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幼儿园 | 男孩玩娃娃会变娘炮吗?
文 | Daisy
入群解压 | 见文末
前阵子我盘点了我娃德国幼儿园的《十大受欢迎玩具》,好多小伙伴表示又能省钱买包了。
写到“娃娃”时,我提到
幼儿园老师K说,12人的小班,除去病的和不想上幼儿园的,假设8个孩子出勤,班里就至少需要准备6个娃娃,不然就会发生争抢。娃娃太受欢迎了,人人都想照顾。
注意,K说的是8个孩子,不是8个女孩,也就是说男孩也要算指标的。
为什么每个孩子都值得拥有一个娃娃?男孩玩娃娃会不会变娘炮?区分“女孩玩具”和“男孩玩具”有什么不好?
▼
我在幼儿园卧底期间,看到过无比不真实的一幕。
两岁半的德国小男孩怀里抱里布娃娃,一边走一边轻拍娃娃的背,时不时低头看看,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坐在一旁的K告诉我,男孩要当哥哥了,从上个月开始,他每天都抱着布娃娃叨叨,妹妹饿了,妹妹哭了,妹妹奶嘴掉了,妹妹衣服脏了,我帮她换。
我心想,这种和谐画面大概也就持续到妹妹出生。之后就会变成,妹妹吃了哥哥的零食,妹妹霍霍了了哥哥的乐高,妹妹抢了哥哥的妈,妹妹泥奏凯,我宁愿没有你这个妹妹!
善变的男人啊!!!
想到这,我忍不住笑出声。
男孩竖起食指挡在嘴前,压低声音对我说,嘘,憋说话,我妹睡着了。
有娃前,我听过这么一句话:女孩情商高,男孩都是傻小子。
还有这句:女儿是小棉袄,儿砸是皮夹克。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凭什么女孩都暖,男孩都作?是男孩的娘命该如此?还是后天潜移默化导致“男孩情商普遍不如女孩”?
答案可能就在玩具里。
如果你在网上选玩具,一定可以找到另一个分类选项:
男孩 / 女孩
如果你去实体店挑玩具,一定可以看到两排不同色调的货架:
粉色架子上摆满洋娃娃、小厨具、公主城堡,即“女孩玩具”;
蓝色架子上摆满小汽车、奥特曼、激光枪剑,即“男孩玩具”。
“女孩玩具”让她们沉浸在幻想世界里,感受情绪,培养同理心,表达情感。
这些是什么特质?小棉袄啊!!!
“女孩玩具”是典型的情商提升道具,它们让女孩成为“女孩”;
而“男孩玩具”更侧重空间思维和身体技能,俗称“就会疯跑”。
这种分类经过几代人的强化,深深刻在我们的脑海里,演变成我们对下一代的期望。
孩子也不负众望,两三岁就可以理解“男孩玩具”和“女孩玩具”的区别,并自动代入自己的性别角色。
但是,这种性别区分对男孩极不公平!
在女性解放的社会里,那些玩汽车踢足球的女孩已经被广泛接受。不仅接受,大家为她们点赞,认为她们是强大的,是思想进步的,女孩的意愿本应得到尊重。
男孩那边就惨了。
我曾在法兰克福一家玩具店看到一幕。一个两岁左右的小男孩玩走进玩具店,好奇地拐进粉色的“女孩玩具”区,伸手就想够一个穿裙子的布娃娃。
他爸爸马上拉住他说,这是给女孩玩的,我们去那边,有好多小汽车。然后转过身,眼神复杂地看了一眼男孩的妈妈。
男孩不情愿地被拉走,看到爸爸这种莫名其妙的紧张,他大概从此就会把“男孩玩娃娃”和“丢人”划等号。
哎,活该皮夹克。
为什么德国幼儿园老师说,每个孩子都需要玩娃娃,男孩也不例外?
娃娃是不分性别的经典开放式玩具,跟积木乐高一样。而娃娃对于孩子的意义,不是乐高积木可以比拟的。
现在回答标题里的提问,男孩玩娃娃不仅不会变娘炮,而且还有以下好处,不管男女。
好处一:提供模仿机会
小朋友暗中观察你的一举一动,并通过模仿发展自我。而有些事他们看在眼里,却很难有机会模仿。
例如你给孩子喂奶哄睡洗澡,ta很难有机会反过来给你喂奶哄睡洗澡,一个娃娃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有段时间,我娃一刷牙就鬼哭狼嚎,后来娃娃帮我解决了这个问题,我给她刷,她给娃娃刷。
(当时还没有买真娃娃,我用了个布偶代替。)
饼饼一岁多时我送给她一个娃娃。
让我惊讶的是,我没有指导过她如何照顾娃娃,她开始自发给娃娃梳头发,涂保湿,喂饭喂水,甚至要检查娃娃需不需要换尿布。
饼饼脚上有块湿疹,每天都要涂几次保湿,于是她照顾娃娃的时候,会特意把保湿涂在娃娃的脚背上。
我们对她所有的照顾,原来她早就看在眼里并默默记下,只需要一个娃娃就可以全部输出。
模仿的过程也是锻炼生活技能的机会,比如帮娃娃戴帽子,穿袜子,换衣服,推着娃娃去购物。
怀二娃的妈妈,可以让哥哥姐姐通过玩娃娃演习如何照顾婴儿,为弟弟妹妹的出生做准备。
好处二:学会爱和关怀
我在幼儿园卧底时,有一次风风火火冲进教室,一屁股坐在垫子上,包随便扔在身后。
班里一个德国女孩惊慌失措,冲我大喊一个名字。
我一脸问号,这名字我从来没听过,也不是我的曾用QQ网名,你什么意思,我发誓啥都没干啊!
直到她过来用力拉我的包我才知道,她的娃娃在垫子上睡觉,被我的包压在下面了。
她喊的名字就是娃娃的名字。
她抱起娃娃,一边心疼地抚摸,一边把它放回娃娃床,盖上被子。
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不会说话不会互动的棉布玩意,凭什么可以得到孩子的关怀,并让孩子希望建立亲密关系?为什么ta们不去照顾一辆心爱的小汽车,一个炫酷的奥特曼?
真相是,娃娃的形象具有人类特征,它为孩子提供了一个“镜像”(或叫“映射”)。它带着孩子的灵魂,孩子会觉得,娃娃就是ta,ta就是娃娃。ta们通过照顾娃娃获得责任,学会关怀和理解他人。
难怪饼饼执意给娃娃脚上涂保湿,大概是觉得娃娃跟她一样脚背痒。
ta们照顾娃娃,因为ta们希望得到照顾,ta们为了自己被爱而爱。
好处三:激发想象力
“开放式玩具”的特征是随便你怎么玩。
在我娃眼里,她的娃娃会疼会哭,会开心会笑。
事实是,娃娃一直是那个娃娃,根本没有发出哭声笑声的机关。
她假想并理解娃娃的情感,拥抱抚摸安慰它,把它当成高于一般玩具的伙伴。
娃娃可以代入很多场景玩。配几个塑料碗盘就可以假装吃东西;配个听诊器就可以当医生给娃娃看病;几个小朋友一起玩过家家,你扮妈妈,我扮爸爸,他扮爷爷,她扮奶奶,娃娃扮宝宝,大家一起来带孩子。
(呵呵,宝宝怎么可能坐那任你们摆布?天真的小孩!)
市面上有很多娃娃的设计很“高级”。某德国玩具公司的娃娃,身上有三个按钮,按一个会唱歌,按一个会打招呼,按另一个会说话。
我认为这种“完美娃娃”特别不适合给孩子玩,尤其是3岁以下的小娃。
为什么不适合?娃娃到底怎么挑?这个话题等我下篇写个“挑娃指南”,今天就不展开说了。
好处四:表达情感
一岁多开始,孩子需要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但ta们时常跑偏,明明喜欢对方,却一爪子打上去。
娃娃是个帮助ta们学习表达感情的道具。饼饼跟娃娃玩的时候,我经常告诉她,爱它你就摸摸它,爱它你就抱抱它,爱它你就亲亲它。
再大一点的孩子,甚至可能向娃娃诉说她的感受,从中得到安慰。
我小时候有个戴红帽子的洋娃娃,至今印象深刻。我喜欢跟她说秘密,告诉她谁谁谁特别讨厌,我再也不跟谁谁谁玩了。
我小时候喜欢的假装游戏是当白衣天使,家里所有的布偶都挨过我的针。
那时候我怕打针,生病我就假装用针管也给娃娃扎针,心里有种空前的平衡。我真切地感受到,不只是我怂,娃娃也怕打针,也怕疼。
我可以记起3岁时支零破碎的一些生活片段,给娃娃打针找安慰就是其中之一,就是这么神奇。
好处五:语言发展
从娃娃身体各部位名称(头发,眼睛,鼻子,胳膊,腿... ...),到跟娃娃玩过家家用到的动词(吃,喝,哭,抱... ...);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形容词(软,长,脏... ...),到表达感受心情的词语(饿,困,伤心... ...),都可以从娃娃身上学习或练习。
我在幼儿园卧底期间,看到处于语言爆发期的2岁孩子跟娃娃叨叨不停,即使娃娃没回应ta们,ta们也不觉得无聊,继续讲单口相声。
在ta们眼里,娃娃听得见也感受得到,也许ta们已经在心里替娃娃脑补了台词。
哇塞,我突然有点羡慕娃娃了。
▼
上面提到的这四个“玩娃”好处,说学术一点,不就是情商和社交能力的培养吗!
“女孩玩具”给小姑娘们提供了无限的机会,让她们发挥想象力,学会爱护关怀,理解他人感受,表达内心情感。
于是,女孩成了妈妈的小棉袄,爸爸的小情人,暖透了!
可是具有同样功效的“男孩玩具”呢?
不存在的!
当一个女孩充满爱心地照顾拥抱娃娃,爸妈都觉得,那画面太美了。
当一个男孩充满爱心地照顾拥抱娃娃,爸妈都觉得,那画面太美了我不敢看。
然后再回过头抱怨,儿砸就是白疼他,一点都不知道关心人。
你没给人家情感教育的机会啊!
如果无论是在游戏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在提醒儿子,男孩不能表现出过于丰富的情感,男孩就是要玩力量型和独立性的玩具,而不是培养情感和同理心,那怎么可能同时要求他保持友善体贴,关心理解妈妈,将来成为一个疼老婆爱带娃的男人?
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不太可能吧?小男孩也太不容易了!
“小棉袄”倾向通过沟通展现自己脆弱,而“皮夹克”则通过暴力和肢体冲突表达负面感受。
“小棉袄”和“皮夹克”的最初分界点,也许就是你不允许儿子碰的那个娃娃。
Daisy的小纸条
这个就是我小时候的娃娃,陪了我好久,不知在哪次搬家中消失了。
那时候,拍照是个特别隆重的事,要梳好头发,穿漂亮衣服,拿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才肯站在相机前。
当时觉得最心爱的东西就是这个娃娃。
请忽略我的粉色保暖秋裤。
-The End-
一定要舍得转发到朋友圈啊!!!
宝藏女孩也是需要被看见和鼓励的
扫码入群,缓解带娃狂躁
(添加备注:“粉丝群”+居住地)
天赋一饼 | Daisy
慕尼黑工大金融硕士妈妈
不端不装的非主流育儿博主
讲身边最真实的德国育儿故事
写让人读着不累的海外育儿理念
扫码关注「天赋一饼」
相关文章
近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