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孩子的身高管理,读这篇就够了

黄新疆 儿科医生孔令凯 2023-10-13

导读

「医生,我儿子 15 周岁了,目前身高 158cm,最近一年身高几乎不长了。您帮我看看,还能不能长?可以长多高?」,检查骨龄发现骨骺基本都已经闭合了。

经常有家长等到孩子过了青春期了,才带孩子来看身高,为时已晚。甚至有不少医生同行,想着等孩子青春期再冲一冲,直到再也长不动才带来看,错过了身高管理的最佳年龄。

那么,究竟几岁看身高?什么情况需要看身高?身高中下,可以使用生长激素帮助长高吗?孩子长得慢会不会是晚长?能否等到青春期冲一冲?如何做好身高管理?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目 录

  1. 第一步:学会看身高曲线

  2. 第二步:学会计算遗传靶身高,知道自己孩子在哪条曲线上

  3. 第三步:判断孩子目前身高是否在遗传范围内

  4. 第四步:如果偏离遗传身高的范围,需要找医生评估

  5. 第五步:还有哪些情况需要就医?

  6. 孩子身材矮小,会是“晚长”吗?

  7. 孩子身高中下,遗传的,能打生长激素吗?

  8. 为什么有的父母不高,孩子却很高呢?

  9. 关于睡眠、运动和营养

第一步:学会看身高曲线

身高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看身高曲线。需要提醒的是,身高管理中的年龄,均指“实岁”,即周岁

  • 横坐标为年龄,纵坐标为身高,根据年龄的垂直线,可以查到自己孩子所在曲线;

  • 上面 7 条曲线为身高曲线,分别标准+3、+2、+1、0、-1、-2、-3,其中正常人群身高在 -2 到+2 曲线之间,0 所在曲线为人群平均身高;

  • 低于 -2 曲线为矮小症,高于+2 曲线为高身材,二者都需要评估是否有病理因素;

图:2-18 岁女童身高曲线,首都儿研所监制

图:2-18 岁男童身高曲线,首都儿研所监制

举例:小 A,8 周岁女童,身高 125cm。那么,8 岁的人群平均身高为 128.5cm;-2SD 为 117.9cm,身高低于 117.9cm 则为矮小症;+2SD 为 139.4cm,高于 139.4cm 为高身材。小 A 身高 125cm 为正常范围内的身高。

那么,是不是说在正常身高范围内就是正常呢?接着看第二步。

第二步:学会计算遗传靶身高,知道自己孩子在哪条曲线上

身高属于多基因遗传。

孩子的身高,有 7 成取决于父母的身高。父母高,孩子也会相应高一些;父母矮,孩子也会相应矮一些;父母一高一矮,那就要看谁的基因占优势了,孩子可能高,可能矮,也可能身高中等。

那么,如何根据父母的身高,计算出孩子成年后的身高呢?即遗传靶身高的计算,公式如下:

图:遗传靶身高的计算方式

我们临床上呢,多用第一个公式,即 CMH 法:

举个例子,父亲身高 173cm,母亲身高 160cm,那儿子的遗传靶身高=(173+160+13)/2±5cm = 173±5cm,也就是儿子的成年终身高在 168~178cm 都属于在遗传范围内。

女儿的遗传靶身高在=(173+160-13)/2±5cm = 160±5cm,也就是女儿成年终身高在 155~165cm 之间都属于在遗传范围内。

大家发现了没,173 的男性和 160 的女性,生出来的儿子身高恰好与父亲的一致,女儿的身高恰好和母亲一致。因此,这种身高搭配我认为就属于身高的“黄金搭配”。

因此,我认为女孩和男孩的“最萌身高差”为 13cm。当然,这只是我从身高遗传角度来说的哈。

如果你小学数学还可以,那么你会发现 13 这个数字,恰好在公式里面,只不过男孩用加法,女孩用减法。如果我是小学老师,那么我可能会出一道题:给出遗传靶身高的计算公式,给出父亲身高及“最萌身高差”的概念,问母亲身高应当是多少?(哈哈,扯远了,这段掐去……)

第三步:判断孩子目前身高是否在遗传范围内

那么,从上面这个例子也可以看得到,父母遗传给孩子的身高不是一个固定数字,而是一个范围,一般有±5cm 的范围。

有些家长会说,“我女儿怎么可能以后比我还矮呢?”,从上面的计算公式可知,孩子的身高,可能比父母高,也可能比父母矮。并不总是都比父母身高更高,否则人类的身高就越来越高了不是?

还是上面这个例子,上面这对夫妇,他们的儿子成年终身高在 173±5cm,173 恰好在 0 的曲线上,即人群平均身高;女儿 160±5cm,160 也恰好在 0 曲线上,即人群平均身高。

发现没有,父母都是人群平均身高,二者搭配,女儿和儿子的遗传身高也在平均身高,这也是这个公式的奥妙之处

那么,怎么知道孩子目前身高是否在父母遗传的范围内呢?还是以这个为例,如果孩子身高恰好在 -1 和+1 之间,也就是说孩子的身高如果在这两条遗传曲线之间就是正常遗传身高。

举例,比如他们的女儿小 A,8 周岁,身高 125cm,那么身高恰好在 -1 和 0 之间,就是属于正常遗传身高范围。假如女儿身高在 123.1cm(-1SD 曲线)之下,那么说明太矮了点,已经偏离遗传身高范围。假如女儿身高在 133.9cm(+1SD 曲线)之上,那么说明太高了点,也偏离了遗传身高范围。

如果孩子身高在遗传范围内,那大概率其身高没有太大问题,不需要太多医学干预。但是,这不绝对哈。

那么,是不是说偏离遗传身高范围就是有问题的呢?也未必,请接着往后看。

第四步:如果偏离遗传身高的范围,需要找医生评估

还是上面这个例子,如果这对夫妇所生孩子的身高,在 -1SD 曲线之下,或者在+1SD 曲线之上,则建议找小儿内分泌科医生评估身高。

但是,并不是说不在遗传范围内就一定有问题。那么,偏离多远算有问题呢,还是以上面这个为例,如果身高低于 -1.5SD,或者高于+1.5SD,那就需要考虑病理因素的可能性。

当然,有些家长会说,我孩子的遗传身高恰好在 -1SD±5cm,而孩子身高在 -2SD 或之下,虽然可能只多偏离 -1SD,但是因为身高已经达到矮小症的标准,这种情况也需要干预。

身高在 -2SD 之下,即为矮小症,指的是按照这个趋势女孩成年长不到 150cm,男孩子成年长不到 160cm。这种情况下,即使属于家族性矮小,也建议通过医学方法干预,让孩子稍超过父母所给的遗传靶身高。因此,无论父母身高多少,只要孩子身高矮于 -2SD,都建议就诊和评估。

身高在+2SD 之上,即为高身材。那么,孩子太高需要评估吗?如果孩子的身高,高于父母遗传身高的+1.5SD,比如父母遗传给孩子的身高在 0 曲线上,孩子身高+2SD 曲线上,这种情况需要就诊评估是否为病理性高身材。

长得太高,有问题吗?


矮小症多为病理性因素,高身材多为生理性因素。

总之,孩子的身高低于或高于遗传靶身高的±1.5SD,或在人群身高曲线的 -2SD 之下(矮小症),或者+2SD 曲线之上(高身材),如果自己拿捏不准,建议咨询医生。

第五步:还有哪些情况需要就医?

(一)生长速度太慢

虽然身高正常,也在遗传范围内,但是生长速度异常,提出以下 3 个观察点:即 3 岁前身高增长小于 7cm/年,青春期身高增长小于 6cm/年,3 岁到青春期小于 5cm/年。

(二)生长速度太快

当然,长得太快也可能有问题,但是没有具体标准,只能说身高超过父母给的 1.5SD 之上。如父母给的身高只有 -1SD 曲线,小孩子身高已经在+1 曲线之上,甚至+1.5SD 曲线(等于超过 2.5SD)之上。

虽然小孩在人群中身高属于正常,但是已经远超过父母给的遗传身高,那就需要就诊。比如,笔者遇到这种情况,曾诊断出轻型的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可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三)过早或太晚出现第二性征

过早出现第二性征:即女孩 8 岁前出现乳房发育、阴毛腋毛或月经,男孩在 9 岁前出现睾丸容积增大、阴茎增长增粗、胡须腋毛和遗精。

需要提醒的是,女孩出现发育多为乳房胀痛和增大,比较容易发现;男孩子发育则很隐匿,不容易发现,因为最早表现为睾丸增大及阴茎增大增粗,而变声、喉结及遗精已经是青春期后期了

另外,有些家长没有注意到女孩什么时候乳房增大,不知道究竟是 8 岁前发育还是 8 岁后发育,但如果在 10 岁之前来月经,说明发育太快了,这种情况也属于性早熟,也需要进一步评估是否需要治疗。

当然,也不是越晚发育越好。如果女孩满 14 周岁,男孩满 15 周岁,仍然没有任何第二性征发育,或者有点发育,但是进程非常缓慢,则需要干预。

(四)虽然身高正常,但是有其他问题

有些时候,虽然身高正常或符合遗传,但是身材比例不对,如手脚短小、向心性肥胖、特殊面容、骨骼畸形和智力低下等。也需要就诊综合评估。

孩子身材矮小,会是“晚长”吗?

许多家长,甚至医生同行,觉得矮小的孩子可能是“晚长”,觉得现在矮一点没有关系,甚至有家长对“二十三窜一窜”(即认为到 23 岁还能长个)深信不疑。那么,如果孩子现在身高偏矮,到底是矮小症,还是“晚长”。

一般而言,“晚长”孩子虽然身高在 -2SD 之下(但是很靠近 -2SD 附近,偏得太远不要考虑“晚长”),但是每年的身高增长速度是正常的,即青春期前,每年身高增长大于 5cm。如果孩子每年长不到这个数,那么提示生长速度过慢,需要评估是否有生长激素缺乏症的可能性。

“晚长”一般有家族史。就是父母有“晚长”的情况,小孩子才比较可能出现“晚长”。但是,需要强调的是,不能说父母有“晚长”的情况,小孩子就是身材矮也是“晚长”。

此外,还有有点需要强调的是,所谓的“晚长”青春期一般是延迟的。如果女孩子或男孩子在正常的年龄也出现发育,甚至发育年龄还有所提前,那么这种情况也不属于“晚长”前面也说了,女孩发育容易发现,男孩发育则容易忽视,这里不赘述。

“晚长”医学专业术语叫“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Constitutional Delay of Growth and Puberty,CDGP)”,指的是女孩>14 周岁,男性>15 周岁尚无第二性征出现(如男性睾丸增大,女性乳房增大等),或女孩 18 周岁仍无月经初潮。CDGP 可以看成是正常青春发育的变异类型。此类患者出现青春发育时间晚于普通人群,大部分延迟 2-3 年,极少数人可延迟到 20-21 岁才出现青春发育。尽管如此,这些患者最终都可以完成正常的性发育。

CDGP 病因不明,但是目前认为最重要的病因是遗传倾向,有文献报道,许多 CDGP 患儿直系亲属有青春期发育延迟的家族史。尽管目前基因的定位不清楚,但遗传倾向得到学术界广泛认可。比如临床上偶可遇到,母亲发育晚,15 岁才来月经,说明家里的遗传倾向就是偏晚的。

细心的你可能已经发现我这里提到的问病史是着重问母亲的,没有提到父亲,但这并不代表父亲的“晚长”就不会遗传。只是在实际临床操作中,月经来潮的时间往往是比较确切肯定的衡量指标,而以“睾丸增大”或遗精的男性青春期启动重要标记却常常很难被准确描述。

CDGP 除了有生长和青春期发育延迟的家族史外,还有一些临床特点。CDGP 患儿生长速率与正常无异,骨龄正常或稍落后,且甲状腺功能等内分泌激素和生长激素分泌均正常。

患儿生长曲线低于正常,但与正常生长曲线基本平行(如下图)。但如果患儿生长速率异常,而家长却一直认为孩子是晚长,那么待到检查之时往往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后悔莫及。对于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已经诊断明确的患儿,应该进行随访观察,而无需药物治疗。

注:上半部分是身高曲线,下半部分是体重曲线,两条实线曲线分别指±2SD,而虚线代表 CDGP 生长和发育曲线,青春期前稍落后,但是与正常曲线基本平行,且最终身高不受损。

值得提醒的是,并非所有青春期发育延迟都是 CDGP,其他更常见的病因包括高促性腺激素性青春期发育延迟、低促性腺激素性青春期发育延迟和其他慢性疾病引起的功能性青春期发育延迟。

换句话说,只要身材矮小,无论是否真为“晚长”,都建议就诊咨询。这是因为,CDGP 是一种排除性诊断,需要排除其他疾病且有明显家族史才能诊断,而且这种诊断要等到其后可以自然发育才能确定(可以说是马后炮诊断了)

孩子身高中下,遗传的,能打生长激素吗?

经常有家长来就诊,说父母不高,孩子遗传身高在 -1SD 左右,孩子现在身高也在遗传范围内,能打生长激素吗?

不可以。

我知道,许多家长都有身高焦虑,但是我想说的是:

(1)身高在正常范围,如果父母给的遗传身高大概也是这个水平,那么我认为不要对孩子有过高期望。既然是身高曲线,说明正常人群中,就有人高,有人矮,不能用同一标准去判断。

(2)相比于某个年龄身高的点,动态观察更为重要,可以半年测量一次身高,观察生长趋势,以及所在曲线的变化情况。现在不高,并不代表以后不高。

(3)相比身高,孩子整体的健康问题,心理健康和素质培养,也很重要,不要盯着身高,或者定了一个不切合实际的身高目标,让自己很忧虑。

(4)我认为,身高在正常范围内,如果没有明显生长发育问题或疾病,不要为了盲目追求达到多高,而采用药物干预。

(5)对于身高在正常范围内,没有生长激素缺乏的孩子,打生长激素出现副作用的可能性比真正生长激素缺乏症的孩子更大。

要让孩子长高点,可以用生长激素么?有没有副作用?


为什么有的父母不高,孩子却很高呢?

在诸多影响因素中,遗传是影响身高最重要的因素。有些家长还会说,XX 父母也不高,他孩子为什么那么高?身高的遗传属于多基因遗传,整体来说父母高,孩子也高;父母矮,孩子也会相对矮;也有父母身高一般,孩子还很高,但是这种情况不多见。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父母不高,但是人家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很高,那么这时候父母的身高需要“校正”,小孩子的遗传靶身高也需要校正,即校正遗传靶身高

  • 先根据爷爷奶奶的身高,计算出爸爸的遗传靶身高,再根据爸爸的遗传靶身高与母亲的身高计算即可。

  •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方法没有得到公认,因为有些认为爸爸没有得到应有的遗传靶身高,可能是患某种疾病。

  • 这种校正一般用于,患儿爸爸因为已知原因导致的身高低于遗传靶身高,如营养,小时候经常生病或其他非遗传性病因。

关于睡眠、运动和营养

虽然遗传因素占 7 成,但是身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还包括营养、运动和睡眠。

在专科门诊,我们一般都会让家长让孩子适当增加运动(也不要过度)、早点睡觉及均衡营养,但是家长有时候会做得太过。我知道许多公众号都曾写过文章,如反驳说运动对身高增长无害,或说睡眠对身高影响不大……

我们姑且不说运动与睡眠本身对身高增长的影响。我想说的是,凡事“过犹不及”,全面否定和过度强调,其错误都是一样的

  • 适当运动,有助于身体健康,能减少生病,那少生病是不是有利于身高增长呢?但是,也不要指望单纯通过运动能让孩子长得很高,只能说是健康生长,不损失应有的身高增长。

  • 良好的睡眠质量,充足的睡眠时间,也有利于身心健康,那是否也会反过来创造身高增长的健康环境呢?但是,偶尔睡眠不够也不见得一定会导致孩子长不高。

  • 总热卡不足,当然不利于身高体重的增长,但是现在的人普遍都营养过剩,过度肥胖会导致发育提前,骨龄超前。

  • 不要摄入过多甜食、油炸、烧烤之类的垃圾食品,容易导致高热卡,且其中诸多有害的物质,鼓励多吃点蔬菜水果。

当然,强调运动和睡眠的重要性,并不是让孩子拼命去运动。看到网上有父母逼着孩子狂跳绳,导致跟腱损伤,这种就得不偿失。强调睡眠时长,但也不用因为偶尔晚睡而焦虑。

总之,不要逼着孩子过度运动,而要在运动中寻找快乐;孩子睡眠质量不好,也不用过度担心睡眠对身高的影响,但是要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以促进健康。

最后,黄医生开通公众号了,欢迎大家去关注呀!👇

- 参考文献 -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 矮身材儿童诊治指南.中华儿科杂志,2008,46(6):428-430.

  2. Kamphuis M, Obenhuijsen NH, van Dommelen P, et al. [Guideline for preventive child health care: 'Detection and referral criteria in short stature']. Ned Tijdschr Geneeskd, 2010,154(18):A2366.

  3. Seaver LH, Irons M. ACMG practice guideline: genetic evaluation of short stature. Genet Med, 2009,11(6):465-470.

  4. Pediatric Practice:Endocrinology ,Kichael Kappy 2010

  5. K,Lee,A.Morsi,O,Naga,Pediatric Board Study Guide,Springer 2015

  6. 沈永年,罗小平主编. 《儿科内分泌遗传代谢性疾病诊疗手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