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书记校长谈课程思政丨浙大:发挥“课程思政”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系统、科学、深刻地回答了事关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问题,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这些年来,浙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着力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工作体系,努力打造课程思政的“金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教育之江”今起开设“高校书记校长谈课程思政”栏目,敬请关注。
发挥“课程思政”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
浙江大学党委书记 任少波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是高校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的重大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这一重要论述的指引下,各高校开始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课程思政”逐渐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成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热点、亮点和难点。
一、以更高的站位认识课程思政的时代价值
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必须从全局视野中提升认识,从政治责任和教育责任的高度加以把握。
课程思政是强化人才培养政治责任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是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国之大者”。在“两个大局”交织、“两个百年”交汇的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对培养造就更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寄予殷切期望。不断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自信、人民情怀、道德情操、创新素质、全球胜任力,是高校肩负的重要使命。我们必须站在政治的高度全面审视教育教学,把准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的正确方向,真正做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思政教育延拓内涵和时空,取得更大实效。
课程思政是落实人才培养教育责任的应有之义。放眼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一个共识就是塑造有灵魂的卓越,西方国家往往通过公民教育、历史教育、通识教育等名义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我国则以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德育共同体,引导师生在服务人民、融入社会、传承民族精神文化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各类课程都具有明确的价值教育功能,课程思政追求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统一,其实质体现为课程教学对学生成长发展与精神文化需要的满足。
二、以课程思政建设为牵引,全面提升立德树人的质量和水平
课程思政的实施,有利于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课程思政助推课堂教学从知识传授到立体化育人转型。按照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理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关注人的精神世界,教育的根本法则应该是像云朵推动云朵一样地靠人的精神力量去影响他人的心灵,促进他人精神力量的健康成长。因此,课堂教学并非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应服务人的全面发展。课程思政要求实现“课程门门有德育,教师人人讲育人”,推动育人工作实现队伍上的扩充、载体上的拓展、内容上的丰富和方法上的创新,有利于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主阵地地位,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从而助推每门课程“种好责任田”“守好一段渠”,实现共同育人的目标。
课程思政助推高校教师实现从“教书匠”到“大先生”的升华。教师是课程思政的直接践行者,是改革成败的关键,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过去有人片面地认为育人工作是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的事,与专业课教师无关,这些都直接影响着高校立德树人的实际效果。“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更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这就要求高校教师首先要“立志做大学问、真学问”,持大端、当大用,求真理、下真功,成为具有理论说服力、思想引领力、文化感召力的“大先生”。高校教师还应当自觉做到“教育者先受教育”, 根本扭转专业教师“只教书不育人”的局面,切实改变“不懂思政”“不会思政”“不愿开展思政”的状况,自觉增强自身的政治素养、教育智慧、教学能力,在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的追求中实现“经师”与“人师”的统一。
课程思政助推高校学生的学习模式从适应考试到全面成长的转变。提高教育质量,既要激发教的动力,又要增强学的动力。当前,少数大学生存在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有的存在畏难情绪,有的过分追求绩点和学分,有的对所学专业不够热爱,究其根本原因还是缺乏对专业和课程的价值认同,对通过考试、顺利毕业等短期目标考虑较多,没有真正将个人的全面成长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起来。课程思政有利于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融入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中,通过循循善诱、春风化雨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更远大的人生目标,培养超越专业疆域的广阔视野,更加主动地克服各种功利主义倾向,全面锤炼适应未来全球竞争的过硬能力和素养。
三、在讲好“爱、文、史、哲”中推进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
课程思政的本质是德育,就是要在课程中实现知识传授与德性培养的统一。实践当中,课程思政建设要具体化,有目标、有计划、有要求、可操作,需要引导高校教师积极参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德育共同体建设,努力讲好“爱、文、史、哲”。
讲“爱”,就是讲价值观,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学校、爱专业。价值观是人生的基石,价值观正确,人生才能行稳致远。价值观教育是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可以结合学科发展和行业实际,讲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复兴故事,引导学生做到爱党爱国相统一,讲好学校改革、专业建设的故事,增进学生对学校、学院、专业的认同感。例如,浙江大学以王淦昌、程开甲、林俊德为代表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全军挂像英模等优秀校友和姚玉峰、汪自强、熊树生等一批以专业服务社会的身边典型为切入点,激励和引导学生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科学报国。
讲“文”,就是讲精神文化,培育人文情怀、科学精神。真正的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是精神文化的涵育和表达。可以将科技和人文的融通纳入专业课程体系,既讲情怀,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成就学生独立的思想人格;又讲理性,掌握科学方法,训练支撑未来发展的能力;更讲操守,明确各个行业应具备的能力要求、职业操守、学术伦理和道德规范。例如,英国工程技术学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就包括领导管理和监督能力、人际交往和交流沟通能力、职业操守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美国工程院对人才也有伦理道德等要求。这说明高质量的专业课程,远非传授知识那么简单,我们要打造高质量的“金”课,不仅要有“金”的成色,还要有“文”的底蕴。
讲“史”,就是讲学科发展史,鉴古知今,激发兴趣和热情。任何学科史,都是探索史励志史,有的学科发展史也蕴含国家民族历史,特别是学科中的红色基因以及学科为国家、为人类做出的贡献。可以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将学科发展历程与党史、国史、校史贯通起来,充分发挥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育人功能。例如,浙江大学初步建成的《工程物理导论》《微纳电子学》《传染病学专题》等一批课程,都是将学科发展史和学科时代价值有机结合的典范;浙江大学光电学科结合1966年光仪系师生立下军令状,研制第一台全自动超高速摄影机的故事讲好学科的光荣传统;化学学科结合世界化学科学的演变,讲好我国古代发明的故事、近代以来著名科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
讲“哲”,就是讲方法论,培养正确立场观点和分析归纳本领。课程思政应当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推进课程定位融入大局、教学内容紧跟大势,让学生能够获得智慧和启发。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要讲深讲透讲活学科中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科学思维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缘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例如,要善用历史思维,把新时代的中国置于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500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史、180多年中国人民斗争史、100年中国共产党奋斗史、70多年新中国发展史、40多年改革开放史和未来30年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进行思考,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善用比较思维,在历史对比与中外对比中引导学生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独特优势。
建设高水平课程思政,煲好富含“思政之盐”的“育人汤”,既有赖于授课教师“掌好勺”,又取决于教学内容“配好方”,更要学校各方“搭好灶”。接下来,我们要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凝聚合力构建“大思政”格局,努力把课程思政从“盆景”变成“风景”。
责任编辑 | 顾俊丽
转载请注明“来源:教育之江”
投稿邮箱:zjsjytwx@163.com
更多精彩
»浙江目前划定5个中风险区域!嘉兴两所高校全员核酸检测,镇海8日启动线上教学
» 放假通知
» 教师准入门槛拟提高!《教师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发布
» 近20万名学生现场测试,6千余名校长、近8万名教师参与调查,结果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