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部再推18个“双减”典型案例,杭州西湖区这一做法亮了!

教育之江 2022-04-23

日前,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遴选了第二批学校落实“双减”工作的18个典型案例,要求各地各校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借鉴,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确保“双减”要求落地见效。浙江杭州市西湖区入选。



杭州市西湖区

开设系列在线课程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西湖区开设名师、名课、名校在线系列课程,做强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


“名师在线”课程聚焦学科和家庭教育专题,由区域名师授课,双休日或晚间在线直播,为学生提供学习答疑辅导,并帮助家长解决孩子成长问题。


“名课在线”课程聚焦教师专业提升,帮助教师精准把握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优化教学设计,提升作业设计水平。


“名校在线”课程聚焦校际优质均衡发展,城乡教育共同体学校采取“双师课堂”方式同步上课,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更多他山之石

↓↓↓


山东省

构建义务教育学生作业统筹管理工作机制


山东省印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统筹管理工作的通知》,建立校内为主、家校协同、分工明确的作业统筹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校长、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年级主任、学科组长、班主任、学科教师、学校家委会成员等各方具体责任。建立年级总量控制、学科合理设计、班级每日会商、学校跟踪反馈的统筹作业布置流程,从设置分层作业、创新作业类型、加强作业教研、共享优质资源等方面切实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建立作业总量和质量监测、作业校内公示、作业管理教师承诺、作业问题反馈等多项制度,公布作业管理举报电话和邮箱,邀请“两代表一委员”等担任学校作业管理监督员,切实保障作业管理要求落实落地。


海南省

开展中小学作业设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


海南省印发了《中小学作业设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方案》,配套出台了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作业设计与案例指引,规范和指导义务教育学校的作业设计、实施和评价工作。分学段组织开展省级骨干培训和县级全员培训,切实提升教师作业设计与实施水平。组织开展作业布置与批改情况专项视导活动,全面了解各地各校作业管理制度落实情况,指导学校加强作业规划统筹和全过程管理,指导教师优化作业设计、提高作业效能、认真批改作业。


安徽省

举办全省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


安徽省印发了《关于举办全省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的通知》,决定每两年举办一次全省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提出了坚持立德树人、基于课程标准、体现单元意识、统筹确定目标、科学设计作业、难度时间适宜等六个作业设计的基本要求。参赛作品须为一个完整的单元作业设计,包括教材内容分析、学习目标、作业目标、作业设计思路、作业内容等,兼顾跨课时作业内容,综合考虑学生差异和作业批改、分析、讲评与辅导。大赛分校级遴选推荐、县(区)初评、市级复评和省级终评四个阶段,获奖作品经遴选后通过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展示。


广州市

打出作业减负提质“组合拳”


广州市印发了《义务教育阶段作业设计与实施工作指引》《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小课题选题指南》《小学语文等12个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示例》等文件,综合施策,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和管理水平。“作业优化指引”提出了依据课标、立足教材、总量适度、质量优先、突出情境、解决问题、进阶设计、着眼思维的作业优化思路,明确了9个设计要点和4个实施要点。“作业小课题研究”为教研部门和教师提供了28项作业研究课题方向,指导教师结合一线教学实践开展研究。“学科示例”将作业分为基础题、提升题、拓展题等类型,分别提供了若干典型示例,着力优化过程性、弹性化、分解型、情境类作业设计。


深圳市

优化作业设计提高作业质量


深圳市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和《义务教育学校学科书面作业设计指引》,完善了作业统筹管理机制,并对作业设计作了细致、全面的指导和规范。制定了全市基础性(必做)、拓展性(选做)作业样例,指导教师精准有效控制作业时长,满足学生差异化学习需求。教研部门加强综合性、项目式、主题式、大单元作业设计研究,系统设计包含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推动“五育并举”的非书面作业设计,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各校制定了作业批改与反馈规范化流程,指导教师做实做好作业“全批全改”,充分高效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个性化作业辅导和答疑,帮助学生及时查漏补缺。


湖北宜昌市

加强义务教育书面作业设计专门指导


宜昌市印发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面作业设计指南》,强调发挥作业设计的育人导向、诊断改进等功能,提出了作业设计的目标性、科学性、层次性、创造性、系统性原则,明确了作业设计重点和各学科书面作业时间分配。要求各校依据学习目标确定作业目标,合理确定基础性作业和拓展性作业比例,综合运用选编、改编、创编等方式精选作业内容,严格控制作业数量和时长,加强完成指导和批改反馈,分学段提供各学科作业设计样例。建立以学科组、年级组为单位的作业设计校本教研机制,经常性开展培训、教研、比赛活动,并制定量化指标和评价标准。


天津市

统筹高校资源共建课后服务实践共同体


天津市印发《关于发挥高校实践育人功能提高中小学课后服务质量的实施方案》,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资源和专业优势,依托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工作平台,建立中小学与高校常态化合作机制,共建课后服务实践共同体,既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提供了更多机会,又为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拓展了更多渠道,实现了高校和中小学“双赢局面”。如河西区与天津科技大学联合共建科普小课堂,南开大学等多所高校在中小学开设3D打印、无人机模拟等科技课程,天津财经大学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新时代实践行”思政小课堂活动,天津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到农村小学开展“思政+美育”教学实践。


上海市

引进社会资源助力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上海市研制因需引入社会专业力量参与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政策,进一步拓展服务资源、提高服务质量。市教委引入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旗下“小荧星艺校”,以公益价格为广大中小学校提供专业的“菜单式”课后服务,内容涵盖歌、舞、演、艺、体等200多种全门类艺术课程,组织并培训了97名高级及以上专业教师参与课程实施。各校根据学生人数、师资力量、办学特色等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了个性化的课后服务合作方案,目前“小荧星艺校”已经为上海14个区的40所参与试点的学校提供了“送教上门”服务,参加学生4000多人。


南京市

建立健全校外教育资源进校园统筹管理机制


南京市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入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意见》,推动课后服务全面升级迭代。强化部门联动,由教育部门负责统筹协调,体育、文化和旅游、科技、团委、妇联等部门和组织分别制定相应领域非学科类教育资源进校园的设置标准和审批办法,加强审批管理,并将工作情况纳入市级“双减”联席会议机制年度考核。规范实施办法,指导各区明确细化校外资源进校园的具体工作规范,建立黑白名单制度和退出机制,引导鼓励机关部门、事业单位、国有平台、在宁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公有公益主体的优质资源向薄弱学校、农村地区倾斜,有序吸纳资质优良、管理规范的非学科类校外资源参与。落实经费保障,按照成本分担机制,除学生家庭每年支付600元费用外,财政部门按照平均每生每年不少于500元标准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课后服务,明确参与课后服务人员每课时补贴不少于80元标准。


成都市

有效落实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


成都市印发了《关于深化中小学课后服务提高课后服务水平的通知》,强化政府投入保障,体现公益普惠原则,构建课后服务成本合理分担机制,不断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课后服务生均财政补助在现有平均140元/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实行成本合理分担,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制定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收费标准,规定课后服务财政投入不足部分,按照“家长自愿、成本补偿、非营利性”原则,确定服务性收费标准不高于每生每月200 元,并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减免费用。目前全市23个区(市)县全部建立了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


沈阳市

浑南区构建多元课后服务活动课程体系


浑南区出台《“智慧+”特色校本课程体系实施方案》,构建系统化、特色化的课后服务活动课程体系,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努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各所学校提供的德育、体育、美育等基本课程和自主研发的个性化课程;智慧、创新两大教育集团提供的赛艇、攀岩、编程、独轮车等特色活动课程;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档案馆、劳动基地、沈阳市公共服务文化中心等六大场馆提供的校外活动课程。同时,浑南区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按生均每年1000元标准给予专项资金补助,保障活动课程顺利实施。


贵州赤水市

针对难点堵点强化课后服务保障


赤水市聚焦课后服务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加强统筹规划和条件保障。为破解师资不足问题,遴选了100余名优秀骨干教师,组建近20支“教育轻骑兵”机动小队,开设科创、足球、书法等12门课程,支援48所薄弱学校开展课后服务。为解决参加学生的晚餐问题,全市在供给午餐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了晚餐供给服务,新建、改扩建54所学校食堂,保障2.5万名学生午餐供给和1.4万名学生晚餐供给。为解决上下学交通问题,全市推行学生“定制式”交通服务,结合早上推迟上学和课后服务延迟放学的实际,开通专车专线,固定时间和站点接送学生上下学,并配备随车安全管理教师,为3600余名有需求的学生提供了安全、快捷的交通保障。


新疆阜康市

加强三级管理严把课后服务质量关


阜康市印发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严格实行学校课后服务三级管理模式,不断推动课后服务提质升级。第一级由校长负总责,“一校一案”制定实施方案,建立规章制度,明确部门职责,调配整合资源,构建评价体系。第二级由教务、德育、安全、年级组等4个部门组成,教务处制定活动项目,对课后服务开展情况实行班级每日一小结、年级组每周一总结、学校每月一通报;德育处负责宣传解读,接受监督举报,开展家长、学生满意度调查,落实线上课后服务公开课开放日制度;安全办制定应急预案,负责护学岗值勤、突发事件处置等安全保障;年级组负责落实巡课制度、考勤制度,确保课后服务顺利推进。第三级由学校全体教师、社会专业人员和志愿者组成,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展课后服务渠道。


河北省

全面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


河北省印发了《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规定》,全面规范学校考试行为,大幅压减考试次数,降低学生考试压力。综合考虑学生年级、学科特点,对各学科考试方式进行明确,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可以综合采取趣味游戏、朗读诵读等寓考于乐的方式考查学习成果,小学道德与法治可采取知识竞赛、主题演讲、辩论等活动方式进行考核。义务教育阶段科学等相关学科实行书面纸笔考试和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劳动等学科由学校合理确定方式进行考核。义务教育学校考试实行等级评价,一般可划分为4至5个等级。学校要完善学习过程评价与考试结果评价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学习习惯与学习表现、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评价。


黑龙江省

构建家校协同“双减”的教育生态圈


黑龙江省围绕大家关心的“双减”共性问题,在全省布置开展了家庭教育“六个一”系列指导活动,即举办一次“双减”政策宣讲、打造一支专业化指导团队、开展一次亲子阅读活动、召开一次主题家庭会议、发展一项爱好特长、创办一次团体亲子活动,引导家长转变观念、减少焦虑。省教育厅组织的落实“双减”政策家庭教育专题培训班,网络直播累计观看达480万人次。制定了《中小学百万家庭赋能工程实施方案》,搭建新媒体服务平台,建设家庭教育智库,开发家庭教育精品课程,在全省建成10个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实验区,20个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创新实践校。


福建省

推进幼小科学衔接落地见效


福建省把推进幼小科学衔接作为贯彻中央“双减”要求的重要举措,建立行政推动、教科研支持、小学和幼儿园实施、家长共同参与的多方协同工作机制。全省建立了10个实验区和66个试点校(园),并在经费投入、师资培训、专家指导等方面给予倾斜,并建立奖励和退出机制。省级组建由高校儿童卫生健康、心理行为、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特殊教育等领域专家和基础教育教科研人员参加的指导团队,强化专业引领。同时要求各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相应成立专家组,加强过程跟踪和业务指导,及时帮助实验区和试点校(园)解决困难问题,培育优秀改革成果,帮助儿童科学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强化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家长自觉抵制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行为,营造支持配合学校幼小科学衔接工作的良好氛围。


江苏镇江市

深化评价改革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镇江市根据《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出台义务教育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方案,形成内容具体、学段衔接、注重发展的评价体系。推行教研组发展性评价,出台镇江市教研组发展性评价方案,重点评估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研学课堂推进、资源建设和使用等方面。以质量评价改革为牵引,出台《镇江市高品质学校评选标准》,通过材料评审与实地检查、终结性评估和随机专项性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市县两级高品质中小学校创建工作,切实提升学校内涵品质和教育教学质量。



更多“双减”案例


教育部公布“双减”试点典型案例,浙江金华这么做→


落实“双减”工作,“浙”两地在全国“亮了”!


“双减”再发力!浙江一地建立培训机构“进校”教师资源库


音乐、舞蹈、美术类培训机构怎么管?浙江一地率先出台标准


助力“营转非”!浙江一地开出首张许可证、一地开设业务专窗


多部门联办!金华完成首家学科类培训机构“营转非”




来源 | 中国教育发布 教育部官网

责任编辑 | 顾俊丽

转载请注明“来源:教育之江”

投稿邮箱:zjsjytwx@163.com

更多精彩

» 当在校时间≥10小时:“老师,我的哈欠、懒腰何处安放?”


» 八部门联合发文支持!这类教育,浙江把路走宽了


» 多所高校调整教学计划,周末也上课!能提前放寒假吗?教育部回应→


» EDG夺冠后如何教孩子正确看待“电竞≠打游戏”?这个专业就业如何?


» 为国家服务!浙大学生和蜜橘商家的聊天记录火了


» 全国道德模范!奉化姑娘,好样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