您保存好以下资料↓
(中小学全套预习资料库下载)
领取电子版请拉到文末
领取电子版请拉到文末
领取电子版请拉到文末
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外国名篇名著"这一专题编写的。本组教材的编排是和五年级上册第一组“我爱阅读”、五年级下册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一脉相承的,目的引导学生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进一步扩展学生读书的视野,使学生得到异域文化精华的滋养。本组选编的3篇文章,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唯一获得诺贝尔奖的童话小说《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精彩选段的作品;一种是外国文学名著《鲁滨逊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片段,它采用的是名著梗概加精彩片断的编排方式。3篇课文都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人物不同的命运同样引人关注。结合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的内容紧紧围绕《鲁滨逊漂流记》,“回顾·拓展四”各个栏目从外国文学作品内容及阅读方法交流、外国作家作品的趣味故事,无一不是和主题相互呼应、步步深入的。单元教学目标
1.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引导阅读适合他们程度的外国名篇名著。2.通过阅读,了解不同国家多样的文化关心人物命运。3.进一步培养学生把握主要內容(尤其是概括能力),体会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教学措施及手段
从本组的编排特点出发,课堂教学与组织课内外阅读活动相结合,使学生从单篇作品走向长篇作品,在名著梗概和精彩片段引领下,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文学名著。
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教材分析:
《鲁滨逊漂流记》是历险小说,鲁滨逊是英国作家笛福写的《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鲁滨逊喜欢航海和冒险,一次乘船前往南美洲,途中因乘船遭遇风暴失事,只有他一个人被大浪冲到一个荒无人烟的海岛边。鲁滨逊在严酷的生活面前,历尽艰难困苦,战胜种种困难,不但供给了自己日用所需,而且经营了一片肥美的土地,居然在海岛上生活了二十多年才得救回国。小说情节生动,细节逼真,描写细致,语言流畅,富于深刻的哲学和社会意义。本课是《鲁滨逊漂流记》的梗概和片段,重点写鲁滨逊在岛上艰难、惊险的经历。鲁滨逊遇到的不是一般的困难,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困难,是惊心动魄的,“难”中处处透着“险”。作者介绍:
丹尼尔・笛福(1660-1731),生于英国,是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也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小说家,有“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美称。《鲁滨逊漂流记》、《摩尔・弗兰德斯》等对英国及欧洲小说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代表作有《鲁滨逊漂流记》《杰克上校》《罗克萨娜》等。课文主题:
本课内容由“梗概”和“节选”组成。“梗概”写了鲁滨逊“遇险上岛”“建房定居” “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等情节。“节选”写了鲁滨逊初到岛上的生活状态和面对现实的思考。课文表现了鲁滨逊不畏艰险、正视现实、乐观向上、机智坚强、聪明能干、顽强生存的精神品质。多音字:
畜 xù畜养 chù牲畜
作 zuō作坊 zuò作家
尽 jǐn尽管 jìn尽兴
劲 jìn劲头 jìng劲敌
形近字:
惧(惧怕)慎(谨慎) 籍(书籍)藉(狼藉)
聊(聊天)卿(爱卿) 栅(栅栏)珊(珊瑚)
覆(覆盖)履(履行) 稍(稍微)梢(树梢)
课内词语:
航海 荒岛 流落 湖水 凄凉 水源 野兽 帐篷 援救 寂寞
恐惧 联想 宴会 面积 淡忘 文明 犹豫 计算 缺乏 防止
日历 仪器 自动 事实 制造 缺少 栅栏 介意 无非 处境
苦闷 理智 控制 知足 隔绝 境地 缘故 热带 袭击 防御
手段 解除 远眺 望远镜 不可思议 焉知非福
近义词:
畏惧——恐惧 凄凉——凄惨
安慰——宽慰 寂寞——孤单
野蛮——蛮横 忧伤——哀伤
反义词:
畏惧——勇敢 简陋——豪华
野蛮——文明 忧伤——高兴
接受——拒绝 节省——浪费
词语扩展:
形容荒凉的四字词语:
荒无人烟 不毛之地 不牧之地
赤地千里 寸草不生 枯枝败叶
人迹罕至 满目凄凉 鸡犬不闻
理解词语:
【畏惧】害怕、恐惧,不敢面对。
【凄凉】寂寞冷落;凄惨(多用来形容环境或景物)。
【寂寞】①冷清孤单;清静。②静寂无声。
【贷方】一个账户的右方,即付方,与借方相对,课文中是与坏处一致,与好处相对。
【倾覆】颠覆,覆灭;倒塌,翻倒;倾轧陷害。
【稍稍】逐渐;渐渐。
【桅杆】船上挂帆的杆子。
【流落】穷困潦倒,漂泊外地。
【凄凉】寂寞冷落(多用来形容环境或景物)。
【圈养】关在圈里饲养。
【罗盘】测定方向的仪器,由有方位刻度的圆盘和装在中间的指南针构成。
【日晷(guǐ)】古代一种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
【仆役】仆人,旧时指被雇到家庭中做杂事供役使的人。
【萦系】记挂;牵挂。
【荒芜】(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
【宽慰】①宽解安慰。②宽畅欣慰。
【焉知非福】出自“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比喻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好事。
【天涯海角】指极远的地方或形容彼此之间相隔极远。
【前所未闻】以前从来没有听到过。
【荒无人烟】十分荒凉,没有人家。
【重见天曰】重新看到了天和太阳。比喻脱离黑暗环境,重新见到光明。
【聊以自慰】聊,姑且。姑且用来安慰自己。
句子解析:
1. 我现在处在一个令人忧伤的、没有言语交流的生活场景中,也许这种生活在世界上是前所未闻的。但我必须接受这种生活,并且一天天过下去。
这句话正是鲁滨逊孤岛生活的写照。他所要过的生活是人们从未听说过,他的心情是忧郁和寂寞的。一人置身于孤岛,可以说鲁滨逊面对的困难除了吃穿住的窘迫外,还有孤寂和绝望。如何战胜心灵上的忧郁和失望,是他在岛上住下去的关键。采用第一人称来叙述,写的都是“我”的眼中事,心中事,充分展现了“我”的内心世界,更具真实感。
2.鲁滨逊在岛上定居下来,过着寂寞的生活。破船上搬下来的食物很快吃光了,要想活下去,就得想办法。
当意外来临时。鲁滨逊没有怨天尤人,灰心丧气,也没有不切合实际的幻想,而是很快接受了现实。“想办法”说明鲁滨逊勇于面对困难,积极地行动起来应对困难。3.我不稀罕它可以给我弄来的任何东西,也不稀罕它可以同我做伴,我只需要它同我聊聊天,但是却办不到。
在孤岛上有一只狗在身边,应该说是一个很好的伴儿。鲁滨逊这样说,是他极度寂寞的表现。人是需要交流的,这种想法太强烈以后,就希望身边的狗能开口说话,这也反映出鲁滨逊的孤寂和无奈。4.鲁滨逊差不多淡忘了要回到英国、回到文明社会去。
鲁滨逊经过二十多年在荒岛上的辛勤劳作,已经衣食无忧,并且有野人“星期五”陪伴,生活很愉快,因此差不多对回到英国、回到文明社会已经淡忘了。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答:本课内容由“梗概”和“节选”组成。“梗概”写了鲁滨逊“遇险上岛”“建房定居” “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等情节。
2.鲁滨逊是怎样解决吃饭问题的?从中可以看出鲁滨逊是个什么样的人?
答:鲁滨逊打猎、捕鱼,畜养山羊,种麦子,使自己有奶喝,有肉吃,还有了粮食。这些描写反映出鲁滨逊是一个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的人,是一个有着顽强毅力的人。
3.鲁滨逊在柱子上刻上岛时间、自制日历,说明什么?
答:说明鲁滨逊有着丰富的航海知识,能细心地根据自然现象推测时 间和确定自己的位置,用刀刻斫痕的方式来记录时间,并把记时间的大柱子立在自己上岸的地方,以便经过此处的船只能够发现。足以说明鲁滨逊是个充满智慧的人。
4. 鲁滨逊“ 坏处”和“好处”的对比,说明了什么?
答:“ 坏处”和“好处”的对比,实际上是两种心态的对比:想到坏处无奈,想到好处欣慰。鲁滨逊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处境,理智地面对现实,能够知足安命,能够在困难的环境中找到安慰和满足,从而创造了生存的奇迹。
5.从鲁滨逊的经历中,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从鲁滨逊的经历中可以看出,鲁滨逊是一个不畏艰险、正视现实、乐观向上、顽强生存的人。
课后习题:
1. 默读梗概。说说这部小说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哪些事,用小标题的方式列出来。
流落荒岛→建房定居→养羊种麦→救“星期五”→获救回国
2.默读节选的片段。说一说:鲁滨逊克服了哪些困难?他的心态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觉得鲁滨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鲁滨逊克服的困难有:①没有固定的住所;②孤立无援;③缺少食物④缺少生活所需的工具;⑤野人的威胁。
鲁滨逊的心态变化:由开始的悲观、孤寂转变为积极乐观、知足安命。
鲁滨逊:①不甘平庸,敢于冒险,追求自由,不畏艰难。
②镇定自若,乐观向上,对生活充满信心,具有坚强的意志。
③乐于助人,有正义感,富有同情心,机智勇敢。
④对生活充满希望,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完成,具有实干精神。
名言警句:
1.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着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
2.我们老是感到缺乏什么东西而不满足,是因为我们对已经得到的东西缺少感激之情。
3.可见,我们一般人,非要亲眼看见更恶劣的环境,就无法理解原有环境的好处;非要落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就不懂得珍视自己原来享受到的东西。
4.在不同的环境下,人的感情又怎样变幻无常啊!我们今天所爱的,往往是我们明天所恨的;我们今天所追求的,往往是我们明天所逃避的;我们今天所希冀的,往往是我们明天所害怕的,甚至会吓得胆战心惊。
6
骑鹅旅行记(节选)
教材分析:
《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创作的童话,首次出版于1907年。在该书中,作者用新颖、灵活的手法,幽默而生动的笔调为孩子们描绘了瑞典一幅幅气象万千的美丽图画,并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对瑞典的地理和地貌、动物、植物、文化古迹、内地居民和偏僻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的生活和风俗习惯,进行了真实的记录,融文艺性、知识性、科学性于一体。《骑鹅旅行记》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作者介绍:
塞尔玛·拉格洛芙(1858-1940)是瑞典女作家,1909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她从小喜欢听故事,喜欢读书,立志要当一个作家。长大后,她在一个小城当了十年教师。在任教期间,她开始了文学创作,写出了许多优秀的短篇小说。《尼尔斯骑鹅历险记》是她唯一为儿童而写的长篇童话,在以后竟成为了世界文学艺术的珍品。因为拉格洛芙的巨大成就,1914年她被选为瑞典皇家学会会员。在瑞典,有一项最重要的儿童文学奖,就是用尼尔斯这名字命名的。课文主题:
《骑鹅旅行记》节选这篇童话故事,讲述了尼尔斯被变成小狐仙,先后遭到麻雀和鸡群的嘲笑、大黑猫的羞辱、牛群的控诉以及随着雄蛾飞向蓝天的故事。文中的尼尔斯是一个调皮捣蛋、冲动莽撞、屡犯错误的少年,在经历动物们的报复以后,他认识到做坏事要遭到报应的道理后,逐渐转变成为一个热爱家庭、关爱他人的好少年。多音字:
冠:ɡuān (鸡冠)ɡuàn (冠军)
更:gēng(三更半夜)gèng(更加)
挣:zhèng(挣脱)zhēng(挣扎)
近义词:
估计——估量 仍然——仍旧 幸好——幸亏
障碍——阻碍 忍受——忍耐 缘故——缘由
和善——善良 后悔——懊悔 捣蛋——捣乱
示弱——认输 锋利——锐利 照样——依旧
一丝不动——纹丝不动 聚精会神——专心致志
垂头丧气——无精打采 头晕目眩——头晕眼花
反义词:
精心——粗心 弱小——强大 断定——怀疑
和善——凶恶 光滑——粗糙 舒服——难受
一模一样——截然不同 聚精会神——心不在焉
得意扬扬——垂头丧气一清二楚——模糊不得
词语扩展:
描写神态的词语:
得意扬扬 垂头丧气 精神奕奕
满面春风 炯炯有神 眉开眼笑
理解词语:
头晕目眩:头脑发昏,眼睛发花。形容被事情繁琐弄得不知所措。
乌合之众:指无组织无纪律的一群人。乌合,像乌鸦那样聚集。
得意扬扬: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
恼怒:生气,发怒。
示弱:表示比对方软弱,不敢较量(多用于否定式)。
径直:表示直接进行某件事,不在事前费周折。
混乱:没条理,没秩序。
报应:佛教用语,原指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后来多指种恶因得恶果。
垂头丧气: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
漫游:随意游览。
跃跃欲试: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试。
无济于事: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对于解决问题没有什么帮助。比喻不能解决问题。
九牛二虎之力:形容很大的力量。
仿写:
“他实在无法忍受,捡起一块石头朝他们扔了过去”是描写连续动作的句子。
例:他来到讲台,拿起一支粉笔在黑板上写了起来。
句子解析:
1.男孩简直不敢相信他会变成小狐仙。“这大概是一场梦,一种幻觉吧!”他想,“过一会儿我肯定还会再变成一个人。
“大概”“肯定”说明男孩不愿意相信自己变成了小狐仙,希望再变回人。这里的心理描写说明男孩并不相信自己真的变成了小狐仙,这一场梦,自己还会变成人的。2.发现,光那样站着等待是无济于事的,一定得想别的办法。他觉得最聪明的做法就是去找小狐仙讲和。
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站在闭目镜子前怪样子不会消失,引出下文找小狐仙过程中发生的事。3.院子里的鹅和鸡立即掉过头来盯着男孩,并发出六一阵使人无法忍受的咯咯声。公鸡叫道,“他活该,咯咯里咕,他扯过我的鸡冠!”
立即”“盯着”写出了鸡和鹅听到尼尔斯名字时的强烈反应;从公鸡的话语中可看出尼尔斯以前是怎样淘气地捉弄他们,也表现出公鸡此时的幸灾乐祸。4.男孩感觉到猫的爪子穿过他的背心和衬衣,刺进了他的肉皮,锋利的犬牙触到了他的咽喉上。他拼命地喊着救命。
说明男孩习惯了欺负猫,总是扯它的尾巴。愤怒使男孩早已忘记自己变成拇指大小之后是多么弱小无力。在被猫扑倒在地,前爪按住胸口,大嘴对准咽喉之后,又害怕猫要了他的命,所以大喊救命。说明男孩此时已经被吓坏了。5.牛棚里只有三头牛。但男孩进去的时候,却是吼声四起,一片混乱,听起来至少是三十头。
听起来至少是三十头”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三头牛吼声的巨大,也表现了牛见到尼尔斯时强烈的愤怒之情。6.五月玫瑰在她们中间年纪最大、最聪明,现在也最生气。“你过来,”她说,“你做的事都应该遭报应了。你曾多次从你母亲腿下抽走她挤奶时坐的小凳,你多次在你母亲提着奶桶走过时伸脚绊倒她,你多次气得她站在这里流眼泪!”
五月玫瑰举出具体的事例,说明她不仅不满尼尔斯昔日欺负自己,也为尼尔斯捉弄妈妈的荒唐行为感到气愤。既表现了五月玫瑰的善良,也表现了尼尔斯的顽劣。问题归纳:
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尼尔斯变小后的模样的。
作者没有直接描写男孩尼尔斯变成小人儿后的模样,而是通过间接的对比描写来表现的。如“他还够不到锁”“快看拇指大的小人儿尼尔斯·豪尔耶松”。这样描写可以让读者对尼尔斯的小有着具体直观的感受,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尼尔斯对猫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
刚看到猫时,尼尔斯亲切地称呼他“亲爱的猫咪”,因为他想从猫的嘴里问出小狐仙的住处。当被拒绝以后,尼尔斯对猫的态度十分粗暴,甚至还想去揪猫的尾巴。当他被猫轻松地按到地上教训之后,他对猫感到了恐惧。最后被猫放过时,尼尔斯对待猫的态度是羞愧的。3.接下来,尼尔斯又遇见了谁?发生了什么?
接下来,尼尔斯溜进了牛棚,三头牛也都对他不客气,这时男孩意识到过去对他们不好,现在后悔了,但是牛们依然对他非常凶,他担心牛会挣断缰绳,所以赶紧溜了。4.但是牛都不听他说话。她们吵闹得非常凶,他真担心哪头牛会挣断缰绳,所以他觉得还是趁早溜掉为妙。这句话中的“溜”改为“跑、逃”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因为“溜”是悄悄溜走的意思,一方面表明尼尔斯已经认识到了自己以前行为的错误,并感到羞愧的心理;另一方面写出了现在牛都不理他,他只能灰溜溜离开的狼狈情态。如果将“溜”改为“跑、逃”,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5.从尼尔斯和动物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尼尔斯没有变小之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从尼尔斯和动物的对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尼尔斯曾经扯过公鸡的鸡冠,揪过猫的尾巴,用各种方式捉弄三头牛,把母亲挤奶时坐的小凳藏起来,用脚故意绊倒母亲等顽劣的行为。从中可以看出尼尔斯是一个调皮捣蛋、惹是生非、顽劣自私的孩子。精彩语句:
虽然他的日子过得还算开心,可是他依然思念着自己的家乡。她们正趁着月光在这尽情地玩乐呢。周围的水开始放射出一种柔和的光芒,呈现出一片美丽的景象。你会看到波浪和湖岸是如何放射出令人欢快的色彩,你会如同置身于梦幻之境。消除他的思想之苦。克莱门特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思乡之情,他决定了:必须回家一趟。于是朝他远去的背影深深地鞠了一躬。城市就坐落在港湾里,景色怡人,充满生气。城市的中心是一组高大的石头房子,其壮观程度直逼斯德哥尔摩。难道那篇贫瘠的森林就是它富裕的根源吗?烈焰瞬间就吞没了那颗松树,松树上的每一根枝条都发出耀眼的红光,十分夺目,但那却是生命最终的绚烂。不难想象,这场奋战是十分艰辛的,有好几次那大火都险些再度蔓延开来。尼尔斯还没来得及为这片森林赶到惋惜,就有新的危险降临到了他的头上。7
汤姆·索亚历险记
教材分析:
本课由《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名著的梗概和“找到汤姆和贝琪”这个精彩片断组成。梗概围绕“历险”,写了汤姆的五次历险:一是和哈克半夜到墓地检验胆量;二是和哈克、乔奇到杰克逊岛当“海盗”;三是和哈克到鬼屋寻宝;四是和贝琪在魔克托尔山洞迷路──真正的历险;五是和哈克再次到洞中寻宝,结果找到了强盗藏匿的金币。几次历险并不单纯是孩子的游戏,还穿插着“乔埃”这个真正强盗的故事:汤姆和哈克半夜到墓地试胆量,恰巧目睹了乔埃杀死医生的场面;和哈克到鬼屋寻宝,恰巧听见了乔埃和另一个强盗商量藏金币的话;和贝琪在魔克托尔山洞迷路,又意外地遇见了逃跑的乔埃!最后,再次进洞寻宝,挖出了乔埃埋藏的金币。正因为有了真正的强盗,故事就格外地惊险和引人入胜。
作者简介:
马克•吐温(1835-1910)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一生著述颇丰。他擅长使用幽默和讽刺,针砭时弊时一针见血,毫不留情,其创作将现实主义的刻画和浪漫主义的抒情和谐地统一。他的作品对后来的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课文主题:
《汤姆•索亚历险记》描写的是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作出了种种冒险经历。
主要人物分析:
(1)汤姆•索亚:原名托马斯•索亚,一个聪明活泼,富有正义感,而对家庭、学校和教堂却充满了反感的小男孩;厌恶枯燥的功课,骗人的教义和死板的生活环境,梦想当“海盗”,一心追求自由和冒险的生活。
(2)蓓姬•萨切尔:萨切尔法官的女儿,活泼可爱,汤姆的意中人,汤姆在见到她第一眼时就“爱”上了她。
(3)哈克贝利•芬:圣比得堡镇上公认的“野孩子”,父亲是个酒鬼,不受约束,但秉性纯良,是一个自由自在的流浪儿;汤姆与他关系最要好,把他当作知心朋友,后因救了道格拉斯寡妇一命而被其收养。
(4)波莉姨妈:汤姆的姨妈,心地善良,对汤姆要求严格,一心想把汤姆教导成有礼貌,有教养的好孩子。
(5)锡德:汤姆的异母兄弟,一个循规蹈矩的“模范儿童”,成绩好。经常和汤姆作对,喜欢向波莉姨妈告汤姆的状。
(6)玛丽:波莉姨妈的女儿,汤姆的表姐,也是一个善良纯朴,天真,富有同情心,公道的女孩。
(7)乔埃•哈波:汤姆最好的玩伴,知己,与汤姆、哈克贝利•芬一起在杰克逊岛上度过了一段他们一心向往的海盗生活。
(8)莫夫•波特:一个“酒鬼”,为了挣钱买酒喝而去帮年轻的鲁滨逊医生盗墓,结果被同伙印第安人乔陷害,被诬陷为杀人凶手,后由于汤姆的勇敢作证才得以洗脱罪名。
(9)印第安人乔:印第安人,阴险狡诈,在与莫夫•波特一起帮鲁滨逊医生盗墓时杀死了医生,并把罪名嫁祸给莫夫•波特,但最终因贪财而饿死在山洞里。
(10)萨切尔法官:蓓姬•萨切尔的父亲,圣彼得堡镇律师杰夫•萨切尔的哥哥,是圣彼得堡镇人眼中的大人物。
(11)道格拉斯寡妇:美丽、善良而富有,因哈克贝利•芬曾经救过她一命,后来收养了他。
(12)吉姆:波莉姨妈家的小黑奴,善良、可爱。
(13)艾美•劳伦斯:汤姆的第一个订婚人,爱美。
阅读梗概,了解主要内容:
1.用较快的速度浏览梗概,说说这部小说主要写了什么。(小说描写了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作出了种种冒险经历。)
2.在汤姆这些冒险的经历中,你觉得最惊险的是什么?(如,半夜到墓地去试胆量,亲眼目睹凶杀案;三个人到杰克逊岛上过无拘无束的“海盗生活”;鬼屋寻宝;山洞迷路等。)
探讨小说:
1.你觉得这部小说值得一读吗,为什么?(从趣味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来进行交流。)
2.在梗概中,汤姆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汤姆是个聪明爱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才能等。他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足智多谋,富于同情心,对现实环境持反感态度,一心要冲出桎梏,去当绿林好汉,过行侠仗义的生活。)
精彩情节:
1.在这段历险中,你对汤姆又有了怎样的认识。
(结合具体的内容来简单说一说:如,是个乐观勇敢的孩子,当山洞中迷路,贝琪绝望时,三次探路,最终找到通道;是个足智多谋的孩子,在已经迷路的情况下利用风筝线探路;是个有爱心的孩子,恢复后即看望朋友哈克;是个顽皮的孩子,讲精彩历险过程,还不忘夸张地吹嘘一番;是个喜欢冒险的孩子,当有人问他是否还想再到那个山洞走一趟时,他说自己不会在意的。)
2.说说这个片段中你感觉精彩的地方。引导学生关注表达的特点:如,细节描写传神--撒切尔太太和波莉姨妈的绝望状态和汤姆讲述自己的历险过程时的语言,都细腻地表现出了人物的心情与性格;语言描写生动--汤姆在讲历险时不停“怎样”“如何”,夸张与吹嘘溢于言表;侧面烘托:小镇上人们的表现,有力地衬托出汤姆的冒险与勇敢机智的精神;幽默:如镇上的人们略显失常的表现,“欣喜若狂、衣衫不整;成群结队地迎接,迈着雄壮有力的步伐,浩浩荡荡地穿过大街小巷,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排着队搂着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使劲握着撒切尔太太的手,泪水如雨,洒了一地”等。
写作方法:
细节描写使人如临其境;生动的语言描写使人如闻其声;心理描写让人了解事情背后的变化;侧面烘托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鲜明;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使文章条理清楚等。
日积月累:
1.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想要文采出众,一字千金,就得在读书时下一番苦功夫。
2.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别说你出发得早,还有比你更早的人。这句话告诉我们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
3.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听完对方讲的话,比读了十年书还要有用。比喻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大。
4.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经过遥远的路途才能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比喻经过长时间的考验,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友情的真假。
5.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临近水边,时间长了,就会懂得水中鱼的习性;靠近山林,时间长了就会知道林中鸟儿的声音。意思是对某些事物接触的多了,时间长了,就能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推荐阅读篇目:
[法]儒勒·凡尔纳《海底两万里》
推荐理由:《海底两万里》中情节设置古怪离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充满神秘色彩的海底世界;语言生动有趣,既是艺术的语言,又是科学的语言,对各种海底事物的说明入木三分,惟妙惟肖。特别是那艘鹦鹉螺潜艇,让读者如痴如醉。
阅读方法:《海底两万里》可以和本单元的几篇关于历险的文章进行对比阅读,从写作线索、表达技巧、语言特色、人物描写、叙事方法、思想感情等方面,比较它们的异同,从中感受外国文学名著的魅力。
因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截图
怎么获取配套完整资料按下面方法扫码回复▼点击上方公众号↑↑关注
发送消息“256”
即可领取全套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