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要从那天说起。
我从幼儿园接饼饼回家,她在门口换衣服,半天了还没换好,也听不到什么动静儿。
我问她确定吗,爸爸下午才穿过,如果里面有个玻璃球,他肯定会硌到脚的,我得问问他的脚还好吗。是的,我也很想问一句,男人为什么需要那么多篮球鞋?!饼饼可能担心被自己绕进去,干脆彻底翻供了,说不是从爸爸的鞋里找到的,从鞋柜后面的缝里抠出来的。
有时候我觉得,我在娃心里可能就是个傻子吧?我当然知道你是从幼儿园里偷偷顺回来的。我想到了前几天收到的一个留言,印象非常深,因为留言的是个爸爸,爸爸们很少给我留言。他说,五岁儿子在别人家玩,一声不吭悄悄拿走了一个零食礼包里送的小汽车,回家后被他发现了。他气疯了,说这是偷东西,非常恶劣,现在就去还给人家,给人家道歉!孩子妈也气疯了,生他的气,说这个小玩具本来就是零食礼包送的,又不是啥值钱玩意,什么偷不偷的!他说,孩子妈也是你的读者,你写写这个话题吧,孩子妈真是太惯着孩子了,“小时偷针,大时偷金”,难道不管吗?当然不能“不管”,只是在管“行为问题”之前,要先和他们聊点别的。两三岁的娃,拿走别人的东西,是因为对物权意识还很模糊,没有那么明确的界限,这个就不讨论了。
四岁开始,物权意识正式形成,他们会维护自己的东西,知道超市的东西要买了才是自己的,幼儿园的东西是幼儿园的,别人家的东西是别人的,不能随便拿走。喜欢一样东西,想马上拥有它,这是很自然的想法,和孩子正在形成的物权意识是相悖的。对他们来说,要不要偷偷拿走这个东西,其实就是内心中“欲望”和“物权意识”的斗争,还上升不到道德品质层面。有那么一瞬间,欲望小人打倒了规则小人,于是,男孩决定从别人家悄悄拿走小汽车,于是,饼饼定偷偷从幼儿园顺几个玻璃球,就这么简单。
我跟饼饼说,我知道你很喜欢这个玻璃球,确实挺漂亮的,妈妈小时候也喜欢玩玻璃球,没想到今天还能见到这种老古董。你想要一个东西,其实有很多很多方法啊,比如你可以问妈妈能不能帮你买,或者问这个东西多少钱,说不定你的零花钱就够买,你还能想到什么办法呢?是呀!但是,这么多的办法,一定不包括这个:不经过别人的同意,悄悄把它拿回家。我故意把这个行为说得很委婉,尽量“绕着说”,而不是直接用“偷东西”这个字眼。四五岁的孩子,已经能从绘本故事里知道“小偷”不是好人,如果用这个词去定义他,我觉得挺打击人自尊心的。另外,很多孩子拿走别人家或者超市的东西,有可能是家长对物质的欲望压制得太厉害了。在一些孩子认知中,“拥有东西”是“安全感”的象征。我没有说这是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我是说很多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有这样的一种“感知”。长期在物质上有“匮乏感”,会让他们的欲望小人更容易打败规则小人,通过“拥有”东西来填补安全感。我问饼饼,如果别人来家里玩,一声不吭把你的小皇冠拿走了,你会是什么感受呢?
是呀,那如果你拿走了别人东西,别人也很难过,如果每个孩子都从幼儿园拿走几个玻璃球,幼儿园就没有玻璃球啦,大家就没法一块用玻璃球玩游戏了,是不是大家都会很难过?聊完了心情,物归原主是一定要的。
我又问,我给你一个小袋子装着,早上你拿去还给老师可以吗?我马上明白过来,她想还回去,但她不想让老师知道她拿了玻璃球。很多人为了让孩子重视起来,故意把归还的过程弄得很“隆重”,要求孩子在众目睽睽之下归还,要求孩子用自己全部的零花钱买个东西给对方赔礼,甚至报警,让警察来教育孩子,故意让孩子在众人面前难堪。像饼饼这种情况,她已经意识到了这个行为是不好的,不然她不会东躲西藏,不会编瞎话想搪塞过去,不会不好意思当面还给老师。她受到了自己内心的谴责,已经够煎熬了,不必让她再接受他人的“道德审判”。我故意压低声音,和她说悄悄话,那你明天早上悄悄把它们放回幼儿园的篮子里,好不好?我不和老师说,你也别让人看到了,这是一个秘密。她拿过来一只手套开始掏,说这里面还有几个玻璃球,我明天也拿回去吧!
饼饼压低声音(家里其实只有我们两个),悄悄和我商量对策,怎么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把玻璃球放回幼儿园的篮子。
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的。
我不敢说这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凡是和人有关的问题,都没有唯一的正确解。但我敢说的是,上纲上线,羞辱打骂,让孩子当众难堪出丑,不仅解决不了行为问题,还会带来更多心理问题。很多父母表面在教育小孩,其实是打着“教育”的幌子欺负小孩,希望我们都不会变成这样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