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算明白了,一个“没原则”的娃是怎么来的
饼饼很喜欢和班里的一个男孩A玩。
我们两家住得近,放学后我经常约上A的妈妈,让两个娃继续在外面一块玩。
昨天接娃的时候,我看到A的妈妈和老师在交谈,表情十分激动。
原来,A的脸被班里的男孩Y抓伤了,一个很明显的血印,看着就疼。
孩子之间起冲突,打打闹闹受个小伤,这事太正常了,大部分德国妈妈都很看得开,所以我猜,肯定不是一个小伤那么简单。
果然,趁两个娃在草地上摘野花,他妈妈拉着我,深吸一口气,开始痛斥男孩Y的“滔天罪行”。
你知道吗,Y的教养真的很差,非常差!
他做的事都不是正常人能想出来的,比如他喜欢玩什么“汽车撞死人”的游戏,这都谁教他的?
他三天两头把我儿子弄伤,而且Y的父母根本不管孩子,还说孩子做出这样的事很正常!
这时候,A走过来给我一个小花,我趁机问他,你喜欢和Y玩吗?
他说,不喜欢。
他妈妈接话说,对的,没有人喜欢和Y玩,所以Y就总是来找他玩,然后他就一直被Y弄伤!
我觉得很奇怪,你不喜欢Y,为什么还答应和他玩呢?
他妈妈抢答说,因为他就是一个不会说“不”的人!
这时候远处跑来一个女孩,她在我们旁边捡起一个很好看的石头。
A直勾勾盯着她手里的石头,欲言又止,直到女孩跑开,他也没说一个字,只是目送人家离开。
他妈妈叹了口气,当着A的面和我说,你看到了没?他就是一个不懂拒绝的人。
原来,那块石头是A带来的,和宝贝一样对待,就这么被别人拿走了。
我安慰他妈妈说,其实饼饼有时候也不会拒绝,尤其对方是不熟悉的或比她大很多的孩子。。。。
他妈妈马上抓住了重点,但她只是“有时候不拒绝”对不对?A的问题是,他永远不会拒绝,他就是一个没有原则的人!(德语里没有“老好人”这个词,还是中文博大精深啊)
让他们自己维护去吧
我越来越强烈感受到,当一个娃被“下定义”,就像给ta立了了一个“人设”似的,ta会努力去维护这个人设,做一切符合这个人设的事。
拿我自己来现身说法。
我小时候,有次和小朋友在家里做手工玩,手上粘了好多胶水,偷偷抹在了桌子下面。(我经常这么干)
小朋友当场就和我爸爸告了状。(果然是塑料姐妹花)
我爸想都没想就说,我才不相信她会这么做,因为她是个特别爱干净的人。
小朋友拉我爸,让他过来自己看,我爸说,我不用看就知道,她是个很爱惜东西的孩子,肯定不会这么做。
我当时很庆幸蒙骗过了我爸,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把胶水抹在桌子下面。
不是因为怕被大人发现,而是因为我觉得,我作为一个很爱惜东西的人,不能这么做,我这么一个爱干净的人,怎么会弄得到处脏兮兮的呢?
我上小学之前的事几乎都忘干净了,但这件小事至今印象深刻。
现在有娃了,我突然明白了30年前我爸的套路。
他一定知道我把胶水抹到了桌子底下,但他假装不知道,而且还给我戴了个高帽子,给我立了个“爱干净”、“爱惜东西”的人设。
他这么做,可能只是不想在小朋友面前让我难堪,没想到竟然达到了另一个更神奇的效果。
我为了维护这个人设,自发改掉了很多毛病,变得爱干净,爱整理,特别爱惜东西。
用动词就事论事
饼饼现在很在乎别人的评价,我也经常抓住机会给她“立人设”。
比如她在一件事上说到做到了,尤其是比较不情愿的事,我就会说,我觉得你真的是一个很讲信用的人。
又比如她和我玩桌游,被我无情地赢了,她明明很郁闷,还假惺惺自己安慰自己说,下次再赢你吧!
我赶紧识趣地说,哎呀,你以前一输就哭,现在真的不一样了,成了一个能赢也能输得起的人,这很了不起!
再比如上周开学,她跟我吹牛说,今天来适应的孩子哭了,然后我画了个画送给他,安慰了他,他就不哭了。
我赶紧识趣地说,我觉得你真是一个很有同理的人,你以后肯定会很受欢迎的,大家都喜欢有同理心的人。
虽然她都不见得知道什么叫“同理心”,但自我感觉特良好,掩饰不住地嘴角上扬原地蹦跳,感觉分分钟就要飘了。
只捡好的说肯定不合适,一些不好的行为和不足也没必要遮着盖着。
我一直提醒自己,“好的”和“不好”的地方,要用不同的方式提出来。
简单说就是两个原则:
说好的地方,多用名词,“内化”好的特质(立人设)。
说不好的地方,多用动词,就事论事,不要下定义。
我知道你已经开始懵圈了,做个小测试就明白了。
你体会下面两组说法的不同:
A:小张在工作和生活中很讲道理。
B:小张是一个很讲道理的人。
你觉得哪一种说法对小张的评价更高?
再来一组:
A:小王总是认为自己说得对。
B:小王就是一个很自恋的人。
哪一种说法让你觉得对小王的印象更差?
选B-B的请在公屏上抠个1。
你仔细想想,其实两组的AB说的都是同一个事。
小张在工作和生活中很讲道理,说明什么,他是一个很讲道理的人啊,除了工作和生活还有什么别的情况吗?没有了呀!
小王总是认为自己说得对,说白了就是什么,就是一个很自恋的人呗!
不同的是,由于B的说法中用了名词,所以特质被强化了,或者说,把人的行为“内化”成了特质。
而A的说法用的是动词,不容易让人觉得这是个“特质”,仅仅是好的和不好的行为而已,没有给这个人下定义。
套用这个原则,像爱干净,爱惜东西,讲信用,有同理心,对自己负责,准时等等,都是好的特质,你就可以用名词给娃“立人设”,告诉他们,你这么做说明“你是一个爱干净的人”,“你是一个爱惜东西的人”,“你是一个讲信用的人”,“你是一个有同理心的人”,“你是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
娃一听就觉得,哇塞,原来我这么好啊,我以前都不知道呢,以后我得继续做这样的事!同时,和这些特质不符的不良习惯,他们很可能自己就会主动改掉,而且是心甘情愿,自动自发地改掉。
但如果反过来呢,像文章开头里饼饼的同学,可能只是几次没有拒绝,就被他妈妈用名词定义和“内化”成了一种负面的特质,说他是“一个不懂拒绝的人”,“一个不会说不的人”,“一个没有原则的人”,那结果很可能就是,本来有原则的娃,也变得没原则了。
小时候觉得,这是世界上的事物都是泾渭分明,非黑即白的,好人永远是好人,坏人永远是坏人,正义的永远正义,邪恶的永远邪恶。
长大后才发现,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不变的,这才是永恒的真理。
我们活到三四十岁,都很难给自己下一个定义,所以就别那么自信给娃下定义,把一些你不满意的行为“内化”成ta的特质,除非你真的希望ta变成这样的人。
黛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