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业、异地就学、经费投入......这些教育问题“常客”,今年总理记者会上怎么说?
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11日9时举行闭幕会,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
会议表决通过了
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关于修改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
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
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
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
关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批准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关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批准2022年中央预算
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发表讲话。
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新华社记者 高洁 摄
会议闭幕后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记者会
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今天
总理记者会现场
传来这些关于教育的
重磅消息
句句暖人心
个个好消息
↓↓↓
强调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行为
最近,有的地方发生了严重侵害妇女群众权益的事件。我们不仅为受害者痛心,也为此事感到十分气愤。对漠视群众权益的,坚决追责问责,对那些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行为要严厉打击,严惩不贷。
高校毕业生1076万,是历年最高
今年需要就业的城镇新增劳动力达到约1600万人,多年来最高。高校毕业生1076万,是历年最高。还有近3亿农民工要有打工的机会,还要保障退役军人就业。
城镇新增劳动力是在增长的,要有新的就业平台。
对于新增需就业人员,我们要给他们以培训等多方面支持举措,用市场化的方法来解决就业问题。比如这些年我们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动能。我们相信普通人有上上智,把他们的特长、聪明才智发挥出来,那就业的大舞台会绚丽多彩。
进一步加大向农村和边远地区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
连续10年了,我们尽力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不低于GDP的4%,这是很不容易的,而且主要是面向义务教育、面向农村,因为我们农村的户籍人口现在还有7.6亿,还要进一步加大向农村和边远地区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
实施身份证电子化,异地就学可“跨省通办”
基本民生和日常生活息息相联,现在我们跨省流动的人超过1个亿,他们异地就业、养老、就学,办有些事往往要来回跑,“跨省通办”确实已经成了新刚需。我们今年要实施一项新政策,就是把人们常用的身份证电子化,也就是说你办有关事项,拿着手机一扫码就办成了。
在全国人代会闭幕当天
举行总理记者会
是延续30余年的传统
提问既有反映时代变化的“新题”
也贯穿着雷打不动的“必考题”
历年总理谈的“教育”问题
之之都为你整理好啦
↓↓↓
2021总理说
教育和健康关系到每个家庭和国家与民族的未来
机会公平中,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
通过经济稳定恢复增长,会带动更多的就业岗位,而更多的就业岗位会推动经济稳中向好。
2020总理说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这是天大的事情。
今年大学毕业生创新高,达到874万人,要让他们成为不断线的风筝,今明两年都要持续提供就业服务。
2019总理说
让老人、孩子、家庭都放心安心。
老年人能安度晚年,孩子们有幸福的童年。
让偏远地区、农村的群众、家庭、孩子通过互联网能够享受优质的学校、医院,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的问题。
2018总理说
对高校毕业生、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和去产能转岗职工,必须努力保障他们的就业,绝不允许有零就业家庭出现。
2017总理说
中国有1.7亿受过高等教育和拥有高技能的人才,中国人民勤劳智慧,有着追求美好生活的不竭动力,政府就是要创造环境,让人民群众创业创新的热情持久不衰。
过去四年的记者会上
经济、外交、民生
是三大热点
其中经济最受关注
今年总理还谈了
中国经济、中美关系、
减税降费、乌克兰局势等
很多你关心的问题
一起来看
↓↓↓
点击链接
来源 | 新华社 人民日报 中国政府网 央视新闻 北京日报等责任编辑 | 顾俊丽
转载请注明来源:浙江省教育厅官微“教育之江”
投稿邮箱:zjsjytwx@163.com
更多精彩
» 代表委员说 | “双减”“双一流”、心理健康……这些“教育高频词”与你有关
» 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接受中新社专访:共同富裕要让人民真实可感
» 穿衣“乱到心塞”!连晴中断?!两轮降水过程已在候场......
» 吓出一身冷汗!儿童坠楼事故频发,安全警钟再敲响,家长别再“心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