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推荐 | 每每遇到人生的分岔路,总是哲学帮你选择正确的出口
电影《教父》中有句经典台词:“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
所谓性格决定命运,那又是什么决定的性格呢?毋庸置疑,你的家人、朋友,你读过的书,听过的歌,走过的路,看过的海,无一不是成为塑造你性格的助推器。而每每遇到人生的分岔路,总是哲学这个听着遥远实际上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你的力量,帮你选择正确的出口,从而遇见更好的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或许在很用力地生活却依旧成不了自己理想中的样子,我们也会羡慕别人的完满而自卑于自己的狼狈不堪,也会对生离死别始终无法释怀。
可是转念想想,面对这诸多的不完美,大家不都是依旧顽强地想要过好这一生吗?
或许至此,我们开始在思考哲学了。是的,没错,考虑这些的时候,我们便正在轻轻敲着那个叫做哲学的门。
构成九号 | 瓦西里·康定斯基
雨果
维克多•雨果在《沉睡的布兹》(Booz endormi)这首诗中写有一个段落:
布兹是良主慈父
他慷慨解囊,无论贫寒富足
女人们望的是他,而不是年轻的男子
年轻固然俊朗,沧桑尤显崇高
老者总会走向源头之源头
在永恒与不居之间
年轻的眼睛燃着火
而年迈的深眸闪着光
在吕克·费希看来,“雨果告诉我们,开拓视界的机会就在每一个人的眼前,在我们眼前,也在别人的眼前。我们游历,我们学习外语,我们探索别国的文化,我们深入他者之中,我们历经风霜最终苍老。然而视界的开拓却为这一切赋予了意义和价值,最初的小‘我’于是走了出来,不再画地为牢……我们能够从视界的开拓中更好地理解他者,更好地爱他者。开拓的视界让人之所以为人。
‘饱经风霜最终苍老’到底能为我们带来什么?也许带不来什么,也许就是为了能让自己的视域更接近这个世界的全部而已。主体间性包括各种形式,比如真理、公正、美和爱,这些都是具有永恒意义的‘地方’,而只有到了这些地方,一个人才会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一个人才会成为一个人。”
雅典学院 | 拉斐尔·桑西
哲学告诉人们什么是值得过的生活。
《最美的哲学史》将当代哲学主题总结为“爱”——“爱能够把人类固有的那些可爱之处变得伟大,它催生了一种新的共同体概念,我们希望这个世界是舒适宜人的,而且我们希望这样的世界也可以属于我们的爱人、孩子以及未来的人们”。在这里,哲学是对美好生活的追寻,是充满人文关怀的有温度的历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赋予了人类以积极的生存意义,在这个维度上哲学更像是一部具有美学意蕴的艺术史。此为《最美的哲学史》。
《最美的哲学史》
[法]吕克·费希,[法]克劳德·卡佩里耶 著
胡扬 译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 :sbph_shsdsj
新浪微博/小红书:上海书店出版社