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厦门大学、汕头大学、山西农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欧亚学院、西北大学投票通道|第二届“卿云杯”复赛

复旦通识教育 复旦通识教育 2022-08-02


第二届卿云杯

全国通识课程论文大赛


活动回顾

课程论文,是通识课程学习效果的重要呈现方式。通识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多方面可迁移的能力。写作能力培养的各个环节,包括清晰有效地思考、表达、写作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再思考,都可以在通识课程论文的写作中得到体现,让学生终身受用。


为进一步促进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开展通识学习的积极性,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于2019年11月启动第二届“卿云杯”全国通识课程论文大赛,致力于为全国高校修读通识课程的学生搭建交流、展示的平台。


本次比赛的“云”复赛——网络评选部分终于和大家见面了。截至2020年1月15日,共收到来自48所高校的617篇课程论文,经过两轮评审打分、学术规范评分及查重,共有来自24所高校的60篇文章进入复赛阶段。恭喜突出重围进入复赛阶段的参赛同学,也向所有未入围的参赛同学表示感谢。


受到疫情影响,大家可能还没有回到自己熟悉的校园,“卿云杯”复赛评审时间也有所延迟,众所期盼的、将在复旦大学校园内举行的决赛和通识训练营也会延期举行,举办时间和形式将另行通知。


复赛网络投票规则

1. 复赛评审方式为线下专家评审(占80%)与线上投票(占20%)相结合,综合二者得分将产生最终决赛名单;


2.在下拉框中可以全文阅读每一篇参赛文章,同时也可以电脑登录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网站:http://gecc.fudan.edu.cn/(也可点击阅读原文)

首页-第二届“卿云杯”专题 查看


3.复赛线上投票阶段,投票在微信手机端操作,每个微信号仅能对一篇文章投票一次,不可重复投票,但可以同时投票给多篇文章


4.严禁刷票行为,如经核实,将取消该篇文章的评选资格;


5.复赛网络投票截止日期为2020年5月20日17:00。


本期推送,是来自厦门大学、汕头大学、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西安交通大学、西安欧亚学院、西北大学的六位入围复赛选手的作品,在后续的文章中我们会推出其他学校的入围作品,一起来看看吧~

厦门大学

汕头大学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欧亚大学

西北大学



厦门大学、汕头大学、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西安交通大学、西安欧亚学院、西北大学

入围复赛作品列表

(排名不分先后)

【1】厦门大学   颜智宇    

       复台之战——郑成功何以战胜强大的“海上马车夫”   


【2】汕头大学   徐怀    

       陈粒“新民谣”中关于城市青年的边缘话语分析    


【3】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杜荣俊    

       从晋商文化剖析晋商特色家风


【4】西安交通大学  李必垚    

       伞的花样    


【5】西安欧亚学院  杨珂欣    

       书店革命——论独立书店转型之路  


【6】西北大学  刘郑宁   

       倒置与正立的“阿湿婆陀树”探微



请仔细阅读每篇参赛文章

投出你宝贵的一票

投票链接在文末哦~


厦门大学   颜智宇

1


复台之战——郑成功何以战胜强大的“海上马车夫”  

一、引言

近代以来,亚洲国家与西方的战争中,大多是西方人挑起的侵略战争,且基本是以亚洲国家战败结束。然而,在17世纪中叶的复台之战中,郑成功主动出击,收复台湾,重创荷兰殖民者。这是少有的东方主动出击并且从西方殖民者手中收复失地的一场战争。美国学者欧阳泰则评价此次战争是中国对西方的第一次胜利。17世纪中叶,荷兰正值其辉煌时期,被称为是“海上马车夫”,其军事科技也十分强大。那么,郑成功为什么能够打败荷兰侵略者,并收复台湾呢?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二、背景

16世纪时的荷兰,还只是西班牙王国的属地,名叫尼德兰。由于西班牙政府残酷压迫尼德兰人民,尼德兰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并成立联省共和国(即荷兰)。16世纪末,革命最终获得了成功。此后,荷兰迎来了它的黄金时期,其经济贸易快速发展,商船遍布世界各地,它凭借东印度公司,对外殖民扩张,掠夺财富,成为当时的世界强国。它排挤了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在东方的势力,占领了爪哇、摩鹿加、锡兰,在印度、马来亚、澳大利亚等地均建立了殖民据点。1624年,荷兰入侵并逐渐占领台湾。【1】

荷兰入侵台湾之时,大明王朝已经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内部阶级矛盾尖锐,北方的后金虎视眈眈,时不时发动攻势。明朝政府对于东南海防自然是无暇顾及,台湾也就这样拱手让人。【2】此后的明朝的国运江河日下。1629年李自成起义,在中原地区掀起大风大浪。1630年,张献忠起义,不久便攻入四川。此后,农民起义愈演愈烈,如星星之火,成了燎原之势。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灭亡,同年清军入关南下,势不可挡,以吹枯拉朽之势一路向南。郑成功忠于明朝,以厦门,金门为据点,举起了反清复明的大旗。1659年他率军北伐南京,但遭到挫败,郑军元气大伤,铩羽而归。继续在大陆与清朝抗衡显然是不现实的。于是,郑成功便把目光投向海峡对面的台湾。【3】【4】

收复台湾之战,郑成功麾下约有16000名士兵,加上勤杂人员共约30000人。而台湾岛上的荷兰守军共有1500人,即使算上公司职员也不过2300人,若在加上战争开始后巴达维亚(荷兰东印度公司总部,现今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派来的700人的援军,共计3000人左右。【5】从兵力上来看,荷兰军队显然要落后郑成功很多,若不细细分析,这很容易给我们一种错觉——郑成功要打赢这场战看上去似乎很简单。但事实上并非如此。【6】在军事科技方面,荷兰则胜于郑军,其船只(舷侧炮帆船),武器(火枪,大炮),堡垒(文艺复兴堡垒)均占有极大的优势。例如,荷军凭借热兰遮城(荷兰在台湾殖民的总部)抵抗了郑成功将近八个月,郑军四度进攻才将之拿下,并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又比如说,荷兰的火枪兵曾经重创台湾当地的农民起义军。荷兰仅派出200-300名火枪兵,就将达数千人的起义军击溃。【7】由此可见,郑成功要想打赢这场战争并非易事。接下来,笔者将探讨郑成功是如何瓦解对方的优势而取胜的。


三、天时与奇袭:进军鹿耳门

南明永历十五年(1661年)三月二十三日(阴历),郑成功率军从金门料罗湾出发,准备向台湾进攻。起初天气很好,郑军仅航行一天就抵达澎湖群岛。二十七日,郑军遭遇逆风,又缺乏粮食。岛上的粮食,不足大军吃一天。这无疑使郑成功陷入一个困难的处境——退兵还是前进?郑成功决定冒险,毅然选择了后者。他说:“冰坚可渡,天意有在。天意若付我平定台湾,今晚开驾后,自然风浪恬静。”航行刚开始时,“波浪未息,惊险殊甚”,所幸的是不久后天气转晴,大军得以顺风航行。【8】

四月初一郑军抵达鹿耳门(港道名)。然而鹿耳门港道狭窄,水下又有许多沙洲,地形十分复杂。《台湾县志》称这里“水底皆沙,纵横布列,舟不可犯,就其稍深处觅港而入,港路窄狭,仅容两艘。”可见,郑成功的大船要从这里通过是十分危险的。但这天却适逢涨潮,郑军借助潮水通过鹿耳门,驶入大员湾,于赤坎登陆。

《孙子兵法•九地篇》中写道:“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郑成功力排众议,果断出兵,神速进军,又借助天时,通过鹿耳门,如神兵天降,奇袭台湾,与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邓艾偷渡阴平,直取蜀汉一样,郑成功此举达到了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效果。当时正是北风已过,南风盛发的季节,荷兰殖民者完全没有想到郑成功会在这个时候冒着逆风来攻打台湾。【9】这使得荷兰殖民者一时来不及应对,也使得郑成功能够迅速发动攻势,打敌人个措手不及,控制大员的大部分地区,并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图一:大员湾地图(引自《1661,决战热兰遮,中国对西方的第一次胜利》第99页)


四、地利与治军:北线尾之战

登陆台湾后,郑成功为了确保船只能顺利出入大员湾(见图一)航行,派将领陈泽率军(约四千多人)进驻北线尾沙洲。没多久,荷兰台湾总督揆一“见官兵未齐”,便派上尉贝德尔率领二百四十名火枪兵向陈泽的部队发起进攻。出发时荷兰人都自信满满,认为此战必胜,因为1652年时,他们以200-300名火枪兵轻而易举地击败了7000-8000名的汉族农民起义部队。此后,他们认为“只要是中国人,没有一个不是胆小而不耐持久战的。”【10】两军兵戎相见,一方是手持火枪的荷兰军队,一方是身着铠甲,手持大刀,以及手持弓和箭的中国军队。【11】当然,这只是从明面上看,在暗处,还有一支中国军队埋伏在荷兰军队的后方,但荷兰军队却浑然不知。荷兰军队开枪射击,但中国军队却一点儿也不畏惧。荷兰的一名士兵这样描述中国军队:“敌人却大喊狂呼,向我们冲杀过来。”与此同时,埋伏在丛林和凤梨树后面的中国军队,也不惧炮火,手持大刀向荷兰军队后方发起进攻,使得荷军方寸大乱。荷兰士兵纷纷放弃抵抗,向海边跑,以致淹死了许多人。此役最后以荷兰军队战败,上尉贝德尔阵亡告终,并且荷兰方面损失了2/3的兵力(约160人)。【12】

荷军的这支火枪兵,配备有最新的枪支武装,并且受过精良的训练,曾经轻松击败反抗他们的农民起义军和当地土著人。其火枪的威力巨大,能将沉重的铅弹射出100米以上的距离,并且能够射穿重甲。【13】而这次,他们却战败了,为什么呢?一方面,当然是荷兰殖民者轻敌大意,根本不把中国军队放在眼里。在行军过程中,他们竟然连埋伏在其周围的军队都没有发现。不仅如此,台湾总督揆一在热兰遮城发出信号要他们撤军时,上尉贝德尔竟不予理会,以致最终陷入埋伏,兵败被杀。

另一方面,则是中国军队能够巧妙利用北线尾沙洲的地理形势。《孙子兵法•地形篇》写道:“夫地形者,兵之助也。”陈泽利用北线尾沙洲上长有约半个人高的凤梨树丛,在此埋伏一支军队,到开战时从后方杀出,前后夹击敌军,使得荷军腹背受敌,首尾不能兼顾。此外,郑成功的军队训练有素,军纪严明,士兵都英勇无畏。杨英在《先王实录》中记载了郑成功治军的方式:“传令曰:‘此番杀虏,照《大敌赏罚格》,副将以下退却者,许督阵监营登场枭示;统领总镇,登时捆解军前枭示。’”【14】郑成功对于畏敌怯战的士兵与将领均采取了严厉的惩罚。当然也有对于英勇奋战的将士也有奖励措施。《先王实录》中记载道:“本藩随照《大敌》升赏有差:以礼武镇陈俸、甘辉、黄廷、黄山为首功。升右先锋黄廷为提督前,甘辉为提督中,黄山为提督右……”【15】因此尽管当郑军面对的是拥有强大火枪的敌军,也丝毫不乱,也丝毫不惧。对于这点,荷兰士兵也说“他们的队伍秩序很好”。这与狼狈逃窜的荷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五、人和:人民的战争

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前,台湾汉人及土著人与荷兰殖民者的矛盾冲突就十分频繁,这当然与荷兰殖民者在台湾对当地人民进行疯狂地压迫和剥削有关。在经济上,荷兰殖民者对台湾人民征收苛重的税收,并从中榨取大量财富。主要有三种税收,其一为人头税,所有台湾居民年龄在七岁以上的,不问性别和出身都要缴纳。其二为狩猎税,入山狩猎的均需纳税。其三为渔税,渔民每捕获一条沙鱼就要缴纳相应的税收,并且捕鱼还需要得到许可,并缴纳十分之一的鱼税。【16】不仅如此,殖民者还经常对台湾人民进行敲诈勒索。在军事上,荷兰殖民者在多地修筑城堡和要塞,以防备人民暴动,并对他们采取严密监视。对此,台湾人民再也无法忍受。于是1652年,郭怀一率领当地农民起义,反抗台湾殖民者。但却遭到荷兰人的残酷镇压和血腥屠杀。这场起义历时十五天,先后有四千个男人、五千个女人及一些儿童被俘或被杀。【17】

正因为荷兰殖民者的种种暴行,使得台湾人民十分渴望有人来拯救他们,以推翻荷兰的统治。于是,在郑军收复台湾的过程中,多次得到了台湾汉族人民和土著人的帮助。在郑成功军队登陆台湾时,就有不少台湾人民前来协助大军登陆台湾。对此,台湾总督揆一记载道:“随即有几千中国人出来迎接他们,用货车和其他工具帮助他们登陆。”【18】在不到两小时内,几千个士兵便完成了登陆。郑军在包围普罗文察城时,又得到了当地25000名壮丁的帮助。【19】另外,郑成功得民心,与其维护人民利益的政策是分不开的。杨英在《先王实录》详细地记载了郑成功的军纪,比如:“不准奸淫,掳掠妇女”,“严禁混抢”“严禁不许擅毁居室,敢有故违,本犯枭示,大小将领一并连罪。”【20】在复台之战中,郑成功亲自到达蚊港视察,“并观四社土民,男妇壶浆,迎者塞道。藩慰劳之,赐之酒□,甚是喜慰。”可见,郑成功对人民的政策得到了很好的反响,也得到了民众的支持。【21】

孟子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郑军一登陆台湾,台湾各地人民纷纷响应,或箪食壶浆迎接,或反抗荷兰殖民者,正因为得民心,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才得以顺利进行。也正因为失民心,荷兰殖民者在台湾的统治逐渐趋向瓦解。毛主席也说:“兵民是胜利之本。”可见,民心向背对于战争的胜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六、战略战术:围困热兰遮城

郑成功在收复台湾过程中,一开始进展十分顺利,在陆战和海战中均接连取胜,并兵不血刃地拿下了普罗文察城,又攻占了热兰遮市镇(其位置见图一)。自此,荷兰殖民者在台湾仅剩下热兰遮城一处据点。但在攻打热兰遮城时,郑成功却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而荷兰殖民者的军事科技的优势则在了热兰遮城之战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热兰遮城,是一座文艺复兴堡垒,建于1624年。它作为荷兰在台湾殖民的总部,经过了多次修缮,十分坚固,并且配有精良的大炮,防御体系十分完备,城内储备了充足的军火和食物。城堡的建造设计采用的是17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后的发明成果,呈凹多边形,能够形成强大交叉火力,代表了当时欧洲军事建筑的一流水平。【22】

郑成功起初想劝降揆一,但多次交涉均未果。于是郑成功决定发起进攻,先是炮击,但大炮的射程和威力均无法造成城墙的结构性损坏。而荷兰人的反击显得十分有效,台湾总督揆一下令从“上下左右各个方向,同时向没有掩蔽的中国兵开火,”揆一对自己的炮火十分满意,他写道:“第一次攻击,就使敌军死伤遍地,使他们得到教训,再也不敢轻率地暴露自己。”【23】这使得郑军损失惨重,于是郑成功改变了策略,决定围而不攻,待其自降。【24】

围困的过程中,双方的冲突从未间断,比如荷兰东印度公司巴达维亚总部派出军队来支援揆一,于是荷兰殖民者决定发起反扑,进攻郑军,但却大败而归。

围城八个月来,郑成功一直思考破敌之策,寻找攻城的方法。1662年初,他得到了台湾人民的帮助,找到城外高山上的水源,并将之截断,使得荷兰人陷入缺水的困境。【25】并且,郑成功还派人从大陆运来了新式火炮,相比之前的火炮,其威力更强,射程更远。【26】又在荷兰叛降人士的指引下,用新式火炮炮击热兰遮城外的一个小堡——乌特利支堡,并将其攻下。由于乌特利支堡特殊的地理位置——处于热兰遮城外的小山上,郑成功便可以在这里架设炮台,炮击热兰遮城内的任何一寸土地。揆一也承认“一旦敌人占领那座小山,毫无疑问,热兰遮城堡也必将失陷。”【27】此时的台湾殖民者已经穷途末路,在长期围困下,守军已死亡不少,“城内找不到四百名强壮的士兵”【28】,并且士兵士气低落,疲惫不堪。最终,荷兰殖民者不得不宣布投降,其在台湾长达38年的殖民统治就此结束了。

《孙子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面对荷兰殖民者强大的文艺复兴城堡和威力巨大的大炮,郑成功并非采取强攻,硬碰硬的办法,而是通过围困热兰遮城的方式,使荷兰殖民者士气下降,食物消耗殆尽,再找到合适的时机,发起猛烈的进攻,使得荷兰殖民者的最后一丝幻想破灭,不得不放弃抵抗而投降。这样既减少了自身的损失,保留有生力量,又能够克敌制胜,实现驱逐荷夷,收复台湾的目的,可以说是非常好的战略战术。并且郑成功还得到了台湾人民的帮助,又采纳了荷兰叛降人士宝贵的建议,找到了热兰遮城的弱点所在。


七、结语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29】复台之战,郑成功和他的军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最终攻坚克难,收复台湾,为祖国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能够成功收复台湾,天气当然有一部分影响。但“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此战的成功,与郑成功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出色的军事才能关系密切。首先,郑成功治军严明,手下的士兵英勇无畏,奋勇当先,在荷兰人的火枪面前无所畏惧。其次,郑成功严肃军纪,手下士兵对台湾人民秋毫无犯,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另外,郑成功善于从中国古老的军事传统中汲取力量,在复台之战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其运用《孙子兵法》中的思想来指导作战并战胜敌人的事例。不仅如此,郑成功还善于随机应变,及时调整其战略战术。在初次进攻热兰遮城受挫后,便改用封锁的策略,并寻找荷兰殖民者的弱点和攻城的方法。他还虚心采纳了叛降人士和台湾人民的意见。正是凭借着这些,郑成功才瓦解了荷兰殖民者军事科技的优势,成功将他们从台湾驱逐了出去。当然,郑成功也有过失误,比如在围困热兰遮城时,郑军的粮草补给未能跟上,使得大军陷入缺粮的困境。但就整场战争而言,郑成功的表现还是相当出色的,他收复台湾的壮举也就将永远被两岸同胞所铭记。




汕头大学   徐怀

2


陈粒“新民谣”中关于城市青年的边缘话语分析    


摘要:

近年来,“新民谣”在中国名声大噪,从打着“小众”标签的乐坛边缘逐渐走进了大众视野,90后独立音乐人陈粒便是“新民谣”代表之一。其音乐背后构建出游离于主流之外的亚文化边缘话语,引发了如今困于“城市病”的城市青年的情感共鸣。本文将从文本分析的角度,论述陈粒歌词文本中隐藏的边缘话语。


关键词:新民谣 城市青年 边缘 话语 主流



一、研究概述

新时期后,中国民谣发展历程可大体分为三个时期:一为传统民谣时期,以民间歌谣、童谣选段进行传唱。二为80-00年代校园民谣时期,以“技巧趋于现代、精神走向中国”为创作原则,从我国的民间歌曲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并将西方乡村歌曲的音乐元素融会其中,透露出即将踏入成人世界的歌者对青春的回眸,传唱度位居前三的代表作有《同桌的你》、《童年》、《睡在上铺的兄弟》。

第三个时期则为2010年至今的“新民谣”、“城市民谣”时期。自2010年开始,借助于网易云、QQ音乐等各大音乐平台,《成都》、《南山南》、《董小姐》等民谣歌曲走红,以赵雷、宋冬野、陈粒、马頓等歌手为代表,“新民谣”逐渐从小众音乐走向大众视野当中。各大城市的音乐节、Livehouse大量以“民谣”作为主打招牌,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火爆供应,吸引了一波又一波城市青年受众,城市民谣粉丝量呈爆炸性增长。

以“新民谣”为关键词在CNKI进行检索和相关性排查,共找到104篇相关论文。借助Citespace论文引证系统(5.3.R4版)进行可视化分析,可归结出近年来该话题的中心关键词6个,分别为:新民谣、校园民谣、民间性、民间立场、当代民谣、周云蓬(民谣歌手)。


表1 


而在“新民谣”时期的代表歌手中,陈粒作为代表着90后特有的个性与特色。更多时候她会表达出独特的洒脱气质,又传递出一种帅气,不刻意附着流行,也不刻意曲高和寡。但“对个人特色的呈现却能够做到极致,在内容上具有一定的人文气质,偶有江湖味(《历历万乡》、《性空山》),偶有中国文化的沉淀(如《戏台》等),不拘泥于常规流行音乐模板化生产”。[1]

近年来,关于陈粒“新民谣”的研究可分为两个方向,一是结合新媒体营销方式分析“陈粒模式”的意义生产,学者余媛媛研究认为,独立音乐人开始在新的媒介传播形式的掩映下积极跃入大众视野,展现自己独特的个性风貌,而陈粒则以不愿被待价而沽的“奇侠”姿态,占得一席之地。[2]

二是在“新民谣”中抽取部分歌词进行文本分析,将陈粒构建的话语与其他民谣歌手放在一起进行论述,如张璇璇将网易云音乐用户评论中前100个热门评论内容(UGC)当作文本,在本文中使用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归纳出城市民谣歌词文本的话语框架。[3]

根据法国思想家福柯的研究,“话语是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包括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

无论什么样的音乐文本,都具有特定时期社会语境的投射。在物质社会下,陈粒的“新民谣”生产出关于城市青年的边缘话语,与本文探讨的话题最为密切的,则是陈粒音乐背后“关怀”、“对话”的群体——困于“城市病”的城市青年。

“边缘,意即虽是整体的一部分,但却处于主体之外。” 处于主体之外,即相对于中心人群,边缘化的人群可以看成是隐形存在的。[4]对于城市的异乡青年来说,搬到大城市往往意味着离开他们以前生活的舒区,独自奋斗,尽管拼搏多年可能换来依旧买不到房、阶层进阶困难的结果,因而被视为偏离城市中心的边缘群体。

而城市本土青年虽然从小生活在城市,面临的住房、户口压力要比异乡青年小很多,但其他问题和异乡青年大同小异。一方面,他们的生存压力同样严峻;另一方面,他们渴望逃离喧闹,去见识更广阔的山川湖海,时不时逃离城市去寻找心目中理想之地。因此,衍生出两种背离主流价值观的“边缘”话语。

这些城市青年中很大一部分人热衷于听陈粒的音乐,他们认为唱出了他们当下的生存现状和情感处境。在《历历万乡》的网易云音乐评论区,有两条网友评论高达14179和8375个赞,道出了自己孤独与漂泊的情绪。分别是“历历万乡,是追寻也是逃亡,可我这一生注定,颠沛流离,孤独终老”,与“我去过很多城市,看过哈尔滨的雪、踏过延安的黄土、听过天津的快板、吃过长沙的口味虾、喝过浏阳河的水、买过温州的包、吸过北京的雾霾、住过上海的弄堂,踏遍万水千山寻找一地故乡”。[5]

本文在陈粒发行的三张专辑《如也》、《小梦大半》、《在蓬莱 in Blue Note Beijing》中抽取5首代表作(《走马》、《历历万乡》、《奇妙能力歌》、《性空山》、《易燃易爆炸》),使用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归纳出城市民谣歌词文本的话语框架,探析其背后构建的当下城市青年的边缘话语。


二、城市青年的边缘话语建构

(一)城市青年的亚文化边缘话语及独特抵抗

不同于过去的传统乡村社会,现代城市社会在经历城市化过程中,城市青年的独立性作为新特点由此产生。从中小城市到大城市的人才流动,在客观上引发了越来越多的人口迁移,中小城市可能会出现“空心化”的状态,在城市中打拼的青年背井离乡,很多人会面临着“空巢”的身份。孤独感、背离感、叛逆感是他们的众多情感之一,进而转换为一种对主流话语的“抵抗”,衍生为“青年亚文化”。

青年亚文化的定义来自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的《通过仪式抵抗:战后英国青年亚文化》,“青年亚文化的产生来自青年的街头生活,其产生根源于青年地位、权力被忽视且无法有效协助青年群体寻求解决自身在现实社会中的角色缺失下的‘失权’‘弱权’的实际困境。” [6]信息快时代大背景下的城市快节奏生活冲击,为青年自我发现、话语建构提供了条件。

其次,主流群体发展模式大部分不认可及边缘文化群体发展行为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主流群体也将青年边缘话语的发展视为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杂音”,青年群体则始终坚持自身的独特文化,与主流话语进行“抵抗”。

在受众不断“碎化”细分的音乐圈中,90后原创歌手陈粒的作品被业界称为“新民谣”、“underground(地下)民谣”,受到大量城市青年,特别是女大学生群体的追捧。她唱出了当下城市青年“迷茫却独立”、“边缘、追求出世”、“思乡却背离故乡、四海为家”的多种情境,蕴含特殊的“城市病”情感投射,使得处于时代洪流中的“迷茫一代”——90后、00后青年感同身受,加强了城市青年的身份认同。

通过对于陈粒“新民谣音乐”的透视,青年群体的边缘话语建构往往在歌词设置、形象勾勒上表现得较为明显。

(二)荒诞意象中的“边缘话语”

通过对五首歌曲歌词文本的整合分析,可明显看出陈粒的歌曲中出现了大量荒诞意象,如下表所示:

          

表2


五首歌曲中,“荒诞”意象出现频次最多的是《奇妙能力歌》,主要描绘的都是比较荒诞,听起来在现实生活中不常见的特殊现象,例如“大海亲吻鲨鱼”、“雨水浇绿孤山岭”等。主人公并没有真实见过这些场景,只是游离在梦境中。梦境里光怪陆离的荒诞让他苏醒之后产生了一种与现实更为背离的孤独感和迷茫感,与当下沉浸于虚拟世界不愿融入现实世界的“网络原住民”群体有极大的相似之处。

《历历万乡》则对城市的“空巢青年”进行了“关照”。其表达的思想是——见遍了世事无常人生沧桑,所幸在心里、在身边的故人都没有改变。描摹的是一种“当代游侠”云游八荒、四海为家的普遍情状,影射出城市“空巢青年”的生活状态。

在对城市青年进行解构的过程中,作者刻画了青年孤身搭上列车前往无数个城市漂泊、四处打拼的情景。一方面,城市异乡青年居住的住所时常变化,因而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离别”。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城市本土青年渴望自由,选择去远方旅行,暂时逃避现实,就像民谣歌手那样从南走到北,“尝遍了每个异乡限时赠送的糖”。

五首歌曲中,某些“荒诞”的意象与“禅意”的歌词,也正好贴合了城市青年“佛系”的心态。如《性空山》,如《正趣果上果》中不滞于物象描写,如古龙小说中的意识流写法一般,饱含江湖气与超脱取向,体现了一种远离庙堂,远离主流之外的难得野性,与近年来“城市病”引发的逃离喧哗的“佛系”心理不谋而合。

(三)人称:“我”的形象建构

传统的流行歌曲通常要“一对多”地向大众传达普適的情感,往往要从众多的情境、场景中提炼出来,这种模式的音乐较难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沦于大众化的“口水歌”。而陈粒的音乐则着重于“一对一”,对人称的选择上更偏向于从叙事者“我”出发,歌词文本中“我”的形象塑造,凸显了故事的感染力。本文所选取的5首作品都体现了以“我”为主体的叙事。

比如,《易燃易爆炸》中28句歌词都密集出现了主体“我”。“夸我含苞待放”是不隐藏自我,单纯心性。“要我欲盖弥彰”是隐藏自我 成熟老成,所以这里体现了隐藏和不隐藏本性的反差;“与我私奔”是不做乖“孩子”,“与我做不二臣”则是循规蹈矩,每两句都是一个反差,表达了主人公重重矛盾的自我宣泄。

此外,陈粒的众多民谣作品中都出现了“你”这样一个不具名的施动对象。拿《奇妙能力歌》来说,尽管第二人称出现得十分频繁,但实际上这种以“你”为视角的叙述,虽然看似第二人称,但也需要“我”的第一人称叙述形式的存在,因此从根本上讲,依然是第一人称。在每一段现象出现过后,都会把这些现象和“你”进行对比。意思是“我”遇到了许多“不平凡”,却一直遇不到“平凡”的你,与大多数流行歌曲中表达的“一切平凡,只有你不平凡”的主题大相径庭。

这里的“我”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底层群体,呈现出一种底层文化的叙事倾向。这些民谣故事从生活在底层中的小人物“我”的讲述中,表明了所述之事是叙事主体“我”的个人经历和情感体验,于是受众每一种经历和感情都可以顺利融入进这首歌中,加强了城市青年的身份认同,进一步增强了话语建构。

(四)歌词中的“边缘”情感

五首歌曲中,主要通过构建以下情境来表达“边缘化”的情感:


表3


根据对歌词文本的编码、整理,可归结歌曲主要表达了6个话语:1.追寻异乡与思乡;2.迷茫、矛盾;3.离别;4.洒脱;5.少年蜕变;6.自我宣泄。其中,出现频次最高的是“自我宣泄”,是每首歌曲都有潜藏的情感取向;而与其它流行歌曲区别度最高的则是带有独特“江湖气质”的“洒脱”——“‘冷峻’、‘苍凉’指归之所,皆系‘江湖’,唯系‘江湖’。”

以《历历万乡》为源头,陆续出现了《正趣果上果》《五言》《性空山》《大梦》等一批从词曲到唱腔,江湖气与古意兼具的作品。在《易燃易爆炸》《脱缰》《不灭》这些极富“后现代”锋芒的作品里,仍延留着“江湖气”。陈粒化佛理入歌(《正趣果上果》)、化唐诗遗韵入歌 (《五言》《性空山》)、化上古神话意境入歌(《大梦》)。而这种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江湖气”,恰巧代表了一种城市青年的“背离”和“出世”。

《性空山》以第一人称视角构建了一个“潇洒”的侠女,其中不乏现实的矛盾,如祝福离别后的少年可以“娇妻佳婿配良缘”,迎合世俗价值观,甚至还有像“祝你手边多银财”、“祝你方寸永不乱”这样“老旧”的诫言。而后却又点出“风流子弟曾少年,多少老死江湖前”的残忍现实,暗示自己惋惜风流少年凋零,不迎合世俗的自我态度。

此外,“空山”这个词一直出现在各类道家文集,如空谷幽兰,空山新雨,是道家的出世心态,尘世间融于自然的洒脱态度,正如“侠女”经历如此无可奈何的离别后,找到了最淡然的生活心态,在普遍“入世”的社会中追求“出世”,凸显了一种“边缘化”态度。

而关于“自我宣泄”,在《走马》中则传递出一种“我就是想保持自己,不需要任何人管”的态度,如“世界孤立我,任他奚落”、“空荡荡的自我,莫名的焦灼”、“我只保持我的沉默”等。主人公“我”虽然独自在现实与梦境之间两难,但“你依旧在对岸等我勇敢”,表达了在世界迷离扑朔中依然“倔强”的态度。像另一个作品《历历万乡》中的歌词一样——“城市慷慨亮整夜光,如同少年不惧岁月长”,不在物欲社会随波逐流,不刻意迎合主流价值观,传递出边缘的勇敢和随心所欲的自我。


三、小结

陈粒的新民谣是当下快节奏时代的产物,它在传递出一种亚文化的边缘话语的同时,也承载的当代城市青年的记忆和迷惘。无论是异乡与思乡、迷茫或矛盾、离别或洒脱,抑或是少年蜕变、自我宣泄,其背后构建出的边缘话语都反映了如今城市青年的情感投射,因而能够迅速在“新民谣”圈子中独树一帜,引发受众强烈的感情共鸣和身份认同。

然而,也有不少受众表示,听了陈粒的歌只会“徒增烦恼焦灼”、“增强了孤独感”,是一种无用的精神抚慰。因而,在“新民谣”疯狂输出“佛系”、“随性”价值取向的同时[7],城市青年也应理智看待背后隐藏的“边缘、出世”等话语,而非一昧对抗主流价值观,将民谣赋予的敏感态度当作自己标新立异、蹉跎避世的理由。





山西农业大学  杜荣俊

3


从晋商文化剖析晋商特色家风

摘要:

晋商特色家风,是以整个晋商文化为背景,以晋商的商业发展为线索而形成的一种家族传统文化形态,也是晋商从发迹到称雄发展全程的文化软实力体现。晋商特色家风以文化的表现形式,比较集中地呈现出晋商文化,更是中国中北地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晋商特色家风全方位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新晋商”的发展和国人的家风建设以及探索中华文明史具有重要史学价值和研究意义。


关键词:新晋商、晋商文化、晋商特色家风、晋商特色家风传承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山西简称“晋”,晋商即“山西商人”。晋商是公认为中国最早的商人,其代表人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商圣范蠡,壮大于唐宋时期太原和平阳(临汾)两地,鼎盛于明清两朝的各晋商家族。晋商纵横捭阖,睥睨天下,称雄中国商界500年,开创了中国最早的银行——票号,并一度成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其主要领导人是晋商望族,核心思想即为儒家思想的晋商化。晋商家族具有商业烙印且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由晋商家族衍生而来的晋商特色家风是晋商文化的缩影,立足山西,辐射全国。

晋商特色家风从晋商遗址和晋商遗珍上可充分佐证。在学校通识教育组织的“晋商游学活动”中,让我们对山西省内举世闻名的晋商大院、晋商会馆,以及票号旧址、商铺遗址和晋商商路等晋商特色建筑、历史遗物和古籍史料进行实地考察学习。通过对晋商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认识到晋商特色家风是晋商文化之魂,是支撑晋商在中国商界以群体形式活跃五个多世纪永葆生命力的硬核催化剂和持久驱动力。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晋商文化有许多方面值得学习和践行,晋商成功的核心思想正是践行了“晋商特色家风传承观” ,在当时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晋商家族,有着非常先进的经商理念和思想境界,也随之铸就了不朽的晋商特色家风。

晋商璀璨的经商史,造就了不朽的晋商文化,形成晋商特色家风。再反观晋商500年的厚重历史,会发现:在晋商家族中,有些家族兴盛时间较长,如山西太谷的曹家和祁县的乔家,族人俊杰辈出;而山西介休的侯家和榆次的王家,多出纨绔子弟导致家族很快推出晋商的历史舞台。这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即:前者重视家规家教,恪守祖训,靠着自身的勤奋,各自开拓出自己的商号,打造出光明的前途形成良好的家风。而后者家规弛、家风差、躺在祖宗基业上享受安逸,久而久之形成骄奢淫逸、追求享乐、自甘腐化堕落之消极家风,败家子弟的增多也就不足为奇了。

声振寰宇的“清宫国宝金火车头钟”、“翠鸟羽毛镜”和明代大画家仇瑛临摹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稀世珍品,尽在山西太谷县的曹家大院珍宝馆。晋商曹氏家族,既是声势显赫的商业巨富又是阖家团结的家风典范,可谓两全其美。这些家族荣耀与曹氏族人以“诗书继世、忠孝家国”的良好家风密切相关,以曹三喜、曹培义、曹培德等为代表的曹氏族人传承发展“勤俭持家、谨慎从商、戒烟戒赌、忠孝传家”的家风,其特色家风被新时代的今天广为流传。曹氏族人经商成功后在太谷北洸村建成“福、禄、寿、禧”四座宅院,今天仅留存其中的“寿”字形宅院,即:三多堂博物馆(“三多”即:多子、多福、多寿的祥瑞之意),宅院中以象骨包边大理石镶嵌的百寿大屏风为晋商特色家风的典型物件,该屏风的背面是清代大学士祁寯藻辑录两汉时期18位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和明君贤臣共计18句醒世名言,是治国安邦、经营家庭和处世交友的方法论集大成者。如:

申公明:为治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马融:嫁娶之礼俭则婚者以时矣,丧祭之礼约则终者掩藏矣。疏广: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作为晋商巨擘的曹氏家族,以“贤德继世,信义传家”为核心的家规家训是曹氏家族辉煌数百年的根基所在。曹家曾在晋商中独领风骚数百年,纵横中国商界三百年。曹家商业鼎盛于清道光、咸丰年间,商号有640多家,资产达1000余万两白银,总雇员多达37000人。 

在山西祁县的乔家大院,在中堂大门对面“百寿图照壁”两侧雕刻:“损人欲以复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是左宗棠为乔家题写的楹联,我将其理解为:削减个人私欲,来恢复人的本性,这是顺应自然天理;蓄积修养道德,这是符合礼乐法度、社会规范。乔家在中堂大门镶嵌着:“子孙贤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这是李鸿章亲笔撰写赠予乔家的一副铜板楹联,我将其理解为:子孙都贤能,家族将会繁荣强大;兄弟间和睦,能让家庭富贵祥和。我们中国人常言道“家和万事兴”,该楹联蕴涵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谐、包容、大度等元素,折射出晋商特色家风“和为贵”的治家理念。有良好的家风教化,才得以形成优良的家风并流芳百世。同时,乔家有铭文家规,在《乔家家训》中有这样一段训话:

有补于天地者曰功,有益于世教者曰名,有学问曰富,有廉耻曰贵,是谓功名富贵。无为曰道,无欲曰德,无习于鄙陋曰文,无近于暧昧曰章,是谓道德文章。有功名富贵固佳,无道德文章则俗。 乔家以此家训来告诫后世子孙勤学养德,行善济世。

在影视剧《乔家大院》中也再现了乔家第三代东家——乔致庸的饱经世故,在此不做赘述。乔家兴旺时商业遍布全国,以“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家喻户晓,这与乔家的家风家训有直接联系。乔氏家族经前三代人的家风积淀,加之私塾家教的开展,聘请当世有名望的儒学大师在自家开设的私塾中进行更加集中统一的思想教化,久而久之形成优良的特色家风并传承后世,影响深远。

山西灵石县静升村王家大院以“华夏民居第一宅”蔚为大观,更以“王家楹联”名扬天下。如:敦厚宅正厅楹联:铭先祖大恩大德恒以礼义传家,训后辈务实务本但求清白在人间;凝瑞居正厅楹联:先祖先贤成由勤俭败由奢岂敢相忘,后世后学幼当教养老当敬首在言行;还有郑板桥真迹:搜尽奇峰打草稿,摘来红叶补烟霞。王家大院的楹联以精美绝伦、规模庞大、寓意深远而名动山河,所展现的晋商特色家风让国外广大学者、游客慕名前来参观学习。

除上述列出的晋商大院外,在山西乃至全国各地,有许多晋商建筑深藏优良的家风传统和优秀的晋商文化价值,如创建中国第一家票号——平遥县日升昌东家李氏家族;发扬“学而优则贾”风气的榆次区常氏家族;晋商最早走“实业救国”道路的祁县城内渠氏家族等晋商大院,通过家规家训、匾额楹联、戏台牌楼、祠堂庙宇等晋商文化符号彰显晋商特色家风,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锦上添花。

晋商家族不同于徽商家族和其他官绅家族,这是源于晋商不以血缘为中心,重视群体精神“用乡不用亲”,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推动了晋商文化繁荣,从而铸就了晋商特色家风。同时,那个时代的晋商特色家风又反作用于晋商贸易经营,不仅丰富了晋商文化,还使之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硬核部分。

晋商的活跃,在宋元明时期的货币经营资本已成雏形。晋商在明清时期的商业经营不仅垄断了中国北方商业贸易和货币流通,还插足整个亚洲地区,乃至欧洲广大市场。以山西为中心点,南自香港、加尔各答,北到恰克图、彼得堡;东起大坂、朝鲜,西到塔尔巴哈台、伊犁和欧洲国家各大城市,在整个亚欧大陆都留下了晋商足迹。晋商的贸易犹如打仗,现象环生是家常便饭,晋商常年在外,不仅要忍受天寒地冻、飞沙走石的恶劣自然环境,还常常面临被土匪盗贼抢夺钱财货物,甚至丢掉性命危险。有民谣称:“杀虎口,杀虎口,没有钱财难过口,不是丢钱财,就是刀砍头,过了虎口还心抖。” 晋商并不因危险而退缩,走西口的晋商越去越多,势如潮涌。晋商为获得、保护属于自己的商业经营权,于是晋商开始广邀武林高手,请镖师押送货物进行商贸往来,著名的“形意拳”就是在那个时期开创并繁荣的。明朝嘉靖年间,晋商为防倭寇入侵,发动善骑射骁勇者500人组成商兵守城。苏州、扬州等地区是晋商在江南活跃的重要商埠,“有山西客商善射者二三十人”。站在晋商文化和晋商特色家风建设的角度看,在晋商的经商过程中,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形成:穷则思变,勤奋创业;逐利四海,开拓创新;振兴中华,忠义爱国;组帮结会,同舟共济;信誉至上,诚实守信;尊师重教,以人为本;慎言笃行,节约自律;乐善好施,热衷服务。这是我对晋商文化内涵和晋商特色家风的概括。

.....

阅读全文请登录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网站




西安交通大学  李必垚

4


 伞的花样


摘要: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如今的我们却仍然使用着上个世纪的“老古董”。为了探究伞的制造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查阅大量资料后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了简要整理,本文介绍了伞的发展历史、展示了伞当今的几种新花样。


关键词:伞;发展;新花样


无论晴雨天,都不乏撑伞而过的行人,装点着大街小巷。伞,已经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溯源伞的出现,其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始终相辅相成,特别是材料的发展使得伞不断发展创新。

荷叶或许启发了伞最早的发明者,伞骨类似于荷叶放射状的叶脉,支撑起了伞面,同时具有供人手持的伞柄。相传鲁班妻子云氏劈竹为条,蒙以兽皮,有了世上最早的伞。最早的伞,“簦”,意为有柄的笠。从该字可以推测出最早的伞是由如“笠”等其他雨具根据某些特定需要发展而来。当然,由于生产力的限制,千年前更常见的是华盖和罗伞的样式,它们仅为极少数人拥有,因此伞成为了一种权力和身份的象征。平民老百姓在雨天“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而在晴天“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直至油纸伞的面世,伞才逐渐平民化,美学价值也占据愈发重要的位置。


图略


“盖”是伞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最初主要用到木材、羽毛、树叶这些方便易得的材料。随着盖的制作技艺变得成熟,制作材料和方式渐渐统一,伞盖种类更加丰富;也就是在工艺制作方面趋于稳定后,伞的审美价值被进一步强调。洛阳的一个考古遗址发现了周代的青铜器,铸造工艺为复杂的青铜嵌套铰链、带锁扣的滑道和螺栓,可以用来做阳伞和雨伞。对战国墓的考古发现,当时的伞骨直接插入伞柄上端的圆形盖,环盖上有若干个楔形榫眼用来插入伞骨。青铜的材质,巨大的体积,使伞盖呈圆弧形,因此这种伞盖常常安装在车上,被称为车盖。华盖也有手持的,它的材质采用了更轻便的丝帛,制作工艺也更为简单,更类似于可移动的帘子,它的作用也仅在遮阳、彰显权势地位,用于官仪。


图略


技术的革新推动着社会方方面面的进步,东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不仅促进了文化传播,也让生产材料发生了一次革新。随着纸这种材料技术的成熟,油纸伞也在朦胧烟雨中出现,由于造价低廉,油纸伞在民间很快得到普及。民间使用的这种雨具叫“傘”,这是一个象形字,字中可见伞柄、伞骨、伞斗、伞面甚至骨斗相交状和锁定插销装置,可知伞的全部构建要素均已具备,也可知正是先有了伞的平民化才有了南北朝“傘”字的出现。《格致镜原•朝制类•伞》载“前代士夫皆乘车而有盖,至元魏之时,魏人以竹碎分,并油纸造成伞,便于步行骑马”最初制伞所用的是皮纸,由树皮制成,强韧而轻薄,好的油纸伞伞面采用三层纸,三层纸紧密贴合,留下了热胀冷缩的空间,避免伞面爆裂;其中的油指的是熟桐油,有耐腐蚀耐高温迅速干燥防水等特点,可起到防雨的作用,甚至可以使伞保存数百年,油纸一名便如此而来。油纸伞中最为重要的还有伞骨、配件等结构,采用的是竹子,它的抗拉抗压强度远胜其他材质,并且在弹性和密度方面都有非常显著的优越性。油纸伞的这三种主要材料,也使得它十分轻便,拥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时至今日,仍是文化底蕴的一种体现形式。值得一提的是,油纸伞看似弱不禁风,实际上却能够有效应对狂风,它的伞杆上有一根竹钉制成的风销,作用与插销一致,能牢牢卡住下葫芦而锁住伞面不被吹翻。


图略


唐朝开放而繁荣,与周边国家在经济和文化上友好往来。油纸伞便是在这一时期流入日本、东南亚等地,形成了各自文化中的一部分,在嫁娶、宗教、礼仪上都各有其内涵。制伞技术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改进,弹跳伞键与伞骨之间的活动结点实现了伞的收放功能。制伞行业越发精细化和专业化,市面上不同用途的伞比比皆是。文人墨客更是将诗情画意挥洒在了油纸伞上,出现了书画油纸伞,其中伞面是专门的宣纸。宋朝则广泛使用绿油伞,这与伞的阶级划分和当时生产材料的进一步改革密不可分。在元代,随着棉纺织业的发展,生产材料进一步发生重大变化,棉布面世,在棉纸上涂上桐油,就有了油布伞的原料,油布伞更为坚固耐用,不惧烈日曝晒和狂风暴雨,但因为其材质带来的笨重与单一的花色,并未阻碍油纸伞的流行趋势。至此,中国的伞的发展停滞不前,始终局限于有限的材料和样式当中,这与农耕社会的背景和百姓生活方式的一成不变有必然的联系。为了人们方便携带和使用伞具,伞的材质必然采用轻便的竹、布等,对高密度的金属则不予考虑,而落后的生产力也导致无法提纯低密度的活泼金属,遑论用其制造伞具,因此伞的形式也被木材竹料本身的韧性所限制。这个时期的伞具在今天看来最大的弊端就是笨重且不便于携带,而这个问题在当时封闭的阶级社会并不突出,成为没有促进伞具发展的原因之一。囿于当时材料特性,有枢纽可折叠的伞折叠后所占体积可观,不利于携带,显得更为累赘,故而在今天因易于携带而广泛流行的折叠伞并未出现。农耕社会中,普通百姓大都无需远行,生活单调;王公贵族有奴仆在一旁伺候无此之忧;而远行的人自会穿戴上蓑衣,所以直至民国,烟雨巷陌,最常见的还是撑着油纸伞的行人。

    

图略


早期欧洲社会,伞是教皇和神职人员举行仪式时使用的,这些雨伞覆盖着上油的皮革、羽毛和亚麻布,由木头或鲸骨制成,1800年的雨伞甚至重10磅上下。17世纪60年代法国的遮阳伞是在织物上涂上一层蜡,因此这些绸缎伞多为女性使用。直到18世纪的欧洲,男性大都戴帽遮雨,或在下雨时乘坐马车,女性则将雨伞视为地位的象征,将伞作为一种配饰。1770年,Jonas Hanway撑着雨伞步行在伦敦时被人投以异样的眼光,甚至路人用小石子砸他,认为这是亵渎了神灵旨意的做法,因为按照当时的宗教传统,下雨是是上帝的旨意,而他用伞遮住雨就是违反天意,但他仍坚持了三十年。可是不久,这种被视作亵渎了神灵旨意的伞就被上帝接受了。无独有偶,1830年,Louis Philippe执伞在巴黎散步,也被嘲笑“宁可冒着被雨淋的风险,也不愿被看作是一个没有马车的人”。但社会的不认可最终因为雨伞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而消弭,雨伞在后来甚至成为了英国绅士的一个标志物品。1830年,第一家单一用途伞店James Smiths and Sons在伦敦新牛津街开张,至今仍在营业。

技术离不开环境和土壤,雨伞的新变革发生在多雨的伦敦也是意料之中的,但最重要的是因为英国是第一个步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国家,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力。1852年,英国人Samuel Fox发明了钢肋雨伞,减轻了伞的重量,伞下的钢制伞骨可以折叠。1874年,弧形钢制伞骨被发明,伞可以凭此收紧。1928年,欧洲的伞又有了大的突破,Hans Haupt制造了第一把可伸缩伞,收缩后几乎能放到口袋里,又被称为口袋伞,由于它的便携性,口袋伞自此流行开来。上世纪30年代,紧凑型、可折叠型雨伞就已被广泛使用了,而目前最大的雨伞之一高尔夫伞则从70年代开始流行。20世纪60年代,尼龙织物的引入,使得雨伞变得更轻薄耐用,也让雨伞由单调的黑色转而拥有丰富的颜色和图案,颇受青睐,那么我们现今最常见的尼龙钢架伞的源头便可追溯至此。

截至2008年,美国已经有了3000余与雨伞有关的发明专利,美国最大的雨伞生产商Totes开发总监表示“正是因为雨伞太过寻常以致于每个人都会为之产生想法,所以想出一个尚未面世的关于伞的概念”,Justin Nagelberg对伞的未来发展作出判断,“在未来的二十年,我认为人们不会使用和今天一样的伞”实际上,很多关于伞的新奇的想法由于种种原因还并未投诸实际生产制造。而能够使伞的发展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彻底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伞,还等待着由这一代人创造。以下举出部分典型或是2新颖的伞的花样。

长柄伞:《创新式反向收缩伞的研究》中对传统长柄雨伞的结构做出了解释。它的主体结构由对雨伞整体支撑的伞柄、上长下短的两种伞骨、伞面以及一根强力压缩弹簧组成。利用连杆机构原理, 下方的伞骨B朝上, 时刻保持直线状态。下伞骨B、上伞骨A的一部分以及弹簧构成了一个三角形。当用力将雨伞收起时, 在上伞骨A与下伞骨B的作用下 (相互靠近) 弹簧压缩变短。上伞骨A带动直的伞骨C收拢。打开雨伞时, 被压缩的弹簧伸长, 上下伞骨间的夹角变大, 带动弹簧向上移动, 上伞骨A带动直的伞骨C张开, 伞打开。

折叠伞:《伞发展过程概述》也对一折伞结构做出了解释。其结构原理主要是滑块导杆机构, 简化模型如图所示, 滑块4在导杆3上做往复运动, 则连杆2带动杆1运动, 当滑块4由伞骨上的定位装置固定在导杆3上时, 杆1也随之固定, 杆1上承载的伞布被撑起, 即伞撑开。常见的一折伞、三折伞原理上并无太大差异,不同在于连杆和撑起杆的数量。对杆的分段越多,伞的折数越大,体积也就越小,但也更不抗风。


图略


高尔夫伞因为体型较大,遇到大风往往难以拿稳,常见的改良设计是把伞面做成双层,下面的一层伞面的顶端透空,然后上面的一层盖在下面的一层上面,比透风的孔大一些,刚好盖住,上下两层少量针线缝合,正常使用时,雨水进入不了伞里面,而当风吹过来,顺差透空的顶被排了出去。

反向雨伞

《创新式反向收缩伞的研究》中讲述了反向雨伞的工作原理。它将传统雨伞直的伞骨C改为可折叠伞骨, 上伞骨A保持不变, 下伞骨B不再一直处于朝上的状态, B的一端由连接在A上变为连接到C的一端, 且在长度上变长到近乎与伞半径相等。使用材料需具有柔韧性, 在范围内可实现弯曲使得伞面仍具有一定弧度。A与B之间不再需要弹簧, 而是安装到同一个滑块上, 三个伞骨的连接靠如图所示的连接结构。如图1所示,打开雨伞时, A、B向上, A与B’对C’给出的力使伞撑开。如图2所示, 收拢雨伞时, A、B滑块向下, B’向内收拢, 带动连接处使C’折叠。实现反方向结构。这样的结构开收伞能够节省更多的空间。        

雨伞家族规模庞大,除了这些已经大规模投入生产,生活中较为常见的雨伞,还有许多其他样式的雨伞。

空气雨伞:无物质覆盖,通过伞柄喷出温暖的空气,挡开雨水。

Drop umbrella:由六部分组成的弹出式伞盖雨伞,一个部件损坏时,不一定要更换整个部件。


图略



回顾雨伞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伞的创新发展,主要还是集中在材料和形状两个方面。材料更多限于时代的生产力水平,而形状则更多限于人的想象力。乔布斯的iMac设计打破常规,结合了技术与艺术,向一次次不可能作出挑战,那么伞能否也在不久的将来推陈出新,统一功能性和美观性呢?我相信答案是肯定的。全球雨伞市场巨大,其中中国约占四分之三,2010年雨伞、手杖和鞭子的贸易总额约为24亿美元,如今虽然也有作为奢侈品存在的伞,但伞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实用价值居多,一旦伞发生了重要的变革,从日常生活用品摇身一变成为奢侈品、时尚饰品等,并发展起配套的副行业,相信伞将会创造更大的财富,因此对于伞的研究投入是有必要的。

目前根据伞的使用情况,主要能发现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未能解放双手。这种情况在骑车、双手都有物件的时候尤为不便,而除去情况的特殊,长时间撑伞也是非常劳累的。当然车载式雨伞或者雨衣解决了骑自行车的问题,但如果本身自行车上无雨伞呢,未携带雨具呢?举一个极端的例子,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去超市购物,购物出来时双手提满了东西,外面下起了瓢泼大雨,那么应该如何遮雨返回呢?打车是一个好方法,但是如何保证双手提满了东西的时候能够从商场走到路边而不被雨淋呢?第二,牢固性与便携性不能统一。前文提到折叠伞之所以折叠后体积小,是因为折数多,而折数多带来的问题就是无法很有效地抵抗大风,所以多作为阳伞。而雨伞大都为长柄,携带不方便也并不美观。第三,形状及体积问题。雨天走在街上伞难免会“摩肩接踵”,在狭窄的小路尤甚,甚至还会出现无意识的伤人现象。第四,遮蔽性不佳。背着的书包和下半身常会被淋湿。第五,遮挡视线。风大的时候通常遮挡视线的弊端更为明显,容易发生事故。第六,收放伞以及安置淋湿的伞不便。

尽管如今伞的制造趋于专门化、精细化,针对某几个问题已经有了专门设计的伞,但无疑一把能够同时集各家所长,符合大众审美的伞,将会更受到青睐。

以上追溯了伞的发展历史和展现了部分伞的花样,简单地了解了伞背后的文化和技术特点,我希望伞的革新能彻底改变伞的定义,并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如今的我们,走过了漫长的岁月,撑伞彳亍,盼望着遇见雨巷那头的“丁香姑娘”。


结论:伞由中国起源,现代伞的技艺却在西方得到发展,中国传统伞行业慢慢凋敝,部分转为工艺伞。而今我国是制伞大国,却在伞的研究方面不足,也没有形成相应的品牌或是文化,说明伞在我国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伞的发展体现在材料和形状,以及与其他产品功能性的结合上。可以相信突破了发展的瓶颈,伞将成为必不可少的生活元素。




西安欧亚学院  杨珂欣

5


 书店革命——论独立书店转型之路  

随着电子书的普及,互联网与数码时代给纸质书与实体书店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它们在夹缝中生存不得不迫使自己不断地探索新道路,实现自我改变,在这个处于劣势的大环境下,如何在严峻的竞争环境下打造与宣传自身的品牌, 成为大多数独立书店需面对的问题。同时越来越多“不像书店”的书店正在浮现,想让你的书店生存,让读者抛下轻便的网络阅读,不远万里跑来书店,唯一的法宝就是要有魅力,正所谓:“以奇制胜”。独立书店这个空间已经成为城市文化创意空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在书店里柔和温暖的灯下阅读的背影,已然成为了一座城市文化与精神的象征。例如:南京先锋书店、西西弗书店、诚品书店、三联韬奋书店、日本茑屋书店、亚马逊实体书店等。独立书店,在传统书店中独树一帜,特点有三:无所依附、人文关照、持之以恒,也即独立形态、独立品牌、独立操作。北京万圣书园创立者刘苏里曾说:“独立书店,因其独立所以能活。”单向书店的创始人之一许知远先生表示:“阅读不再仅仅局限于读印刷在纸上的东西,也可以是声音和视觉的图像。”有人说:实体店变得更像“复合生活空间”、“阅读与生活的博物馆”、“阅读时代的互动空间”。我认为它不仅仅是一个物理性的空间,也不仅仅是一个连接人与人、人与书的场所,独立书店更应该是思想的启蒙者、书店艺术的建构者、城市文化方向的引领者和文化生态发展的耕耘者。长谷川朗说:“把东西放着就能卖出去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未来是idea的时代”。独立书店在品牌故事和空间氛围方面有独特性,大多无法复制,他们开始注重消费者的切身感受和情感体验,关注消费者的新需求,也更加注重人文关怀。


一、独立书店的多元业态经营

1.从产品思维转向用户思维 

从读者角度说,他们为什么还会忽略距离不远万里去书店,而且是比较小众的独立书店?如果为了买书,绝对不如坐在电脑前,从天猫、淘宝、亚马逊、当当、京东上买书便宜又便捷。如果为了看书,有免费的电子书或者图书馆可以选。慢书房的创始人刘颖女士曾经的工作是广告创意,不用坐班,工作自由,她表示:“除了出差的时间,我就是抱着电脑去街上找可以坐下来工作的地方。一般都选择星巴克,但是那里太嘈杂。”类似刘颖女士的上班族还有很多,他们很难找到一个可以让自己静下心来进入状态的空间,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但是随着独立书店的发展,各个城市都有了这样一个空间。独立书店便能让繁忙的都市人获得一处安静的心灵港湾。在当下的社会中,人们进入一个书店的目的不再是买书,而是如何消磨这一下午的时光,顾客可以独自一人或是约上三五个好友,来这里阅读、聊天、休息、思考,回去的时候再带上几本看着舒服的书。一到周末约上朋友找一间幽静的书店,享受美好的假日时光,午后暖阳,静默的坐在书桌旁读一本书,品一壶茶,这样的日子才算是真正的生活着不是吗?闲暇之余,来打卡网红书店,发个朋友圈,也不失为一件时髦又有格调的事情。

2.独立书店的“跨界”营销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

“书店”二字,有“书”也有“店”,店意为:售卖货物的铺子。从书店业务角度来看,最重要的的就是文化的营销与“跨界”。独立书店不论如何创新与跨界,它的目的之一仍然是获取利益,文化是核心,盈利是关键,因此独立书店开始具有了包容性,不止卖书,还卖咖啡、简餐、画作、摄影作品、文创产品、数码产品甚至是文艺女青年钟爱的图章、手账本、小挂饰、充电器等,其他产品的销售额大幅提高,书籍的销售额也在增涨,这个业绩也为书店带来了利润上的新增长点,它的商业空间涵盖了餐饮、家居、教育、时尚、旅行等其他业态形式,从单一的书籍零售模式变成了复合型营销模式、多品类的收益模式。独立书店与不同业态的商铺合作,结成了广泛商业联盟。日本茑屋书店的创始人增田宗昭曾表示:“我想要做的不是卖一杯咖啡,而是让顾客获得在这里慢慢品味的那一段时间,正因为人们对那段时间有了期待,顾客们才会来到店铺。”当然,无论独立书店如何创新,仍然是以书为核心的空间,在西西弗书店, 经营图书的面积比例高达80%, 咖啡占比15%, 原创创意品牌仅占5%, 而且经营的非图书部分基本是为了推动阅读才设置的,书依旧是店铺的主题,从整个店铺的占比来看,书店并不会被“杂货”喧宾夺主。一提到“老舍茶馆”,不但在京城妇孺皆知,甚至在国外,知道这个字号的人也不少。“老舍茶馆”已然成了北京这座六朝古都和国际大都市的“城市名片”,很多地地道道的北京胡同串子待在老舍茶馆比待在家里的时间还要长,他们说:“老舍茶馆有味儿。”“什么味儿?”“当然是京味儿了。”人们进茶馆不单是品茶味儿,还要品其中的文化味儿。茶馆将中国的传统戏曲、北京小吃、中国茶文化、棋艺文化都汇集到一起,宣传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而独立书店也面临着旧时代城市空间---茶馆同样的挑战。


二、独立书店的文化空间设计

1.以读者为中心的体验感、个性化设计

独立书店有别于像新华书店那样传统的大型书城和连锁书店,都有属于自己的品牌文化,千店千面的时代已经到来,独立书店开始有了他们独特的环境空间设计和空间氛围,每家独立书店都有自己的店铺风格和视觉系统,仿佛书店内的每一个设施都是一个个会讲话的工具。例如:logo、灯光、背景音乐、书架的高度、沙发凳子的数量、墙纸的图案、工作人员的工作服、包装纸、购物袋等都有他们独特的风格与标识,就连书店的味道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通过这些细节走进读者内心,让读者永远的爱上你。如今的独立书店摆脱了以往“新华书店”这类大型连锁书城的营销模式,因为他们的书都有包装纸,消费者只能看到书的封面,而不能打开看书里的内容,独立书店能够把每种书的包装纸都打开,给消费者翻阅。如果你在不经意间被它的灯光、设计或是书籍独特的设计封面打动,萌发了触摸纸张的好奇,翻一翻书的兴致,这时你只需要找个舒服的角落并沉浸在书中的故事里,那个时候你便置身于这个书店了。英国建筑师阿斯克里德•克莱恩和马克•戴森曾经对媒体说:“从消费数据上来看,人们更倾向于购买他们曾坐下来稍做体验的产品,而且,将舒适的阅读环境直接呈现给路人,是最直接且有效的推广方式”。从书店的设计上他们会给顾客带来一种亲切感,这会使顾客驻足的时间更久,一旦遇到一家对自己胃口的书店,就像是遇到相逢恨晚的知音一般,无论书店的空间大小,只要顾客被书店的阅读氛围所感染,被书店的设计所吸引,很多人都有想泡在这家书店的冲动,不愿离开。KDa解释说:“店铺给人的亲切度需要有一个中立状态,消费者才能将注意力放在‘内容’上,而不被周围的环境过度干扰”。

2.书架陈列对顾客消费心理的影响

高书架上不再排列着密密麻麻的书,而是把合适的书放在合适的位置,很多独立书店已经跳脱出了图书馆式的图书分类法。诚品书店的执行副总廖美立说:“每本书之间没有一句废话。”以蒙曼的作品《人生五味•蒙曼带你品味唐诗》为例、它既可以被放入文学诗词的书架,也可以用一整个书架陈列,包括蒙曼的其他作品,同类解析诗词的书籍(例:陈更《几生修得到梅花》)、她读过的书、她喜欢的作家的书等,这种方式打破了传统书店的陈列方式。西西弗书店开设了不二生活创意空间,书架上不仅陈列了书籍,还有与主题相关的文创产品、衍生产品、装饰品等。茑屋书店堆砌了一个个独立空间,例如:以冬季养生美食为主题,在这个堆头周边不仅有与美食相关的书籍,甚至也会出现厨房餐具及合作商铺提供的各类商品,刺激顾客消费。茑屋书店设置了杂志长廊,杂志的更新频率远远超过书籍。北京“井观书房”是一家独立书店, 它的微展览极富个性。墙壁上木质的格子架错落有致, 不同主题的摄影作品吸引着读者的目光。店里的图书与摄影作品相呼应, 如果是罗马的摄影作品, 店里就会主推意大利的美食、文化、旅行等方面的图书。这些独立书店采取的措施,都是吸引读者多次拜访停留的有效手段之一。


三、独立书店的营销传播策略

1.自媒体是对独立书店最佳的宣传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技术早已经普及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新媒体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改变了商业环境,尤其是企业的品牌管理与宣传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获取信息时,主要通过移动终端获取信息,例如:手机、网站、短视频应用等这些新媒体平台,独立书店当然也会在品牌文化宣传上下大功夫,基本上所有的独立书店都会有自己的官网、微信公众号、豆瓣、微博和其他社交媒体账号。不断树立书店品牌形象、 扩大书店社会影响力成为了他们品牌营销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他们会在这些媒体平台上发布新书上架消息、好书推荐、线下活动预告、活动预约报名、往期线下活动的剪影、线下门店地址电话、线上购书链接及节日优惠等,线下的实体书店与线上的网络购买平台相结合,增强了客户粘性。也正是凭借这些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他们拥有了上百万的粉丝,独立书店凭借着自身独特的风格与环境成为了“网红”,很多人慕名而来打卡网红书店,这也为独立书店的客流量带来新的增长,例如台湾诚品书店,它的成功在于它不仅书卖得红红火火,更是城市旅游的地标之一,不少游客都把夜访诚品敦南店列为游玩台北的打卡点之一。

2.主题活动为书店带来新的活力

书店的文化活动涉及领域广泛,除了文学、历史、哲学,还有电影、陶艺、科技、芭蕾舞、旗袍、布袋戏都曾进入他们的议程。他们会邀请广大读者来书店的手工艺作坊来体验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陶艺、木艺、皮影等,例如位于朝阳文化馆西部下沉广场的斑马书店,因为‘斑马’有黑白胶卷的感觉,所以,他们起名为“斑马书店”。这是一家名副其实的电影主题独立书店,店主许明华是中国传媒大学影视专业的在读研究生,2012年她与男友黄山在传媒大学周边开了家书店。“因为我们都热爱电影、爱好阅读,就想开一家专门经营电影类书籍的书店,每周斑马书店都会举办电影放映•拉片子活动,让读者们在热爱阅读、热爱电影的同时更加热爱生活。这类活动深受文艺青年们的喜爱,他们的店不仅吸引了文艺青年还有很多大牌人物,比如女诗人翟永明、作家刘禾、第五代导演梁明等。老书虫书店就是一家藏书丰富的餐厅、咖啡馆、酒吧,这个文化休闲的空间将喜爱阅读的人、作品、作者等聚集起来, 构成丰富多彩的图书世界。

每个独立书店几乎都会定期举办线下活动来拉近书店空间与读者的距离,例如:朗诵会、古典音乐欣赏会、画展、作家签售会,读书会,名家讲座,生活交流活动等,白先勇、资中筠、陈丹青、梁文道、贾樟柯、白岩松等名人都曾被邀请出席先锋书店的名师讲座或是读书沙龙,诚品书店的阅读大讲堂,例如白岩松谈《白说》,杨照聊阅读,蔡国强讲书画等,活动一结束,他们的书籍就会受到疯抢,这对书店和作者都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类“大型粉丝见面会”似乎已经成了独立书店的金字招牌,为独立书店留下了一大批长期忠诚的粉丝。举办主题活动可谓是增强读者粘性的最有效的利器之一。当顾客想要阅读或是购书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这个的书店,这证明了这个书店为顾客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那才真正证明了这个书店的读者粘性很强。

3.“互联网+”时代纸质书也能脱颖而出

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视频音频等介质大范围普及和网络无偿使用知识风气弥漫的情况之下,承载内容的形式更加多样化、传播方式变得多元化,电子阅读越来越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并冲击着实体书店的发展,电子阅读快捷、方便,越来越成为当代年轻人喜欢的选择。城市之光首席采购员保罗•山崎曾说:“电子书出现的时候,很多人担心出版业和独立书店会消失,可实际上并没有”。电子书热度及销量虽不断攀升, 但纸质书却在不声不响、缓慢而稳定地增长。很多人更喜欢纸质书籍有很多理由,例如:电子阅读无法提供眼、耳、手等感官触觉、纸质书更具收藏价值、电子书读屏会造成视觉疲劳、更喜欢纸质书的充实感、厚重感、翻阅感和阅读时的流畅感、更喜欢纸质书的装帧、厚度、重量、排版, 还有纸张的触感, 甚至墨香……

在我们不经意间,具有人文特色、充满美感的独立书店,具有多样性、混合型、适应性、灵活性、功能性的独立书店在一座座城市悄然绽放。日本森冈书店的创始人森冈督行说:“倒不是真的去买书,可能就是去聊聊天,总觉得去转转的话,能有些不错的发现”。我们都知道老舍先生笔下古香古色、京味十足的茶馆,它是旧时代的城市空间,无论是旧时代的茶馆,还是新时代的独立书店,在这样的空间里,人的个体都会被展现出来,在这里会发生各种意料之中抑或是意料之外的故事。独立书店为读者提供一个交换信息的场所,在这个空间里不仅买卖书,还能通过交流,获取书里没有的信息和灵感。独立书店永远是独立的、独特的、独一无二的,它们或大或小、或远或近、或华丽或简朴、或活跃或沉静,你可以说它是文学作品,它是音乐作品,它是设计作品,它是艺术品,因为它有不可复制性和不可替代性。我们要以包容、年轻、积极的心态面对独立书店在业态转型中出现的一切问题,独立书店在社会不断进步的热潮中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努力完成一个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责任,他们面临的是一条充满荆棘又充满希望的闯关之路,在闯关的过程中虽有很多困难,但它们一直都在,从未走远。





西北大学  刘郑宁

6


 倒置与正立的“阿湿婆陀树”探微

摘要:

《薄伽梵歌》第十五章“无上布鲁舍瑜伽”的开头讲述了一种神奇的阿湿婆陀树,蕴藏着深刻的印度哲学思想。通过对“纯粹的阿湿婆陀树”、“倒置的阿湿婆陀树”、“正立的阿湿婆陀树”三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探索到阿湿婆陀树的独特性在于它是宇宙之树和生命之树的统一体,代表着神圣力量的源头,具有倒置、正立两种特别的形态,自然界事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皆因它而深化。


关键词:阿湿婆陀树;倒置;正立


在《薄伽梵歌》(Bhagavadgītā)的第十五章“无上布鲁舍瑜伽”(Puruṣottama Yoga)的开头讲了一种非常神奇的阿湿婆陀树(Aśvattha),并且将“宇宙”比喻作“倒置的阿湿婆陀树”,将“人类世界”比喻作“正立的阿湿婆陀树”。这使得阿湿婆陀树成为了一个虚实结合的意象——说它“实”是因为它就是实际存在的古老而神圣的树种;说它“虚”是因为它充塞于天地、能够显现倒置的形态,这些更多的是源于人们非凡的想象;说它是“意象”是因为阿湿婆陀树之“象”承载了太多印度先民之“意”。

然而,从目前与之相关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学者主要集中于对世界各地民族文化中的“宇宙树”意象进行比较研究,以及在佛教艺术这一特定的领域中对“菩提树”图像给予解析 ;国外学者则更倾向于依据文献剖析人物形象 。因此,针对阿湿婆陀树展开相对细致而深入的探究,对于进一步思考印度哲学思想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聚焦于阿湿婆陀树,尝试探索其独特性。


一、分析“纯粹的阿湿婆陀树”

对“纯粹的阿湿婆陀树”进行分析,指的是不考虑阿湿婆陀树倒置或正立的形态,仅考察阿湿婆陀树本身蕴藏着何种特殊的意义和思想。

对于《薄伽梵歌》中的Aśvattha,在佛教典籍中更倾向于把它音译为“阿说他树”。如今,在印度、尼泊尔等地还称该树种为Ashwattha,这种写法也由Aśvattha演变而来。在《薄伽梵歌》的三个常见的中译本中,张保胜先生采用了“阿湿婆陀树”这一音译[1],而黄宝生先生译作“毕钵树” [2],徐梵澄先生则译作“菩提树”[3]。“金刚座上菩提树者:即毕钵罗之树也”[4],不论是“阿湿婆陀树”还是“毕钵罗树”,实际上就是我们熟知的释迦牟尼佛在其下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那棵“菩提树” 。

不仅是佛教,它还被印度教、耆那教等印度传统宗教均视为“圣树”。尤其是印度教中,阿湿婆陀树是毗湿奴的象征,也是众神的住处 。这显然与吠陀传统有一定的关联。古老的阿湿婆陀树早在《梨俱吠陀》(Ṛgveda)中就已经提及 。在《梨俱吠陀》中提到“The asvattha-tree as a destroyer of enemies”,说明阿湿婆陀树能够“摧毁敌人以保护自己”,这具有史诗和往世书时代中的毗湿奴(Viṣṇu)一般的“保护神”色彩;而在《阿闼婆吠陀》(Atharvaveda)中提到“The asvattha-tree is the seat of the gods in the third heaven from here” ,这里的阿湿婆陀树则是“神的住处”。

从字源的角度来看,梵文Aśvattha由aśva和ttha构成,aśva是“马”的意思,ttha则与stha相同(Monier Williams,p.102),是“住”、“处”的意思,所以合起来看,Aśvattha的本意应该是“马的住处”,这与阿湿婆陀树作为“神的住处”相呼应。一些专家认为,Aśvattha是因神话中太阳的神马在这棵树下驻足(under which horses stand)而得名。[1][5]这种说法似乎与在吠陀时代被认为是太阳神一族的毗湿奴的化身之一、身骑白马的迦尔吉(Kalki)(在印度南部的形象则为一匹白马或马首人身)有关。

纯粹的阿湿婆陀树与毗湿奴具有深刻的关联,是神的住处,这些都体现了它的神圣性。此外,在印度神话中毗湿奴肚脐上的莲花产生了创造之神梵天(Brahma),这也对应了阿湿婆陀树作为宇宙神圣力量的源头,生发出尘世与生命。


二、“倒置的阿湿婆陀树”——宇宙之树

接下来重新回到《薄伽梵歌》。在《薄伽梵歌》的第十五章第一颂中言简意赅地描述了一棵特别的阿湿婆陀树。该颂可译为:

吉祥薄伽梵说:“据说有一棵永恒的阿湿婆陀树,根在上面,树枝在下面。树叶是吠陀赞颂,知道它,便是通晓吠陀者。” 

(一)何为倒置

可见,相较于一般的树,阿湿婆陀树最明显的不同之处在于“根在上面,树枝在下面”。也就是说,这是一棵“倒置的阿湿婆陀树”。此颂是对宇宙的形象化,将宇宙比喻作“倒置的阿湿婆陀树”。

在《阿闼婆吠陀》和《奥义书》中也有类似于“根在上面,树枝在下面”的表述,尤其是《伽陀奥义书》(Kaṭhopaniṣad)中非常清晰地提到:“这棵永恒的菩提树,树根向上,枝条向下,它是纯洁者,是梵,被称为不死的永恒者,不可超越;一切世界依靠它。这就是它。”[6]这是一棵“宇宙树”(jagad-vṛkṣa),并且这棵作为“宇宙树”的“倒置的阿湿婆陀树”具有唯一性,它下面的树枝遍及宇宙,上面的根是“梵”,指向无上自在天。[7]“梵”(Brahman)原本就是从“梵天”(Brahama)一词概括而来,神学家们把印度哲学、宗教中形而上学的实体、一切事物的主宰抽象为“梵”。而这段有关“宇宙树”的描述中的“梵”则可以理解为宇宙的终极原因。

稍加分析就可以发现,此处的阿湿婆陀树虽然倒置了,但是它的因果关系并没有倒置——对于树而言,“根”是原因,“枝”是结果;同样地,对于“宇宙树”而言,作为宇宙终极原因的“梵”出现在“根”上,由宇宙终极原因生发的宇宙万象则对应于“枝”。这意味着此处的“倒置”并未关涉到阿湿婆陀树的任何属性,只是对“纯粹的阿湿婆陀树”的一种“翻转”。

(二)为何倒置

为什么作为“宇宙树”的阿湿婆陀树是倒置的呢?虽然目前还尚未发现有哪部古印度经典中直接回应过这个问题,但我们其实依旧可以根据印度哲学思想尝试解答。

阿湿婆陀树的根伸向天,枝扎根地,联结了自然界的天地。这便是古印度“天地交合”的思想。“天地交合”其实并不是古印度独有的思想,从古代希腊神话中的天神乌拉诺斯和地神盖亚 ,到古代中国哲学的“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天地交合”也许可以被认为是古人的共识。在《梨俱吠陀》中的一颂说的也是这种思想,巫白慧先生将其译为:“悟道智者,传出光带;其在上乎?其在下乎?有输种者,有强力者;自力居下,冲力居上。” [8]

“悟道智者”想要解决的正是“宇宙起源”、“生命起源”的问题。“在上”的无疑是“天”,“在下”的无疑是“地”。接下来的两句就非常耐人寻味了。如果联系到人类,“输种者”就指男性(阳性),“强力者”指负责生育的女性(阴性);“自力居下”指“地”(阴性),“冲力居上”指“天”(阳性)。[8]这里对于“天地两性交合”构成了明暗两条线索——从内容上看说的是天地两性交合,这是明线;从句式上看,前后的阴阳属性并不对应,形成了一种“交错”,暗示了“交合”,这是暗线。

原应扎在大地上的、与“地”的属性相对应的“根”经倒置后上可触及无上自在天,使得“天地两性交合”,之后树枝能够遍及宇宙万物。


三、正立的阿湿婆陀树——尘世之树

介绍完“倒置的阿湿婆陀树”后,紧接着,在《薄伽梵歌》的第十五章第二颂中又描述了一棵人世间的“正立的阿湿婆陀树”。该颂可译为:

“它的根受三德滋养,向上下伸展,嫩枝是感官对象。根受到行动束缚,在人世间向下延伸扩展。”

(一)正立:从宇宙到个体

“正立”并非阿湿婆陀树的第一性,而是“倒置”之后的“正立”,也可以说是“倒置的倒置”。由“倒置的阿湿婆陀树”到“正立的阿湿婆陀树”的原因是“根”受到“三德”的“行动束缚”。这里涉及的“三德”便是勇气、本质(sattva),灰尘、忧性(rajas),黑暗、愚钝(tamas)[9],这是作为吠檀多经典的《薄伽梵歌》吸收了早期数论派哲学的部分观点和表达形式。

《白骡奥义书》里介绍说,把“三德”作为中介和桥梁,便会完成从“宇宙自我”(paramatman)向“个体自我”(jivatman)的转变。这时,人就产生了执念,从而“有为”,在做着各种各样的事情的同时也承受着“行为束缚”的业果——尘世就是这样充满着“束缚”。[6]因此,人应该“无为”,通过“认识自己”从“三德”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使“个体自我”回归“宇宙自我”,以达到“梵”的最高境界。[1]

(二)整体吠檀多:梵的下降与上升

阿罗频多(Sri Aurobindo)的“整体吠檀多”学说继承并创新了传统吠檀多论,综合并调和了不同哲学派别的观点。在阿罗频多所阐述的宇宙演化过程中,有“下降”、“上升”两个过程,一定程度上承袭了传统吠檀多论的观点:“梵”以超心思为媒介自我退化,下降到现象界;然后是现象界万物通过超心思“恢复自身本来面目”,自我进化重新回到“梵”的最高境界。[10]

这个过程与阿湿婆陀树的倒置与正立有着相通之处:阿湿婆陀树的根是“梵”,当它倒置时,正是“梵”的上升过程;当它正立时,正是“梵”的下降过程。阿湿婆陀树从“倒置”到“正立”,是从精神到物质的下降,是精神上的堕落。吠檀多哲学认为“梵我不二”,欲想回到最初“倒置”的形态,回到“梵”的最高境界,就需要“我”在精神上的修炼和进化。


四、结语

“神圣之树”是世界各地神话故事中十分常见的主角,但是,《薄伽梵歌》中的这棵神圣的阿湿婆陀树有其独特之处:

第一,它是宇宙之树、生命之树的唯一的统一体。它是唯一的原初形态,集“宇宙的源头”、“生命的源头”为一体,具有神圣、非凡的力量。

第二,它有倒置、正立两种特别的形态。“树木倒置”是非常罕见的,在印度神话故事中,倒置现象仅与阿湿婆陀树有关,且大量、反复出现在《吠陀经》、《奥义书》等经典中;阿湿婆陀树的正立形态也并非是普通意义上的直立,作为“倒置的倒置”,它有着“复归原初”的深刻意义。

第三,在对自然的认识上,它联结自然界的天地,这很可能折射出了一种相对稳定的思想——“天地交合”的观念。在神人、梵我关系上,它象征着“宇宙自我”与“个体自我”的纽带,与整体吠檀多论“梵的下降与上升”观点也有相同之处。可以说,自然界事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皆因它而深化。

阿湿婆陀树是丰富的宝藏,还有更多的内涵有待去挖掘和探索。








往期回顾


第二届“卿云杯”全国通识课程论文大赛活动通知


“卿云杯”全国通识课程论文大赛(第一届)活动回顾


第一届“卿云杯”获奖论文|力量与习俗: 试析《历史》中希腊战胜波斯的原因


第一届“卿云杯”获奖论文|巧合与巧思 ——“刘寄奴”意象在双关语境下的使用


第一届“卿云杯”获奖论文|《禹贡》中“任土作贡”的贡赋制度






 



欢迎评论、转发和关注我们

▇ 扫码关注我们 ▇

复旦通识教育

促进课程建设 | 关注学生学习

邮箱:fdge@fudan.edu.cn

网址:http://gecc.fudan.edu.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