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用“四个有利于”为改革导航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全面深化改革已在深水区前行三年,劈波斩浪,硕果累累。水越深,不确定因素越多,风险越大;今后的航行方向如何确定?如何破坚冰、避暗流?12月5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上提出“四个有利于”为今后的改革导航:“多推有利于增添经济发展动力的改革,多推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改革,多推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多推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的改革。”这“四个有利于”也是今后确定改革重点的基本遵循。
一、多推有利于增添经济发展动力的改革
“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改革是发展我国经济的关键一招,不改革经济就将失去动力,步履蹒跚。我国经济面对增速下行和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迫切需要通过改革培育和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习近平指出:“我们要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锐意改革,激励创新,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新道路、新模式,不断寻求新增长点和驱动力。”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我们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实现发展动力转换,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引领发展。我们要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使创新理念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我们要使创新深度融合于经济发展之中,引领经济新发展。习近平强调:“要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我们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塑造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做到人有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
积极推动打破垄断、调整收入分配、转变政府职能等领域的改革,加快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机制,为新一轮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打下良好的制度基础。要下决心进一步打开转变政府职能这扇大门,把该放的权力放到位,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和创造力。要创新体制机制,为经济转型提供“源头活水”。
二、多推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改革
“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公平正义是我们始终不变的追求,我们改革与发展,都是为了更加公平正义。习近平指出:“改革既要往有利于增添发展新动力方向前进,也要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向前进。”他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着眼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不断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
落实共享发展理念,让改革成果和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但分配不公问题依然突出,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依然较大。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无论是实际情况还是制度设计,都有不完善的地方。这个问题不抓紧解决,不仅会影响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的信心,而且还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习近平指出:“‘蛋糕’不断做大了,同时还要把‘蛋糕’分好。我国社会历来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观念。我们要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尽量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事情做好,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努力使全体人民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保障共享发展理念的真正落实。习近平指出:“落实共享发展是一门大学问,要做好从顶层设计到‘最后一公里’落地的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新成效。”要通过经济制度的完善,保证人民共享发展的物质成果。要通过政治制度的改善,进一步维护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要通过社会管理制度的完善,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要通过文化制度的完善,保证人民共享文明发展成果。要通过生态制度的完善,让人民共享美好的生活环境。要以问题为导向,改革有碍共享发展的各个环节。习近平指出:“不论处在什么发展水平上,制度都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我们要通过创新制度安排,努力克服人为因素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我们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哪个领域哪个环节就是改革的重点。对由于制度安排不健全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问题要抓紧解决,使我们的制度安排更好体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更加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三、多推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
“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我们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过上好日子。不断增加人民获得感既是改革的目的,也是衡量改革、检验改革的标准。任何一项改革,都要把握和处理好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重要关系。习近平指出:“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他强调要“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要创造更多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红利。要打破利益藩篱,维护广大人民利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习近平指出:“我们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让制度更加成熟定型,让发展更有质量,让治理更有水平,让人民更有获得感。”习近平强调:“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要让人民享受到更好更全更人性化的民生服务。发展保民生,发展为民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发展的目标。习近平指出:“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都要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断解决教育、医疗、养老、收入、就业等领域存在的问题,不断为人民奉上看得见、摸得着的各种实惠。习近平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
四、多推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的改革
“积力之所举,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无不成也。”全面深化改革错综复杂、阻力很大,必须汇众智、聚众力才能完成这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伟业。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如何,决定着改革的成败。习近平指出:“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改革任务越繁重,我们越要依靠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改革措施带领人民前进,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改革的政策主张。”
要积极推进干部任用和提拨制度改革,以调动干部的改革积极性。要从制度上多用、重用改革促进派和改革实干家,要让能改革者上,不改革者下。要从制度上根本解决干部的不改革、拖改革、不作为问题。习近平指出:“受成长经历、社会环境、政治生态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当前干部队伍也存在种种复杂情况,一个突出问题是部分干部思想困惑增多、积极性不高,存在一定程度的‘为官不为’。对这个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把情况搞清楚,把症结分析透,把对策想明白,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要改革干部的考核评价体系,将是否促进改革、是否积极改革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以此来调动干部的改革积极性。习近平强调:“要完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既鼓励创新、表扬先进,也允许试错、宽容失败,营造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浓郁氛围。”
要设计好改革方案,正确引导改革预期,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改革积极性。改革方案要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利益,让人民群众看到和理解改革方案的含金量,要使人民群众对改革充满希望和期盼。要做好全面深化改革的宣传工作,将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的获得感讲清楚,让人民群众自觉投身改革、促进改革。习近平指出:“要重视调查研究,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了解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使改革更接地气。”
“尊新必威,守旧必亡。”实践证明,改革必昌,不改革必衰。习近平指出:“中国改革的方向已经明确、不会动摇;中国改革的步伐将坚定向前、不会放慢。”在“四个有利于”引航下,今后的改革,必将更加全面、更加彻底、更加有效。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历史上的法治和德治进行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下午就我国历史上的法治和德治进行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执政基本方式落实好,把法治中国建设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院长朱勇教授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
【法治和德治的关系】
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条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治国理政规律的深刻把握。
【道德对法治的作用】
习近平指出,要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就要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为全面依法治国创造良好人文环境。要在道德体系中体现法治要求,发挥道德对法治的滋养作用,努力使道德体系同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衔接、相协调、相促进。要在道德教育中突出法治内涵,注重培育人们的法律信仰、法治观念、规则意识,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全社会都讲法治、守法治的文化环境。
【把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
习近平强调,要把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中。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道德才有可靠制度支撑。法律法规要树立鲜明道德导向,弘扬美德义行,立法、执法、司法都要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都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使社会主义法治成为良法善治。要把实践中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作性强的道德要求及时上升为法律规范,引导全社会崇德向善。要坚持严格执法,弘扬真善美、打击假恶丑。要坚持公正司法,发挥司法断案惩恶扬善功能。
【法治对道德的作用】
习近平指出,要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法律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保障。要加强相关立法工作,明确对失德行为的惩戒措施。要依法加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失德行为的整治。对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既要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又要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对见利忘义、制假售假的违法行为,要加大执法力度,让败德违法者受到惩治、付出代价。
【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和道德自觉】
习近平强调,要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和道德自觉。法律要发挥作用,首先全社会要信仰法律;道德要得到遵守,必须提高全体人民道德素质。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使人们发自内心信仰和崇敬宪法法律;同时要加强道德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升全社会思想道德素质。要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全民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使全体人民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良好道德风尚,争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良好风尚的维护者。
【重点是领导干部】
习近平指出,要发挥领导干部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中的关键作用。领导干部既应该做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也应该做道德建设的积极倡导者、示范者。要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推动领导干部学法经常化、制度化。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是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领导干部要努力成为全社会的道德楷模,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带头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尊法守法。
“战略与政策论坛”聚焦创新发展战略与政策,推送分享“战略与政策”相关研究成果和动态信息,交流探讨国家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
您可以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朋友,也可以添加公众号“StrategyPolicyForum”关注,或长按、扫描识别上方二维码加以关注。
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欢迎赐稿:Email:strategy_polic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