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师缘·時课 | "对我而言,退休就是在工作岗位上'毕业了'......"

致敬师者的 北京理工大学人力资源部 2023-12-19

45岁来到北理工

虽然年纪不小

但是他说没问题的

能够干起来的

本期“师缘·時课”——致敬系列

让我们一起走近

光电学院荣休教师:张寅超



人物简介 

张寅超

光电学院荣休教师

简要介绍

张寅超,2006年从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来到北京理工大学,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光学遥感监测、激光雷达、激光光谱等,2022年荣休。

主持8项省部级以上项目,包括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中科院重大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预研项目、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等。在国际、国内期刊上发表论文100多篇,申报并获授权专利28项。主讲研究生课程《光电雷达技术》和本科课程《光谱信息技术》。担任中国雷达行业协会资深专家委员会委员、光学学会环境光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雷达行业协会监事会监事长等。

01

选择北理工

2006年,张寅超老师来到北京理工大学,彼时已是45岁的年纪,但张老师并不认为年龄会成为问题,他坚信自己仍然能干出一番事业。

在倪国强教授的推荐下,张老师来到了北京。“我喜欢北京的气候,因为它干燥,干燥对于光学设备特别友好,毕竟光学设备是很怕潮的......”可能北京的干燥在其他人看来是个难题,但以张老师的专业眼光,干燥正是一个优越的光学实验条件,这也正是他选择北理工的首要原因。

第二个选择北理工的原因,张老师认为北理工的工作创新性比研究所更强,能让人自由发挥。“对于我们搞科研的人来说,更喜欢相对自由点的空间。北理工给人以一种宽松的科研环境,这是很难得的......”

第三点原因,张老师在来到北京之前,就知道北京的住房紧张,但是在来校之初,学校就协调资源为张老师保障了实验室建设。“对于我这个刚来北理工的人,这是非常难得的。学校还给我配了一个老师,学院的老师也帮助申请一些课题。这些课题在科研方面对我帮助很大,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这些起步支持,可能就没有后来的科研成果了……”

02

用真心指导学生

来到北理工之后,在学校支持下张老师开设了两门课:一门是研究生课程《光电雷达技术》,另一门是本科生课程《光谱信息技术》。张老师将教学与科研工作相结合,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注重融入科研成果。

提及对学生的指导,张老师特别关心学生的科研工作,每周都要与学生开会讨论,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实验室工作氛围。“我这个人呢,不太善于总结,但我比较提倡每周都要与学生开个会,每周要轮换主要汇报人,要让学生把自己的各项工作进展分享汇报,会上与学生一起再进行工作方案的讨论,这样能督促学生做好科研......”

张老师的学生对他十分尊重,但在科研讨论的时候,张老师经常强调学术交流的身份平等,“我时常跟同学们说如果我说错了,你们一定要讲出来,在学术上面,我说我们都是平等的......”在与学生讨论学术科研的时候,张老师提倡实事求是,在必要的时候需要争论出结果,他说:“有些问题你如果不争的话,可能就会做不好的。比如说一个语句,你明明看到是不对的,假如你不讲清楚,以后再用的时候,就还是错的,这对学术工作来说是非常麻烦的......”


03

面对退休生活

对于退休,张老师戏称其实很早就开始有准备了,他说:“八年前我就开始算了,正如读书一样,三年硕士、五年博士,八年后我就相当于读书过程中的‘毕业’,那么对于我来讲,退休就是‘毕业了’,希望‘毕业后’还能以一名工人的身份,在实验室开心的干活,这样的感觉非常好......

退休后的张老师从工作岗位“毕业了”,又投入到了另外一个角色,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余热,尽己所能持续帮助实验室的师生们成长发展。

“现在回头看,

我当时来到北理工的选择是对的”

在与张老师的访谈中,能充分感受到他对学生的一片真心与坦诚相待,对科研工作的务实认真与严谨求实,在实验室他与学生打成一片,深受学生喜爱

中年的他选择来到北理工,走上讲台、扎根科研、勇挑重担、努力工作,与学校共同发展。

在北理工这片沃土上,还有许多像张老师这样的教师,他们扎根教学科研一线,潜心科研攻关,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记者后记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学校人才工作会议部署,持续加强教育,党委教师工作部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师缘·時课”系列专访活动。活动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北理工教师教书育人实践,深入挖掘并采集一线教师传道授业、科研创新、答疑解惑等为人、为师、为学的精彩影音素材,记录北理工教师从教之路上的重要时刻,提升教师荣誉感、责任感、归属感。

“师缘·時课”下设“初見”“逐梦”“致敬”等专题:

“初見”专题主要面向新入职教师,为其录制从教生涯的第一次课堂经历,进行一次深入的专题访谈,记录初上讲台的紧张与兴奋;

“逐梦”专题面向在北理工成长发展的师者,与其进行一次深度的专题访谈,记录其在校成长发展的宝贵经历,交流教育教学、科研学术的心得体会;

“致敬”专题主要面向即将退休的教师,为其录制最后一次的课堂经历或指导学生的难忘记忆,记录从教一生的不舍与无悔,致敬教师,致敬讲台。

报名方式

如有意愿参与或推荐老师专访

欢迎随时通过学院或直接联系我们

联系人:党委教师工作部  李超、李飞

联系电话:68911659/5950

本系列专访活动将常年开展


期待与您在镜头中相遇

一同珍藏感动回忆

出品:党委教师工作部/人力资源部

推荐阅读

师缘·時课 | “科研和教学是一脉相承的......”

师缘·時课 | “作为学校人才特区的第一批预聘副教授,我是非常受益的......”

师缘·時课 | “蕴藏在学生脑海深处的创新能力是积极强大的......”


师缘·時课 | “做一流的科技成果,补空白、补短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