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康定老地名系列30:城建局(现水井大楼处)

2017-10-06 荆林钢 康定微生活


        城建局位于水井子居民楼的北端,除局机关外,还有监察队、房管所、环卫所、自来水公司、县建一司和县建二司等下属单位,是康定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保养、维护的职能部门,前身是州、县共管的‘城建办公室’,其工作范围主要是炉城镇,随着全县建设任务的日趋繁重,建设标准的日益提高,城建局先后更名为‘城建环保局’、‘建委’、‘建设局’、‘住建局’等,从九十年代起工作范围也从炉城镇扩大到了全县所有乡镇,本世纪初城市管理和环境保护的职能分离,另组建了市政局和环保局。 

城建局办公地一一水井子居民楼

         城建局开展的旧城改造、道路建设、公厕管理、城市防洪等,我在有关的文字里已谈及,就不在这里赘述了,主要谈谈和城市居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几个主要方面: 

物交会

        城市监察:八十年代初,为改变沿街为市,随意搭建等现象,改善‘脏、乱、差’的现状,提高城市档次,组建了穿着黑色制服戴白色大沿帽的城市监察队,市民戏称为‘黑猫警长’,建队之初仅有四人和一辆三轮摩托,每天奔忙于大街小巷,查处违章建筑,清理商贩摊位,是老百姓又亲又怕、又爱又恨的队伍,特别是每年的‘四月八’转山会,从将军桥至下桥沿河两岸都会封闭交通,举办‘物资交易会’,是康定最热闹的盛会,沿折多河两岸,商贩叫卖、摊位林立、顾客蜂拥、儿童嘻戏,南北货物、吃喝用度全部集中在这里,堪称超级市场,据说每次交易会后,当地坐商的营业额都会大幅降低,这时监察队会起早贪黑的出现在现场,从摊位划分搭建到秩序维护忙得不亦乐乎,幸好那时车流很小,要是现在的车流可能只有瘫痪了。本世纪初,由于市场供应日趋丰富,这样的交易会已不再有吸引力,于是一年一度的交易会停办了。 

那个年代的居民楼 

        居民点:改革开放之前,城市人口的住房主要由单位住房和居民点构成,私房的比例很小,康定城有南门居民点、子耳坡居民点、东关居民点、北门居民点(北门居民点先是州房管科管理,后移交给县房管所),还有众多的不叫居民点的居民楼(院),它们的共同特点一是产权归政府,具体由房管所管理,居民只有居住权;二是面积较小,不配套;三是居住人员成份复杂,多数家庭收入偏低;四是房屋结构差,很多是木结构,火、盗隐患大。九十年代以后,这些房屋大量进行了改造,结构类型、配套程度均大幅度提高,早期改造的陈家锅庄、州农资公司下手居民楼等卫生间未进户,南门居民点,东关居民点等已完全配套,子耳坡居民点已拆除不再建设,居民异地安置。随着房屋档次的提高,管理方式亦在变化,许多房屋已将产权售给住房,居民楼已由多产权人拥有,部分居民点已引入物业管理,居民生活模式正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这些变化溶入了房管所几十年,两代人的努力。 

水厂工作照

        自来水:康定城于七十年代建设了跑马山水厂,全城进入了自来水时代,最早的自来水并未入户,而是由自来水公司在全城建了若干七、八个平方米,片石结构的售水站,居民到自来水公司买水票,每张水票一担水0.5分钱,然后凭水票到售水站担水,许多家庭为此将较小的水桶更换成了较大的水桶,随着人口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管道的入户,住房的配套,自来水的需求量大幅增加,为解决这一问题,八十年代新建了第二水厂,九十年代又新建了第三水厂(北门印刷厂内,取地下水,已停用),公主桥泵房(取地下水,已停用),两千年初,在原烤胶社院内建设了第四水厂和新城水厂,康定自来水的用量也从七十年代的每天两千吨左右发展到现在的每天一万两千吨以上,并在东关外建设了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公司更名为供排水公司,于两千年初由国营企业改制为企营企业。 

部分环卫职工在办公楼前的合影 

        城市环卫:六十年代,康定没有专职的环卫机构,各家各户垃圾自行处理,主要是倾倒在周围垃圾堆放点,我家靠近的北门广场西南角就有一个很大的垃圾堆(那时的垃圾有很多都是可以自行降解的),堆放的太多时,城关(炉城)镇会组织‘四类分子’进行清运,七十年代,城关镇成立了‘清洁队’,大约有十来个人,每天用架子车在全城收运垃圾,对公共区域进行简单的清扫,工人们拉着架子车边走边摇铜铃,听到铃声,人们便将垃圾拿出来倾到在架子车里,后来清洁队购置了一辆130货车专门清运垃圾,随着城市管理的日盖规范,在城关镇清洁队的基础上组建了环卫所,划归城建局管理,并逐步购置了垃圾车、运粪车、洒水车等机械,形成了专业的环卫队伍。环卫工作也从最早的垃圾清运发展到了街道清扫、粪便清运、公厕管理、街灯维护等方方面面。垃圾也从简单的运出城外随便倾倒,到集中在东关外(现天然气站河对岸)堆放点,再到杜家沟简易堆放场,最后到雅拉垃圾处理场。康定的垃圾量也从每天几架子车到现在的每天近百吨。 

水井大楼 

        跑马溜溜的山下,一座溜溜的城,今天的康定形象更加美丽,功能更加健全,人们更加幸福…


康定老地名系列阅读:

0、康定的老地名

1、康定老地名系列:地质队的那些事

2、康定老地名系列(二):52医院

3、康定老地名系列(三):杀猪场

4、康定老地名系列(四):县二中

5、康定老地名系列(五):北门广场

6、康定老地名系列(六):县一中

7、康定老地名系列(七):柴碳站

8、康定老地名系列(八):邮车站

9、康定老地名系列(九):物资局

10、康定老地名系列(十):童家巷子(现州移动公司) 

11、康定老地名系列11:县招待所(现格萨尔酒店)

12、康定老地名系列12:北三巷(现格萨尔酒店至群艺馆)

13、康定老地名系列13:消防队(现下桥邮政储蓄银行)

14、康定老地名系列14:展览馆(现州群艺馆)

15、康定老地名系列15:联诊所(现下桥中医院)

16、康定老地名系列16:百货大楼(现天龙电器)

17、康定老地名系列17:体工大楼(现已溶入扩建的情歌广场)

18、康定老地名系列18:大礼堂广场(现康定剧场、情歌广场)

19、康定老地名系列19:人民桥(现彩虹桥)

20、康定老地名系列20:农牧大楼(现康渚连锅所在的大楼)

21、康定老地名系列21:毛纺厂转运站(现州人大办公楼前)

22、康定老地名系列22:灯光球场(现康定宾馆下方)

23、康定老地名系列23:州招待所(现康定宾馆)

24、康定老地名系列24:州车队(现拉姆则林卡广场及附近的区域 )

25、康定老地名系列25:监理所(后山公路和新市前街交汇口那一区域)

26、康定老地名系列26:农具社(现宏大名苑二期)

27、康定老地名系列27:分区招待所•汽车排(现乐山商业银行处•康定商业休闲广场)

28、康定老地名系列28:文工团(现州歌舞团)

29、康定老地名系列29:新旅馆(现卡拉卡尔饭店)


(来源:荆林钢原创投稿,图片来自网络,康定微生活汇编)

免责声明

部分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登载此文为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作者观点不代表康定微生活,如有侵权,请联系运营人员。康定微生活原创稿件,已委托四川永卓律师事务所处理相关版权问题,转载请注明来自康定微生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