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安夜空】第124期|吴静:一蓑烟雨枕篁墩

吴静 黄山日报
2024-08-28


新安

夜空


让文学唤醒梦想 用艺术点缀人生


一蓑烟雨枕篁墩


吴静



0 1



在屯溪中心城区的东北郊,静卧着一个拥有深厚底蕴的千年古村――篁墩。


篁墩,她的底蕴到底有多深厚?在古代,篁墩是众多姓氏迁徙徽州最集中的始居地和宗族聚集地,尤其黄巢之乱,一次迁居而来的姓氏达20多个,篁墩也因此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福建武夷石壁村,并称为中国三大宗族始迁地。


篁墩,她还是宋代理学开山祖程颢、程颐的祖籍,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的祖先也是从这里迁徙出去的,是“程朱阙里”的发祥地,历来被学术界尊称为“儒教圣地”,素有“东南邹鲁”之称,是名副其实的徽州文化第一村。


篁墩,她到底有多古?据史料记载,篁墩得名有近二千年历史,这意味着,人类在这个地方居住生息至少也近二千年了。


0 2



古时徽州,介于万山丛中,山长水远,险关重重,许承尧曾这样描述:“徽之为郡,在山岭川谷崎岖之中,东有大鄣之固,西有浙颠之塞,南有江滩之险,北有黄山之轭。即山为城,因溪为隍,百城襟带,三面距江,地势斗绝,山川雄深。”四面环山的徽州,具有独立的自然地理单元,且具隐蔽性和稳定性。在中国历史上几次大的动乱中,中原先民不断南迁,当他们看到集奇、高、险、秀于一身的徽州山水时,逃亡路上的惊慌失措得到了莫大的安抚,徽州便成为了这些中原世家大族南迁躲避战乱的理想之地,他们弃船登岸,“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的篁墩便成为他们的首选。


去篁墩那日,天下着雨。


霏霏霪雨,增添了古村的古意。湿漉漉的古巷中,斑驳的墙壁上,有一些苔藓,在蒙蒙细雨中,从缝隙间钻出来,嫩绿的很鲜明,悠闲的野草在雨露的滋润下爬上了古老的墙头,地上,无意踢到的一块石头,业已被岁月磨平了棱角,还有那巷角的老店,古旧的民居……


0 3



村中老人,坐在自家门口,或隔着巷子聊天闲话,或闲适地看着过往行人。狗儿也像主人一样悠闲,或在巷子里奔跑撒欢,或在主人脚旁打滚蹭痒,看见陌生人,便绕着狂吠。而老人,只是用平淡的眼神注视着,仿似千百年来,都不曾改变……


走在清风中,寂然的巷道里,历史的痕迹随处可见,吴氏(青石门衙)宗祠、汪氏宗祠、黄家大屋、朱氏宗祠、程朱阙里祠等,飘渺似在梦中……


朱家巷,这个沿用了一千多年名称的小巷,相传就是朱熹先世的故居所在,据说,朱熹还曾到此寻宗访祖。巷名老旧,但巷子早已改变了她原有的容颜,任蒙蒙烟雨洗濯,也寻觅不到那年的痕迹。


听村里老人说,古时篁墩街是青一色的青石板铺成的,一直通到当时的徽州府歙县,街两旁店铺、商号、客栈鳞次栉比,可繁华热闹了。只是如今,已不复当年盛景,只有村口的豆腐店依然生意兴隆,因其豆制品口感好价格实,好多屯溪人都会驾车前来购买,我们也跟着热闹了一回。


0 4



这个曾因年代久远而衰旧的古村,近年来,在保留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做了一些精细改造,并秉承修旧如旧的理念,对洛闽溯本坊等进行了修建。洛闽溯本坊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年,清乾隆二十五年移建到篁墩三夫子祠门前。牌坊为三开间四柱冲天叠檐式,上层镶嵌“宸翰”二字,额坊正反两面横书乾隆御笔“洛闽溯本”四字,正中加盖“乾隆御笔之宝”玉玺,牌坊高大,雄浑气派。


站在修复一新的延寿桥上,一切都是柔软而又宁静的,历史声音随潺潺溪水缓缓流向耳边,那年,篁墩有了最初的名――“姚家墩”,时光悄无声息地来到东晋时代,有一个名叫黄积的,“为考功员外郎,从元帝渡江任新安太守,卒葬郡西姚家墩。积生寻,庐于葬,遂家焉,改曰黄墩”。四季更迭,岁月流淌,程氏族人历尽劫难,泛舟涉水,来到了这片山水间,看此地多修篁翠竹,遂改“黄”为“篁”。匆匆又匆匆,时间来到了唐末的“黄巢之乱”,“凡地以黄名者,兵辄不犯,盖谓己也”,于是易“篁”为“黄”。几番轮回,到了明代,休宁进士、篁墩程氏后人程敏政再次改“黄”为“篁”,至此,篁墩再未易名。


0 5



历史和文化以一种慈悲柔和的姿态,抚摸过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漫步幽深小巷,雨丝绵长。中原先民在兵荒马乱的年月里,背负中原文明,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徽州的千山万壑容纳了他们的仓皇和失落,给了他们安心与安稳,在篁墩,他们落地生根,开枝散叶,等到局势平稳,他们重新走出大山,将徽州人天生自带的经商DNA带出了大山,书写了徽商雄飞于中国商界几百年的传奇,如今,一代又一代的徽州后裔不断地来篁墩寻根祭祖……


走走,停停。停停,看看。静静地感受这个书写了万千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从街景到人文,都充满了无限况味的古村。回眸,眼前的村子经过时光烟雨的洗涤过滤后,充满了美感,那是久远的美,穿越的美,是人类生活的热烈气息的美。



END



 作者简介

吴静,黄山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入选《徽州乡村纪事》《徽州抗战纪事》《徽州文房纪事》《黟县文史》《屯溪文史》等文集,多次在“黄山日报”刊登且在各类征文中获奖。





文创设计|神兽工作室

策划|胡青丝

制作|陈夏暑

摄影图片|本报资料图

征稿邮箱|hsrbxayk@163.com

联系方式|13685591385

(微信同步)


新安夜空

本栏目面向全社会征稿,题材不限。只要您有打动人心的瞬间,请务必记录下来,投给我们。可配图!可配乐!可搭配一切美好的元素。要求:原创首发!要有正能量!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稿件一旦被采用,作者将获得保底稿酬+阅读量对应比例奖金。



值班编辑:程子洋

责任编辑:胡玉琪

二审:徐海生

 终审:李学军



【新安夜空】第101期|吴顺辉:黄山,“黄帝之山”

【新安夜空】第102期|方鹤影:屯溪入海流

【新安夜空】第103期|黄华英 :舌尖上的记忆

【新安夜空】第104期|叶文俊:我的青山便是你(组诗)

【新安夜空】第105期|汪莘:用诗画推介宣传黄山的宋代词人

【新安夜空】第106期|方锦华:清水源头话洪星

【新安夜空】第107期|黄立华:南街的同学

【新安夜空】第108期|程亚星:夏日黄山等您来

【新安夜空】第109期|峙琨:梅姑娘的院子

【新安夜空】第110期|黄亦白:我们的名字叫“黄山”

【新安夜空】第111期|胡景明:煤油灯下岁月长

【新安夜空】第112期|周太生:尚书里之约

【新安夜空】第113期|洪 波:阳光灿烂红旗村

【新安夜空】第114期|吴敏:为黄山而歌

【新安夜空】第115期|吴卫华:别路绕山川

【新安夜空】第116期|方鸿惟:来吧,走路去

【新安夜空】第117期|高莉莉 吴静:天路之歌

【新安夜空】第118期|黄良顺:去始信峰看日出

【新安夜空】第119期|吴孙民:晒秋徽州 呈坎风流

【新安夜空】第120期|项丽敏:荠菜赋

【新安夜空】第121期|许若齐:屯浦归来一片帆

【新安夜空】第122期|金志来:“泥与火”之歌

【新安夜空】第123期|汪远定:山水六章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黄山日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