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个礼拜,我有点儿感冒症状,低烧。
德国朋友说,快测不准,她们全家五口都感染了,三个人快测是阴性。我搜了下,德国做核酸检测要70欧一次,据说也不怎么准。自从过年七日烧之后,我感觉身体一直没缓过劲来,隔三差五感冒。上周终于消停了一点,去了3个月前就预约好的妇科医生那,做肿瘤早筛。2020年之前,我每年都做至少一次妇科早筛,疫情三年,间断了三年。她说,像你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尤其是有孩子的,疫情后很多都不来做早筛了,很可惜。是啊,可惜归可惜,但有孩子的人都怂,还是想尽量少去诊所,少近距离接触人。孩子都没打疫苗,谁也不想没病跑诊所,万一为了自己做体检,把病毒带回家传染给孩子,那就得不偿失了。医生说,你这个思路不对!你要先对自己的健康负责,才能负责好孩子的健康!所有飞机的安全指引都说,遇到紧急状况,先给自己戴上氧气面罩,然后再给孩子戴。你只有保证自己不缺氧,才有能力顾上身边的孩子,反过来,对你对孩子都是灾难。医生让我猜,不做早筛的女性,和定期做早筛的女性相比,患宫颈癌的比例高多少。医生给了我一个小册子,上面有个德国做的统计,我草草翻译下:我胆小,经不起吓,连忙说我做我做,所有付费的项目我都做。。。。
医生露出姨母微笑说,你要记住哦,世界上不止有新冠一种疾病。我从诊所出来,医生这句话一直在我耳边绕,绕得我脑子嗡嗡的乱。这两年疫情之下,“就医难”不止是在国内,国外也一样。打了几个专科诊所的电话,均被接线小姐姐告知,今年没有档期了,明年再来吧。我都怀疑,她们和我用的是同一个日历吗?这才9月,你让我明年再来?!倔强的我相信,人间自有真情在,继续打其他诊所的电话。“您好,我们这今年没有档期了,祝您身体健康,再见。”接线小姐姐说,昨天还有1月的档期,你没要,现在没了,3月可以,你3月来吧!在国外看病,只要死不了,就得自己扛着。扛着扛着,可能出现两种结果:一,自愈了,医生会祝福你。二,病危了,医生会抢救你。
当时我年轻,身体好,一年生不了一次病,觉得这个段子好好笑哦。
现在人到中年,有孩子了,幼儿园就是个病毒库,一年到头大人小孩轮着病,这才明白过来,段子就是把悲伤的故事讲得很好笑。我刚说到哪来着?
德国的就医难是“体制性”的,疫情之前也好不到哪去,这两年更是变本加厉。我没有批判中国“动态清零”政策的意思,但我相信,国家定这个政策的初衷是保护人民生命,而不是“一切医疗资源无条件为抗疫让路”。西安孕妇在医院门口等新冠检测结果,等了2小时,流产。上海东方医院护士突发哮喘,急诊室因防疫关闭,导致无法及时就医,死亡。看看上海z f公众号下的求助留言,这只是一个缩影而已——这位市民的求助被看到了,但还有很多没被看到没被翻牌的求助,还有很多不知道去哪里求助的人,他们的健康谁来守护?我不是批评上海的抗疫,正好相反,我觉得上海已经努力让民众付出尽可能小的代价来抗疫。而一些城市为了“漂亮”的抗疫政绩,全市没有一个确诊、没有一个密接,也先把孩子们的课停了再说,一有风吹草动,先封了城再说。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样过头了,但难道当地z f看不出来吗?行为经济学说,人在做投资决策的时候,心里给予一件事的权重,并不等于它的实际发生概率。无论概率多低,只要它的绝对损失值够高,人们就会在心中放大这个事情发生的概率。
无数统计学数据表明,飞机是全世界最安全的交通工具,没有之一。全世界每25秒就有一个人死于路面交通意外,而一个人遇上空难的概率,比被闪电击中的概率还低。因为空难一旦发生,结果是非常严重的(绝对损益值高)。所以,尽管它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发生概率小),人们还是会在心中放大空难的“权重”,由此产生概率误判偏差。误判了概率,就会有决策偏差,出差放着更安全的飞机不坐,宁愿开十几小时车,把自己暴露在更高的事故风险中。很多地方为了抗疫政绩,不惜让民众付出高代价,以此换取好看的数字。对他们来说,这当然是极大的绝对损失,可以说是最大的绝对损失。他们就会因此产生概率偏差,放大疫情发生的“权重”,于是就有了“甭管有没有确诊的先封城再说”这种决策偏差。这两年,新冠变种了又变种,毒性降低了又降低,但不少人仍然谈其色变。
包括我在内,一有咳嗽发热,就赶紧去测新冠,看到阴性才松一口气,好像其他病毒都不算病毒似的。害怕新冠,很大程度是因为媒体一直在渲染和报道,尤其疫情刚刚爆发的时候,人们都在网络上看到了一线流出的照片。一说起新冠,人们会联想起一张张痛苦的脸,一间间让人脊背发凉的隔离病房,一个个现在不能提的医生名字。当新冠不再只是一个病毒,而是一个个“故事”,在人们心里变得“鲜活”起来,它在人们心的权重就会被放大。
美国总统说,我们要干掉1000万个伊拉克人和一个修自行车的。记者问,为什么是一个修自行车的?美国总统说,看到没?我早就说了,没有人会关心那1000万个伊拉克人的死活。
其实,记者并不是不关心1000万个伊拉克人,而是因为“1000万”不具有鲜活性。
但是,“一个修自行车的”,马上就有了画面感,让人感觉背后一定有个什么故事,这个修自行车的怎么得罪了美国总统?总统为什么要收拾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人们更愿意关注“鲜活的故事”,而不是“干巴巴的数字”。与对待新冠不同,媒体不会去无休止地报道流感,心脏病,糖尿病,癌症肿瘤背后的故事。由于这些疾病不幸离开的人,或者因管控无法及时就医而病危的人,并不会“鲜活”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他们只是一个统计数字,或者连数字都没有,自然不会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有人会说,你写了这么多,只是在解释行为,没有给出解决方案。
能解释明白行为,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好么,说得好像我给了方案就算数似的。习大大反复强调,杜绝层层加码,禁止一刀切,永远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连他这么说,不少地方还是把抗疫政绩放在第一位,看不到群众利益的损失,所以,我说什么真的有那么重要么?就是想说一句话,世界上不止有新冠一种病,抗疫不是唯一要紧的事。无论在哪里,能不能真正意义上“战胜”病毒,人们的生活总得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