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是最好的纪念!宁波00后大学生志愿团队为烈士修遗物121件
英灵不朽,山河永念。
近日,浙江日报记者与宁波财经学院“甬城文保”社会实践团的师生们一起,将烈士方明一部分已经修复好的遗物送到了他的儿子方惠茂老人手中。
接过父亲的《临时党员证》,方惠茂紧紧握在手中,激动不已:“没想还能修复得那么好,跟自己记忆里最初的样子一模一样。”
自浙江日报联合宁波财经学院“甬城文保”团队发起“我为烈士修遗物”公益活动以来,目前已收到了来自烈士家属托付的7份纸质文书、1份木匾,其中包括烈士方明的这张《临时党员证》。
“甬城文保”团队收到任务后,立即加班加点,学生和老师们都主动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一有时间就泡在修复实验室里,希望能尽早完成烈士家属的心愿。
在宁波财经学院书画古籍修复实验室,记者见到了仍在忙碌中的学生们,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林佳琪是团队中负责修复的主力成员。喷水压平、折页、下捻......在她的指尖一张原本破损泛黄,字迹模糊的《功劳证》逐渐恢复往日的色彩、焕发出新貌。
林佳琪告诉记者,《临时党员证》和她现在在修复的《功劳证》都是烈士方明的儿子方惠茂当初一起送到学校的。当他得知我们的征集后,就亲自赶到学校,郑重地将这叠碎纸片交到学校老师手中。经过学生和老师们的认真辨认发现,这一叠纸片分别是属于烈士方明的《进步证》《中共临时党员证》《奖功令》等七个证件。
“阿爸走的时候,我还在我阿姆的肚子里,生下来就没见过阿爸的样子。”方惠茂老人的手轻轻抚摸过纸张,眼神里满是回忆:他的父亲方明18岁时参加革命,1945年6月入党;在他出生那一年,父亲参加抗美援朝,之后牺牲在了朝鲜朝阳江畔,留下了这一叠证件。“小时候想阿爸的时候,阿姆就会拿出这些嘉奖令告诉我,我的阿爸是个英雄。”
据悉,该团队中共有32名学生,基本上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纪。其中既有文化产业管理、文物鉴定、文物保护修复等专业的同学,也有其他专业学生,截至目前,该团队已为烈士家属免费修复遗物121件。
团队指导老师,宁波财经学院文化财产保护中心主任曹明介绍说:“今天送去第一批遗物共有3件,分别是《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二十军革命军属证明书》和《中共临时党员证》,等这批红色文书全部修复完毕后,我们还会为这些红色文物举办修复展,让这些红色文物与它们背后的故事长久流传、代代传唱。”
来源丨浙江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丨方柔嘉
转载请注明来源:浙江省教育厅官微“教育之江”
投稿邮箱:zjsjytwx@163.com
更多精彩
» 速看,2023年国考时间定了!10月还有哪些考试?这份“浙”考日历请查收→
» 走出教室就是“丛林”,学生争相打卡“探险”!校园变乐园的背后,原来是……
» 我省共6项!第六届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遴选结果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