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学生“刷课”“替课”?要这样处理了!

教育之江 2022-07-13


4月1日,教育部网站发布了《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就加强高校用以认定学分的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提出意见。


《意见》在第三部分“高校要严格学生在线学习规范与考试纪律”中强调,严禁出借个人学习账号给他人使用,严禁通过非法软件或委托第三方提供的人工或技术服务等方式获取学习记录和考试成绩的“刷课”“替课”“刷考”“替考”行为,严禁以任何形式传播课程考试内容及答案。


违规违纪行为一经查实,由涉事学生所在高校根据学生管理规定、学生纪律处分管理规定等,取消课程成绩,视情节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相应处分,并记入学生档案。对参与组织“刷课”“替课”“刷考”“替考”并构成违法行为的学生,由有关部门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此外,《意见》表示,根据高校教学需求,及时准确提供相关高校学生学习数据。发现“刷课”“替课”“刷考”“替考”的学生,应当予以记录并通报学生所在高校,由高校按照学生管理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全文如下

↓↓↓

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
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的若干意见


教高〔2022〕1号


为规范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维护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现就加强高校用以认定学分的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提出以下意见。


一、高校要切实履行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责任


1.高校是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的责任主体,要制定本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办法,规范课程选用、教学、评价、督导和学分认定等管理制度,将在线开放课程纳入日常教学管理,做到线上与线下课程同管理、同要求。


2.强化课程选用管理,实行严格的意识形态审查、内容审查和质量监督,确保课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符合科学性、适用性要求。不得选用内容陈旧、服务质量差的在线开放课程。


3.对选用的在线开放课程要配备课程责任教师,全面负责课程教学服务与管理,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健全学生违纪行为认定与处理办法。


4.严格考核评价管理,根据课程教学实际,严格学习过程和考试监管,在考试中通过人脸识别、双机位等技术手段强化考试监督。不得将在线开放课程考试完全交由在线课程平台等第三方负责。


二、高校要加强对在线开放课程教师的管理


5.高校在线开放课程主讲教师及教学团队应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实施完整的教学活动,并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做好在线服务,确保上线课程质量。


6.选课高校责任教师应当配合在线开放课程主讲教师及教学团队的教学活动,加强学习组织和课业辅导,强化课程考核监督管理。


7.对造成教学事故的在线开放课程教师或选课高校责任教师,由其所在高校根据教师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教学事故处理办法等给予相应处分。


三、高校要严格学生在线学习规范与考试纪律


8.高校学生应当按照其所在学校选课要求,通过教务系统选修在线开放课程,签署在线学习诚信承诺书,遵守课程学习纪律和考试纪律。


9.严禁出借个人学习账号给他人使用,严禁通过非法软件或委托第三方提供的人工或技术服务等方式获取学习记录和考试成绩的“刷课”“替课”“刷考”“替考”行为,严禁以任何形式传播课程考试内容及答案。


10.违规违纪行为一经查实,由涉事学生所在高校根据学生管理规定、学生纪律处分管理规定等,取消课程成绩,视情节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相应处分,并记入学生档案。对参与组织“刷课”“替课”“刷考”“替考”并构成违法行为的学生,由有关部门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四、完善在线开放课程平台自我监督机制


11.提供学分课程的平台必须严格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履行安全保护义务,平台安全保护等级不应低于第三级。


12.严格执行在线开放课程上线基本规范,建立课程内容、质量审查和运行保障制度,严把政治关、学术关、质量关。未经高校审查并正式推荐的课程不得受理,达不到基本规范要求的课程不得上线。


13.强化学习过程监控,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依法依规对身份认证、课程内容、讨论记录、学习数据实施监控,有效识别“刷课”“替课”“刷考”“替考”行为。


14.根据高校教学需求,及时准确提供相关高校学生学习数据。发现“刷课”“替课”“刷考”“替考”的学生,应当予以记录并通报学生所在高校,由高校按照学生管理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15.严格遵守国家网络安全管理规范,确保意识形态安全、信息内容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运行服务安全,有效防范有害信息传播、在线服务中断、数据篡改和师生个人信息泄露。


五、健全课程平台监管制度


16.建立课程学习过程监管机制。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委托第三方机构建设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对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过程实施大数据监测。提供学分课程的平台必须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提供开放用户身份数据,开放课程访问数据、学习行为数据以及相关运行数据,便于教育行政部门对课程质量和教学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根据监测情况,及时对异常学习行为集中的高校、平台进行通报。


17.建立课程平台“黑白名单”制度。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对提供学分课程的平台进行备案审核,监管规范、课程质量高、管理服务好的平台进入“白名单”,并在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政务网站上公布,“刷课”问题频出、课程质量低劣、管理服务落后的平台列入“黑名单”。高校必须从列入“白名单”的平台上选用学分课程。


六、建立多部门协同联动机制


18.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牵头负责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工作,统筹指导和监督学校落实主体责任,会同国家和省级网信、电信主管、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治理。


19.网信部门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研判意见,依法对“刷课”APP和违法售卖课程的平台、账号进行处置。


20.电信主管部门依法处置经有关部门认定的违法违规“刷课”网站和APP。


21.公安部门依法打击利用黑客手段提供有偿“刷课”服务违法犯罪活动。


22.市场监管部门依法依职责查处相关违法违规市场经营活动。


请各地各高校根据本意见,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职业教育以及高校举办的学历继续教育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参照实施。


教育部 中央网信办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安部 市场监管总局

2022年2月11日


之之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就《意见》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1.请问《意见》出台的主要背景是什么?


答:自2013年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开放课程在我国高校中兴起以来,教育部持续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用、学、管,2019、2020年先后召开中国慕课大会、世界慕课大会,发表了《中国慕课行动宣言》《慕课发展北京宣言》,成立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蓬勃发展。截至目前,我国上线慕课数量超过5.2万门,学习人数达8亿人次,在校生获得慕课学分人数3.3亿人次,慕课数量与学习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经过近10年持续建设和发展,特别是经历了2020年以来大规模在线教学实践,在线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已逐步成为高校教学新常态。为全面推进在新常态下的在线教学建、用、学、管,保障在线教学健康发展,我部联合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启动了《意见》起草工作。


2.请简要介绍一下《意见》出台的过程。


答:我们组织教育专家和技术专家开展深入调研,坚持问题导向,认真研究“刷课”问题成因、对策,抓住关键环节,对相关责任主体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文件制定过程中,广泛听取了中央、地方不同类型高校、有关课程平台及技术专家意见,做到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


3.《意见》规范对象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文件规范对象主要是高校、教师、学生及在线开放课程平台。适用范围为普通高等学校,含普通本科高校、职业教育以及高校举办的学历继续教育用以认定学分的在线开放课程。


4.《意见》推出哪些主要举措?


答:在线课程教学管理涉及高校、教师、学生、课程平台和有关行政部门等多方责任主体,文件重点从五个方面入手提出了相关举措。


一是强化高校主体责任。高校对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负主责,要健全在线开放课程管理制度,加强课程教学服务与管理,严格课程选用管理,严肃考核评价。


二是提升教师教学质量。高校在线开放课程主讲教师及教学团队要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提供教学服务,选课高校配备的责任教师要加强在线教学全过程的管理、服务。


三是严格学生学习和考试纪律。要求高校强化学生诚信教育和纪律意识,严格在线学习规范与学习纪律,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


四是加强平台监督管理。要求提供学分课程的平台安全保护等级不应低于第三级。平台须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强化学习过程监控。教育行政部门对提供学分课程的平台实施大数据监测,建立平台备案机制和“黑白名单”制度等。


五是开展联合治理。与网信、工信、公安、市场监管等五部门协调联动,开展联合执法,依法严肃查处涉嫌违法犯罪的平台、商家和个人。


5.请问《意见》为何由教育部、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


答:按照《意见》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牵头负责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工作。考虑到在线开放课程是伴随互联网发展产生的新生事物,特别是在线教学过程中滋生的“刷课”、违法广告等问题,涉及多方责任主体管理范畴。根据管理权限,我们商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和市场监管总局等多个部门并达成一致意见,决定联合发文,开展联合执法。


6.请问《意见》有哪些政策创新点?


答:一是实施学分课程大数据监测。依托高等教育管理平台建立高校学分课程数据监测中心,对在线学分课程教学实施大数据监测。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监测情况,对异常学习行为集中的高校、平台进行通报、问责。


二是建立平台“黑白名单”机制。提供学分课程的平台须在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管理平台备案,通过审核的进入“白名单”,“刷课”问题频出、课程质量低劣、管理服务落后的平台列入“黑名单”。高校必须从列入“白名单”的平台上选用学分课程。


7.推动《若干意见》贯彻落实,下一步有什么要求和举措?


答:为确保文件落地见效,要求各地各高校根据本《意见》,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教育部将适时联合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和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开展“刷课”问题治理专项行动。



“付费刷课”为何屡禁不止?

专家这么说

↓↓↓


据教育部官网消息,截至目前,我国上线慕课数量超过5.2万门,学习人数达8亿人次,在校生获得慕课学分人数3.3亿人次,慕课数量与学习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随着大学生上网课的讨论越来越多,却出现了一些 “付费刷课”“宁刷不上”的现象。


据法治日报消息,2021年,辽宁警方侦破一起“付费刷课”案件。警方通报,5家刷课平台数据显示,仅2019年至2020年,全国范围购买刷课服务的学生就超过790万人,刷课数量超过7900万科次。


为何会出现屡禁不止的刷课现象?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多位教育界专家。不少专家表示,一方面要呼吁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加强自律意识,同时也应反思大学的网课究竟出了哪些问题,让大学生们“宁刷不上”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陈何芳表示,大学生选择“刷”与“不刷”,实际上是在对自己的精力和时间进行一种资源配置


 “这些学生经过多年的竞争进入大学,实际上一直处在资源的筛选中。大学生对于自己的时间精力、兴趣、特长、人生发展如何安排都会有自己的思考,为什么很多学生不愿将精力放在看网课上,那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不是自己的‘刚需’,它无法为自己的学习生活乃至未来发展带来好处。作为学校,应当重视并且认真看待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体选择,而不是无差异地统一要求上网课。”陈何芳说。


陈何芳认为,现在的大学生多是00年以后出生的,他们对于视频这种新兴的授课形式已经非常熟悉,也缺少一定的刚需。“因此学校一方面要在‘起点’把好关,在网络课程的设置和选择上做好筛选工作,不能把很多东西都塞给学生。另一方面要强调‘输出’,要检验学生上网课后的知识转化情况,而不是简单地看系统刷没刷够时间。”


不少专家认为,学生“刷课”,更反映出一些大学老师的不负责任,他们不加筛选地把网课任务扔给学生,只要达到观看时长,就认为学生已经学好学会,这种教学模式本身就是不可取的。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郭文革表示,“如今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对于线上教学而言,老师对学生的第一个服务就是筛选优质内容,而不是笼统地推荐一门慕课课程。”



来源 | 教育部官网 中国青年报责任编辑 | 顾俊丽

转载请注明来源:浙江省教育厅官微“教育之江”

投稿邮箱:zjsjytwx@163.com

更多精彩

» 155名!中小学正高级教师、中等职业学校正高级讲师名单公布


» 123所!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名单公布


» 关于推迟2022年嘉兴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部分项目考试时间的公告


» 它比抑郁症更可怕,青少年高发,父母师长如何帮助预防?


» 公示中!浙江两地拟被认定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市、区)


» “三位一体”、高职提前招生、考研复试……这些测试调整为线上进行!浙江部分高校发布最新通知→


» “‘双减’好生活 寒假随手拍”系列短视频大赛获奖名单公布


» 相关知识纳入中考考纲、明确从业限制……浙江再次修订这个《条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