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了给娃证明,抓娃娃机都是坑,我失去理智白搭进去100块。。。

我是黛西 天赋一饼 2022-11-16

文 | 黛西

1


每次带饼饼坐邮轮,或者逛游园会,她都会被一样东西勾得神魂颠倒。

是的,娃娃机。
没几个娃可以抵挡娃娃机的诱惑,透明橱窗里,堆满五颜六色的丑拒毛绒玩具。
丑得令娃心花怒放。
我一直觉得,娃娃机有一点“赌博性质”,有上瘾机制。
庄家稳赚不赔,可以操作赔率,玩家一旦沉迷就是无底洞,不知不觉就往洞里扔了好多钱。
所以,我一直想办法,不让她开这个先例。
4岁的饼饼不理解为啥不能玩,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是连哄带骗的。
“这个娃娃机好像坏了!里面的灯都不亮了!”(本来就没灯)
“这个娃娃机手柄不好使了,一按都没反应!”(因为没投币)
骗多了,总会穿帮的。
有一次,我们前脚刚离开一台“坏了”的娃娃机,后脚就有人玩上了。
娃用看穿一切的眼神瞪我,好久。
我还折腾过用积木给她搭了个娃娃机,但她表示,不一样,还是想玩真的娃娃机。

为什么不给娃好好讲道理?
当然讲过,她要是听就好了。
我告诉她,这个娃娃很难夹的,夹一次就要1欧,夹10次也很难夹到,就是坑钱的!
饼饼不信,不难啊,你看,先对准了,然后按一下,夹起来,这样就行了!
没这么简单的!你一夹起来,那个钩子就松了,娃娃就掉下来了。
道理讲了几次,她对娃娃机更加渴望了,每次路过都直勾勾盯着,拔不动腿。
人性啊,越禁止,越向往。

2


上周末,我们去一个游园会。

我的天呀,上次见到这么多人还是在Wimmelbuch里。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娃娃机。
娃娃机前面,挤满了情绪不稳定的人,有小年轻,更多是带娃的中年人。
啊啊啊的尖叫声此起彼伏,那种氛围,像极了赌场里轮盘旁边押注筹码的人。
我们围观了一会儿,好巧不巧,一个女孩抱着个戴帽子的皮卡丘走过。
饼饼惊呼,爸爸!你看那个皮卡丘!和娃娃机里的一样!你也给我抓一个吧!!!
气氛烘托到这了,不上的话,老父亲的面子往哪搁。
不得不承认,眼前的这个“成功案例”,居然带给了我一些信心。(又一个小数定律陷阱)
而且,那个皮卡丘是我见过娃娃机里最不丑的一个,感觉可以抓一抓。
那就来吧!
我去买币,5欧买了6个币,可以夹6次。
我和队友说,别贪心哦,不图最大的,就要洞边上的那只皮卡丘,我不信六次不能把它弄进洞里!
夹了6次,掉下来了6次。
每次皮卡丘掉下来,机器都会说一句:拴Q!
第六次失败后,我已经尖叫累了,饼饼却很淡定。
队友说,我好像找到感觉了,再买6个币,差不多能搞定了。
我目光坚毅地把6个币交给他。
第7次,拴Q!
第8次,拴Q!
第9次,拴Q!
。。。。。。。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第12次尝试之后,队友成功地。。。。。花光了所有币。
拴Q。
我蹲下来问饼饼,现在已经花了10欧,还没夹起来皮卡丘,你觉得还要继续吗?
饼饼眨巴眨巴眼,思考了一下说,用你的钱就玩,用我的零花钱就不玩了。
有前途。
队友说,别玩了,这个机器的勾子太松了,得停手了!
我不同意!
你看那个皮卡丘,它的半个屁股都搭在洞口上了!
临门一脚了,马上就夹出来了,这时候放弃,那不是便宜了后面的人?之前花掉的10欧就等于扔掉啦?!
队友说,有道理,再夹最后5欧的,如果再抓不到,那就得停了。
于是,我又多扔掉了5欧。。。。
花了15欧(合人民币100多块),抓了18份相似又不完全相同的寂寞,我觉得还是很值的。(强行安慰自己)

因为,目睹这一切的饼饼,眼神中充满了对娃娃机的失望,感觉看透了这个世界的套路。
她撅着嘴说,可惜了!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去买一个皮卡丘!
现在,她也终于相信了我之前说的,看上去唾手可得的东西,其实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
欢迎来到真实世界。


3


我说娃娃机有“赌博性质”,有人可能觉得夸张了。

在法律定义里,娃娃机不属于暴利机,所以不算赌博。
但如果在娃娃身上绑一张10元人民币,抓到就可以连钱一块拿走,那么就从“消遣娱乐”变成了“变相赌博”。
说明什么?
娃娃机之所以不算赌博,只是因为“赌”的对象是人畜无害的毛绒玩具,和一些不值钱的玩意儿。
如果只看游戏形式和赔率,娃娃机和老虎机轮盘之类的,没有本质区别。
除了个别抓娃娃高手可以凭实力玩,绝大多数人都是在赌运气,和赌娃娃机老板的良心。
我们搬砖群给我扫盲说,老板可以设置娃娃机的爪子松紧,有良心的老板可能设置个10次松1次紧,还有一种设置是,一个机子今天抓走了10个娃娃,然后不管怎么抓都抓不住了。
我在网上看到爆料说,娃娃机老板想吸引人的时候,就把勾子调紧一点,人吸引来了可以割韭菜了,再把勾子调松。
这不是暗箱操控赔率么,赌博都不能这么玩儿阴的。
我从娃娃机身上看到的另一个“赌博性质”是,玩娃娃机,不可能赢了庄家。
玩得次数越多,玩家人数越多,庄家赚得越稳,因为样本越大,越接近期望值。
对于绝大多数玩家来说,从娃娃机身上获得的期望值是负的。
有人要问了,既然你想得那么清楚,何必买那么多次币一次次试呢?
因为,鬼使神差?
鬼使神差的背后,是人性最难买过的坎儿之一:沉没成本。

经济学里说的沉没成本,是那些已经产生了的、收不回来的成本。
比如离不开渣男,就是因为舍不得沉没成本,青春,金钱,情感都是成本。
比如对旅游的人来说,最大魔咒“来都来了”,也是沉没成本。
到了一个地方,站在景点门口,看着里面人山人海,要不要买票进去呢?
这时候只要有人说一句,“来都来了!”,你一定会掏钱包买门票。
来了,已经消耗了你的时间,金钱,精力,你不想承认这些沉没成本白花了,所以明知景点不值得进,还是鬼使神差买了昂贵的门票。

4


这时候,又想起了经济学课上教授的话,做决定的时候,不应该考虑沉没成本。

一旦考虑进去就很难止损,总想等到翻盘了再停手,然后越陷越深,越输越多。
无论之前付出了多少沉没成本,只要它不能影响到未来的收益,就不应该被它绑架。
应该考虑的,只有当下的,和未来将要产生的成本和收益。
当时对这些话没有太深刻的理解,没想到带女儿在娃娃机前挥金如土豪掷15欧后,突然把这个知识点给盘活了。。。
我问饼饼的那个问题,“花了10欧都没夹起来,还要继续吗?”,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问题”。
要不要继续,和之前花了10欧还是100欧没有任何关系,因为之前投进去的币是沉没成本,对下一次抓的结果没有丝毫影响。

5


我之前看到群里有人讨论,娃娃机,盲盒,游戏机,三大禁区千万别让娃碰,一碰就上瘾,上瘾就晚了。

但说真的,娃在长大,严防死守,又能防多久呢?
有些东西,越想堵死越危险,因为禁止才有神秘感,一旦有机会开个小口子,就可能一发不可收拾。
娃娃机,盲盒,游戏机,本来就是孩子们很容易接触到的东西,随时都有“开口子”的机会。
对于有“赌博性质”的游戏,不如和娃约定好了预算,让他们用自己的零花钱玩几次。
从兴奋玩到失望,看清世间套路,输到心如死灰,也就放弃了幻想。
看看今天普遍低龄化的盲盒消费,就知道我们的孩子在未来会面临多少诱惑。
包装这些诱惑的人都是专业选手,仅仅靠毅力和严防死守,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上个月,我看到一个新闻,市场监督局起草了关于盲盒的试行规范引导,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真的感到欣慰,终于要管管了。
盲盒也有一定的“赌博性质”,容易上瘾和沉迷,野蛮生长下去非常可怕。
目前的法案还很年轻,但我相信一定会越来越完善和具体。

黛西

彩蛋


我录了一段抓娃娃栓Q的视频,放出来让大伙乐一乐。

今天把视频发给了抓娃娃高手分析,知道真相的我哭得好大声。

(完)
你可能还喜欢读:

人生痛苦时带给我力量的一个人去世了,他的文字值得每个30岁+的人读

娃在商店里被陌生人吼,比起吵赢对方,我更在意这些

“如果回到20年前,我要缠住一个男人,白给他打工!” 这姐妹的话启发了我….

黛西专辑精选

01 卧底德国幼儿园    02 亲子共读和童书
03 玩具与桌游选择    04 家里蹲陪玩秘籍
05 孩子心里怎么想    07 养育小事与大事
07 金融女聊点财商    08 宇宙最端正启蒙
09 和你一起变更好    10 这是真实的德国
11 天秤女的收纳术    12 如果你想认识我




不开打赏,喜欢就“在看”转发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