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上不止有新冠一种病”,医生的一番大实话让我有点乱了...

我是黛西 天赋一饼 2022-11-16

文 | 黛西

1


前个礼拜,我有点儿感冒症状,低烧。

去测了新冠,阴性的。
德国朋友说,快测不准,她们全家五口都感染了,三个人快测是阴性。
我搜了下,德国做核酸检测要70欧一次,据说也不怎么准。
我还是戴上7毛钱一个的口罩吧。
饼饼放学回家,问我为什么戴着口罩。
我说,妈妈有点感冒,戴上口罩,以防万一。
她问,妈妈,你为什么还在感冒?
我说,应该问我,“你怎么又感冒了”。
自从过年七日烧之后,我感觉身体一直没缓过劲来,隔三差五感冒。
上周终于消停了一点,去了3个月前就预约好的妇科医生那,做肿瘤早筛。
2020年之前,我每年都做至少一次妇科早筛,疫情三年,间断了三年。
这次见到医生,我一坐下,她就开始教育我。
她说,像你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尤其是有孩子的,疫情后很多都不来做早筛了,很可惜。
是啊,可惜归可惜,但有孩子的人都怂,还是想尽量少去诊所,少近距离接触人。
孩子都没打疫苗,谁也不想没病跑诊所,万一为了自己做体检,把病毒带回家传染给孩子,那就得不偿失了。
医生说,你这个思路不对!你要先对自己的健康负责,才能负责好孩子的健康!
有道理哎。
所有飞机的安全指引都说,遇到紧急状况,先给自己戴上氧气面罩,然后再给孩子戴。
你只有保证自己不缺氧,才有能力顾上身边的孩子,反过来,对你对孩子都是灾难。
医生让我猜,不做早筛的女性,和定期做早筛的女性相比,患宫颈癌的比例高多少。
我说,2倍?5倍?
你再猜。
难道是10倍?应该不至于吧?
她说,30倍。
医生给了我一个小册子,上面有个德国做的统计,我草草翻译下:
我胆小,经不起吓,连忙说我做我做,所有付费的项目我都做。。。。
医生露出姨母微笑说,你要记住哦,世界上不止有新冠一种疾病。

2


“世界上不止有新冠一种疾病。”
我从诊所出来,医生这句话一直在我耳边绕,绕得我脑子嗡嗡的乱。
这两年疫情之下,“就医难”不止是在国内,国外也一样。
去年秋天那会儿,我咳嗽,感觉都快把肺都咳出来了。
打了几个专科诊所的电话,均被接线小姐姐告知,今年没有档期了,明年再来吧。
我都怀疑,她们和我用的是同一个日历吗?这才9月,你让我明年再来?!
倔强的我相信,人间自有真情在,继续打其他诊所的电话。
要么没人接,要么接通了放录音:
“您好,我们这今年没有档期了,祝您身体健康,再见。”
身体健康,我打你电话干什么?
我只好吃回头草,羞答答地拨通了之前的诊所。
接线小姐姐说,昨天还有1月的档期,你没要,现在没了,3月可以,你3月来吧!
我突然想起以前留学的时候,一个学长和我讲的段子:
在国外看病,只要死不了,就得自己扛着。扛着扛着,可能出现两种结果:一,自愈了,医生会祝福你。二,病危了,医生会抢救你。

当时我年轻,身体好,一年生不了一次病,觉得这个段子好好笑哦。

现在人到中年,有孩子了,幼儿园就是个病毒库,一年到头大人小孩轮着病,这才明白过来,段子就是把悲伤的故事讲得很好笑。
喜剧的内核是悲剧,悲剧的内核就是生活这部剧。

3


我刚说到哪来着?

对了,就医难。
德国的就医难是“体制性”的,疫情之前也好不到哪去,这两年更是变本加厉。
而国内这两年的就医难,恐怕是“政策性”的。
我没有批判中国“动态清零”政策的意思,但我相信,国家定这个政策的初衷是保护人民生命,而不是“一切医疗资源无条件为抗疫让路”。
实际执行中呢?
西安孕妇在医院门口等新冠检测结果,等了2小时,流产。
上海东方医院护士突发哮喘,急诊室因防疫关闭,导致无法及时就医,死亡。
看看上海z f公众号下的求助留言,这只是一个缩影而已——
这位市民的求助被看到了,但还有很多没被看到没被翻牌的求助,还有很多不知道去哪里求助的人,他们的健康谁来守护?
我不是批评上海的抗疫,正好相反,我觉得上海已经努力让民众付出尽可能小的代价来抗疫。
而一些城市为了“漂亮”的抗疫政绩,全市没有一个确诊、没有一个密接,也先把孩子们的课停了再说,一有风吹草动,先封了城再说。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样过头了,但难道当地z f看不出来吗?
当然不是,这题我会,可以用行为经济学来解释。
行为经济学说,人在做投资决策的时候,心里给予一件事的权重,并不等于它的实际发生概率。无论概率多低,只要它的绝对损失值够高,人们就会在心中放大这个事情发生的概率。
不举投资的例子,举个可以说人话的例子,坐飞机。
无数统计学数据表明,飞机是全世界最安全的交通工具,没有之一。
全世界每25秒就有一个人死于路面交通意外,而一个人遇上空难的概率,比被闪电击中的概率还低。
虽然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害怕坐飞机。
因为空难一旦发生,结果是非常严重的(绝对损益值高)。
所以,尽管它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发生概率小),人们还是会在心中放大空难的“权重”,由此产生概率误判偏差。
误判了概率,就会有决策偏差,出差放着更安全的飞机不坐,宁愿开十几小时车,把自己暴露在更高的事故风险中。
这和疫情管控什么关系呢?
很多地方为了抗疫政绩,不惜让民众付出高代价,以此换取好看的数字。
因为,数字一旦不好看,后果会非常严重。
就像我们搬砖群读者举的例子——
对他们来说,这当然是极大的绝对损失,可以说是最大的绝对损失。
他们就会因此产生概率偏差,放大疫情发生的“权重”,于是就有了“甭管有没有确诊的先封城再说”这种决策偏差。

4


这两年,新冠变种了又变种,毒性降低了又降低,但不少人仍然谈其色变。

包括我在内,一有咳嗽发热,就赶紧去测新冠,看到阴性才松一口气,好像其他病毒都不算病毒似的。
害怕新冠,很大程度是因为媒体一直在渲染和报道,尤其疫情刚刚爆发的时候,人们都在网络上看到了一线流出的照片。
一说起新冠,人们会联想起一张张痛苦的脸,一间间让人脊背发凉的隔离病房,一个个现在不能提的医生名字。
当新冠不再只是一个病毒,而是一个个“故事”,在人们心里变得“鲜活”起来,它在人们心的权重就会被放大。

有个不怎么好笑的段子这么讲:
美国总统说,我们要干掉1000万个伊拉克人和一个修自行车的。记者问,为什么是一个修自行车的?美国总统说,看到没?我早就说了,没有人会关心那1000万个伊拉克人的死活。

其实,记者并不是不关心1000万个伊拉克人,而是因为“1000万”不具有鲜活性。

但是,“一个修自行车的”,马上就有了画面感,让人感觉背后一定有个什么故事,这个修自行车的怎么得罪了美国总统?总统为什么要收拾他?到底发生了什么?
人们更愿意关注“鲜活的故事”,而不是“干巴巴的数字”。
与对待新冠不同,媒体不会去无休止地报道流感,心脏病,糖尿病,癌症肿瘤背后的故事。
由于这些疾病不幸离开的人,或者因管控无法及时就医而病危的人,并不会“鲜活”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他们只是一个统计数字,或者连数字都没有,自然不会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

5


有人会说,你写了这么多,只是在解释行为,没有给出解决方案。

能解释明白行为,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好么,说得好像我给了方案就算数似的。
习大大反复强调,杜绝层层加码,禁止一刀切,永远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连他这么说,不少地方还是把抗疫政绩放在第一位,看不到群众利益的损失,所以,我说什么真的有那么重要么?
那我写这篇干什么呢?
就是想说一句话,世界上不止有新冠一种病,抗疫不是唯一要紧的事。
无论在哪里,能不能真正意义上“战胜”病毒,人们的生活总得继续。
春天来了,希望这个世界能慢慢好起来。
黛西
你可能还喜欢读:
收到了幼儿园的一个消息,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娃在家一天到晚喊无聊,我却觉得这样挺好的
在超市里说了20遍“不买”,谁家的队伍都不好带啊!

黛西好物,今晚截团

打开第一页就拔不动腿,不愧是德亚4.9星的绘本

娃骑过的车比我还多,最值回票价的是这俩

黛西专辑精选

01 卧底德国幼儿园    02 亲子共读和童书
03 玩具与桌游选择    04 家里蹲陪玩秘籍
05 孩子心里怎么想    07 养育小事与大事
07 金融女聊点财商    08 宇宙最端正启蒙
09 和你一起变更好    10 这是真实的德国
11 天秤女的收纳术    12 如果你想认识我
“在看”和转发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